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茬子在2010-9-25 15:12:00的发言:
看来你不用上班赚钱了啊!
最好搞个动态行程报道,这样我们或许能抽点时间路上汇合,陪同走走其中的一段。
先走隋代开通的以洛阳为中心的通济渠: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西引谷、洛水东循阳渠故道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行,至今河南开封市别汴水折而东南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注入淮河。通济渠是隋炀帝时众多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对当时以至唐、宋时期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唐时改名为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水或汴渠。
通济渠引入的是黄河水,本身挟带着大量泥沙,造成河床淤积严重,渠水变浅,河床逐年抬高,直接影响运河的通航能力。所以隋唐和北宋时期官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其进行疏导清於。南宋时期,宋金南北对峙,运河为二者分占,战争频繁,加之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临安(今浙江杭州),通济渠的重要性大为下降。官府疏于对通济渠的治理和清淤,南宋中后期商丘境内部分渠段已淤塞断流。元、明、清定都北京,大运河从苏北改线东移成为南北流向,直穿山东丘陵区,通向华北平原,以达北京,全国漕运干线移出河南。通济渠的作用越来越小,淤塞更加严重。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记载:“(汴河)元至元中於,嘉靖中曾疏之,今复成平陆矣”。这说明商丘段在明代嘉靖年间曾经小规模的疏浚,但在清代早期再次淤平而完全断流。商丘段呈西北—东南流向,沿途经过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七个县(市)、区、以虞城县芒种桥为界可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在地面已看不到任何迹象,高出地表的河堤已完全摊平,河床也已被黄水泛滥的淤积层所覆盖。东段受黄河决口的影响相对较小,建国后在其上修建了商丘至永城(南线)和永城至宿州公路。挖土修建路基时对部分河堤和河床造成了破坏。尽管如此,相比其它地区,商丘段保存基本完好。
商丘段的发现和确认,佐证了通济渠的确切走向和地点,起到了补史和证史作用。通济渠开封以西部分是在东汉汴渠的基础上修成的,但在开封以东,与汴渠分道折向东南,经睢县、商丘古城南、永城(老城)、宿县、泗县入淮。而汴渠是自开封一直向东(线路在商丘北部),经砀山、萧县、徐州东入泗水,通于淮河。前者经过商丘古城,后者则在商丘的北边通过,二者分别很大。但由于南宋以后通济渠曾多次淤塞断流,加之所经之地为黄泛区,沿线地貌变化很大,同时也由于汴渠的存在,因此文献中关于通济渠的走向及流经地点自古以来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商丘段线路的确认,解决了这一历史之谜。
商丘段由于地处黄泛区,淤积严重而被深埋于地下,相对而言,受到的破坏较小,运河本体保存较好。另外根据文献记载及实地调查走访,在运河沿线还存在沉船、码头、桥梁、官仓、驿站、会馆等相关遗迹以及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城、镇、乡、村等,这些为研究当时的漕运制度、水利史、交通史、造船技术以及生产力、商业流通发展水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