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一介

会品茶的人,也必是一个会品生活的人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25 编辑

茶与生活民谚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藏、蒙)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蒙)   
  藏人茶饱肚,汉人饭饱肚。(藏)   
  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藏)   
  茶叶两头尖,价格时时变。   
  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双强。   
  吃饭靠禾蔸,用钱靠茶蔸。(湖南湘潭)   
  茶是露水财,不肥自己来。   
  男耕田,女采茶,老婆婆带娃娃,不荒一丘田,不老一蔸茶。   
  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广东)   
  年头三盅茶,客符药店材无交家。(福建福安)   
  东南路里水泡茶,城西两路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陕西汉中地区略阳)   
  勤俭姑娘,鸡鸣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赣南客家)   
  早茶晚酒黎明亮。(深圳)   
  茶好客自来。(深圳)   
  好茶一杯,不用请医家。(广州)   
  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指广州老茶客,一盅在手,互诉心曲)   
  妇水夫茶。(江西表陵)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平地人不离糍粑,高山人不离苦茶。(湖南江华)   
  客来敬茶。   
  一天三餐油茶汤,一餐不吃心里慌。(鄂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   
  好茶敬上宾,次茶等常客。   
  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   
  饭后一杯茶。   
  头苦二甜三回味。(云南白族三道茶)   
  贵客进屋三杯茶。(侗族)   
  若要富,种茶树。(云南华坪县傈族、勐海县傣族)   
  萝卜就热茶,闲得大夫腿发麻。   
  古蔺罐儿茶好喝,麻辣鸡好吃。(四川、古蔺)   
  不喝一碗擂茶,枉到桃花源。(湖南桃源)   
  欧洲人喜欢喝红茶,非洲人喜欢喝绿茶,香港人喜欢普洱茶和六安茶,京津人喜欢花茶,上海人爱喝龙井茶。   
  若要山区富,茶园单产下工夫。(浙江)   
  若要富、种茶树,茶树是棵摇钱树。(云南凤庆)   
  跑面指导技术十年,收效不及承包一年。(云南凤庆茶区科技人员)   
  早晨三杯茶,郎中饿得爬。(湘西城步苗族,意为主人要敬客人四碗茶,四季平安)   
  喝别人烤的茶不过瘾。(彝族烤茶)   
  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江南一带茶馆)   
  无茶不成仪。   
  烟酒是亲家,烟茶是冤家。
论茶篇
学子论茶 挑灯提神
贩夫论茶 不拘礼教
闲人论茶 花生瓜子
友人论茶 相知更深
孩童论茶 要求家糖
员外论茶 不惜重金
茶商论茶 样样都好
皇帝论茶 唯我独尊
茶客论茶 唯唯赞扬
情侣论茶 浓情蜜意
夫妻论茶 柴米油盐
外行论茶 不知所闻
走车论茶 有味就好
茶农论茶 步步功夫
内行论茶 香口舌滑
茶师论茶 据理而论
老外论茶 细心讨教
东洋论茶 崇尚茶道
集影论茶 孤而不寂
老人论茶 苦尽甘来
禅师论茶 句句禅机
酒仙论茶 不舍旧岁
茶痴论茶 无茶无命
妇人论茶 话短长说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30 编辑

品茶艺术的主要内容: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

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

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
一张茶叶绝世好图    Post By:2008-7-9 10:56:00

clip_image001.gif

茶文化自古便有,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宋代茶饮活动尤为活跃,在以贡茶一路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文人自娱自乐的“分茶”。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现在的茶馆已经超越了茶文化的范畴,多元发展,赚钱就是目的了。。。。。个人浅见。。。。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中国茶文化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千年梦想一朝圆。
clip_image001.jpg

 在1个多小时的文艺表演中,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中国人把一台融合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元素”呈现在世人面前!水墨洇开,日月山川,或汪洋恣肆,或灵动轻盈……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clip_image001.jpg
bbs.77cha.com) D7 _' {* K* F' J9 Q9 w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中华茶文化

  在现场表演中,“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隆重上演!长幅画卷上,出现了中国文字“茶”和陶瓷图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瓷器文化的悠久历史!茶文化,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彰显了巨大魅力;茶文化,成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名片;茶文化,也必将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之一!
一杯清茶 一味人生

h3 v; F" L
一沉一浮,三泡一饮,
苦涩甘甜,耐人寻味。茶
,文化,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铁观音,单枞,普洱,紫砂壶,茶文,传统,摄影,音乐5 D! d. z" V) [; G7 A
       茶为何物?唐人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爪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拼搁,叶如丁香,根如胡桃。”这一连串形象化的比喻,显示了地球东方的嘉木,是天地万物之精灵,是自然之美的荟萃。+ k) O& K0 W2 ^% y& N6 K; \1 G9 W
       茶是灵物,人亦有心才能体会茶中内涵。只有知茶、懂茶、品茶、爱茶的人。他们通过学习茶艺、体会茶道,从而完善自己,感悟人生。
77cha.com3 f: y3 o/ s/ F* M
茶语清心) P% N9 o4 W( Y* J3 _/ V
茶道渊源
    茶的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中国上古*时代,中国茶文化自此绵延而下,沿着历史的河床,流淌了数千年,最终形成东方文化中积淀沉重、天下独绝的中国茶道。中国茶道就是中国万古横亘、千秋奔涌的黄河,属于渊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的重要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因了厚重悠久的历史,因了整个的民族意志对茶的坚定呵爱和认同,茶道,自此深深地凝铸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性。

   茶道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份美学。中国茶道不仅是深沉的,而且是隽永的、艺术的、美学的。如果说起源自于中国的日本茶道是一种严格尊崇、极其讲究的终极宗教的话,那么,中国茶道应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美丽哲学。因为中国茶道是和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一起走来的。因此,从哲学美学上,中国茶道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茶道。' a2 z4 Q2 @. z1 m9 @" N3 s  h' A
       自炎黄联盟至春秋战国,自百家争鸣至秦皇汉武、自魏晋南北至宋元明清。一以贯之的民族历史,极其重要的儒、释、道等教派思想,深深地融汇在茶文化当中,成为中国茶文化最基本的思想文化精粹和美学哲学基础。儒、佛、道教的长期影响,中国茶道美学已不可能只是生活美学,而是淡泊优雅的山水墨画,是激越典丽的唐诗宋词,是天人合一的道家修行,是参禅顿悟的佛门要义,已是宏阔深切的艺术美学和哲学美学了。甚至可以说,在形而上,中国茶道就是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和大自然的心灵感悟和美学概括。茶文化论坛+ P7 ~4 W* _4 Y( B
    茶道的形式是“品饮”,不同的人格修养,必然产生不同的茶道、茶德。一个首先是真实诚实的人,才是一个为人正直善良、为民所喜所爱之人,也才是一个可以接纳、可以交心、可成知己、可为事业共谋发展之人。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是人道的精髓,是人性的原则。这也正如品茶,有人虽能喝得肚子饱胀,红光满面,但无法体悟“我即茶、茶即我”的真我忘我情怀和“心即佛、茶即佛”的深幽旷远的意境。茶里,沉积着生命况味,凝聚着芸芸众生,品茶,就是品位人生、感念苍生。茶,文化,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铁观音,单枞,普洱,紫砂壶,茶文,传统,摄影,音乐! G0 h. S) U. F9 O2 x- ~
茶文化论坛" z7 g7 p& D; c6 \
   “水择佳泉而煮之,则精茗蕴香,借水而发。”这是古人沏茶的经验之谈。
    什么样的水才是宜茶用水呢?明朝茶人把各项标准归纳为:清、轻、甘、活、冽。其一,水质要清。水之清的表现是:“朗也、静也、澄水貌也。”水质清洁、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才能显出茶的本色。其二,水体要轻。明末无名氏著的《茗芨》中论证说:“各种水欲辨美恶,以一器更酌而称之,轻者为上。”现代科学证明,比重较轻的水中所溶解的钙、镁、钠、铁等矿物质较少。矿物质溶解得越多,特别是镁、铁等离子越多,泡出的茶汤越苦涩,所以水轻为佳。其三,水味要甘。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写道:“甘,美也;香,芬也。”“味美者曰甘泉,气芬者曰香泉”。“泉惟甘香,故能养人。”“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其四,水源要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明人认为,泉不活者,食之有害。其五,水温要冽。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因为寒冽之水多经过层层岩石的过滤,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O3 O7 F' R' R
bbs.77cha.com( ^5 G$ `. {4 |( P2 Z  K' o
q$ n1 a, n
    茶艺上讲究三泡,一泡恰恰没过茶叶,洗净茶上历史的封尘;二泡去除浮躁,保持香味,茶叶慢慢地舒展开,沉了又浮,浮了又沉,缕缕清香.从杯口溢出.安静舒畅自然地流淌在心里、眼里、情里……三泡尽显其香、其色、其韵。这就像生活一样,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世事变迁,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大气与豁达。
     古时就有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讲的是唐代著名僧人赵州从谂禅师。有一次,他的弟子问他:“这个世上有很多是我无法理解无法解释的,比如争权夺利自欺欺人,这些事情很扰乱我学习的心情,我该怎么办?”赵州从谂禅师告诉他三个字,吃茶去。这三个字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道理都可以在吃茶中领会得到。
    西方人说听音乐是人生在世最纯洁无邪的感官享受,而在中国,品茶就是修身养性,体会天地灵芽的享受。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福气”。与茶结缘,可以使平居生活增添几多韵味及愉悦。如何得结茶缘,全看个人的造化与悟性。茶是不了缘,而且愈久愈浓酽。所以茶缘是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34 编辑

茶文化论坛
    人,不论为官,为文,从商,治学,都应首先立足于人,一个真实坦诚的人,一个有着起码人格道德和人性品质的人,才是一个具有人道精神的人。茶道如斯,人道亦应如斯。人道即茶道,茶道亦即人道。茶道求和求真,‘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以和求阴阳相调,水火相克相生,以和助天地宇宙合一,天人相处共存;以真我的灵魂与茗共品,以真实的心境寄情山水,以真挚的情怀融入自然造化之中,在茶香茶色茶味中陶醉、品位、顿悟、修行,升华人格,锤炼意志。茶艺求法求技,水、壶各有讲究,方法各异,冲闷品赏,都有严格程序,不可无视技法,任意妄为。茶道主理,因茶艺而得道,茶艺主技,载茶道而成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歌剧《茶》中国版首演
clip_image001.jpg

谭盾
  新浪娱乐讯 7月30日晚,谭盾携手10多名艺术家全力打造,以中央歌剧院歌剧团、交响乐团、合唱团为主要表演班底的歌剧《茶》中国版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落下帷幕。2000余名中外观众,共同见证了歌剧《茶》的新生。
  中国红渲染整个舞台
  作为首部在中国亮相的版本,歌剧《茶》在艺术风格上更注重中国韵味的体现。在第一幕宫廷场景中,观众就能看到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整部剧舞美制作风格精致简约,向观众展示了个性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整个舞台以红色为基调,红纸、红灯、红龙榻尽显宫廷场景,简约大气。人身兽头的十二陶俑,既象征了宫廷大臣,又是中国雕塑艺术的体现。中国太子头顶的孙悟空造型木偶和公主坐骑的旱马,也都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艺术造型。
  彩色琉璃尽显人物个性
  在第一幕中的宫廷茶宴中出场的“板凳龙”仪式中,由琉璃大师杨惠姗女士专为《茶》设计的琉璃茶具也在媒体与观众的期待中终于显露庐山真面目:板凳龙的龙身放置四组茶碗,龙头的琉璃茶具以双层的簋来呈现,有如龙角,威严而庄重,龙尾以茶具中不可或缺的“茶杓”来表现。另外,琉璃茶具的颜色选择配合剧中人物的性格,国王与王子的茶具是充满了阳刚之气的蓝绿色,而公主用的淡粉色茶具传达的是女性的娇柔与坚忍。古法材料制作的琉璃既是中国人的精致、细腻的体现,也是对《茶》中含蓄、平和的精神观、禅宗观的表现。
  纸、水、陶谱写玄妙音乐
  除了视觉上的完美呈现,歌剧《茶》的音乐也是让观众享尽 “耳福”。谭盾融入了 “有机音乐”的创作观念,创造性地选择用纸张、陶器、瓷器等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的器具作为打击乐器,利用水,纸和陶器等来演奏。这些自然乐器为《茶》中国版平添了一种别样的听觉体验,演奏家们夸张的表现方式更让舞台充满了视觉美感。
  中国版本将世界巡演
  谭盾的歌剧《茶》最初创作于1998年,自2002年在日本东京首演以来已经有过许多国家的版本,在海外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反响。据悉,作为“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重要项目,此次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委约10多位艺术家联手创作歌剧《茶》,该剧计划首先借奥运契机北京首演,之后将以巡演方式推向海外市场。因为考虑到海外观众的接受习惯,以及海外巡演对舞美制作的技术要求,该剧整体风格精致简约,采取国际市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以英语语言中文字幕演出,同时剧中采用大量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舞美设计,以引起海外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茶亦醉人何必酒

clip_image0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198774020016p9_0.jpg


水漫,茶透。

 品茗最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心境。在宁静的夜晚,泡上一壶茶,在烛光摇曳、檀香袅袅、琴音低徊中,或一人独品、或二人对饮、或三人清谈。观汤色、道韵味、品茶香,三言二语,寄至味于淡泊,亦或是饮茶者所应有的品格与心态。看茶的叶片在水中绽放生命的全部,为你散尽最后一丝在山野崖畔吸纳的清新与馨香,缕缕茶魂袅袅入怀。一片叶,在杯中轻柔舒展,蕴涵在其中的精灵,慢慢从雾气中向外漫溢,壶中逐渐氤氲出熟悉的味道,那一刻,嗅到的绝不仅仅是茶香,应是整个春天的气息,或许还有采茶少女留在茶叶上的芳香,亦或能感觉到整个春天就在这壶中,萦绕处,让人如堕梦里,满怀温馨。轻轻抿一口,闭目,静心去闻、去品,甘苦自知,整个春天都进入了身体,让浮躁的心变得和春天一样透澈、清明。借用古人形容喝茶达到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楚云散尽,燕山飞雪,江湖归梦,从此忘机。”
 
    孰论绿茶与红茶的优劣之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绿茶宜虚火上炎的体质饮用,红茶宜脾胃虚寒之人饮用,总之适应就好!喝茶品茗只是一种过程,就如人生亦是如此。
 “茶亦醉人何必酒。”我想那茶该是好茶,一壶茶,一炉香,心事飘渺,伴似有或无的冷香飘散,在袅袅的茶雾里,想浓浓淡淡的往事,听舒舒缓缓的曲子,于静寞中放飞心绪,或宠辱皆抛,或去浊扬清;品茗香以沐清风,世俗的雅兴,都融入在了那清清淡淡之中。茶要喝浓的,直到芳香尤在;路要走难的,直到苦尽甘来;平凡的活着,忙碌的奔波,时常会让人感觉一种疲倦,我们常常会自问这样的生活真的就是自己所意愿的?我们是否真的在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生活需要慢慢品味,或可借助于品茗的心境,把乱如麻团的生活理出个头绪。茶语清心  
    茶凉水静,世事犹似成幻。风过处,千叶繁花,水中盛放,茶香渐淡。人生其实也只是穿越时光的流年,握着韶华,握着风霜,想起前尘往事,此刻已成经年,而此刻,心里最怀念的,竟是茶的静澈,仿佛所有的尘事,都清雅淡然,如一片茶叶,轻盈的在杯子里飘浮开去,芬芳之外,世间纷扰便远隔了去,只因了一种情绪,一种怀念,如茶,淡淡的,却入了心底深处,心事泊满水一样的清幽。没有开始,也无从结束,待风声都过了,便余茶水一样的落寂。红尘之上,有一种情怀,清淡如茶,有一种人生,透澈如水。茶,文化,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铁观音,单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介 于 2010-7-11 12:36 编辑

凍頂烏龍茶(转自台湾茶网)

凍頂茶,被譽為台灣茶中之聖。產於台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茶」。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但按其發酵程度,屬於輕度半發酵茶,製法則與包種茶相似,應歸屬於包種茶類。文山包種和凍頂烏龍,係為姊妹茶。凍頂茶品質優異,在台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其上選品外觀色澤呈墨綠鮮豔,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條索緊結彎曲,乾茶具有強烈的芳香;沖泡後,湯色略呈柳橙黃色,有明顯清香,近似桂花香,湯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呈淡綠色。

凍頂茶歷史悠久,聞名中外,目前栽培面積達2000公頃。據傳南投縣鹿谷鄉人林鳳池先生,於清朝咸豐5年(1855年),赴福建省應考「舉人」及格返鄉,從武夷山帶回36株青心烏龍茶苗,其中一部份(據說12株)種植於鹿谷鄉麒麟潭邊的山麓上,是為「凍頂茶」的開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尤其最近十幾年來,在政府有關單位大力輔導及當地農民的密切配合下,「凍頂茶」已發展成為家喻戶曉、馳名中外的台灣特產。凍頂茶屬於青茶類,在製茶過程中,「熱團揉」是製造凍頂茶獨特的「中國功夫」技藝,非親臨現場,實難以筆墨形容,是以好的凍頂茶,其茶葉形狀條索緊結整齊,葉尖捲曲呈蝦球狀,茶湯水色呈金黃且澄清明澈,香氣清香撲鼻,茶湯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韻味強且經久耐泡為凍頂茶特色。


强贴,学习啊!
不过想问楼主,现在的茶太贵,一般人喝不起,能喝的起的一般都不懂茶,或者不是自己掏钱买的。
对于这个现象楼主有何高论?
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很敏感的社会现象,不是我们爱茶人能回答得了的,
中国茶很多,茶一直是文人喜欢的对象,加上文人赋诗作画,更赋与了茶深厚的内涵.....现代富豪们为了附庸风雅,为了赚钱,就把茶一片小小的树叶,强加很多不搭界的功效,提高茶的身价,让老百姓望而生畏,好茶就成为了腐败的工具.....说白了茶就是一大众饮品,柴米油盐酱醋茶,谁都知道....
只不过爱茶人也知道怎么去寻找自己喜爱的茶.....呵呵....
怎样辨别品尝上好的铁观音

1)纯正铁观音的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骨形,略向背面翻,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向左稍歪,略下垂,嫩芽紫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

  (2)安溪铁观音应突出“观音韵”来。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滑鲜爽;缓慢下咽,回甘带蜜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虽然说法很多,但应在香气和滋味上突出铁观音品种,且品饮后有回味(喉韵),水中有香,香中含水,余韵犹存,齿颊留芳;

  (3)外形上,安溪铁观音茶条索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4)声音上,取少量安溪铁观音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口当口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5)香气上,安溪铁观音香属馥香型,有如空谷幽兰,清高隽永,灵妙鲜爽,使人雅兴悠远,诗意盎然。(注意:有些香气初闻很冲,但不细腻,不能归为上品茶);

  (6)滋味上,十分浓郁,但浓而不涩,郁而不腻,余味回甘,犹如陆游诗句“舌根常留甘尽日”的感受;

  (7)颜色上,安溪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安溪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为叶向叶背翻卷),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8)耐冲泡(冲泡多遍后安溪铁观音的香气、滋味、汤色都应保持一致)和耐贮藏的安溪铁观音为上,反而次之;

  (9)同时,要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山头、不同风格的具体情况而论,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对安溪铁观音进行审评。
每天去家旁边的公园散步....空气中飘来淡淡的花香....秋慢慢来了....桂花飘香的季节....挂在夜空的月牙,一天天的饱满,中秋节就要来了....
  今年的桂花开得真好,当你闻到花香的时候,花儿就要谢了....有一天惊喜的发现密集的树林里开着金灿灿的花,浓郁的香吸引了路人,原来是金桂....非常稀有的金桂,04年在泰山顶上的寺庙里见到一棵,没想到我们家旁边也有,藏在树丛中....一阵秋风刮过...满地金黄,象铺上一层金黄的地毯....小花静静的躺在树林里,结束了它短暂的灿烂....但无怨无悔....因为它带给人们一季的辉煌,一阵的幽香....心疼的拾起那细碎的花朵,把它的美留在永恒.....

clip_image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83

回帖

3874

积分

游客

一头不回头的驴

积分
3874
QQ
发表于 2010-7-9 14: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介大师辛苦了,太丰富、消化中。{:4_138:}
潜水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介大师辛苦了,太丰富、消化中。
潜水员 发表于 2010-7-9 14:54



    每页都有精美的插图,可惜发不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479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5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9 15: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那个超全面的帖子?先占个位子,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83

回帖

3874

积分

游客

一头不回头的驴

积分
3874
QQ
发表于 2010-7-9 15: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大师:没关系,文章已很好了;
调香TX不要老抢占位子,让点给别人撒。
潜水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5926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9 16: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卓刀泉的水泡着咖啡送的茶,看着一介整的帖子,舒坦啊!!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6629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495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7-9 2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请贴
╭︿︿︿╮
{/ o  o /}  
( (oo) )   
  ︶ ︶︶喝茶~~~~
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
http://q.blog.sina.com.cn/zlsdw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7: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请贴
╭︿︿︿╮
{/ o  o /}  
( (oo) )   
  ︶ ︶︶喝茶~~~~
汉阳树 发表于 2010-7-9 20:10



    弱弱地问一句:那还赠杯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7: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那个超全面的帖子?先占个位子,慢慢看
素手调香 发表于 2010-7-9 15:43



    虽不是出家人,俺也不打诳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7: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大师:没关系,文章已很好了;
调香TX不要老抢占位子,让点给别人撒。
潜水员 发表于 2010-7-9 15:55



    我抽空再把插图补充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514

回帖

25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9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7-10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介,您家是不是茶大学毕业的哈!!!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1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20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7-10 22: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估计是茶版开版以来最全最长的贴子了,值得静心好好一读,喝茶多年,也没喝出什么道道,决定用在版主会上得的老树牌茶杯,泡上一杯香茗,再多读几遍此贴,估计可以养心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3268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6316
QQ
发表于 2010-7-11 1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道.......国学,好贴,顶起来: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介,您家是不是茶大学毕业的哈!!!
学习了
老庙 发表于 2010-7-10 17:38



        巨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32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2: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估计是茶版开版以来最全最长的贴子了,值得静心好好一读,喝茶多年,也没喝出什么道道,决定用在版主会上 ...
逆风飞扬 发表于 2010-7-10 22:38



    杯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3 07:21 , Processed in 0.0923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