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一介

会品茶的人,也必是一个会品生活的人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09:31 编辑

茶如知己 酒似红颜

clip_image001.jpg
  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这一段,究竟是说知己?亦或是红颜?

  很久以来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红颜与知己,究竟是否一体

  经历了那一场“浩劫”,身心俱疲。

  渐渐喜欢上淡茶的清幽

  记得以前,总是觉得惟有酒之烈才能表现我的心情

  总是在落寞以后才发现,氤氲的暖气,更能带来恬静生活

  天气慢慢变冷了,发现自己变的更慵懒。常常只一杯绿茶,一本薄书,便能打发烂漫时光。有时候常自嘲。是否自己已经老了。。老的需要用它挥霍青春。

  在很久以前问过一个傻问题。问一个人,在心里,当我是什么呢?

  答案是红颜知己?!

  一直以为。浓烈的,馥郁的,燃烧,炙热。懂得,等待。便是知己。

  狠狠的伤,带来冷冷的殇,于是发现,那不过是红颜,是一杯烈酒。滋味醇美。颜色绚目。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会是一种舒缓情绪的寄托。然而,酒喝多了是会伤身的。再绚目的色彩,再浓郁的气息,都无法阻止,挥发,褪色。。

  突然想要成为别人生命中的一杯茶,清冽,淡雅。或许几经冲泡,会变的越来越淡,或许会索然无味。然而,那贯彻一生的香气,让人总在不经意间想起。

  于是有些矛盾,究竟是期望被记住?或者是该被遗忘?

  或许,贪恋的亦只是一种气息。

  在该遗忘的时候,被遗忘。在蓦然回首间,或许,在心里,会有一丝清冽的香气--曾经忆及。

  或许,只是在生命中寻找一种间隙,为茶,为酒。为红颜,为知己,为了我,也为了曾经的你。。。

  或许,我只是,突然贪恋绿茶的气息。。。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1.jpg

公元928年的一天,闽王在福州西湖拜见扣冰古佛,叩请治国方略,无论闽王怎样好语讨巧,扣冰古佛一直保持沉默,只顾喝茶;
尽管闽王不爱喝茶,扣冰古佛仍然不时往闽王的杯子里加茶,眼看着闽王的杯子茶水溢出,扣冰古佛还是一味地往里加茶,闽王看见茶水流满了桌面,一脸讶异;
便问:“师傅,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加茶呢?”

扣冰古佛依然沉默,继续为他倒茶,闽王似有所悟 便把杯子里的茶一口喝干,扣冰古佛还是把闽王的茶杯满上;

问:“你会喝茶吗?”
闽王回答说:“不会”
扣冰古佛说:“那就先学喝茶吧”
闽王纳闷地回答:“喝茶还要学吗?”
扣冰古佛说:“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已经都装得满满当当的了,不把茶喝掉,不把杯子倒空,如何装得下别的东西呢?”
可不是吗?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装水,只有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只有空谷才可以传声……每一个容器的利用价值在于它的空;
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
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
空是有的最初因缘;
因此,佛经里常有“一空万有”“真空妙有”之说;可见,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爱情也如此,把杯子里的旧茶倒掉,才不会让它来影响下一杯的味道,如果不把杯子倒空,如何装得下别的东西呢?

介绍绿茶:西湖龙井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1.jpg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杭州自古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梦中天堂,杭州美,美在西湖。素有天堂瑰宝之称的龙井茶就产在风景秀美的西子湖畔。这里土地肥沃,其独特的山区小气候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大自然特别的垂青和茶农精心的培育诞生了品质优异、名扬中外的龙井茶。

  茶史追溯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北宋时期,西湖群山生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都已成为贡茶。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明代,《钱塘县志》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龙井茶名声远播。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四次到龙井茶区视察、品尝龙井茶,赞不绝口,并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更加身价大振,名扬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龙井茶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茶。
  茶诗为证
  大文豪苏东坡的《白云茶》赞道"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元代茶人虞伯生在《游龙井》中写道"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檐莆中,余香不闻嗅,
  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
  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明代诗人高应冕著有《龙井试茶》:
  "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
  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
  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
  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清代诗人龚翔麟有《虎跑泉》道:
  旋买龙井茶,来试虎跑泉。
  松下竹风炉,活火手自煎。
  老谦三味法,可惜无人传。
  坐龙井烹茶偶成-乾隆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
  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
  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名茶鉴赏 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驰名中外。冲泡龙井茶时取一玻璃杯,用80度左右的开水冲进杯中,只见朵朵茶芽袅袅浮起,旗枪交相辉映,好比出水芙蓉,俏嫩可人。茶汤碧绿,香气清高,滋味甘醇,实乃茶之神品。
  小贴士 龙井茶与虎跑水是杭州双绝,初春时节,一游杭州,亲品一杯用虎跑水冲泡的龙井茶,是茶人的至高享受,有诗谓此曰"一漱如饮甘露液"。
  茶导游 著名的西湖十景中有两处是与茶叶有关的,即虎跑梦泉和龙井问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09:37 编辑

虎跑梦泉
clip_image001.jpg
  虎跑泉的得名,始于佛教传说。传说唐代高僧性空曾住在虎跑泉所在的大慈山谷,见此处风景优美,欲在此建寺,却苦于无水。一天,他梦见二虎跑地,清泉涌出。次晨醒来后,果然出现甘泉,此泉即被称为虎跑泉。今天的虎跑寺仍设有大型雕塑《梦虎》,使得虎跑这座名寺有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虎跑泉水从石英沙岩中渗透而来,水色晶莹,清凉醇厚,味道甘冽。虎跑泉与龙井茶自古被称为"杭州双绝",用虎跑泉水冲泡的龙井茶别有一番真味。游人来到这里,品一杯虎跑泉冲泡的龙井茶,凭几临栏,小风徐徐,眼中不尽美景,手上袅袅香茶,真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龙井问茶
clip_image002.jpg
  龙井位于凤篁岭上,三国时东吴曾来这里求雨,龙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时,高僧辩才居住此地,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袁枚的《随园食单》赞道"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乾隆皇帝也来到此地,亲封龙井村狮峰山下胡公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
  后来,龙井问茶入选新西湖十景,这里的茶叶和风景更加身价倍增,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时节,茶农采茶、炒茶,茶香飘溢,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美食评点 龙井虾仁 西湖醋鱼 宋嫂鱼羹 东坡肉 叫化鸡
  民间传说
  18棵御茶树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时,在狮峰山下胡公庙前欣赏采茶女制茶,并不时抓起茶叶鉴赏。正在赏玩之际,忽然太监来报说太后有病,请皇帝速速回京。乾隆一惊,顺手将手里的茶叶放入口袋,火速赶回京城。
  原来太后并无大病,只是惦记皇帝久出未归,上火所致。太后见皇儿归来,非常高兴,病已好了大半。忽然闻到乾隆身上阵阵香气,问是何物。乾隆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把龙井茶叶带回来了。于是亲自为太后冲泡了一杯龙井茶,只见茶汤清绿,清香扑鼻。太后连喝几口,觉得肝火顿消,病也好了,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
  乾隆见太后病好,也非常高兴,立即传旨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年年采制,专供太后享用。这就是18棵御茶树的传说。
  龙井虾仁的传说
clip_image001.jpg
  据传,龙井虾仁这道名菜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有一次,乾隆便服遨游西湖时,下起了小雨,乾隆只得就近到一茶农家中避雨。龙井茶农热情好客,主人为他奉上香醇味鲜的龙井茶,乾隆品尝到如此好茶,喜出望外,心想要是带一些回宫里就好了,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茶农要。于是,趁主人不注意时,抓了一把茶叶,藏在便服内的龙袍口袋里。
雨过天晴,乾隆辞别了茶农,继续游览西湖。雨后的西湖分外美丽,乾隆流连于美景,直到黄昏时分才来到一家小酒馆用膳。点了几个小菜,其中有一道是清炒虾仁。点好菜后,乾隆口渴,想起口袋里的龙井茶,便撩起便服取茶给店小二。店小二看到龙袍一角,吓了一跳,拿了茶叶奔进厨房,正在炒虾仁的厨师听说皇帝到了,惊慌之中把小二拿的茶叶当做葱花撒进虾仁里,店小二又在慌乱之中将"茶叶炒虾仁"端给乾隆。饥肠辘辘的乾隆看到此菜虾仁洁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胃口大开,一尝之下,更是清香可口,连连称道:"好菜!好菜

!"。
  从此以后,这道慌乱之中炒出来的龙井虾仁,就成为杭州名菜。
  东坡肉的来历
clip_image001.jpg
  东坡肉也是杭州名菜,这道菜为什么以大文豪苏东坡的名字做菜名呢?原来呀,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曾带领数万民工治理西湖,把一度被荒草淤泥吞没大半的西湖治理得分外秀美,并将挖掘出来的湖中泥土筑成一道长堤--苏堤。苏东坡此举不仅为百姓带来很大的水利利益,还增添了西湖的美色,如今,苏堤春晓已成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当地百姓为了感谢苏东坡,每逢过节时,都自动地送来苏东坡最爱吃的猪肉。爱民如子的苏东坡又让人把这些猪肉按照他的方法做熟了,回赠给乡民,这些肉烧得红亮软烂,百姓食之赞不绝口,遂向苏东坡请教他的做肉方法。苏东坡于是写了首有趣的《炖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首炖肉歌在民间广为传颂,人们用这种方法烹制出来的肉肥而不腻,味美可口,后来,就把这种肉称为"东坡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09:41 编辑

茶香识女人
clip_image001.gif
 茶滋润着女人,茶慰藉着女人,接受茶也被茶所接受的女人是有福的。女人在借茶丰富了自己的同时,也丰富了这个世界。
茶事女人
    从来都以为,茶是一种最经典的植物。生于青山,长于幽谷,结庐林间。从唐人陆羽的《茶经》走出,饮尽山灵水秀,自然也就意蕴人间风情了。
    
   每每捧盏独品,总不由地心骛八极。苏轼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茶清雅的氤氲里,有了许多丰富的意味在缭绕。
  
  最爱的是茉莉香片。那隔了一季的花香,虽是经过培制翻炒等工序,闻来却依旧生动如初。仿佛初恋情怀的芳醇。茶气中,有如少年季节重回,一素衣少女隔了岸浅笑低吟。
    
    淡雅的是碧螺春。单名字就不仅让人想起眉清目秀、风姿卓约行走在阡陌的秀丽村姑。淡淡的一口,面前幻化出古典的旧式女人。深闺大院,相夫教子。虽美丽而不外敛,气质的清芬却常常在举手投足间似有若无地飘散出来。
    
    云雾有种矜持的冷。沸水注入后升腾起的依然是漠漠的烟雾,有几分超然向外的禅意。象生性沉静的女人,很难真正被热情点燃。她总在云里雾里气定神闲地看你,你却很难走入她的内心。
    
    毛尖最言情。温柔缠绵,风韵十足,散发着高贵成熟的女人气息。有种女人生来柔骨而就,媚而不俗、甜而不腻,象苏州城精致的绿豆糕。当然,此茶需得好水冲了,再加上适当的品茶方式,你方能品尽其中的韵味。
    
    铁观音品来悠长醇厚,底气十足。一如韬光养晦、守拙式的妇人。一生的红袖脂香,沧桑云雨,都是已是昨日黄花。沉淀下来的是几分落寞的清明。品来有几分绵长的回味,心下不由地就生出许多感慨来。
    
    此外,还有太多好茶。滇红、普洱、龙井、眉珍、贡熙……一款茶是一种女人,千般情丝在怀中起起落落,萦绕不绝。
                   
  却不是太钟情宫廷三泡茶。龙眼、红枣、枸杞的甜腻冲淡了茶的清。复杂的泡制程序有如贾府中茄子的做法。与其说是茶不如说是补品。茶在杯中成了一种背景形式,滋养的原料才是主要内容。有如浓妆下的女人,表情离灵魂很远。美的张扬,却少了隽水之质。
                   
    一个好女人如一杯体贴的好茶。
    
   贤惠的女人如早茶。是一天必须的进餐。就象一个家庭中不可缺的温暖。很真实。
    
   漂亮而又浪漫的女人如下午茶。要有一份好心情去品味。窗外是淡淡的阳光和如流的人群,漂亮的女人悠闲而优雅。纤指把盏,享受生活的华彩乐段。
    
   会安排生活的女人如晚茶。既懂得自律又善营造情调。忙碌一天后,她们在幽暗的灯下展现另一面,如慵懒的猫般放松。
    
    最可悲的女人也许如隔夜茶。她们将自己泡入一杯忘情水中,茶叶在热烈地舒展之后是无尽的冷落。有如一现的昙花。自古多少女人蹈入这种复辙。从深宫后院的嫔妃到痴情的现代都市女人。用一刹那的浓酽换取过后的清寂。茶叶在冰冷的杯中呈现绝望的姿态,昭示女人永恒的悲剧。
    
      茶深如灵魂,淡如白纸。看你怎样用心思去对待。
             
  女人如茶,其实说来也简单,只要将茶融入一盏茶具,加上合适的水质和水温,她们就能在任何一个角落散发淡淡的清芬。
                   
  遗憾的是,这世间真正懂得静心品茶的人有几个呢?会喝的人多,会品的人却少。大多不过是“暴殓天物”,女人在水泡中将红颜漂成苍白,也因此,就有太多的好茶空在水一方罢了。
绿茶般清香的女人
青清紫笋,幽雅尔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生于阳崖阴林,你从山中走来,纤尘不染,本可为夏花以绚烂照人,却选择做一片孤寂静美的茗茶,无怨的静静长于灵山烂石,灿烂出紫色的笋芽,把翠绿的春天和淡淡的幽芳含蓄于沉静的心中。山涧小溪边盛开的花儿无法感知你静静的绿色的梦,只能在山色的曦微中于碧潭深处可以窥见你的一点芳心。

clip_image001.jpg
一杆幽竹,两株梅花,月痕盈窗,书香掩卷。一份淡然的心情,沉醉在幽幽的书香中,不知是在读红楼还是牡丹亭。此刻的你无需感伤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如美花眷,似水流年;也无须惊诧于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一杯清茗,在山涧甘美的清泉中飞舞轻扬,浮浮沉沉的是你柔美如花的倩影,沉沉静静的是你宠辱不惊的内心,惊鸿瞥影,在水气氤氲中你轻轻的绽放,似是飞天掠波来,升腾散放出你沁人心扉的幽香,忽远忽近,浓淡飘忽,捉摸不定,如一曲清清莲池中音韵缥缈的声声慢,那香气幽雅淡远,如兰似蜜,使人无法分清是花香还是前生山涧中荡漾着的无尽的幽芳。如是我,怎能分得清弥漫在当下空气中的是书香、兰香、竹香、梅香和茶香呢?
clip_image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09:48 编辑

我在拉萨拍的藏茶
因为喜欢茶,免不了每到一处就留心茶,西藏由于地域的原因,气候的原因,藏民喝的是酥油茶,
他们长年累月在大草原过着游牧生活,把酥油茶和糌巴作为主食,酥油茶,先把砖茶在火上熬,然后加入酥油搅拌,再加热,香喷喷的酥油茶就做成了,其实他们喝的砖茶都很粗糙,就这种,可能我们每个人都难以下咽,茶对于藏民可是个宝贝,每家都离不了,酥油茶是淡淡的咸味,甜茶才加糖,去高原就要多喝酥油茶,可缓解高原反应....

clip_image001.jpg
春 天——开始努力生活,多喝好茶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5973花.jpg
杯中日月长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5978花14.jpg
壶中乾坤大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5995花13.jpg

春光明媚,踏青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盖碗茶 ——巴蜀茶文化的发源地
闻名世界的艾菲尔铁塔高耸云天,风光绮丽的塞纳河畔,与铁塔隔河相望的长乐宫剧院中央大厅,具有典型东方民族色彩的“成都茶馆”就坐落在这里。这是一九八六年十月,第十五届“巴黎秋季艺术节”的一幕。“成都茶馆”及“茶馆文化”在异国他乡出尽了风头。 饮茶习俗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茶馆、茶肆在蜀中历史悠久,遍布巴蜀城乡和街巷,素来为人们所称道。这里的一组成都茶馆图片,有的饮茶是为了赏玩花鸟助兴,有的品铭是为享受桑榆晚景的情趣,有的是年轻人为了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之余,捕捉提壶饮茶的一丝新奇……。总之,蜀中饮茶的独特方式,独特的盖碗茶具,引起了多少中外游客的兴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古老的巴蜀文化桓定不迁的传统和恒久迷人的魅力,体现了巴蜀人一种特殊的生活情趣。 蜀人饮茶渊源自古。早在西汉,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一个寡妇扬惠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法时喝茶是茶叶与水一块煮开以后再饮的,这是蜀人饮茶最早最明确的记载。在这篇《僮约》里,还规定奴隶名叫“便了”的有为主人“牵犬贩鹅,武都买茶”的义务,这说明当时川西一带至少已有经营茶叶生意的茶市出现。 西晋时,张载登成都白菟楼,曾写诗赞叹成都茶的高贵:“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所谓“六清”是指古代人所用的包括水、浆、醴、醇、医、酏等六种饮料,就是《周礼•天官•膳夫》说的“引用六清”。张载说成都的芳茶冠于六清,这说明早在西晋时,成都的茶就已超过了“六清”,居于各种饮料的首位。可见饮茶品茗在成都地区很早就已成为受人们欢迎的重视的习俗。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女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奇,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茶馆里张贴名人字画,这种高雅的习惯也始于宋代的四川,主要是供饮茶人肖乏遣劳时欣赏。在苏轼的诗里,茶水又叫“茶汤”、“茶食”,因为饮酒吃饭前,要先品茗,进茶一盏,这种习惯也叫做“茶筵”。这种习惯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现在日本的“茶道”。由此可见,日本的茶道同古代巴蜀饮茶的程序和方式极有关系。 茶花色白清香,沁人心脾,在“肉食者鄙”的时代,茶的清香便成为一种圣洁高雅的象征。所以,古人用茶来形容清丽的女孩子。金人元好问的诗说:“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小茶”,“茶茶”常被用来作为美丽女孩的代称,甚至径称为“茶花女”……。这充分显示了茶文化在人们审美心理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而中国乃是世界茶文化的诞生地,西蜀是其中之一。这是蜀人对祖国民族文化作出的值得骄傲的奉献。
clip_image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11 编辑

古丈毛尖
现在就让大家与我一同来认识认识这古代的丈夫毛发尖的茶茶。
些许干茶入盘,让大家看看长的如何。
clip_image001.jpg
是否感觉毛毛很多呀!
clip_image001.jpg
到入高筒杯(好像听说这茶密度高,所以,学习凝香姐泡绿茶的方法,上投法)
图片:
clip_image001.jpg
描述:此茶确实重,一倒下去就沉到底了,看到其尖毛没?

clip_image001.jpg
图片:
  俯视
图片:
clip_image001.jpg

描述:平视——加水
图片:

clip_image001.jpg
   
到入杯中的茶汤
图片:

clip_image001.jpg

此茶鲜爽度特好,入口不苦,回甘很强,明前毛尖,感受觉嫩度特别好。
云南滇红茶    Post By:2008-4-18 14:56:00
此款茶来自临沧的凤庆(08年春茶),等级高,金牙多。

金黄色的芽条、肥壮、茶条轻重一致、金毫显露

  

叶底均匀、完整、富有弹性、色泽乌润

汤色橙红色、茶汤入口水路柔顺、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滑度好、比较甜、兰香味明显

  
云南滇红茶(特级)



来自临沧的凤庆(08年春茶)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1.jpg


  

该款茶,汤色红浓特亮,茶汤入口水路柔顺、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滑度好、比较甜、有花香味。


这两款茶都是08年的春茶,香气和口感都很不错,性价比都很高,主要差别是选用的料不是同一个等级,第一款选用的是全芽的,第二款选用的是特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21 编辑

一片心事在清茶
我从新绿如染的青山走来
        片片都揣着对你期盼的心事
        滚腾的清水拥抱着我
        我倾尽一生
        惟愿以绝美的姿态
        在你面前  缓缓盛开
        我是你的那一杯茶吗
        你会想起我的甘涩清香吗
clip_image001.jpg

你与我
不再隔着厚厚茶杯的距离
我深深感激
感激机缘让我进入你温凉的唇齿
        感激机缘让我安静地倾听你的过住
        感激机缘让我温柔地懂得你的沧桑
        而我默默 默默地自沉壶底
        宁愿这心事  这清苦的心事不为你察觉
  
  

  
  
  

“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是对婺源茶叶历史的高度概况。“婺源绿茶”:婺源自古以来,一直是生产加工炒青绿茶,明末清初鼎盛时期,婺绿就有年产量达到5万担、制成箱茶十万箱的辉煌记录。“唐载《茶经》”:被誉为中国和世界茶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中国茶圣陆羽,于公元760年开始著书,写下了世界第一部茶学巨著——《茶经》,在《茶经》“八之出”中,列举全国著名的茶叶产地时,就记载“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可见当时婺源就已经是著名的茶区了,享有“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的盛称。“宋称绝品”:《宋史•食货》中将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谢源,即今日的浙源乡一带。宋朝,浙源人在外做茶叶生意的较多,创立了著名的“谢源茶”品牌。“明清入贡”:明清年间,婺源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济溪上坦源茶,被誉为婺源四大名家茶,曾被列为贡品,专门进贡皇宫。“中外驰名”:婺绿在明末清初,外销盛极一时,进入国际市场,很快扬名四海。乾隆年间就已远销美国。光绪年间,茶商**   然所制的“珠兰窨花茶”曾获南洋劝业会金奖。茶商俞仰清制的“珠兰龙井”获得美国赛会奖。1915年,婺源“协和昌”珠兰精茶荣获国际“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美国《茶与咖啡贸易》杂志主编威廉•乌克斯在其所著的《茶叶全书》中赞道:“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

婺源绿茶以“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誉满全球

这次去婺源亲眼目睹了美丽的茶山,中国第一茶村,手工制茶。。。。。品了早春的新茶。。。。。。
制茶过程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3380.jpg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3381.jpg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3382.jpg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3386.jpg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33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25 编辑

茶与生活民谚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藏、蒙)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蒙)   
  藏人茶饱肚,汉人饭饱肚。(藏)   
  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藏)   
  茶叶两头尖,价格时时变。   
  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双强。   
  吃饭靠禾蔸,用钱靠茶蔸。(湖南湘潭)   
  茶是露水财,不肥自己来。   
  男耕田,女采茶,老婆婆带娃娃,不荒一丘田,不老一蔸茶。   
  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广东)   
  年头三盅茶,客符药店材无交家。(福建福安)   
  东南路里水泡茶,城西两路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陕西汉中地区略阳)   
  勤俭姑娘,鸡鸣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赣南客家)   
  早茶晚酒黎明亮。(深圳)   
  茶好客自来。(深圳)   
  好茶一杯,不用请医家。(广州)   
  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指广州老茶客,一盅在手,互诉心曲)   
  妇水夫茶。(江西表陵)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平地人不离糍粑,高山人不离苦茶。(湖南江华)   
  客来敬茶。   
  一天三餐油茶汤,一餐不吃心里慌。(鄂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   
  好茶敬上宾,次茶等常客。   
  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   
  饭后一杯茶。   
  头苦二甜三回味。(云南白族三道茶)   
  贵客进屋三杯茶。(侗族)   
  若要富,种茶树。(云南华坪县傈族、勐海县傣族)   
  萝卜就热茶,闲得大夫腿发麻。   
  古蔺罐儿茶好喝,麻辣鸡好吃。(四川、古蔺)   
  不喝一碗擂茶,枉到桃花源。(湖南桃源)   
  欧洲人喜欢喝红茶,非洲人喜欢喝绿茶,香港人喜欢普洱茶和六安茶,京津人喜欢花茶,上海人爱喝龙井茶。   
  若要山区富,茶园单产下工夫。(浙江)   
  若要富、种茶树,茶树是棵摇钱树。(云南凤庆)   
  跑面指导技术十年,收效不及承包一年。(云南凤庆茶区科技人员)   
  早晨三杯茶,郎中饿得爬。(湘西城步苗族,意为主人要敬客人四碗茶,四季平安)   
  喝别人烤的茶不过瘾。(彝族烤茶)   
  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江南一带茶馆)   
  无茶不成仪。   
  烟酒是亲家,烟茶是冤家。
论茶篇
学子论茶 挑灯提神
贩夫论茶 不拘礼教
闲人论茶 花生瓜子
友人论茶 相知更深
孩童论茶 要求家糖
员外论茶 不惜重金
茶商论茶 样样都好
皇帝论茶 唯我独尊
茶客论茶 唯唯赞扬
情侣论茶 浓情蜜意
夫妻论茶 柴米油盐
外行论茶 不知所闻
走车论茶 有味就好
茶农论茶 步步功夫
内行论茶 香口舌滑
茶师论茶 据理而论
老外论茶 细心讨教
东洋论茶 崇尚茶道
集影论茶 孤而不寂
老人论茶 苦尽甘来
禅师论茶 句句禅机
酒仙论茶 不舍旧岁
茶痴论茶 无茶无命
妇人论茶 话短长说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30 编辑

品茶艺术的主要内容: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

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

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
一张茶叶绝世好图    Post By:2008-7-9 10:56:00

clip_image001.gif

茶文化自古便有,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宋代茶饮活动尤为活跃,在以贡茶一路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文人自娱自乐的“分茶”。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现在的茶馆已经超越了茶文化的范畴,多元发展,赚钱就是目的了。。。。。个人浅见。。。。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中国茶文化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千年梦想一朝圆。
clip_image001.jpg

 在1个多小时的文艺表演中,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中国人把一台融合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元素”呈现在世人面前!水墨洇开,日月山川,或汪洋恣肆,或灵动轻盈……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clip_image001.jpg
bbs.77cha.com) D7 _' {* K* F' J9 Q9 w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中华茶文化

  在现场表演中,“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隆重上演!长幅画卷上,出现了中国文字“茶”和陶瓷图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瓷器文化的悠久历史!茶文化,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彰显了巨大魅力;茶文化,成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名片;茶文化,也必将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之一!
一杯清茶 一味人生

h3 v; F" L
一沉一浮,三泡一饮,
苦涩甘甜,耐人寻味。茶
,文化,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铁观音,单枞,普洱,紫砂壶,茶文,传统,摄影,音乐5 D! d. z" V) [; G7 A
       茶为何物?唐人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爪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拼搁,叶如丁香,根如胡桃。”这一连串形象化的比喻,显示了地球东方的嘉木,是天地万物之精灵,是自然之美的荟萃。+ k) O& K0 W2 ^% y& N6 K; \1 G9 W
       茶是灵物,人亦有心才能体会茶中内涵。只有知茶、懂茶、品茶、爱茶的人。他们通过学习茶艺、体会茶道,从而完善自己,感悟人生。
77cha.com3 f: y3 o/ s/ F* M
茶语清心) P% N9 o4 W( Y* J3 _/ V
茶道渊源
    茶的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中国上古*时代,中国茶文化自此绵延而下,沿着历史的河床,流淌了数千年,最终形成东方文化中积淀沉重、天下独绝的中国茶道。中国茶道就是中国万古横亘、千秋奔涌的黄河,属于渊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的重要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因了厚重悠久的历史,因了整个的民族意志对茶的坚定呵爱和认同,茶道,自此深深地凝铸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性。

   茶道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份美学。中国茶道不仅是深沉的,而且是隽永的、艺术的、美学的。如果说起源自于中国的日本茶道是一种严格尊崇、极其讲究的终极宗教的话,那么,中国茶道应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美丽哲学。因为中国茶道是和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一起走来的。因此,从哲学美学上,中国茶道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茶道。' a2 z4 Q2 @. z1 m9 @" N3 s  h' A
       自炎黄联盟至春秋战国,自百家争鸣至秦皇汉武、自魏晋南北至宋元明清。一以贯之的民族历史,极其重要的儒、释、道等教派思想,深深地融汇在茶文化当中,成为中国茶文化最基本的思想文化精粹和美学哲学基础。儒、佛、道教的长期影响,中国茶道美学已不可能只是生活美学,而是淡泊优雅的山水墨画,是激越典丽的唐诗宋词,是天人合一的道家修行,是参禅顿悟的佛门要义,已是宏阔深切的艺术美学和哲学美学了。甚至可以说,在形而上,中国茶道就是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和大自然的心灵感悟和美学概括。茶文化论坛+ P7 ~4 W* _4 Y( B
    茶道的形式是“品饮”,不同的人格修养,必然产生不同的茶道、茶德。一个首先是真实诚实的人,才是一个为人正直善良、为民所喜所爱之人,也才是一个可以接纳、可以交心、可成知己、可为事业共谋发展之人。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是人道的精髓,是人性的原则。这也正如品茶,有人虽能喝得肚子饱胀,红光满面,但无法体悟“我即茶、茶即我”的真我忘我情怀和“心即佛、茶即佛”的深幽旷远的意境。茶里,沉积着生命况味,凝聚着芸芸众生,品茶,就是品位人生、感念苍生。茶,文化,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铁观音,单枞,普洱,紫砂壶,茶文,传统,摄影,音乐! G0 h. S) U. F9 O2 x- ~
茶文化论坛" z7 g7 p& D; c6 \
   “水择佳泉而煮之,则精茗蕴香,借水而发。”这是古人沏茶的经验之谈。
    什么样的水才是宜茶用水呢?明朝茶人把各项标准归纳为:清、轻、甘、活、冽。其一,水质要清。水之清的表现是:“朗也、静也、澄水貌也。”水质清洁、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才能显出茶的本色。其二,水体要轻。明末无名氏著的《茗芨》中论证说:“各种水欲辨美恶,以一器更酌而称之,轻者为上。”现代科学证明,比重较轻的水中所溶解的钙、镁、钠、铁等矿物质较少。矿物质溶解得越多,特别是镁、铁等离子越多,泡出的茶汤越苦涩,所以水轻为佳。其三,水味要甘。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写道:“甘,美也;香,芬也。”“味美者曰甘泉,气芬者曰香泉”。“泉惟甘香,故能养人。”“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其四,水源要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明人认为,泉不活者,食之有害。其五,水温要冽。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因为寒冽之水多经过层层岩石的过滤,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O3 O7 F' R' R
bbs.77cha.com( ^5 G$ `. {4 |( P2 Z  K' o
q$ n1 a, n
    茶艺上讲究三泡,一泡恰恰没过茶叶,洗净茶上历史的封尘;二泡去除浮躁,保持香味,茶叶慢慢地舒展开,沉了又浮,浮了又沉,缕缕清香.从杯口溢出.安静舒畅自然地流淌在心里、眼里、情里……三泡尽显其香、其色、其韵。这就像生活一样,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世事变迁,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大气与豁达。
     古时就有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讲的是唐代著名僧人赵州从谂禅师。有一次,他的弟子问他:“这个世上有很多是我无法理解无法解释的,比如争权夺利自欺欺人,这些事情很扰乱我学习的心情,我该怎么办?”赵州从谂禅师告诉他三个字,吃茶去。这三个字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道理都可以在吃茶中领会得到。
    西方人说听音乐是人生在世最纯洁无邪的感官享受,而在中国,品茶就是修身养性,体会天地灵芽的享受。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福气”。与茶结缘,可以使平居生活增添几多韵味及愉悦。如何得结茶缘,全看个人的造化与悟性。茶是不了缘,而且愈久愈浓酽。所以茶缘是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34 编辑

茶文化论坛
    人,不论为官,为文,从商,治学,都应首先立足于人,一个真实坦诚的人,一个有着起码人格道德和人性品质的人,才是一个具有人道精神的人。茶道如斯,人道亦应如斯。人道即茶道,茶道亦即人道。茶道求和求真,‘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以和求阴阳相调,水火相克相生,以和助天地宇宙合一,天人相处共存;以真我的灵魂与茗共品,以真实的心境寄情山水,以真挚的情怀融入自然造化之中,在茶香茶色茶味中陶醉、品位、顿悟、修行,升华人格,锤炼意志。茶艺求法求技,水、壶各有讲究,方法各异,冲闷品赏,都有严格程序,不可无视技法,任意妄为。茶道主理,因茶艺而得道,茶艺主技,载茶道而成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歌剧《茶》中国版首演
clip_image001.jpg

谭盾
  新浪娱乐讯 7月30日晚,谭盾携手10多名艺术家全力打造,以中央歌剧院歌剧团、交响乐团、合唱团为主要表演班底的歌剧《茶》中国版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落下帷幕。2000余名中外观众,共同见证了歌剧《茶》的新生。
  中国红渲染整个舞台
  作为首部在中国亮相的版本,歌剧《茶》在艺术风格上更注重中国韵味的体现。在第一幕宫廷场景中,观众就能看到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整部剧舞美制作风格精致简约,向观众展示了个性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整个舞台以红色为基调,红纸、红灯、红龙榻尽显宫廷场景,简约大气。人身兽头的十二陶俑,既象征了宫廷大臣,又是中国雕塑艺术的体现。中国太子头顶的孙悟空造型木偶和公主坐骑的旱马,也都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艺术造型。
  彩色琉璃尽显人物个性
  在第一幕中的宫廷茶宴中出场的“板凳龙”仪式中,由琉璃大师杨惠姗女士专为《茶》设计的琉璃茶具也在媒体与观众的期待中终于显露庐山真面目:板凳龙的龙身放置四组茶碗,龙头的琉璃茶具以双层的簋来呈现,有如龙角,威严而庄重,龙尾以茶具中不可或缺的“茶杓”来表现。另外,琉璃茶具的颜色选择配合剧中人物的性格,国王与王子的茶具是充满了阳刚之气的蓝绿色,而公主用的淡粉色茶具传达的是女性的娇柔与坚忍。古法材料制作的琉璃既是中国人的精致、细腻的体现,也是对《茶》中含蓄、平和的精神观、禅宗观的表现。
  纸、水、陶谱写玄妙音乐
  除了视觉上的完美呈现,歌剧《茶》的音乐也是让观众享尽 “耳福”。谭盾融入了 “有机音乐”的创作观念,创造性地选择用纸张、陶器、瓷器等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的器具作为打击乐器,利用水,纸和陶器等来演奏。这些自然乐器为《茶》中国版平添了一种别样的听觉体验,演奏家们夸张的表现方式更让舞台充满了视觉美感。
  中国版本将世界巡演
  谭盾的歌剧《茶》最初创作于1998年,自2002年在日本东京首演以来已经有过许多国家的版本,在海外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反响。据悉,作为“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重要项目,此次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委约10多位艺术家联手创作歌剧《茶》,该剧计划首先借奥运契机北京首演,之后将以巡演方式推向海外市场。因为考虑到海外观众的接受习惯,以及海外巡演对舞美制作的技术要求,该剧整体风格精致简约,采取国际市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以英语语言中文字幕演出,同时剧中采用大量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舞美设计,以引起海外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茶亦醉人何必酒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198774020016p9_0.jpg


水漫,茶透。

 品茗最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心境。在宁静的夜晚,泡上一壶茶,在烛光摇曳、檀香袅袅、琴音低徊中,或一人独品、或二人对饮、或三人清谈。观汤色、道韵味、品茶香,三言二语,寄至味于淡泊,亦或是饮茶者所应有的品格与心态。看茶的叶片在水中绽放生命的全部,为你散尽最后一丝在山野崖畔吸纳的清新与馨香,缕缕茶魂袅袅入怀。一片叶,在杯中轻柔舒展,蕴涵在其中的精灵,慢慢从雾气中向外漫溢,壶中逐渐氤氲出熟悉的味道,那一刻,嗅到的绝不仅仅是茶香,应是整个春天的气息,或许还有采茶少女留在茶叶上的芳香,亦或能感觉到整个春天就在这壶中,萦绕处,让人如堕梦里,满怀温馨。轻轻抿一口,闭目,静心去闻、去品,甘苦自知,整个春天都进入了身体,让浮躁的心变得和春天一样透澈、清明。借用古人形容喝茶达到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楚云散尽,燕山飞雪,江湖归梦,从此忘机。”
 
    孰论绿茶与红茶的优劣之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绿茶宜虚火上炎的体质饮用,红茶宜脾胃虚寒之人饮用,总之适应就好!喝茶品茗只是一种过程,就如人生亦是如此。
 “茶亦醉人何必酒。”我想那茶该是好茶,一壶茶,一炉香,心事飘渺,伴似有或无的冷香飘散,在袅袅的茶雾里,想浓浓淡淡的往事,听舒舒缓缓的曲子,于静寞中放飞心绪,或宠辱皆抛,或去浊扬清;品茗香以沐清风,世俗的雅兴,都融入在了那清清淡淡之中。茶要喝浓的,直到芳香尤在;路要走难的,直到苦尽甘来;平凡的活着,忙碌的奔波,时常会让人感觉一种疲倦,我们常常会自问这样的生活真的就是自己所意愿的?我们是否真的在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生活需要慢慢品味,或可借助于品茗的心境,把乱如麻团的生活理出个头绪。茶语清心  
    茶凉水静,世事犹似成幻。风过处,千叶繁花,水中盛放,茶香渐淡。人生其实也只是穿越时光的流年,握着韶华,握着风霜,想起前尘往事,此刻已成经年,而此刻,心里最怀念的,竟是茶的静澈,仿佛所有的尘事,都清雅淡然,如一片茶叶,轻盈的在杯子里飘浮开去,芬芳之外,世间纷扰便远隔了去,只因了一种情绪,一种怀念,如茶,淡淡的,却入了心底深处,心事泊满水一样的清幽。没有开始,也无从结束,待风声都过了,便余茶水一样的落寂。红尘之上,有一种情怀,清淡如茶,有一种人生,透澈如水。茶,文化,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铁观音,单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36 编辑

凍頂烏龍茶(转自台湾茶网)

凍頂茶,被譽為台灣茶中之聖。產於台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茶」。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但按其發酵程度,屬於輕度半發酵茶,製法則與包種茶相似,應歸屬於包種茶類。文山包種和凍頂烏龍,係為姊妹茶。凍頂茶品質優異,在台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其上選品外觀色澤呈墨綠鮮豔,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條索緊結彎曲,乾茶具有強烈的芳香;沖泡後,湯色略呈柳橙黃色,有明顯清香,近似桂花香,湯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呈淡綠色。

凍頂茶歷史悠久,聞名中外,目前栽培面積達2000公頃。據傳南投縣鹿谷鄉人林鳳池先生,於清朝咸豐5年(1855年),赴福建省應考「舉人」及格返鄉,從武夷山帶回36株青心烏龍茶苗,其中一部份(據說12株)種植於鹿谷鄉麒麟潭邊的山麓上,是為「凍頂茶」的開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尤其最近十幾年來,在政府有關單位大力輔導及當地農民的密切配合下,「凍頂茶」已發展成為家喻戶曉、馳名中外的台灣特產。凍頂茶屬於青茶類,在製茶過程中,「熱團揉」是製造凍頂茶獨特的「中國功夫」技藝,非親臨現場,實難以筆墨形容,是以好的凍頂茶,其茶葉形狀條索緊結整齊,葉尖捲曲呈蝦球狀,茶湯水色呈金黃且澄清明澈,香氣清香撲鼻,茶湯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韻味強且經久耐泡為凍頂茶特色。


强贴,学习啊!
不过想问楼主,现在的茶太贵,一般人喝不起,能喝的起的一般都不懂茶,或者不是自己掏钱买的。
对于这个现象楼主有何高论?
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很敏感的社会现象,不是我们爱茶人能回答得了的,
中国茶很多,茶一直是文人喜欢的对象,加上文人赋诗作画,更赋与了茶深厚的内涵.....现代富豪们为了附庸风雅,为了赚钱,就把茶一片小小的树叶,强加很多不搭界的功效,提高茶的身价,让老百姓望而生畏,好茶就成为了腐败的工具.....说白了茶就是一大众饮品,柴米油盐酱醋茶,谁都知道....
只不过爱茶人也知道怎么去寻找自己喜爱的茶.....呵呵....
怎样辨别品尝上好的铁观音

1)纯正铁观音的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骨形,略向背面翻,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向左稍歪,略下垂,嫩芽紫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

  (2)安溪铁观音应突出“观音韵”来。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滑鲜爽;缓慢下咽,回甘带蜜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虽然说法很多,但应在香气和滋味上突出铁观音品种,且品饮后有回味(喉韵),水中有香,香中含水,余韵犹存,齿颊留芳;

  (3)外形上,安溪铁观音茶条索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4)声音上,取少量安溪铁观音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口当口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5)香气上,安溪铁观音香属馥香型,有如空谷幽兰,清高隽永,灵妙鲜爽,使人雅兴悠远,诗意盎然。(注意:有些香气初闻很冲,但不细腻,不能归为上品茶);

  (6)滋味上,十分浓郁,但浓而不涩,郁而不腻,余味回甘,犹如陆游诗句“舌根常留甘尽日”的感受;

  (7)颜色上,安溪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安溪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为叶向叶背翻卷),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8)耐冲泡(冲泡多遍后安溪铁观音的香气、滋味、汤色都应保持一致)和耐贮藏的安溪铁观音为上,反而次之;

  (9)同时,要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山头、不同风格的具体情况而论,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对安溪铁观音进行审评。
每天去家旁边的公园散步....空气中飘来淡淡的花香....秋慢慢来了....桂花飘香的季节....挂在夜空的月牙,一天天的饱满,中秋节就要来了....
  今年的桂花开得真好,当你闻到花香的时候,花儿就要谢了....有一天惊喜的发现密集的树林里开着金灿灿的花,浓郁的香吸引了路人,原来是金桂....非常稀有的金桂,04年在泰山顶上的寺庙里见到一棵,没想到我们家旁边也有,藏在树丛中....一阵秋风刮过...满地金黄,象铺上一层金黄的地毯....小花静静的躺在树林里,结束了它短暂的灿烂....但无怨无悔....因为它带给人们一季的辉煌,一阵的幽香....心疼的拾起那细碎的花朵,把它的美留在永恒.....

clip_image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83

回帖

3874

积分

游客

一头不回头的驴

积分
3874
QQ
发表于 2010-7-9 14: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介大师辛苦了,太丰富、消化中。{:4_138:}
潜水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介大师辛苦了,太丰富、消化中。
潜水员 发表于 2010-7-9 14:54



    每页都有精美的插图,可惜发不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479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5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9 15: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那个超全面的帖子?先占个位子,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83

回帖

3874

积分

游客

一头不回头的驴

积分
3874
QQ
发表于 2010-7-9 15: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大师:没关系,文章已很好了;
调香TX不要老抢占位子,让点给别人撒。
潜水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19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197963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9 16: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卓刀泉的水泡着咖啡送的茶,看着一介整的帖子,舒坦啊!!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5-19 15:56 , Processed in 0.27121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