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4-3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我查看了一下武汉有关血吸虫的问题, 1989年就在武汉市武昌区,曾经爆发过一次急性血吸虫病,当时患病人数高达1000多人,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长江里游泳。<BR>而武汉周边包括湖南都有血吸虫病, 只要在武汉接触野外水源可能都不安全.</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所以, 在野外尽量不去接触野外水源和不在湿地露营, 应尽量避免裸露的皮肤及露营时先放上一层塑料布是必须的, </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武汉的野外没有安全的场地, 怎么办呢? 只能出门防着点!</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什么人最容易得血吸虫病?</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不分男女老少、职业和种族,只要接触疫水,人人都容易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也越大。</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 男女对血吸虫的易感性并没有差别,各地男女两种性别血吸虫感染率的差异,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生产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缘故。在湖沼和一些水网流行区,男性主要从事生产劳动,如经常在疫水中捕鱼、捞虾、打草、砍樵、耕耘、收获和打粽叶等,接触疫水机会多。妇女较少参加生产,主要是料理家务,相比之下女性血吸虫感染率往往低于男性。但在山区和某些水乡小镇,男性多从事副业,女性则经常在疫水中洗衣,这类地区女性血吸虫感染率高于男性。</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 在一般的流行区,5岁以下的幼儿接触疫水的机会较少,因而感染率较低。5岁以上的儿童渐渐喜欢在湖边或河、沟边戏水、游泳,感染率迅速增加。10岁以后因逐渐参加割草、放牧、捕鱼虾等生产劳动,同时,戏水、游泳者更多,所以血吸虫感染率上升更快。成年后因全部投入农业或渔业生产,经常与疫水接触,血吸虫感染率也就高。老年人因身体衰弱,体力减退,在田里或水中的劳动次数大大减少,接触疫水的机会也随之减少。</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 就职业而言,渔民、船民、半农半渔和农民等职业人群因生产劳动,接触疫水的机会多,血吸虫感染率颇高。由以上可以看出,人们是否感染血吸虫完全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中有无血吸虫尾蚴、尾蚴数量的多少和范围,以及接触疫水的频度有关。</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不同类型的疫区其易感地带的地形、地貌也不相同。在水网地区,易感地带常常位于居民点附近。如居民因生产生活常去的地方,或船民、渔民经常停靠船只的码头附近,或牛棚及耕牛过河渡水的渡口附近,或排灌渠道内。在湖泊沼泽地区,易感地带大多是地势低洼、地形复杂、感染性钉螺密度高、人畜活动频繁的江湖洲滩、孤岛或新围堤垸尚未开垦的地段。丘陵和山间平坝地区的易感地带常在居民区附近的池塘、沟渠和小溪。高山型地区的易感地带主要为梯田,其次是家畜放牧的草铺和坑、塘、沟等。</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凡是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或到过疫区的人,如果接触过疫水,都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当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但也有较多的血吸虫感染者不出现或不立即出现上述症状。当你怀疑自己感染了血吸虫时,就应该立即到当地血吸虫病防治站检查,或在血防医疗队下乡查病时,主动接受检查。</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ff> </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