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都忘记了我还有这个“远方的朋友”的ID,呵呵……
刚才找了一下自己拍的“薰衣草”PP,发觉都“惨不忍睹”。还是配一张网络图片吧。
两张端午节拍的鱼腥草开花的PP:
另:
小倩,百度贴吧有个植物吧,还有个鸟吧,我已经关注,以后准备不时去那里逛一逛。听着这如梦如幻的音乐,突然想起我登陆邮箱时它的自动问候:“Jane,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如此,安好。”是呀,个人的安好,必须靠个人的心静来获得。外界的任何交流,都不可太倚重。所以,你昨日担心我“一个人在这儿有点曲高和寡,有点寂寥”,其实我在博客更寂寥,不也一直在坚持涂鸦吗?也许,自我化的人,文字更多的是用来宣泄自我、找自我存在感,交流反而是其次的。
当然,有时,还是会有点伤感无奈。我会不无悲哀地自问:我还没真正老呢,为何一颗心就已经在情感方面“苍老”得“心如止水”了呢?曾经沧海,就这么大的威力吗?在论坛这么敞开心扉与你、与妞兄等交流,敢于那么亲近,其实是因为距离带来的“安全感”。反正知道彼此不会走进对方的现实生活,都不会加QQ私聊,都不会要对方的电话号码。我们其实都害怕彼此真正“认识”,所以宁愿时不时来这里欢聚几日。然而,谁又能说这份虚拟的感情,不真实呢?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的想念、牵挂、渴望说说话、渴望知道对方是否一切都安好……
这是一个交流极其方便的时代,然而这也是一个到处充满alienation和isolation的时代。我们也许手机上存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电话号码,QQ上加的好友有几十个,加的群也有好些个,然而当感觉寂寥的时候,把那些名字一个个看过去,似乎一个人也不适合去打扰。于是,还是自己独自面对一切烦忧,自己化解一切伤痛。即使崩溃地嚎啕痛哭(能哭出来的时候,感觉还是一种释放呢。有时哭都哭不出来)、恨不得用头去撞墙,最终还是要平静地“该干嘛就干嘛去”,因为背负着那么些人生责任(中年已经是顶梁柱,不能让老人担心,不能拖累孩子),所以连任性的资格也早就失去了。哪怕在心里大病了一场,也不会让任何亲人察觉到。
前几日我的老手机终于“寿终正寝”了,于是换了智能手机,然而我在微信上几乎没加任何人,因为知道加了也是白加。我依然常忘记开机,依然不习惯时时摆弄手机。对于一个几乎没外界交往的人来说,手机的用途的确不大,即使开着,也是一天到晚都没任何电话、任何短信。上网,对于经常宅家中的人来说,当然还是大屏幕的电脑好用。所以,你如果手机没坏,真没必要换智能手机。
出去旅游吧,我真的很讨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而且任何热门景点,都是人满为患,让人烦不胜烦。选一个偏僻地方住一段时间吧,还不如就宅家中,毕竟一切都更方便一些,而闲适和静好是一样的。至于走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景点的虚荣心,我早就没有了。对于只是去景点前秀自己,我同样越来越没兴趣。所以,最终发觉自己在这个方面也“心态苍老”了。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是百岁老人了。然而,在进入我钟爱的艺术和自然时,我会童心粲然,似乎只有十岁,单纯,痴傻,快乐。就这么越活,越虚实倒置了。别人的实实在在,在我眼中反而是很虚的东西,引不起我的兴趣,也懒得关注、在乎。而我那在别人眼中完全属于invisible、intangible的世界,反而越来越实实在在。我大多数时候,就活在这个肉眼看不见的世界里,而且拒绝走出,也无法走出了。
听着音乐,信手打出这些字来,自己读着也有呓语的感觉。不过,这么呓语一番,似乎也很好。就这么发给你看吧,也算是一段心路记录。
多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