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我已在我现在住的这套房子里住了六七年了。
回想当年装修时候的认真劲,感觉到的是一种充实,就是说,把住上好房子这件事情很当一件事去对待。
六七年以后,按照成本核算的原则,装修的成本已经基本上折旧为0了,要想达到更好的生活品质,则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装修。
但是,我觉得我和绝大多数只有我这个条件的人的心态一样,并不会因为理论上折旧为0了就会下决心重新装修。实际上,经过六七年的使用,当年的新房子很多的地方都已经非常的破旧和污浊了,特别是卫生间和厨房。但是,局部的维修和改造,也是需要大动干戈的,比如换换水阀和软管等。特别是维修或者更换热水器,基本上都需要对吊顶进行破坏性处理以后重新来过。
于是,因为怕麻烦而且能够凑合着用,而且已经不是新房了,小区的整个环境也被邻里糟蹋到很让人不爽的程度了,所以人的心态往往就不是能够会和新房装修时候的那样尽心和投入,哪怕是一点小钱,都不愿意花在改造这个已经感觉破败了的环境上。
每次我看到市政设施的很多被损坏的细小部位没有得到及时修补的时候,对自己所在的城市如此地管理不善而非常地生气和恼火的时候,尽管非常地厌烦,联想到自己对待已渐破旧的自身但仍能凑合着用的家居环境也是那种不够认真和尽心地去力求达到完美的心态时,我也就不想太过去计较看到的那些城市环境的不爽了。事实上,计较又有何用,不是自寻烦恼吗?!
这种凑合心态,我感觉绝大多数国人都是存在的,毕竟,追求极致和尽善尽美的人非常稀有,除了个人能力和努力以外,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氛围也需要同步达到这种境界才行。比如,装修七年以后重新来过,或许只有酒店等重要的商业机构才有能力。而且,人们对新的东西的尽心心态要平稳过渡到敝帚自珍的境界,那也一定是要敝帚真的质量好到了值得自珍的程度。
所以,从凑合心态视角去看那些早已破败不堪的老房子,指望那些破房子的主人会去尽心改善破败状况,几乎不可能。焕然一新,或许只有大资金和大手笔将其推到出来。
对于我自己的感觉而言,若不是能力所限,我可能早就考虑再换一处全新的住所了。住了7年的房子,我都已经感觉太破败了,舍弃之,无可惜之感,何况那些住了几十年了的本身就是凑合着建起来的房子呢!?如果没人愿意投钱改善的破房子,除了无奈地凑合下去,居者只有检讨自己自身能力和努力之不足了。
内心里,我不那么喜欢凑合,所以,我不喜欢看到破败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