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蓦然回首

我折叠着我的爱

[复制链接]

327

主题

1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2065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0-6-18 19: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72812690_21927373.jpg
                                                     满地找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23: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俺眼瞎,明明是满地找花,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2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分享一张James Last 的专辑《Erinnerungen》(德语“回忆”之意),可就是不会操作了。笨啊!


那就分享一张图片吧。

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00: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蓦然回首 于 2020-6-20 00:41 编辑



哈哈,终于发成功了
得去喝杯啤酒庆祝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0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蓦然回首 于 2020-6-20 01:22 编辑

001.jpg

     慢慢找回以前的精神家园感——又可以音、图、文一体化了,不管是否愉悦他人,至少先愉悦了我自己。
     我半躺在电脑椅里,听着音乐,看着图片、喝着啤酒(半夜三更的酒鬼)读文字,觉得这样的闲适才是生活,而非仅仅活着。
在这样的闲适之惬意中,伸个懒腰,打个哈欠,都有了诗意!

————————————————

     詹姆斯·拉斯特 ( James Last )(1929年4月17日—2015年6月9日),原名“汉斯·拉斯特”,德国轻音乐大师。其创立的詹姆斯·拉斯特乐团与法国保罗·莫里哀乐团、英国曼托瓦尼乐团并称为三大轻音乐团。这张专辑《Erinnerungen 》,是德语,意思是“回忆”。

关于选发的三首曲子——
第一首:
Erinnerung= Memory
Erinnerungen=Memories
Erinnerunge = Reminder

前不久我转发过纪伯伦的两句诗——
Rememberanceis a form of meeting.
Forgetfulness is a form of freedom.
——
Khalil Gibran, Sand and Foam
忆念是一种晤见。
遗忘是一种自由。
——纪伯伦,《沙与沫》

为何我们经常作茧自缚地“记得”
而不能自由自在潇洒地“遗忘”?
因为……太爱,太爱……

——————————
第二首:
昨夜,我读网络小说到午夜,在别人的故事中流着自己的泪……然后循环听这张专辑,特别是反复听此曲,悲欣交集。miss,可以是想念,也可以是错过。有时,错过就是一生,然后想念却是生生世世,绵绵不绝。所以,来世再遇见时,才会一见倾心——爱,没有理由。如中蛊,止不住。我说过,我越来越宿命论。年轻时我就痴迷哈代,也许那时我就已经是个宿命主义者,虽然当时并没有清楚的自知。想起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女主崩溃地歇斯底里哭喊道:我想他,想得快活不下去了……错过和想念,都是痛彻心扉的事儿!得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
第三首:
不知为什么此曲令我想起电影《简爱》中那一片荒原,以及简爱心中那隐忍却炽热的激情……还想起艾米莉·勃朗特那首《The Night Is Darkening Round Me》,那死倔死倔的“ I will not, cannot go. ”。又想起丁尼生的诗歌,激情如海浪拍岸,break, break, break,爱无止境。其实,很感恩上帝能让我有这样的体验。走着,走着,就活成了传奇。我成了传奇中的女主。

此曲下面的评论:
旋律大气
荡气回肠
用了鲸鱼音效 果然不一样哈 简直要震撼灵魂……
詹姆斯·拉斯特原创曲目Ireland,用乐器模拟海浪起伏的声音,让人联想到爱尔兰的大海与岛屿风光。拉斯特非常喜欢爱尔兰人民的热情,这首曲子在另一专辑中的完整名字是(I Love)I.R.E.L.A.N.D.(我爱爱尔兰),一字一顿的拼写,可以看出拉斯特对这个地方的热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一篇长博文,其实也是解释17年下半年为什么离开了——真的是太忙了,开新课去了。


先上博文配图和题记。


001.jpg

002.jpg

003.jpg


        
The world breaks everyone, and afterward, many are stronger at the brokenplaces.
              ——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A Farewell to Arms》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会变得更坚强。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
       题记:这篇博文在网易博客搬迁中不知为什么丢失了,收在这里,为自己那段艰难困苦的心路留个纪念。认真生活、认真热爱的一切时光,都在流逝后变成了美好记忆,无论当时有多累,或有多痛。
       强悍,其实都是这样从艰辛疼痛无助破碎中一点一点煎熬出的。一旦你挺过来了,你就已然是另一个你了。恍如隔世。你不可能再回头,也无法回去了。失去了,就是永远失去了。过去了,就是永远过去了。哪怕你再不舍,也回不去了。哪怕你再怀念,也只是一种祭奠了。即使你再童心焕然的时候,你心底也会永远有一块坚冰,散发着人生的寒意,逼迫着你独立坚强。每个人都是这样沧桑的吧。每个人都是这样老去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着学者之路狂奔
   2018-03-10 10:27:33|  分类: 心情随笔
      去年秋天因拓展课程的需要,我申报成功了一门新课程——《英诗赏析》。因为对现有的教材都不满意,我自己选诗, 编目录,写出七个单元的Word版本教案(第八单元讲诗歌翻译,不讲诗歌赏析),然后又制作PPT课件,每个单元三次课,每个PPT都要制作数日,有时为给一首诗的形式和修辞画图表,就要画数小时。不少诗歌网上搜不到相关材料,完全靠自己琢磨怎么讲解——自己喜欢一首诗,和对他人讲课、带他人赏析,完全是两码事。自己喜欢,也许压根没理由,只有感觉即可。带着他人赏析,则必须说出个头头道道来,还要说得一清二楚,何况他们还都是压根没什么文学知识的理工科学生。有些诗歌太耳熟能详,网上各种解读、赏析材料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这样的诗歌,我把那些相关材料都一一读完,就要耗费不少时间,然后还要理顺重点,并且拿出自己的个人诠释和心得来。总之,有时我精疲力尽之下会后悔自己当初做出这样几乎把自己逼到“绝路”地步的“不知天高地厚”之狂妄举止,现在几乎每天都不得安宁、脑子里每天都盘旋着英诗、每天都紧张、焦虑、操心,本来我当初随便挑选一门别的老师已经开好的课程,跟着别人讲课即可,可以完全不费心费力,可我偏要按自己的兴趣开新课,还因为抹不开面子地接收了跟随者,所以更是责任重大,不但要自己教好,还要确保同组老师教好——搞得自己每天都忙死、累死,虽然一开始还是很享受的。但现在,享受成分越来越少了,完全是责任心督促、驱使我继续做下去了!但愿别搞到最后我对英诗课程厌恶的地步!

       寒假前YG已经上国外网站帮我收集了所有诗歌的视频(无论精读诗,还是泛读诗,都是每首诗有好几个朗读视频,还有不少诗歌讲课视频供老师讲课时参考),我也写出了所有的Word版本教案,然而上课的PPT课件却只做出了一个单元的(一个单元三次课,就是3个PPT,每个PPT都至少百页以上,有的还近乎200页。即使泛读诗歌我也要详细制作,方便其他老师备课。老师肚里有一桶水,方可游刃有余地倒出一碗水。第一单元属于介绍单元,有27首各种流派的诗歌代表作要介绍、赏析),然后整个寒假我几乎没过节,整天坐电脑前,也只做出了第二单元的4个PPT(第二单元开始按照主题赏析诗歌了。因为第二单元是爱情主题,所以诗歌多,实在难以取舍,只好拉长为4次课,把第三单元的社会主题压缩为两次课)。

       我天天忙得不得了,完全没有过节的感觉,幸好妈妈呆在汉口看护小腿骨折的妹妹,不在我这里,我随意吃点什么即可,不然每天做饭都要耗去大量时间——这也是我第一次独自过春节。不过也不算是独自一人,元旦前妹妹腿一摔断住院, 笨笨就被妹夫送到我这里,加上我的两只猫,家里一共4个“人”,我在电脑前兢兢业业工作、做PPT时,粘人的笨笨和壮壮(已经长大成了一只超级大肥猫)总是爬我腿上坐着,两人争宠,谁都赶不下去,挤着坐,我的腿都被压麻。俏俏虽不坐我腿上,却总在各个房间搞破坏。反正我经常被三个小家伙搞得焦头烂额!笨笨还气性大,特爱用撒尿惩罚人,下雨天或下雪天如果带它户外次数减少或时间减短了,它都会在家里到处撒尿(最喜欢对着布沙发套、垂下的床罩和垂地的窗帘撒尿,害得我不时要洗这些厚而大的布)。有时甚至会因为我忙工作冷落了它而惩罚我……苦呀!感觉自己一下子老了10岁!钢琴都很久没弹了,花草也顾不上打理,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开学后妹夫体恤我的忙碌和开新课的压力,接走了笨笨,只剩两只猫,可家里依然经常是乱的——它们最喜欢搞室内运动会,短跑、跨栏、跳高、跳远、举重、格斗……总之家里很少有安宁的时候,经常是狼藉一片,沙发坐垫、靠垫经常是被掀翻到地上,花瓶里的花以及阳台的花草经常是被它们啃得苟延残喘,拍打它们也不怕,甚至还用爪子抓我,我的手上就没断了伤,到处是伤痕!甚至我抚摩它们也会被它们无意中抓伤。前几天俏俏发情了,整整一个星期都嚎叫得惊天动地,而且还脾气暴躁,我抱她,她就抓我……总之,我以后再也不想养任何宠物,不过出于责任感以及已经建立的感情,我会把它俩养到底。这会儿我打字时,壮壮也是一直坐在我大腿上的,坚决不下去,太粘人了!

      PPT课件,我上周做完了第三单元的,现在正在做第四单元的自然主题的诗歌,抽时间写篇博文,记录一下这半年的忙碌和不容易!我对YG说,我现在每天都被逼着向学者之路狂奔,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因为:有些路,一旦走了,有些选择,一旦做出,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附上课程的目录说明(我定下目录后写给跟着我开课的同组老师)。本学期我已经上了两周课,讲完了第一单元,下周开始讲第二单元。每周的课,是单周两次课(4节),双周一次课(2节),所以每个单元3次课(爱情单元拉长为4次,社会单元缩减为两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0: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简单说明一下这次的变动:
       第一单元是简介,所以格律诗、自由诗、意象诗、视觉诗、偶得诗等等,老师带着学生们走马观花一番。不过通过对《老虎》和《鹰》两首诗的格律和修辞的细细分析,已经让学生们懂得了英诗的音乐美是怎么来的,为以后的欣赏打下了基础。

       从第二单元起,就属于牛饮之后的功夫茶了。课堂的讲解,每个单元不求多,只求精细。就老师的备课来说,目前可以先浏览一下我传给你们的各单元的资料库,详细内容我以后会做出Word和PPT版本来。之所以在第二单元先精讲“爱情”,是因为目前二十岁左右的学生们正青春年少,爱情是他们最关注的内容。

       之所以把“社会”从原来的“自然与社会”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单元,是因为英诗中关于“自然”的精品诗太多太多,即使再筛选,也很难把一些好诗放弃掉。而且人是社会生物,总徘徊在自然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理想与现实之间,而这三个徘徊说到底都与社会属性相关,所以就把原定的第7单元的“人生百态”与“自然与社会”中的“社会”合并,因为人生百态都具备社会内涵,所以这个单元就不再叫“人生百态”,而叫“社会”。之所以把“社会”从第七单元提前到第三单元欣赏,是想走一个时间线:人们恋爱之后,要成家,要务实入世,要在社会上踏踏实实生活。先入世后出世。所以就先“社会”一番。三十而立

       “社会”一番后,人会苦闷,甚至会绝望,毕竟社会不是完善的。于是人们需要艺术和自然。所以第四单元就通过欣赏诗歌中的“自然”,来把艺术和自然两者都握在手中,让自己精神飞扬,立足于现实,却不被现实桎梏,要争取“四十不惑”。

       不过人们即使再亲近艺术和自然,还是无法免除各种人生困境,于是我们开始进入哲学思考的层次来欣赏诗歌了。第五单元是关于人生的各种困境,这个单元凝聚了弗罗斯特和迪金森两大诗人的诗歌精华,以及别的一些诗人的佳作。得感谢这些诗歌大师们写出的诗歌杰作,在人生黑暗的迷宫里给我们点亮心灯,温暖我们、慰藉我们、提升我们。这是在迷惘疼痛中的自我救赎……于是我们向着“五十知天命”的境界迈进。

        当人们历经各种人生困境之后,慢慢会沉淀出成熟和达观,于是第六单元就是关于人生的各种相对性了。人们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开始有了一份睿智,能够看淡生死、看淡善恶、看淡伟大与渺小、看淡真与假,因为一切都不是单元、二元的,而是多元的。所谓“六十耳顺”,也就是这样的淡泊、安然吧。

       于是我们可以进入第七单元的“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境界了。人活七十古来稀,然而活得再高寿,也终会离去。离去又如何呢?如罗素在“如何做老人”中所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一条河流,最终要汇入大海,所有人都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已。踏踏实实地生活、热爱,一刹那就是永恒。

       第八单元讲诗歌的翻译。虽然诗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翻译的,然而我们还是要在徒劳中不徒劳一番,因为诗歌的互译,即使再艰难、不尽人意,依然是一件有乐趣、有意义、美好的事儿。犹如人的一生,我们从出生就在奔向死亡,然而我们没有因为有死亡这个人生终点站,就干脆放弃自己的人生旅行,就觉得人生空虚、无意义。无论人生有多少困难,为了那些点点滴滴的人生美好,比如大自然,比如艺术,比如爱,我们依然对造物主感恩,感恩自己认认真真、磕磕绊绊、疼痛万分、无尽销魂地爱过、活过。于是,诗歌欣赏完了,我们也走完了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罗素那篇文章附录于此。
              How to grow old
      Some old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the fear of death. In the young there is ajustification for this feeling. Young men 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 theywill be killed in battle may justifiably feel bitter in the thought that theyhave been cheated of the best things that life has to offer. But in an old manwho has known human joys and sorrows, and has achieved whatever work it was inhim to do, the fear of death is somewhat abject and ignoble. The best way toovercome it—so at least it seems to me—is to make yourinterests gradually wider and more impersonal, until bit by bit the walls ofthe ego recede, and your life becomes increasingly merged in the universallife.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small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boulders and over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being. The man who, in old age, can see his life in this way, will not sufferfrom the fear of death, since the things he cares for will continue. And if,with the decay of vitality, weariness increases, the thought of rest will benot unwelcome. I should wish to die while still at work, knowing that otherswill carry on what I can no longer do, and content in the thought that what waspossible has been done.
                   ——Bertrand Russell
  
                  怎样做老人
        一些老年人被死亡的恐惧所折磨。青年们有这种感觉是有理由的。青年人有理由害怕在战场上阵亡,当想到他们被骗走了生活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时,有理由感到伤心。但是作为一个老年人,他经历过人类的忧伤和喜悦,而且完成了他份内要做的所有工作,怕死就有点儿卑鄙和不光彩了。克服这一点的最好方法——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就是使你所关心的事情逐步地变得更广泛和跳出个人圈子,直至自我之墙逐渐远离,这样,你的生活就会日益汇合于人类全体的生活之中。

       个人的存在应该象一条河流——开始很小,狭窄地处在河的两岸之内;以后汹涌奔腾,经过巨石,越过瀑布。渐渐地河面变得宽阔,两岸后撤,河水流动更为平静;最终,滔滔不绝汇入大海,并且毫无痛苦地失去独自的存在。上了年纪而能这样看待生活的人,就不会遭受死亡恐惧的痛苦,因为他所关怀的事物将继续下去。同时,如果疲倦随着生命力的衰退而增长,由此而有休息的想法也并不令人讨厌。明知别人将继续我未竟的事业,可我倒愿意工作不息,死而后已,同时想到凡是可能做到的事我都已做了而心满意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1: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蓦然回首 于 2020-6-20 11:30 编辑

上面是那篇博文的全部。下面再上一篇博文,与之呼应。
——————————————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2019.11.05   11:32
           82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Stray Bird, Tagore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飞鸟集》第82首
————————————
       昨夜我听着Painless Destiny,读自己英诗赏析课程里选的英诗。读英诗的感觉和读苏子不同,然而同样很享受。我按单元顺序,一首首读过去,最后读到了必读诗 ——Ode on a Grecian Urn 以及泛读诗——艾米莉·狄金森的两首诗 I Died for Beauty, Had I not seen the Sun。它们是第七单元第三次课的三首诗,其实也是整个赏析课程的最后三首诗。虽然还有个第八单元,但只是讲诗歌的翻译——英译汉,汉译英,所以第七单元其实就是英诗赏析的最后一个单元,而这第三次课就是最后一节诗歌赏析课。

       最后只选一首必读诗来给整个课程画句号,是因为济慈(John Keats)的这首 Ode on a Grecian Urn 太长了,生词也太多了,而且也太难讨论和解读了。

       不过它再难读,我还是在一开始就认定我必须用这首诗来结束整个课程。这首长诗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以及诗里面充满哲理的名句“Heard melodies are sweet, but those unheard  / Are sweeter" (听见的乐声虽好,但听不见的却更美),“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都令人品味不尽……

       我在这次课的最后还与大家分享了英诗研究专家陈君朴先生的几段文字,如下:

        ……突然,在我脑海里蹦出了梁朝陶弘景的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寄君。
       同时,也使我联想到英语中的一则谚语:“草上的风带不回家。” (The wind in the grass cannot be taken into the home.)诗,就是岭上白云、草上清风。诗,也是新月在天、残雪在地、初日芙蕖、空谷幽兰、溪水丁冬、拍岸惊涛、黄沙白骨、思妇清泪。诗,也是西风扫叶、幽谷夜莺、村姑低讴、海峡遐想、罗马神话、希腊古瓶。诗,更是无数曾被描绘过的以及更多尚未发现与刻画过的物象、景色、人生五味和社会百态。它们都是无法持赠与带回家去的。我所能做的就是提醒读者去至云岭和绿野,至于读者能否领略并欣赏这些物象与景色,得全靠你自己——你的天性、学识、素养、胸襟、志趣、感悟与想象。
        如此而已。

******************

        “诗,也是新月在天、残雪在地、初日芙蕖、空谷幽兰、溪水丁冬、拍岸惊涛、黄沙白骨、思妇清泪。诗,也是西风扫叶、幽谷夜莺、村姑低讴、海峡遐想、罗马神话、希腊古瓶。“,里面每四个字所对应的,几乎都是我们赏析过的英诗,比如最后的“希腊古瓶”就是这首“英语诗歌赏析”课程之“最后的必读诗”。

       我热烈地爱着世界和人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其实,这就够了。再多要的,都属于贪婪。纯净了,也就宁静了。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1: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挂在书房的画1.jpg

挂在书房的画2.jpg

挂在主卧的画1.jpg



曾经发在《诗意人生》中的图,后来都挂在我书房或卧室的墙上陪伴我。


配乐是法国电影《触不可及》中的插曲。喜欢音乐里那份“清冷寂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11: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今天蹦跶得够多了,改日再来满地打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9

主题

8776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1008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0-6-20 22: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虾米音乐播放器可以帖上来了,好听!
愿光阴含笑,岁月凝香,流年静好,且行且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10: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舒 发表于 2020-6-20 22:56
虾米音乐播放器可以帖上来了,好听!

是的,舒版,不过我用手机无法听(不知别人是否可以手机听?),还是只能用电脑听。不过我主要用电脑在这里玩,倒是不妨碍。

我不习惯在这里用手机读帖。用手机的话,看个最新回复都要在下拉时划屏好一会儿(也许是我没找到窍门?),我个人觉得手机不适合阅读超过一页的长帖(也不适合读长篇大论的文字)。可是如果一篇文章就发一个帖子的话,估计最后整个心版首页都会充斥着我的帖子——心版会被我霸屏的,毕竟离开了几年,几年里笔耕不辍(我写故我在, 呵呵),积累的文字、音乐、美图不要太多哦(我刚看了一下总数,因老博客搬迁,在新博客从2018年8月起到目前就有615篇了),即使挑一些出来收在这里娱己兼娱人,篇数也不会小。所以还是只能发长帖,把几十篇博文收在一个帖子里,免得霸屏。于是,只能是电脑阅读版。

手机本来追求的就是即时性,短平快,或曰快餐化。便捷倒是便捷,但……电脑和手机,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不想贬低任何一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爱好。本来在论坛玩的就是一个高兴和自由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10: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蓦然回首 于 2020-6-21 21:26 编辑

再分享一首曲,因为楼上《触不可及》的插曲设定的是自动播放,这首就设定为点击播放吧,听时把楼上的音乐先关掉。





这首曲子下面配的博文(2019.7.5):

       刚才读曾野绫子的小说时,我一直循环播放着这首曲子,收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吧。昨夜我发的卡明斯关于孤独的具象诗,居然有好几个人喜欢,看来大家都深谙孤寂滋味,呵呵!

       我一直认为:孤寂是一种非常难得的、需要付出巨大疼痛和努力去学会的能力、素质、品质,是一种修行,意味着独立,不依赖,赖得住寂寞,坚持守望心中美好(比如爱——广义的爱,不仅仅是爱情)的执着和勇气,而不是什么负面、反面的东西。所以,《歌剧魅影》的片尾曲,几乎所有的汉译版本,都令我无法忍受!这些汉语翻译,居然都不约而同地把歌中一再重复的“learn to be lonely”,译为“学着去承受孤独 / 孤寂 / 寂寞”,我的老天呵,这完全是与原文意思相左,把孤寂当反面东西了,所以要去“承受”。


       当一些酒囊饭袋对我叹息说“我好孤独”时,我往往会微微一笑,腹诽道:“就你?也配?!”看来我的确是个很不厚道的人,哈哈


       网易云音乐的这首曲子的下面,有不少评论,我很喜欢。读这些评论时,我会觉得自己在精神空间里,有很多同伴,并不寂寥——应了周国平那段“装精”的话(你说我装精,我就装精呗,总比装俗好):“世上有多少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地,不必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个朝圣者,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缺憾,反而是一个鼓舞。你会发现,每个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1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蓦然回首 于 2020-6-21 13:29 编辑

附上曲子下面的部分评论:

-辞岚- "how are you?" "sad, broken, defeated, crushed, lonely, falling apart; i'm fine."

夏湬:自古表白多白表
从来情书难书情
笑谈年少多少年
常与生人道人生

温言ssss明明很孤独的曲调,可是我却听到了温柔

帐号已注销公车上的窗户已经上霜了 大爷在窗户上画了一个笑脸

保持决心-说来可笑,有人问我,你在网易云听这么些孤独的像狗一样的音乐,为什么不干脆在网易云里找个女朋友呢,我也就只是一笑而过,随后我说,你知道什么是孤独吗,他说那是矫情,我也回答他,这就和抑郁症患者在你们眼里是精神有病一个道理,更多的我懒得跟你解释,你也不会理解

夏湬突然觉得
把喜欢的东西分享给不懂的人
是一种自取其辱的孤独

羽濑川香菜孤独的人却听出一丝欢快的气息。

百夜米迦儿感觉琴键是在心上敲击、乐声仿佛自天际传来

嘿我的老友我…
决定搬家了
搬到我们常去的酒吧那里
还记得那个酒吧老板娘吗 她旅行回来了
两天前我和她一起喝了咖啡
我们聊了很多
可我却仿佛只听见一句话
她指着自己的胸口 微笑的对我说
远行就是浪费时间 该疼还是疼
然后深吸了一口烟
然后一言不发的望着窗外

云尽荒野今天偶遇了这首触摸灵魂的曲子,单曲循环着。把评论拉到底,文字在指尖与心底默默划过,随手赞了几个点亮心灵的鸡汤,或许这是属于我的孤独吧。世界始终是美好的,只是我们偶尔转身视而不见罢了。这些评论在时间的流逝中交汇了我们的心声,选择,还有未来。
——你愿意化作飞鸟,还是无穷的宇宙?

对不起等我很快你走后我每天...都很想你...

_Avril-Lavigne_账号已注销——最充满故事的ID

WwwegRio「嘿,兄弟,近来如何」
「…… 还不错,你呢?」
不要把悲伤带给他人,自己慢慢承受吧,最终都会好的。

浅浅云喜很多时候,在人前我的感觉都是钝的,可能是为了不生情绪而不至于难以自控的失态。但是,独自一人的时候总不免要出来胡思乱想一番,然后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从未减少的脆弱。我只是更坚强了。但是,我的脆弱一直没少。相信,我们都一样吧。

离得_:这么多年来 我没放下过你 只是嘴上说着不喜欢你罢了

麦兜181123:孤独也许是种天赋,上帝给了孤独者最冰冷的外壳,却赋予他们最温柔的内心。没错,是,温,柔。温暖,柔软

行走的小辣鸡:能听一样曲子的人也拥有相似的灵魂

翔bilibili:让我想起法国的电影《无法触碰》(也有译作《触不可及》)

考上国科大改名:荒野会掩埋一切。包括我们。

-SNOW-SEVEN-: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看到kiki:想你

全服第一抖腿王:爱正是因为距离的存在才变得更加刻骨铭心.

AcFcA:Xeuphoria 按下的琴键总是这么温柔

藏于黎明之前:生而为人,生而为人。

暴风雨中的小提琴:曲子听着简单,其实,难度挺大  高音音域的琶音要弹得安静,又要带有“alone”独自一人的孤独与张力  对力度控制的功底要求可不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10: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上面博文中提到的“昨夜我发的卡明斯关于孤独的具象诗”,收在这里。


                《l (a》   
       我是不是真的自虐倾向很大,所以看完了一部娱乐片后竟然又重看了一部非常不适合睡前看的电影,一部非常沉重、严肃的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唉,完了,我又没睡意了,今夜又要失眠了……
       这部电影我曾经在初次看完后,激动得连写了五六篇博文,还买了同名书以及伍尔芙那本《达洛维夫人》(我记得自己差点读得累死)。
       这次(第N次了)重看此片,我不想再谈这部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只想分享一首美国诗人卡明斯(e.e. cumming)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 l (a”。这首诗作为具象诗(Concrete poetry)的代表之一,被我选入了英诗赏析的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的三次课,都是介绍各种类型的诗歌)。
        图片1:拍自己的两本书。
        图片2-10:我做的讲课PPT的截屏图,只截诗歌的赏析部分,关于孤寂的讨论以及作者介绍,都略去。
        下面就是这首诗歌,你可以读懂吗?不懂就看我的PPT课件截屏图吧。
   l(a
    le
    af
    fa
    ll
    s)
  one
     l
  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10: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001.jpg


002.jpg


0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0 15:44 , Processed in 0.13934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