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象之一:啃不动的大蛋糕》
-----疯书生谈沪上印象 2011-8-15
我栖居杭城的岁月里,有一次回忆到上海的日子,忽然想到了那样一个比喻。
上海,是我居住过的城市里,唯一没有把握感的。
所谓对于居住所在城市的把握感,大多包含了有相交默契舒服的友人、有休闲逍遥经济适合的场所。
换句话说,一个有把握感的城市,好比你可以俯瞰的一张清晰的地图,你可以选择时间和地点,去享受那份情谊,去享受那份美食,去享受你渴望的每一种愉悦。
简单说,就是拥有一个挚友的圈子,拥有一个玩乐的世界,拥有一份随心所欲舒畅的心情。
而在上海,我大多感觉到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外埠人初到十里洋场,必定被那种上海人的傲慢派头和浮华奢靡的氛围所吓倒的。干净的街道、熙攘的人流、壮阔的商店、电影般流动而迷离的情境。
记得我二十多岁路过外滩和平饭店门外时,一面匆匆惶急地走路不敢去探望玻璃后面的风景,一面心底嘀咕:那样一个电影般场景的里面咖啡要多少钱一杯啊!
当时南京路上的恢弘店铺里的皮包,衣衫的标价,几乎都是我们一年几年的收入总和还要多些。
上海男人女人表现出的那种傲慢派头,那种对于外来“乡下人”的轻慢态度,几乎是世人所知的常识。
对于上海人世情的生疏,对于陌生而宏伟建筑的敬仰与距离,外埠人欲想在如此的环境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除了花钱,其他还有什么办法么?
衡山路上两个人喝咖啡,一个下午花掉三四百。
黄河路上四个人吃饭,一顿餐花掉一两千,
北方大厦夜总会几个人唱歌,一个晚上花掉三四千,
属于很平常的消费。
一天里花掉五六千的日子,我过了很有几个月。
想起来有趣,真正最终帮助到我的人们,大多不在其列。
慢慢地我也瞭解到一些上海人的套路,熟悉了他们的生存手筋。
例如:一个上海男人掏钱付账的时候,掏出来的肯定全部是一百的整票子。一面幽幽与对面的人说话,一面伸出捏着票子的手到身边去付账,一眼也不看那些送出去的票子,根本不做一个告别的眼神。
例如:有上海女孩子喜欢约我到香港中心见面。我后来很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喜欢每次都要我到这里来?”
她笑了答道:“傻瓜!香港中心多好听的位置啊。一杯茶才五块钱!我见我的客户也是约到这里的!”
这样的女孩子属于那种真心喜欢你的人。为你着想,为你省钱。这样的上海女孩子很少,但是有。
一个真心喜欢你的女孩子,肯定是为你省钱的那种。
上海人嚣张的傲慢劲儿,自九十年代起有了收敛,因为广东人来了,因为浙江人来了。广佬和浙商,带着那些超过了想象力的财富的神话故事来了。
然而,一个商场柜台营业员对我说:“无论多有钱,一进门我就能看出来谁是上海人!”
她说:“高昂着头,大步走进来往前走的就是上海人。东张西望的,是乡下人。”
坦率地说,我喜欢浙江人的勤勉,我欣赏上海人的聪明!
在做事的方式上,浙江人第一,在做事的品格上,超过上海人的,好像我还没有见到。
总之,上海对于我仿佛一只无法下口去咬的大蛋糕。
上海的女孩子,如果想去看透茬子那样举着相机街拍的男人,只需要一瞥。也就是半秒钟。
上海的女孩子很挑剔。由于她们接受的文化,是最先进最潮流先锋的呢。
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茬子在上海的际遇:
他若想在上海滩搞事,绝无可能性!
要知道,八十年代末期,先离婚,然后远嫁东瀛,过几年裹挟了一大包银两重返上海滩,复婚,过上早晨遛狗,下午打麻将,晚上睡情人的逍遥快活的日子。
这样的女子,是茬子可以应付的么?嘎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