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石楼老家一带过,吕梁高速多坑人。
第二天就准备到石楼县的老家去看看,以前回去过二次都是大巴车去的,这次自驾车去。看过地图隰县到石楼没有高速,只有在永和县有一段高速,大约30公里。主要还是国道和省道。昨天的大车道走到额太辛苦了,今天见到有高速就像看到了救命的稻草,有多少就走多少吧。
30公里延长高速走了之后,还有50公里的省道。在山西的就有大货车,不过这条隰县到石楼的大货车的数量少多了,毕竟石楼县是一个没有资源,没有煤炭,没有石油的县。
开车经过的石楼县城的时候,感觉到这个县城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楼也有不少了,县城的道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像一个县城的样子了。记得2002年的时候到石楼来的时候,晚上出来就一条街道,还赶不上的湖北的一个镇。现在的石楼县的终于有了一个不小的变化。
从县城到小蒜镇还有27公里的县道。以前的砂石路变成了硬化路面,以前的光秃秃的荒山,退耕还林以后也有了一点的绿色的希望。这条道路就仅仅能够容纳二车,好的是车不多速度可以保持30-50公里之间。在石楼县碰见了以前在湖北潜江读书的张彦飞,他正好在太原工作。国庆节回家正好当我们的前导车,不然的话,俺就是到了老家也是两眼一抹灰。
张彦飞告诉我,现在村里面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妇女孩子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或者工作了。村里面的年轻人基本上家家都买了车,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山西的出现这个变化应该说是好事,这个地方以前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出去工作,十几年的时候我回来看见镇的人,一个个蹲在家门口的地上,双手垅在袖子里面望星空。家里穷的叮叮当,就是不愿意出去改变。
现在情况发生了逆转,村里面的人大多在青岛、太原、北京一带买烧饼,或者打工。这样一来贫穷的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在太原、青岛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了自己的房子。
到了石楼县的小蒜镇,这个镇子的基本建设还是稀烂,整个镇子的里面的没有硬化路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下雨天稀泥巴档子一个接一个。比起长阳县的贺家坪镇差的不是一点点。
俺有一个姑姑还在村里面,看了看她们住的房子,基本生活算是无忧了,但是和城市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湖北村村都有硬化路面了直通家里,这里还是稀泥巴。
姑姑等亲戚看见俺过来看望他们的,还是很高兴的。80年前石楼的乡亲,基本上是拥护共产党、八路军的老百姓。为了支援八路军拿出自己家里的口粮,掩护中共的地下人员,很多人为此招到了迫害。当地政府不把这里扶贫搞好说的过去吗?
告别了老家的亲戚之后,就要准备返程了。考虑到这里的省道、国道大车太多,手摇的任务就是寻找高速公路。这样才能尽快回家。当时有二条的线路可走,第一个就是回头走石楼县到永和县上延长高速,这样大概二天可以回到武汉。另外一条就是从柳林上高速,经过汾阳、武乡县、郑州回武汉。
就在俺驾车准备从石楼县走的时候,半路上碰见一个当地的亲戚告诉俺说:上高速柳林比较近,只有60公里。听了这话俺马上改变方向,改道走柳林准备从柳林上高速。再走二广高速、京珠高速回武汉。
这个山西的省道248不好走啊,虽然石楼到柳林的大车不多,但是道路曲折,天雨路滑。路上还事故不断。走到柳林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了。哈哈居然碰见柳林的高速不让进,封路的是一个辅警,问了问哪里还可以上高速的时候,说前面25公里的离石县东。
卧槽,这就是想国庆节走一个免费的高速的居然这么难,这下面的国道又是大货车的天下,就像呼北线一样。25公里在高速上面就是屁大功夫。在这个国道上线整整又是大半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