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老祖是在唐朝显庆二年(657)圆寂,享寿1072岁。从其年龄来说,在佛教史上可谓千古一人!老祖辞世以后,这里没有人烟,故而兴废无常。唐贞元末年(804),有天王道悟禅师中兴老祖寺。自天王道悟中兴,尔后直到民国年间,老祖寺的香火就没有断过,一直都有出家人居住。元以后,有几位相当有名的大德住持和重修老祖寺。比如说三昧寂光律师就做过这里的住持,还在这里传过戒。三昧寂光律师是重兴律宗的一位大德,他也做过四祖寺的方丈,曾经一度将老祖寺和四祖寺改为律宗道场,没有传几代,又有禅宗大德住持四祖寺和老祖寺,恢复宗风。 明末清初,有好几位著名的禅师住持过老祖寺。如顺治皇帝的老师茆溪行森,做过这里的方丈,还留下十卷语录。其次还有一位云外行泽禅师,很有文采,很有道德,禅风高峻,做过这里的住持,也留有语录;《老祖寺志》中有许多文章出自其手。这么一个深山里的古老寺院,留下有语录的,就目前所知有两位祖师。这两位祖师的语录都收入了《乾隆大藏经》。
明朝末年有所谓“四大师”:紫柏、莲池、憨山、蕅益。憨山大师应当时兵部尚书、黄梅籍的汪可受之请,在老祖寺住过十天的时间。刚才坐车来的路上,经过一个叫做“挪步园”的地方,就是汪可受告老还乡的退隐之所。汪可受在明朝的国防建设上很有贡献,告老还乡之时,皇帝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您给我一块挪步之地就行了。所以他晚年隐居的地方就叫挪步园。汪可受和憨山大师是好朋友,也是一位大居士、大护法。他和他的子孙都是老祖寺的护法,都对这个地方有很大的贡献。过去在这里还建有汪家祠堂。当时汪可受邀请憨山大师到老祖寺来静修,所以憨山大师在他晚年七十一岁时(公元1616年),曾经从庐山来到这个冰天雪地、山穷水尽之地,并在这里住了十天。大师面对这样一个风景美丽而又非常穷困的地方,给汪可受写了一封信说:“何幸仰仗慈力摄持,置身万仞峰头,一夕之安,日劫相倍。到此水穷山尽处,岂容更著一毫妄想耶!”(见《老祖寺志》)我今年74岁,不敢高攀憨祖,不过老年人总有许多相同的感受。同憨祖的时代相比,这里已经不是山穷水尽之处,而是山水形胜之地。时隔390年,有幸到此,除了本分事,不作第二念。
民国年间有一位佛教大师,对佛教的改革做出过重大贡献,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他也来过老祖寺。大家知道是谁吗?对!是太虚大师。在我出生的十年前,即1923年7月,太虚大师来到黄梅,有一篇《黄梅在佛教史上之地位》的讲话,并有吟颂黄梅的诗偈五首,其中有一首诗就是写老祖寺的,写于当年的7月7日。大师坐在大悲阁前,品茗看山,感慨万千,然后写了这一首长诗。这首题目为《老祖山》的诗,与其它四首诗偈都收在《太虚大师全书》第34册。 在这不起眼的穷乡僻壤,万山丛中,竟然有这样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古老道场,我们今天有这么多的年轻朋友,能够来到这个地方,可不可以这样说——这是老祖寺开山一千六百多年来的第一次?大家喜欢吗?(喜欢!)鼓掌!(掌声)这是一种无上的法缘、无上的佛缘、无上的善缘。有这三个层次。有佛缘、有法缘、有善缘。我们根据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来结三种不同的缘。
这个道场非常殊胜,非常安静,真可以说是山清水秀。在历史上(历史上,大家记住这三个字),可以说是人杰地灵。那么在今后,这里能不能够再度成为人杰地灵的地方,要靠我们大家来关心、来努力。希望它也能恢复历史上人杰地灵的那样一种气象。 我是2003年受本焕老和尚再三再四地邀请,到四祖寺接任他老人家的方丈职务。为什么说是再三再四呢?因为从2000年四祖寺落成开光方丈升座那天起,本老就对我说:“我本来不想在这里升座,但是我的这些弟子们出了钱,修了这座寺院,我不在这里升座,他们感情上过不去,所以我要挂三年方丈的名。把这三年过了,你就来!你就来管理四祖寺。这是一个祖师道场,是一个了不起的大道场。”当时我就说:“您老人家千万不要作此想。我是一个湖北人,出家不还乡,还乡道不香。我不想回到湖北来。”因为马祖就有这样的故事。马祖是四川人,他回到家乡去,隔壁的老太婆就说:哎呀!马家这小子回来了!马祖那个时候已经是大禅师了,大家还以他小时候那个非常亲切的口吻称呼他。马祖觉得一时说说倒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老是那么称呼他,他的法就不好传了。他当时就想:哎呀!出家莫还乡,还乡道不香!所以他很快离开了家乡,到江西建寺传禅。当时我就跟本老说:“我没有打算再回到湖北来。有两点原因:第一我是湖北人,我不想回来;第二我在北方住了二十多年,生活起居都已经是北方人的习惯了。南方一个是热,一个是潮湿,恐怕我不适应。”“你别说了!”他就一口否定掉。以后每年要跟老和尚见面很多次,每次见面都提起这件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31 10:23: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