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击碎百年老店情怀
创投圈和户外圈最近都谈到了不断上涨的房租毁了很多实业家的百年老店梦,直击中国商业梦的软肋,成为商界的硬伤。
回望来路,想起传说中的最古老的实体店就在日本,是一家专注于寺庙建造和维修的建筑施工企业。
得以传承千年的原因,除了得益于日本这个国家的稳定,近千年均无朝代更替之外,最主要的是每当这个家族企业濒于衰亡的时候,这个家族总是会在危难之际涌现一位力挽狂澜于即倒的有能力且勇于担当的人,带领族人重振旗鼓。当然,可能和他们选择所从事的专业和宗教一样高深也有关。原本就一直在思考一个什么样的店能够在这块世代重农轻商的土地上得以传承,路过开了快20年了的“省话小吃”,看到客人和老板争执,就跑过去围观。
曾经有段时间这个“省话剧团宿舍边的”小吃店被媒体报道,搞得名气蛮大。所以老板在附近晃情况,都会被食客们认出来。当然,那段时间老板娘脸色难看,须子啰嗦,搭是搭扳是扳也有被食客看在眼里,成为被分享的八卦话题。毕竟,一个小店老板陡然间就成了轰动邻里的公众人物,不八卦她们八卦谁!?
绯闻的鸡血作用总是很短暂的,日子还是得按部就班地日复一日地过下去,风浪总归会趋于平静。
店里菜单依然贴在墙上,只是菜价上面贴着纸条,数额比掩盖在下面原价肯定要大。营业执照上有一对小括号里居然明确注明“不包含拆迁补偿”,真是够奇葩的!这些迹象都说明:世事变化太快,人们总得不断面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当然,办法还是会比问题多,解决一个少一个。省话的老板娘说这门面房也不是她的,房租年年涨,犟着撑着太累了,过两年退休,不干了。还说如果有房产,收房租过日子多轻松,才不会这么辛苦自己。
突然一下就幡然悔悟了,当地主,绝对能成就百年老店。英语里,房东landload和地主就是一个单词。
只可惜,地主,碰到改朝换代、革命以及公私合营,就比较惨了。全聚德、同仁堂、五粮液都换了传承的方式了,大家要的不是这个味。。。
曾经在五峰的山里碰到过经营了30多年已经传承给了第二代的店子,一家是五峰镇做餐饮的,叫“来福米线”,另外一家是清水湾做鲜榨菜籽油的。这两家的业务对于本地人来说是硬需求,就是所谓的刚性需求。
一家传给了女儿,一家传给了其中一个留在山里的养命的儿子。
国人喜新厌旧,这山看着那山高几乎是通病,所以,几十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的很少。能够得以传承的家族式的传统行业,或许除了备受争议的中医中药和酿造酿酒,其它的缝纫、餐饮、食品加工,也很少能让新生代觉得家族事业多么高大上。徐志摩家里是开酱铺的当地首富,可是他却热衷于写诗和泡文艺女青年。每个人对于自己赖以为生的本行,乐在其中的很少,基本上有的全都是苦闷,说多了都是泪,所以,绝大多数都不希望传承给子女继续受苦受累。
从政策层面看,只要足额足年缴纳了养老保险,还真是不用干到老,也对传承传统制度不利。加上现在孩子少,社会上可选择的发展道路又多,如果都不稀罕祖辈的那点活计,就很难挑出一个心甘情愿地留在从小长大的地方接班的。
世界那么大,稍微有点抱负的,谁不想出去试一试自己的水性呢!?
好在,总会有觉得闯世界太难的子女会回头喜欢并干上自己家的老本行,
只是,王思聪都不稀罕他爹的宏伟事业,省话小吃,看来更是指望不上有人传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