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52|回复: 46

[分享] 太极拳学员信息交流帖!!!(教学日志及学习参考资料心得分享)

[复制链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15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便于太极拳各班同学的交流,共同提高拳艺,特设此帖!

建议:

1.  不分门派师承,共同提高,各式太极的“形”或许略有不同,但拳理渊源完全一致!一班和二班的老师已经先于我们表达了交流的愿望,所以不要自我封闭,要勇于交流,太极也好,其它拳种也好,大家都在研究健身和技击的科学,太极泰斗冯自强,同时就是两个不同拳派的传人,很多其它拳种的大师级教练,也在学习太极的精髓以提高技艺,这很正常。

    但是严禁门派争议!泡菜在此前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研究过此类问题,虽然有自己和行家倾向的结论,前面已经发表过,但因为这里的核心涉及到拳派的利益之争,空论无益,大家学拳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对拳理的理解深入以后,加上对相关资料的研究,自己就可以判断,请勿自误!

2. 每班的班长或学员记载每天的学拳日记,供交流和体会

3. 交换太极的视频和文字学习资料!

4. 学员或非学员间的太极学习体会交流!

 

本帖严禁无聊灌水!严禁门派争议!发现立删不赦!请管理员帮忙长期置顶!

 

 

[此帖子已被 泡菜 在 2005-7-16 1:15:46 编辑过]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自己坐:)

标  题: 陈式太极拳第一路                (因老架和新架略有不同,所以仅供参考)

第一式 起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第二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八式 斜行拗步
第九式 初收
第十式 前蹚拗步
第十一式 第二斜行拗步
第十二式 再收
第十三式 前蹚拗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 第三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披身捶
第十七式 背折靠
第十八式 青龙出水
第十九式 双推手
第二十式 三换掌
第二十一式 肘底捶
第二十二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三式 退步压肘
第二十四式 中盘
第二十五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六式 斜行拗步
第二十七式  闪通背
第二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九式 六封四闭
第三十式   单鞭
第三十一式 运手
第三十二式高探马
第三十三式  右擦脚
第三十四式  左擦脚
第三十五式  蹬一根
第三十六式 前蹚拗步
第三十七式  击地捶
第三十八式  翻身二起脚
第三十九式  兽头势
第四十式    旋风脚
第四十一式  蹬一根
第四十二式  掩手肱拳
第四十三式  小擒打
第四十四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五式  三换掌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前招
第四十九式  后招
第五十式  野马分鬃
第五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二式  单鞭
第五十三式  双震脚
第五十四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五式  懒扎衣
第五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七式  单鞭
第五十八式  运手
第五十九式  摆脚跌叉
第六十式   左右金鸡独立
第六十一式  倒卷肱
第六十二式 退步压肘
第六十三式 中盘
第六十四式  白鹤亮翅
第六十五式 斜行拗步
第六十六式  闪通背
第六十七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八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七十式 运手
第七十一式 高探马
第七十二式 十字摆莲
第七十三式  指裆捶
第七十四式  白猿献果
第七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七十七式  雀地龙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   转身双摆莲
第八十一式  当头炮
第八十二式  金刚捣碓
第八十三式  收式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还是自己来:)

初学者如何化掉身上的僵力


练陈式太极拳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得越尽,太极拳的弹性内劲就产生得越快。但是,怎样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掉,这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有些练拳者不得其要领,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身上的僵劲仍然没有化掉,走起拳架来浑身僵硬,不流畅。针对其造成的原因,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四个重要环节:


  其一,要明画大圈之理。练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标准,更要弄清怎样达到标准。练陈式太极拳,必须要经过一个从画大圈,到画中圈,再到画小圈的过程,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无形圈。因此,练圈者必须认认真真地走好画大圈这个环节,要用一至二年的时间认真地画好大圈。只有画好大圈,才能把身体内的重要骨环、关节画开、画活,达到身肢放长的目的,才能画好中圈。谁领会这一点快、早,谁就能在练拳过程中不走弯路,高人一筹。


  其二,要明三节之理。人体全身有根节、中节、梢节三节之分。即: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臂之三节,即: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身之三节,即: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腹为根节;腿之三节,即: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练拳者要认真走好用好三节劲。如在用两臂走圆画圆时,开时肩、肘、手依次相开,合时手、肘、肩依次相合;发劲时,一定要做到根催、腰达、梢发。通过这样久而久之的练习,就能达到节节贯通,周身一家,一动无不动,松活流畅之目的。


  其三,要明缠丝运动之理。螺旋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练功方式,也是化掉身上的僵劲产生太极拳弹性掤劲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行拳走架中,一定要把上下缠、前后缠、左右缠、进退缠、正斜缠的一顺一逆、双顺双逆的五对缠丝做到位。开合时,要做到顺缠合、逆缠开,均衡、对称、协调,无所偏倚,无过无不及。久而久之地练习,就可以达到浑身俱是缠丝圈,全身上下左右无一处不缠丝,而又以身躯缠绕为主宰,通过腰脊的螺旋运动和胸腹折叠运化来带动贯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缠丝,进而达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缠丝,沟通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使气血流注,营卫周身,调解三焦,和平阴阳,内壮五脏,而又柔活骨节、肌腱、筋韧,外强筋骨。


  其四,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只有运用这个方法,经过长期的柔化,才能使全身的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经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张开而使内气敛于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意到气到劲自然到。

 

 

[此帖子已被 泡菜 在 2005-7-15 15:06:31 编辑过]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45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433
发表于 2005-7-15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泡菜辛苦了,我们一定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8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586
发表于 2005-7-15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终于开始了第一天的练习,学习了“第一式 起式 ”和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练好——很难!!

动作不复杂,但要把小动作做标准,把各个关节走顺,意念到位,还要加上合适的呼吸方式,太复杂了。特别是“第一式 起式 ”需要熔化在生活中,仔细体会多年,才能拿的出来(不敢说好)。

感觉“起式”练好了,可能真的象玄幻小说中说的,可以形成自己的“域”或“小世界”吧。( 很玄啊)

还好潘老师讲的比较细,虽然很多不懂,但大方向还是了解。

烟灰弹落了,还会有新的烟灰,如果烟不灭。
寂寞弹落了,还会有新的寂寞,如果生命与生活都在延续。

有谁不曾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10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
发表于 2005-7-16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虽式有别然理法一贯,也给大家介绍介绍,以作交流.http://www.idea2real.com/taiji/
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阴影,如果执着于不快而不能释怀,那么永远也得不到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0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班开班了,吃完宵夜,回来又复习了第一天所学

1.  入门的预备练习:顺手缠丝和逆手缠丝的两个单式练习,主要是为了练习松胯活胯和缠丝形的体会,拳里的很多动作都和这有关。

2.  在我的要求下,教了无级桩功的练习,主要为了克服新人桩步不稳的问题,加练的,做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身体放松和抱圆的感觉。

3. 学习了第一式起式和第二式金刚捣碓。就这一个动作整的我半S不活:)

听练得好的师兄说,金刚捣碓是太极最难的一个动作之一,当初就这一个动作练了两周共1400遍,才找到感觉

每天2小时,每天100遍。真的是PF得五体投地啊,呵呵:)

他就是我说的学拳4个月超过学练1年多师兄水平的人。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76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63
发表于 2005-7-16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哟!~泡 会长分析的很有道理 哟!可是我完全找不到感觉哟!老是放松不了了呀!哎!自己跟自己加油哟!

 

风流岂是寻常事,
潇洒决非一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622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606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16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泡会长,你的太极书(马虹的)是在哪里买的?有没有教学碟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虹老师有一本专著《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是一部绝对经典的著作,我也想买,有谁知道哪买的?

我买的是这三本:1.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      马虹  14.00   光谷书城         了解每一式的技击含义和变化,增强打拳的目的性,打明白拳。

2. 陈式太极拳推手技法     15.00   光谷书城   王西安   (陈式太极传人四大金刚之一)  了解太极拳的力的科学,十大劲论,太极桩功、气功介绍、各种单式训练和推手技法等,是入门后想提高的绝佳参考书

3. 陈式太极拳术  42.00   光谷书城   陈正雷   (陈式太极传人四大金刚之一)  讲得面面俱到,但不够详尽,可作为工具书查阅。

都没有影碟,网上我下载了一些74式老架视频,但85式的名家打的还没有找到,大家一起找找,分享一下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622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606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17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班的同学注意了:

今天早上,我在练拳时,潘老师说,根据教学进度及学校的放假时间,建议我们学拳的时间增加一天,即星期1、2、3、4、5、6的晚上,赶在开学的前几天把动作学完(因开学的前几天就有学生回来的,我们学拳的那个地方人就会很多了),然后换个地方连贯把拳连贯起来。

另外,本人虽然只学了一招动作(起势、金刚捣碓)。自己在练这两招时,感到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无处寻找答案,很想找书和教学碟子看看,但是没有。所以今天早上我问了潘老师书和碟子的问题,潘老师说要到马虹老师那里买,书是40元钱一本,教学碟子全套十张(不零卖)350元,我想如果大家想要书或是碟子的,可统一找潘老师购买,另外教学碟子350元一套太贵了,能否只买一套,回来后刻录(费用分摊),这样就会便宜不少。根据我以前学拳的经验,认为教学碟子是很有必要的(我以前是花了100元钱买的一张碟子,到现在我都认为很值)。想要书或碟子的,请在此报名,或是明天报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碟子买了,算我一份吧,虽然拳路不完全相同,还是可以参考的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45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433
发表于 2005-7-18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六我去体育馆门前练拳,没有找到潘老师,是不是地方错了,同意加一天,但最好在周日,因为周六我要送女儿上外语,碟子可以只买一套,然后去刻录,这样比较节省,学了第一招感觉还行,觉得起式的意念还有点感觉,要是有一幅经络图会更好
平凡怎么了??渺小怎么了??隐身怎么了??我就是比你活的精彩~~~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6

回帖

339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92
发表于 2005-7-18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泡菜 发表于 2005-7-18 1:21:42 :

碟子买了,算我一份吧,虽然拳路不完全相同,还是可以参考的


算我一份吧!  泡菜:华工班还是你来班长吧,我已过了瘾,你来最合适。谢谢!
好好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回帖

318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83
发表于 2005-7-18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潘老师那里看碟时,泡菜提出刻一套。潘老师说不能刻,那是对马虹老师的尊敬。大家记得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回帖

318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83
发表于 2005-7-18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图有相关的书籍。看书比只看图要明了,推荐买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0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好沮丧啊,上了第一课学的一招金刚捣碓,回家用功了三天,以为可以过关了

今天一比划,错了5个地方! 很受打击

俗话说:太极会不会,就看金刚大捣碓。一直没明白难在哪?现在领教了

然后淋成落汤鸡一样的回来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45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433
发表于 2005-7-19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2 05:28 , Processed in 0.0575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