因为暂停家中宽带,网络被生生从我的业余生活割舍出去大半。但昨夜雨骤,一时欢喜,忍不住要唠叨点什么。以纪念这平凡琐碎生命里平凡而琐碎的一天。 第一次见到芙蓉姐姐,还是吃一惊:自恋很正常,但自恋到如此境界而且勇敢到义无返顾的,毕竟少见。 其实细看她也并不丑,只是显然不算美的。如果不是我们审美失误,那应就是她的自我认知偏差了。或许,她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觉得自己是“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我走到哪里都被众人无情地揪出来”呢?
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辱骂与嘲笑(显然没有几个人是真正尊重她的,令人看到都有些感到恐惧),她却一如既往地自信下去,从网络一直舞到电视报纸,竭尽全力地供大家娱乐,视一切风言风语如无物,这一点,无论如何让人佩服。虽然她自己也无辜地说“我知道你们拿我当猴子耍”;但总之,如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等等一样,在淬沫淹没中,她红了。 我断然是没有这种胆量的。虽然,我也有那么一点自恋。
谁又没有一些自恋呢?自恋,总算不危害社会。
我认识的几乎每个女子都觉得自己是美女,并且发自内心。这种积极的自信带来容光焕发的正面效果。虽然,其实我们是如此平凡,转眼就可淹没在茫茫人海里。我们气质各异,稍加修饰便可精彩纷呈,却不会是倾国绝色。
男人也自恋的。这点两性没什么差别。
但,过于自恋就成了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厄索斯,如枝水仙花,一辈子迷恋自己,再也无法深爱其他人。即便爱人,也是由于需索别人对自己的爱,或以爱来证明并愉悦自己。 曾经一度我的自恋过了头。自恋过头令我盲目且丑陋。
早些时候,丝毫没有觉察到自己身上的缺陷。骄蛮、任性、自以为是,如每一个非典型叛逆少女。我不认为我需要“迁就”任何人,因我一没吃伊家的饭,二不用伊家的钱,三未欠伊家的情,这个人完全与我无关,我为何要在意别人的感受?
但事实上,任何一种不被尊重的行为都会令我愤怒,这种体验不能不令我要求自己:也尽量地尊重别人。 随着自审能力的提升与阅读面的慢慢开阔令我双目比往日在逐渐清明。灵魂上向清仁智慧的人靠近更令人照出自己的浑劣。世上人有两种,一种向外求,一种向内求。向外求的人或许会觉得内求的人是“自找烦恼”,但事实上,人生本来多烦忧,向内的探索与解决方可令人灵魂清涤。甚而,许多作家都曰自己一生书写只因“疼痛”。
回首往事,我看见的是一个疯癫的小丫头。啊,如今我已在逐渐老去,丁点都不喜欢那种形象了。
一直仰慕的女性是那种:真性情、有爱心,不嫉妒,有闺秀气质与宽广胸怀。喜欢,于是追求。但这不容易。它需要相当好的修炼与教养。
许多人会同意自己的美却不屑别人的。这过度的嫉妒心会令娇柔面孔变得刻薄。如白雪公主的后母。因而我在一段时间对自己的要求是:人前人后,都尽量不要说旁人的坏话。尤其是同性的。
可事实上,做个厚道的好人真不容易呵!
谁人不抱偏见,不议人长短?由管住自己的嘴开始,到清理自己的心肠,对于一个复杂的成年人来说,真是灵魂升华的艰难行动。
况且,这善,应是真正发自本心的悲悯与恩慈,而非是将虚假完美的品德也成为包装自己的华丽修饰。
曾经,乱世之间鲁迅给予我们锐利的光芒指引,以笔为戈投身战斗,杀气夺人是因爱国救国;而和平年代,如何在物欲横流中保持平和冲淡心境成为必要。丰子恺、汪曾祺、沈从文、林语堂等的散文都是极好的。其全面的艺术修养与为人态度都令人受益,浮躁心灵渐渐安然。
时光若水,渐渐乐于去学着删繁从简、减少欲望、淡离诱惑,不断修炼自己千疮百孔的心性,以求得内心深处与人生在世的宁淡和谐。可怜我一年轻姑娘,却犹如带发修行,渐渐爱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句子,可是,谁人又知这其中自由狂放而遨游无边的乐趣呢?
当然,我最大的痛苦依然来自于最俗气的事儿,比如我想在临山傍水的地方有一处小屋,就此住下,只需偶尔涉足闹市还能有衣食,而爱人要和我在一起,且继续他喜欢的工作,他的心底同我是一样满足愉悦,我们既生活安稳又悠闲晨昏……但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不过在这焦灼夏日长叹一口气,全当一场悠梦,罢了。罢了。

[此帖子已被 小倩 在 2005-8-15 6:26:4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