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67|回复: 18

我的红尘

  [复制链接]

59

主题

33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91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7-14 2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荷风月影 于 2010-7-14 23:00 编辑

红尘指俗世。这个词是在李唐王朝开始使用。

因为长安在西北,是黄土地质,盛世之下的长安总是车水马龙,夕阳下卷起的尘土, 长安人看来是红色的,故有红尘之说,后来佛教把这个词用来形容俗世。

我们都在这滚滚红尘之中穿行了多年,我提议,以<我的红尘>为题目,有兴致的朋友,来各述情怀,聊聊自己的人生.


又回来了,感觉好好呀!谢难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33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91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红尘,来路不记
年年春色,总不过一墙红砖碧瓦
躲在木格窗棂后的眼眸
不识流年,不识岁月叮咚作响的声音
青梅杏小,细雨梧桐
总也不知道檐下的掌心接住的其实是一场烟雨

我的红尘,陌上三千
时光,在轮回的风中漫天舞动,长啸万里
我只一袭青衣穿行在枫叶翻飞的径上
所经的路旁,散发着花的凝香
桑田无语,流云无声
那村庄,那院落,那炊烟,是我不舍的眷念

我的红尘,秦岭横断
萧萧雨夜里散落着你的体香,淡淡的、柔柔的
荒漠已过,残阳落尽
骑着马儿,着一身长服绝尘在无际的草原
青稞米酒,酥油奶茶
黑暗里点起的篝火染红了双牟映红了岁月

我的红尘,月上楼台
空滴的夜雨和未晞的白露,渲染着聚散离守的章节
一只薄宣,两杯清茶
半阙宋词,一卷驰骋赤壁的博弈
都只为那一低头的眷恋,我错过了你
错过了你恋恋的红袖,错过了等待千年的一回顾

我的红尘,微雨落花
从此行走未经的目光,一生一世,生生世世
杨柳风轻的案上,小心地拣拾断章残句中散落的那一树蝉鸣
你的琴声起时,我是湖水荡漾里飘落湖中的一轮明月
相信从此,你会长立在我每一个情节的路口
我的心脉,也许将在不远的某个午后成为你腕下的一笔丹青

我的红尘,玉骨西风
安坐在冬天的膝头,聆听雪打枯枝的声音
千山已过,冷月横箫
我扬起手,让花气弥漫的青春从冰凉的额头滑落
青丹素笺,归去来兮
岁月的台阶上一抹留白,无尘,静好
又回来了,感觉好好呀!谢难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33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91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红尘,江南烟雨
记不起送来去多少燕儿衔泥,秋蝉儿鸣,
榻卧冷月,晨起朝晖
行千里他乡归去,吟万阙故人难觅
当今日里,梳发丝尽
留得此情景过百年后人忆
又回来了,感觉好好呀!谢难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19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19829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14 23: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品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765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在路上TEAM

积分
2453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15 1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是个旅程,沿途会有很多风景。
有的风景在眼里,有的景致在心来。
人在旅途,不能忘记欣赏路边的风景;
心在旅途,不能失落心灵的感动。
只要我们留心,处处都有触动心怀、让我们微笑的人和事;
只要我们有爱,哪怕是望月流泪,也会让我们由衷的感慨:生活真好!
水本无犹,因风起皱;山本不老,为雪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7

回帖

11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6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15 13: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情画意,好文采欣赏了,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83

回帖

3874

积分

游客

一头不回头的驴

积分
3874
QQ
发表于 2010-7-15 19: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地品味。     好提议。
潜水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01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796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16 09: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4_87:}听了~~好采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71

回帖

36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62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7-17 13: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耶,才女,欣赏了。:loveliness::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3268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6316
QQ
发表于 2010-7-19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红尘,江南烟雨
记不起送来去多少燕儿衔泥,秋蝉儿鸣,
榻卧冷月,晨起朝晖
行千里他乡归去,吟万阙故 ...
荷风月影 发表于 2010-7-14 22:59



    我的红尘.我的俗世.....让人悲凉.伤感.......无语!
好贴.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46

回帖

3407

积分

游客

积分
3407
发表于 2010-7-21 2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尘:  
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词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度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偳。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词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褔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巿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罣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所谓∶伴着青磬红,了此残生。这景象是非常消极、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

  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如果学佛之后要离开人间,离群索居,那就违背了佛化人间的旨趣。在家学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则下,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应尽责尽分。所以学佛之后的在家人,他会更积极于人间的生活以及分内的责任。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将菩萨的形象分为出家、在家两类的原因;出家菩萨是无牵无挂的比丘相,在家菩萨是褔德庄严的天人相。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一,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着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着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以佛教的观点看,第一类人是凡夫根性;第二类人,类似小乘根性;第三类人,类似大乘根性。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能,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第二类的小乘根性,则至少不会愤世嫉俗,或者寻短自杀,而会积极修行,早求出离生死苦海。进而也能为人间留下自我奋发,自我救济的模范和典型。第三类大乘根性者,则能由于佛法的化导,而赋予无限的生命、无穷的悲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化人间,成就佛国净土;不仅度人,也要度尽一切众生。他们不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46

回帖

3407

积分

游客

积分
3407
发表于 2010-7-21 20: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为转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33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91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山洪


    谢谢,山洪,长知识呀!

是的,红尘确实不是佛学的名词。我帖子是提到的,来于俗世的文学作品,只是后来佛家借用,用来形容俗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121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48

荣誉管理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18 15: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好几篇帖子
都很有深意
突然感觉自己的好像什么都没经历过一样
爱情婚姻家庭......
只能默默的围观却没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意见
急人
看吧,学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84

回帖

4417

积分

游客

积分
4417
发表于 2010-10-14 0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滚滚红尘里面的两个大美女,纠缠的故事,已经记得不清楚了,依稀记得林青霞有一组镜头是病的很厉害,张曼玉看到很心疼……今天听头发牢骚跟女朋友闹别扭了,呵呵……人这辈子可以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实在是不多,多多珍惜,多多保重!
女人生活的同时也在完善自己,喜欢欣赏美丽风景的那种感觉,也许它就是自己或身边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27 03:57 , Processed in 0.0570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