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歌谣

[图游] 2013年迟到的鳌太约会(鳌太穿越攻略)

[复制链接]

1

主题

93

回帖

54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44
发表于 2013-9-29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歌谣穿越成功!超强驴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03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132
发表于 2013-10-2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颀赏了,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535

回帖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7617
发表于 2013-10-5 0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强顶!首先祝福楼主歌谣平安穿越! 

       心动!明年八月五十一俺一定争取复制..收藏细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0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790
发表于 2013-10-7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起!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鳌太归来后,又在准备福建沿海(霞浦——平潭——永定土楼)的十一自驾之旅,一直没时间更新后面的具体穿越纪实。辜负了各位朋友的期待!目前工作也比较忙,真没时间续写后面的穿越日记,故征得我这次同行的亲密伙伴——天路的同意,先把他写在自己空间的穿越日记奉上,以不负户外朋友的期待!(其实天路的文笔比我的更吸引人,在此谢谢天路同学的大度奉献!
                                       生死鳌太---出发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念起鳌太
  说起鳌太,恐怕喜欢户外的人基本都会有所耳闻,并心向往之,我也一样对之神往。坊间传说爬鳌太,是驴友的顶级路线,然后看了下资料才知道太白山竟是秦岭的主峰。再后,又有朋友说起过鳌太穿越多么的艰难,经常听说鳌太线上发生的事情,说起鳌太线穿越的种种风险,然后就有了想走鳌太线路的想法。
                          相约同行
  小张和我一样向往鳌太,我是知道的。其间跟我说8月放假,想去走长线。我很喜欢的小伙子,一起走过南太行。于是答应陪同出去走一走。起初,他建议武功山,我觉得大热天去那里,没有难度反而有难度了,应该10月份以后去靠谱,于是想到鳌太。就这样约定了:群友有去的一起,没有,我们俩跟西安的队伍。
                        首聚谋划
  找到鳌太穿越的群。落云部落,很热闹。知道是商业团队,无妨,两个人参加熟悉鳌太的队伍更好。很快就认识了胡杨,把南太行当做休闲游的强驴,起初是不愿意结伴的,后来羞羞答答考虑了试探性了解过程。小张说同事青哥也一起了,于是四人有了第一次麦当劳的聚会,彼此基本认可,并达成共同穿越的意向。四人分头备战,依然是准备参加落云的团队。
                       扩编定调
  很快,华仔确定参加,青哥的朋友简单也要求加入,胡杨又动员了歌谣。7人,形成了自己的队伍。相约汉口金家墩肯德基,斗彩闯了进来。于是八人互审,共同确认了鳌太队伍,行程。鉴于队伍不宜过大,其他人没有经过相互确认,队伍拒绝了其他要求参加的人员。确定:

1.独立组队,八人同行;

2.不请向导,自行研究攻略;

3.确定行前准备,各自备战。

4.8月9日火车汉口站出发。
8人各自精心准备,按下不表。。。

                        这样的鳌太

    鳌太线穿越,是指陕西的鳌山至太白山之间的徒步穿越活动。    
  鳌山位于秦岭西段宝鸡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秦岭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南方北方,南人北人,皆是因为这座山脉的存在。太白山,秦岭主峰,海拔3767.2米,以第四冰川遗迹地貌闻名;螯山,也叫西太白,海拔3456米,鳌山到太白一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猝不及防…
  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宝鸡、太白、眉县和西安、周至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太白山作为秦岭山脉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就更为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
  鳌山--太白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多公里,穿越行程在150公里左右。鳌太穿越是陕西户外乃至全国的顶级线路,也是众多驴友向往的圣地。整个穿越中,海拔高度也由起点太白县的1740米上升至鳌山标志塔3475米,经太白梁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3767米,用时6~7天左右,大部分行走在无人区(刃脊横切(40%)+巨石(30%)+跑马梁(高山草甸+石块)30%)。此线路是首屈一指。秦岭这条中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注定了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不仅仅难在7天的负重,天气和季节性水源更是一大难题。
                        生死鳌太
  鳌太线穿越,一是要长时间的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途中需翻越十几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山。二是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就十分危险。全年适宜穿越的时间比较少。网上被传得奇险无比,我们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我们直面负重,气候,路况,高反几大障碍,做了充分准备,剩下的就是体力,耐力,毅力,技巧和协作精神的展示了。
  鳌太的天是气象万千神奇大美的,鳌太的风景定然神秘绝妙处处精致。我们准备好了,8月9日,我们出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2 15:58:02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1)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一天塘口村至2900营地(8月10号)           

   一行8人火车到达宝鸡,搭乘两辆出租车直奔塘口村而去,中途停靠太白县城,吃了碗羊肉泡馍,买了点大饼,很快来到塘口村陈秀才家。此时是2013年8月10日中午12点。这里早有两人在此,一个是来自香港的老陈,一个是有备而来的北方小伙旅途,这样,我们的队伍扩大到10人了。秀才不在家,我们在这里短暂停留,买了高山气8瓶。

   塘口村海拔 1700多米,是个很小的村子,也就是因为鳌太穿越,这里成为驴友们心中的圣地,生死的起点。中午时分,烈日当空,气温肯定30度以上了,背负重装的我们,很快就汗流浃背了。。。

 

就这样顶着烈日出发,开始了我们的鳌太穿越之旅。行进的路应该较前人描述的有所不同,这里开始修路了,我们就沿着路基往山里走,去找那个上山的西花沟小径。其实,东花沟也好,西花沟也罢,行进到这里,应该是向左上山。转向左以后,看到两条上山的小道,都是指向山上,负重的走右边这条道,也就是西花沟。我看过很多描述,对这里的描述有误导。我们很快就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鳌太之行,我对自己估计困难的是高山反应,歌谣还说,如果有反应叫我立即下撤,当然是金玉良言。不过,我还是觉得他错会了我的意思 ,我走过西藏,不会有更严重的高反。我是怕自己负重登高呼吸困难,爬升缓慢,影响队伍的速度。事实很快就得到了验证,过了水晶梁不久,尤其是高度超过2500米以后,我明显的感到吃力很多,速度也慢了下来,除此没有其他不适,歌谣也和我一样掉了下来,小张一直跟定我们。向2900营地的路上,我碰到眉县户外的朋友们,我向他们表达了对雄鹰等人的感谢,是给我鳌太之行很大帮助的未曾谋面朋友。一路风景是美的,但对于经常户外的人来说,算不上特别。唯一不同的是海拔升高1200米。到达2900营地时,万华他们已经扎好帐篷,这就是距离,与年轻人的距离。尽管停下来并没有什么不适。
   2900营地在山坡下,松林间,水源充沛,水质却很差(个人觉得)。这个几乎所有攻略上几乎都描述过的2900营地,海拔2985米。营地不是一般的大,上下几层足足能够扎下能够想象的数目的帐篷。有些地方还被人仔细平整过。四周高大的树木挡住疾风吹袭,脚下细软的茅草如地毯般有弹性。在营地,某商队里山东父子井井有条,很是温情;湖南朋友欢乐无比,印象深刻。 入夜,风愈来愈大,直至呼啸,后半夜就下起了雨,在帐篷里感觉雨可不算小,天亮依然似停非停。

psb.jpg

从塘口村至西花沟登山处的机耕路

 

psb (1).jpg

在海拔1800至2000之间还有不少乔木,过了2900就很少看到乔木了,背红色防雨罩的是歌谣,很艰难的拔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2 15:07:20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回帖

8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54
发表于 2013-10-22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悍、佩服。学习中,顶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回帖

8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54
发表于 2013-10-22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期待继续,上图,上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2)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二天2900营地至药王洞(8月11号) 
   第二天我们选择冒雨出发 ,起初雨不大,快到盆景园的时候大家都不得不穿上雨衣。这一路都在雨中,很快,我的脚就泡在水里了。海拔3000米以上,下雨,狂风是主旋律,风指定在5级以上,气温应该在5度左右。经过一天,我们已然从夏天来到了冬天。穿了冲锋衣,行走中身体倒不是很冷,手脚却是湿漉漉冰冰凉的。雨中风景眼里模糊,相机无法记录,一一在我们的行进中后撤:        

   盆景园:山梁上,四周小松树全部枯死。密密麻麻的布满整个山梁,看着这些高山松树长这么大需要好多年的时间,据说10年前天气大旱,三年没下一滴雨,大松树根系发达躲过了那场干旱,小松树没有那么幸运,只有留下干尸供来客参观。但有略低的地方或背阴的地方有些松树仍然活过来了。小松树的高低有一人来高。全部呈现直立姿态,只是统统没有枝叶,犹如盆栽植物般小巧美丽。所以这个山梁叫盆景园,也有叫怪树林的;        

   白起庙:海拔3288米。过盆景园,一处山梁上有一个大石堆,旁边是一个用石头堆砌形似有一人高的小房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白起庙。这里没有神像也不能躲雨。白起乃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陕西眉县人,就在秦岭主峰附近,善用兵,歼敌无数,仅长平之战就歼灭赵国军队45万。白起一生战功卓著,为秦国一统大业立下不朽功勋,他同王翦、李牧、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将。这个庙就是为纪念他而建。毛泽东评之“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后人在鳌山为其建庙供奉。也许白起庙早已被毁,现又被人用石块堆砌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地名而已,只能算一遗迹了。       

  石棺: 鳌山西跑马梁最后一个石坡前有大石头很是特别,四楞长方形,酷似棺材模样,当地人称为石棺。。。。    西跑马梁,到达石棺前,乌云散去雨停了一会儿,我今天第一次举起相机。

 

psb (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2 15:16:13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回帖

8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54
发表于 2013-10-22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继续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2)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二天2900营地至药王洞(8月11号) 
  继续前行,这时我看到了梦里千回的导航架。瞄准方向,我和老陈前出导航架。雨,完全停了,我们再次举起了相机,拍下3477海拔的导航架。也就这么短短几分钟的机会,之后又雾锁导航架了。
 
psb (3).jpg

导航架,鳌太穿越驴友的一个标志点
   导航架前行的平坦草甸被称为西跑马梁,意思是可以扬鞭策马尽情奔驰。实际上这个梁真叫大,一望无际。宽度最少也在几千米。浓浓的雨雾笼罩前,我看到了似乎是我们的前队在左前方的山梁上行走,大步欲追上去。可是绕来绕去的小径很快让我意识到有问题,我们的后队还没有跟上,这里又是几条下撤线路的交汇点,我决定在路标前等。雨虽然极小,雾依然很浓,风硬是有5级以上。寒风中足有半小时,我们的人虽然到齐了,但和商队混在一起。不良的人认定我们要依托他们,想在这里甩掉我们,我们队伍里也确实有人有跟随的想法。(这里有个小插曲,在确定我们这次无向导自主穿越鳌太之初,我们也做了很多安全预案,其中之一就是选择当天有西安户外的商业队伍上山的那一天上山,走在他们前面,如果万一发生迷路、失温等问题,后面的户外专业俱乐部的当地向导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但实际上我们这个想法不现实,商业户外巴不得自主穿越都不能成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户外爱好者去参加商业队伍的穿越,但经过六天的穿越,我们一直走在他们的前面,在大爷海驴友客栈再次相遇后,两队人员以茶代酒,相互祝贺,也体现了一种相互的尊重。)经过对讲机反复联系,前队万华回来了,我们坚定信心,脱离商队群前进,向药王庙方向--正确的方向。也就在这时候,我一步踩在草上,立即滑到,尽管我顺势倒下,也没有避免崴脚。心想:完了,真的要在23公里下撤了。足足2分钟,在小张拿来云南白药喷雾剂喷了,又歇息片刻,感觉是没有伤着胫骨,是足了气。好在此时天气很冷,于是掏出绷带包扎一下,起来试试,ok,不影响行动。跟随队伍,前进。
   到达药王庙,雨完全停了。自此,我们在鳌太的几天再无雨天,这是鳌山大神,太白天仙给我们的机会,给我们的平安。
   因为耽误得太久,时间指向4点,我们已经不可能翻越 麦秸岭去计划中的水窝子营地了,于是选择了药王庙下方300米扎营,时间充裕,大家从容不迫。药王庙(当地人称药王坪、药王洞),药王庙也有药王牌位,是石头垒起组成的一个约50公分见方的神龛,药神像早已不见踪迹,也是空石壳一个。不过可以看到仍有人烧香上供,只是地方偏僻,香火不旺而已。药王庙算得鳌太线上有型的遗迹之一。也真正是鳌太线上为数不多的一个好营地。

psb (4).jpg
药王洞,也是一标志性点位,经常作为穿越时,因突发变故的备用露营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14:53:53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3)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三天药王洞至2800营地(8月12号)    

  8月12日,天一亮大家l陆续生火做饭,拔营启程。
  这一天注定是艰难的。鳌太穿越,从这里开始强度就要大大提高,何况昨日我们没有到达预定的水窝子营地,今天大伙一致确定夜宿2800营地,也就是说一天半的路程一天完成。好在伙伴们都有思想准备。
  很快,我们就面对人们谈之色变的 麦秸岭 (当地人叫荞麦梁,也有叫鱼背脊的。海拔3490米)了,坊间传说,麦秸岭,意味着鳌太的艰难行程才算真正开始。路的难点在于没有路,全是大石头堆积成的陡坡,基本都是在石头上攀援前行。穿越鳌太,背负是比较重的,负重登山本来就很吃力,加上在大石头上攀爬就更加吃力了。更叫人崩溃的是大石头并不牢固,脚踩上去晃晃悠悠。个别的和跷跷板一样,踩上去马上闪人一个趔趄。费力保持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看看前方,大石头没完没了。看看后边,感到并没有走多少路。据说这时一些体力或毅力不佳的驴友就回头下撤了,我们的队伍应该无此顾虑。通过麦秸岭的路大多在右侧的石头上切过去,不用爬到山脊上抬升太多的高度,但在山脊上也可以通过,而且相对来说没有大石头上危险,有些人对登高不怯阵,可以选择登上山脊。我们选择了横切,没有登山脊,这对我大有好处。
  事实上,我的感受就没有传说的那么恐怖,麦秸岭没有给我留下多么艰难的印象。相反,我很享受在石头上蹦来蹦去的感觉。我的行走经验是八个字:保持平衡,平行移动。在这里,老陈和我有些交流,他说我俩是一样的爬山理念:都不喜欢使用登山杖,喜欢用手套以手代杖保持平衡,防范危险,。。。老陈是很有经验的登山者,他的行李很轻,我估摸着也就30斤,最多不超过35斤,所需用品却一样也不少。除了他的设备轻量化,食品和水都算计得恰到好处,值得学习和借鉴。 
  尽管,最后阶段有一些迷惑,我们还是切向了正确的方向,而且在山腰补充了些水。很快就到了水窝子营地上方的垭口,太阳此时露出了美丽的笑容,照在宽阔的垭口。我们在此小憩,吃点干粮喝点水。这时我们可以前望远方是飞机梁,回头看是麦秸岭方向的山巅,商队还在远离我们半小时以上的地方:麦秸岭方向的山巅。

psb (5).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12:12:09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3)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三天药王洞至2800营地(8月12号)

   从垭口的草甸出发向东攀登,我们不用再下到1000米以外的水窝子营地,直接上飞机梁。好在这段路只爬升100多米,就来到梁前。飞机梁海拔高度3469米,顾名思义,是可以飞机起飞降落的那么大平台,当然也有说是形状像机的。再爬升几百米,上得梁来,已是浓雾密布,应该是亦云亦雾, 并不能看得很远,但目视距离里都是很平的山梁,我们加快步伐快速前行 ,就如同是穿行在雾里,行走在云端,渐渐地,高度下降不少。很快,开阔、平坦的山梁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窄窄的山脊,而且又是石头为主的大坡。这就是梁一峰了,梁一峰海拔3208米,之后又有梁二峰(3284米)、粱三峰(3303米)。
   梁一到粱三也是鳌太穿越中的一处难点,三个高峰都在3000米以上,上上下下根本不止三个山峰,我们大概数了一下,比较明显的山峰有五个,小矮的山峰不知有几个。可能从等高线上看是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山峰吧,所以理论上讲是三个主峰。我原本带了4个矿泉水瓶,记不得谁要走了一个,只带了三瓶水。这一路无水可补,到梁二我就只剩了大半瓶水。万华就早已断水,一直赶路又没吃什么东西,坐在那里不想动。我只好把水都给他,就着水吃点东西,小子立马来劲,一溜烟跑前面去了。这下苦了我,由此断水长达3个多小时,嘴巴干裂,喉头冒烟。直到2800营地坡上,简单和小张送来水。所有的人都断水了,简单和小张的回身救援及时又可贵。这一天我们走了13小时,大家扎好帐篷,做点吃的,美美地睡下了。

psb (6).jpg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总厉害攻略写的详细才是真正的驴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13:37: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3)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三天药王洞至2800营地(8月12号)
   2800营地在一个垭口上,走过来梁一、梁二、粱三峰和即将要攀爬的金字塔都很高。这块地方地势相对低洼,水源通过渗漏涌出地面。基本可以保证常年不涸。这个营地是驴友十分熟悉的一个好营地,所以都会尽量赶到这儿扎营,造成晚上拥挤嘈杂,来得晚的有到半夜的。来后要烧水煮饭,扎营修整。第二天又有早起要赶路的驴友,自然也会交流沟通、呼朋唤友。当然也有吃过饭才出发的,早晨也不能休息好。但,这一夜,我是睡得特别香。

psb (7).jpg
(2800营地一角。清晨的阳光下貌似悠闲安静,左边这位大婶模样的就是万某人了,右边薄如纱的帐蓬是老陈的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14:51:35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4)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四天2800营地至大石河东塬营地(8月13号)

  13日一早,我们做了点面汤,草草吃点就准备出发,小张他们三人还没有收帐篷,要我们大部队先走,今天我们选择东源宿营,也要走12小时左右,大家只好出发。好在他们有GPS,后面的路岔道也不多。      穿过垭口,我们向东开始缓慢的爬升,此时太阳出来了,正照在2800营地,我几步一回头,营地逐渐变小。

psb (8).jpg
(回望2800营地。依依不舍的歌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15:00:05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4)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四天2800营地至大石河东塬营地(8月13号)

   从2800营地垂直高度上行200米后,就来到金字塔脚下。照例是石头组成的陡坡耸立在面前,也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没完没了的山峰。金字塔和紧接着要通过的塔一、塔二、塔三是鳌太线上十分艰苦的一段路。登金字塔坡上,有一处水源,尝一口清澈甘醇,好过2800营地。于是建议大家更换和补水,塔三路边的泉水水质也非常不错,这两处补水,让一天的行程顺利得多。到金字塔脚下,又回归到云雾的世界。。。爬金字塔是最辛苦的一段坡,从2800营地的2864米上升到3406米,要垂直上升500多米,这是我的难点,上升到金字塔顶后再爬后边的塔一、塔二、塔三相对就简单一点。主要是上上下下都幅度比较小,其中塔一高度3418米,塔二高度3481米,塔三高度3385米。塔一、塔二、塔三也不就是三座山,而是三组山,大大小小不知道有多少小山峰。塔三过后就开始直线下降,一直要下降到3125米的西塬营地。我们到达时,已有两人在此准备扎营,那是一名向导带着的一名驴友,不想走了。而我们的目标不是这里,因为:好多作业或攻略都讲到,在西塬营地发生过晚上被盗事件。据说是一个杀人犯逃到此处躲藏多年云云,也没有真实可信的记录和有说服力的凭据。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在此扎营,目标:东源营地。

   走过西源营地,歌谣已是步履艰难,我们问他情况,他痛苦的说脚上打了6个大泡,鉴于这种情况,我和斗彩建议先将歌谣脚上的血泡处理掉,可惜没有带针,这时歌谣掏出多功能户外刀说用多功能户外刀上的开红酒的螺旋钻挑破血泡,我只好亲自操刀,将歌谣脚上的血泡一一挑破,看着歌谣紧咬牙关的面部表情,知道他也强忍着痛苦。可惜当时只是急于处理血泡问题,没有拍下这“刮骨疗伤”的镜头,自此后歌谣的行进速度更慢了。
   我们即将直接面对的是号称“  鳌太线上最艰难”的地方,就是听起来就叫人崩溃的九层石海。这个九层石海通过的难点是全部要在石头组成的陡坡上艰难的攀登,一段结束紧接着又是一段,坡陡且长。大多数人爬这一段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气。负重加上坡陡,垂直上升近400米后才到达一个称为太白梁顶的地方。名曰“九层石海
”,实则不止九层,是很多层。

psb (9).jpg
歌谣痛苦的攀爬在九层石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15:24:33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77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鳌太---穿越(4)                                               

                                            作者:同行驴友——天路
                                 第四天2800营地至大石河东塬营地(8月13号)
翻越九层石海,我们是在云雾中穿行,好在没下雨,而且我不惧大石头,只怕直线拉升海拔高度。这段路可把歌谣搞苦了,据他后来讲,真想停下来睡一觉。我没有给他机会,老是在他前面100米左右的地方召唤他,他一迫近我立马再走。斗彩也留下来在我前方亦走亦停,我们就这样拉拉扯扯跨上了太白梁。
     太白梁,海拔高度3523米。也是除拔仙台外最高的地方了。顶端的石台上有两根朽木顽强的挺立着,杆上绑有五颜六色的旗帜,云雾偶开的间隙,远远望见,我们知道登顶在即。走近后细看是某某登山、某某户外一些队旗,里里外外好几层缠绕在木杆上。大风吹来,远远就看见迎风飞舞的杂色布条在跳跃,旗帜早已被大风撕裂成条状的细布。也是一道风景线。木杆下方有石头平面上用白色油漆书写的3523米高度字样。这个也称为东导航架、与西导航架一样,也许都是通讯不发达年代给飞机导航用的。现在通讯发达,早已废弃,风吹雨淋太阳晒,这两根残存的木柱也坚持不了多久。到时也许是徒有地名而不见实物了。
     过了太白梁顶基本开始向下走了,坡度不是很陡,逐渐下降,下降。。。走上最后一个山头,远远听见声音传来,我们知道离营地不远了。之后高度迅速下降,很快我们就看到对面的帐篷了。万华花了好大力气平整出一块地,说是让我住五星级,食物也已经在锅里了:热乎乎的面条端的是美味。黑夜几次人声,大家都以为小张他们来了,歌谣大声呼喊着胡杨、小张和旅途的名字,但都不是,大家在牵挂后队的三人,一夜无话。

 

p1.jpg

天路马上要登上东太白梁的顶端了
p2.jpg

歌谣艰难的登上东太白梁后,自己把自己的背影拍出了一个大写的——人! 

p3.jpg
马上就到东塬营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15:45:44编辑过]
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4-19 06:58 , Processed in 0.1229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