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性与汉骂 武汉也算一个历史文化之城,名胜古迹虽比不过一些故都老城,例如北京、西安,但也不算少,例如胜于广州、上海。武汉人是非常矛盾的一个群体,他们热情却急躁、易怒,因为脾气的过火往往又缺乏耐性。他们热情的地方总是不对头,因而当需要热情时又表现的漠然,显得不厚道。武汉人狡猾,但一点也不精明。他们很会见风驶舵,但往往不沉着,显得张突而缺乏理智。武汉人能说会道,快言快语,但速度过快又容易引起摩擦,再加上能说会道往往流于时弊,不精巧,不婉约,有很浓的市侩气,顶好的也只是花言巧语,缺乏文化底蕴。 因而武汉的名胜总是与武汉人隔着一定的距离,武汉人对武汉的名胜兴趣也不大,尽管有一些是那么优秀(东湖山水、盘龙古城、曾侯编钟)。所以武汉人喜欢走出去,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你总能见到一些讲话快捷,神色急促的人,仔细一听,竟说的是武汉话。 武汉在各方面都不居于全国之冠,而武汉又确确实实是一个大都市。这就形成武汉人兼容并包的心理,他们能宽容的对待来自全国各个大中城市的人,作为平衡,武汉人又特别瞧不起农村人,称他们为“乡里人” 而外地人认识武汉人的脾情总是十分精确到位的。武汉人言语的张狂,行为的唐突,无论男女,全民皆兵,往往令外地人无所适从,这证据确凿的应证了他们在武汉以外就熟知的一句话: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关于九头鸟有多种解释,但有一点勿容置疑,九个头的鸟,绝安份不了。武汉人可以很明白地告诉对方:“老子就是这样,你能把老子怎样”? 关于“汉骂”,武汉人更是随口成章,天然饰成,最经典而又最广泛的那句其含义为:你这妓女养的。“汉骂”同“国骂”有着很深的渊源,而“国骂”更厉害,是要同对方的妈发生性关系。但“国骂”远比“汉骂”高明,它用词含蓄而不露,在日常口语和文字中不显低俗,平平仄的读音也极富音韵学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国骂”中,骂者的心理地位是被骂者老子一级的,十分符合中国文化君臣父子思想,儿子自然得听老子的。显然“国骂”更有水准,武汉人学骂,只学其形,不学其神,虽然丰富,但不多彩。“汉骂”大多鄙俗,往往为骂而骂,直切主题,毫无情趣,令人反感。 那句经典的“汉骂”,不仅仅用在对骂者之间。市井小民间也常用来称呼或打趣。这是武汉人的悲哀。 武汉人有自卑感,也有优越感,他们矛盾,但他们不觉尴尬,武汉人总是令外地人惊奇,他们总是那种“你要不是老子的老子,老子打死你”的那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