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故事 要说我家的故事,那可太多了,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呢。不过,既然是讲家里的故事,自然就不能只听我一个人讲了是不是?那好,就请你听一听我们一家人讲的我家的故事吧: 爸爸的话 好象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媳妇看着别人的好,孩子看着自家的好。我可不这样认为,我是孩子看着自家的好,老婆更是自家的好。不过,我可从来不当着老婆的面夸她的。我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不要自我感觉太好了,不能翘尾巴。不过,说句心里话,对老婆的表现咱还是比较满意的:老婆工作好,人缘好。但我最佩服的还是老婆的好学精神,工作那么忙,家务活那么多,人家还愣是报了个自学考试!起初,咱打心底表示怀疑:自学考试那么难,很多年轻人都知难而退了,快40的她能行吗?可这两年多的时间下来,老婆的表现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报名8门功课,已经通过了7门,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记住那么多的定义、条文的。你说这样的老婆是不是该夸?!看着她那些厚厚的课本、记的工工整整的笔记,心疼、佩服之余惟有多分担一点家务,多照顾一下她的生活,为她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也算尽一尽为夫之责吧。 妈妈的话 女儿从6岁开始学电子琴,已经通过了6级考试,如果要继续学习,转学钢琴是顺势而行,学习起来要相对容易些,她却提出来要转学小提琴,这让我颇费踌躇,因为键盘乐器和弦乐器毕竟有太多的不同。考虑再三,我还是觉得不能答应她,于是我动员全家人开始按我的意愿对女儿进行游说,姥姥、姨妈、舅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历数小提琴如何如何难学以及对正常学习的影响,但女儿终不为所动,坚持己见,理由只有一个:我喜欢。 看她决心这么大,态度又如此坚决,我们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后,开始为她学琴做准备:买琴、买书、找老师……此后,我们家便不时传出那种类似锯木头的声音:无序、无律而且刺耳(为了不影响周围邻居,我们特意为她的琴上加了消音装置)。听来无一点美感,完全象是噪音,可女儿在我们这里听到的是鼓励,看到的是期盼,于是“锯”得更起劲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女儿的演奏水平大有长进,我们家飘出的不再是刺耳的“锯”声,而是韵律优美的悠扬的琴声。如今,女儿已经达到小提琴5级的演奏水平,乐理知识也掌握得很好,最近听说她还因此在他们班里收了一位“高徒”,专门向她学习乐理知识呢。女儿学琴一点也没有影响她的学习,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且比较善于发挥自己的专长,把班里的文体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女儿的话 舅舅送我2本n 次贴,看着很不起眼的2个小本子,没想到在我们家却派上了大用场,我的英语单词、短语,妈妈的法律条文、名词解释,都成了n次贴上的内容,而这些n次贴也就堂而皇之地上了我家的房门、墙壁,成了我们家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称之为“亲情提醒”。做什么用的?说起来惭愧,我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平时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速度太慢,效率不高,这是妈妈为了给我改掉这个坏毛病而想出来的“妙计”。 当我做事情心不在焉时、当我心生懒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时,看到这些n 次贴、看到这些呆板的文字就仿佛看到了爸爸妈妈期盼的眼神。这些小小的n 次贴就象一个个小天使,又象是一个个好伙伴,在时刻督促我抓紧时间、加快速度。 记得有位文学家说过:幸福的家庭家家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啊,我们家也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有欢乐、也有烦恼;有温馨、也有争执。但因为爱,我们彼此包容;因为爱,我们互相理解;因为爱,我们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亲人的关心、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说我家,因为我爱我家! [此帖子已被 一颗流星 在 2009-5-11 15:35:5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