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堤凌波——何时才能挽回的风景? 当我们站在东湖渔场的大门前,在我们的左边,就是我们刚才经过的那一片水域,由于湖面上结了一层薄冰的缘故,看起来就象一面巨大的镜子一样。而在我们右边的东湖主体水域,却是波光粼粼。那阵阵泛起的微波,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湖面上不住地闪烁着点点光亮。仅仅一堤之隔,其区别竟是如此之大,让人不由地感叹大自然的造化,而非人工所能为之。
我们将要从东湖渔场徒步行走到磨山的这一段路,是东湖的沿湖大道,这无论是从路旁的路牌上看,还是从地图上的标注来看,都是明确无误的。但是,我要说其实这一段路的它最初的名字,绝对不是叫沿湖大道。其实,它是在东湖中所筑的一道湖堤,就象杭州西湖的苏堤和白堤一样,是后来人工修筑的一道湖堤。只是在东湖主持修筑此道湖堤的人,大概没有苏东坡和白居易那样有名,所以,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无从知道是何人主持修筑了此堤,也不知道此堤是在何年修筑的。 东湖是我们武汉人的骄傲,它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水域面积有33平方公里。东湖有山有水,风景秀丽,各个景点都具有了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我曾到过杭州西湖,西湖确实是美不胜收。但是最为经典的当属西湖十景,其中就包括苏堤的“苏堤春晓”和白堤的“断桥残雪”,并且,“苏堤春晓”还名冠西湖十景之首。我们东湖的美景也是不胜枚举,但是,东湖最具经典的十景是那些?可能很多武汉人都说不上来。长期以来,东湖并没有经大家所公认的十景。但是,在二00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通过社会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已经评选出最具经典的东湖十景。它们是:曲堤凌波、荆楚古宝(省博物馆)、极目楚天(楚天台)、泽畔行吟、踏雪寻梅、惟楚有才、仙风梅岭、朱碑耸翠、雁落芦州、天坛晨曦。 名列榜首的“曲堤凌波”一景,就是我们将要从东湖渔场到磨山所要徒步的这一段堤,它总长近五公里,沿途将经过沙滩泳场、湖光阁、亲水平台和二十三孔的“雁归桥”等景点。当年,评委会对“曲堤凌波”一景所做的说明是:“曲堤横跨东湖,连接听涛、磨山两大景区。十里长堤,曲曲弯弯,它将广阔的湖面分成若干区域。两旁遍植的池杉、夹竹桃似一条彩带漂浮于碧波之上。漫步长堤,韵味无穷”。 曲堤凌波<转自东湖网站> 
曲堤雁归桥<转自东湖网站> 
漫步长堤,是我们向往以久的想法。今天我们终于得以漫走在长堤之上,面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我们感到陶醉。看到那湖面游动的水鸟,还有那时而成群时而成行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大雁,我们又不禁地为之心动。 然而,就在我们的悠然漫步之时,却不时地有呼啸的车辆从我们的身边飞快地驶过。其距离之近,用“擦肩而过”一词来形容也是毫不夸张的。这些飞驶而过的车辆破坏了这原本静谧的环境,让我们难以再有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在这里,我们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我们的脚步也不再轻松。 我们东湖最为经典的风景“曲堤凌波”和车水马龙的“沿湖大道”,是谁让它们如此地结合在一起?沿湖大道,作为一个大道,它实在是太窄,双向却只有二个车道。目前它的车流量和武汉的城市内环线的车流量相差无己。原先沿湖大道二旁并没有人行道,后来是将原先曲堤两旁郁郁葱葱的夹竹桃树几乎砍伐贻尽,才开辟了一条大约有一米宽的人行道。我们现在能够在这条以砍光夹竹桃树为代价而修成的人行道上进行徒步,不知我们是不是还要对此心存感恩之情?
尽管如此,这条沿湖大道目前仍然是非常危险的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当我现在坐在电脑前,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东湖+车祸”一词,显示屏上所跳出的文字和数字,让我感到是那样的触目惊心,心情沉重。为了不致对大家对造成视觉污染,让大家也和我一样的心情沉重。我在此文中就不将我所看到的那一个个悲惨的事例向大家列举出来。 在此我只想提醒大家,东湖的“曲堤凌波”它既是东湖最经典最美丽的景致所在,同时它也是交通事故频发地段,它每年所发生的事故的概率可能要远远高于在危险的雪山上发生事故的概率。今后各位驴友如要徒步此段,切记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本人最强烈反对骑自行车走这一段路。因为徒步行走还算是有一条人行道,而骑自行车就只能与飞快行驶的车辆同行一道,显而易见它比徒步的危险性还要大得多。 过去,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需要经常出差到黄石咸宁等地。我几乎每次都要求司机从东湖穿过,每当车行驶到东湖边,我常常将车窗摇下,让那湖里清新的风扑面而来。现在我再想起这一切,我感到我有着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对于那些在已经在欣赏东湖美景的过程中而遭到不幸的游人来说,我感到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伤害他们的同谋者。也许,今后我还不能绝对保证我坐车就不从东湖穿过,可是当我以后再这样接近东湖时,我的心情还能象以前那样轻松惬意吗? 在杭州的西湖边,无论是在苏堤还是白堤的入口处,都非常醒目地立着“不准汽车通行”的牌子。尽管这样,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有不守规则的司机将汽车开进长堤之上。目前,杭州市人民政府顺应民意,着手准备改造苏堤和白堤,要将苏、白两堤的柏油马路去掉,堤的中央铺成石板路面或鹅卵石路面,桥面铺成台阶式,桥面的两侧铺成可供自行车推行的斜面。使苏堤和白堤显得更加古朴和自然,并且彻底地杜绝将汽车开到长堤之上的可能性。
同样都是人,怎么差别就这样大呢?在杭州,杭洲人永远都把西湖里的的长堤作为一道风景,而小心呵护备加爱惜。而在我们武汉,却把东湖里最美丽的风景“典堤凌波”作为一条交通的要道,以致于这一条美丽的曲堤之上,每年都要夺走许多无辜游人的健康甚至生命,让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许多幸福美满的家庭。
凭心而论,我认为从人文上来说,武汉的东湖可能还不如杭州的西湖,因为杭州是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重镇,人文底蕴深厚。但是,从风景上来说,我认为东湖绝不逊色于西湖,咱不说东湖的水面面积达 33平方公里,是西湖的6倍。就说这东湖的曲堤长达近五公里,比西湖的苏堤和白堤的总长还要长,还有那曲堤两旁参天的池杉树,遮天蔽日,就是在盛夏的正午,这里也是一片树荫。还有那曾经有过的两旁遍植的夹竹桃,一年四季都是那样的郁郁葱葱,在春夏二季开花的时节里,走在曲堤之上,仿佛就是在鲜花丛中行走。若登磨山之上眺望曲堤,则宛若一条巨龙遨游在浩瀚的湖面之上,好不壮观。朱德曾有诗云“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而我却认为:“东湖本比西湖好,只是今人还不识”。武汉可以有许多地方修筑公路,但是,东湖却只有一个,曲堤凌波更是绝无仅有的。如此的暴殄天物,焚琴煮鹤之举,我等在此也只能是徒唤奈何,可惜!可惜! 我们沿着曲堤往前行不到一公里,就到了沙滩浴场。在沙滩浴场的对面,我们又看到一个让我等瞠目结舌的“壮举”。在这里,我们看到有一个可容纳百余辆汽车,占地8000平方米的汽车影院。据报纸上介绍说,这家汽车影院去年夏天已开始营业,并说这是一个大型综合时尚高档娱乐场所。看来我等这些即不时尚也不高雅的凡夫俗子们,对此又只有敬而远之了。试问:杭州人他们会在西湖的苏堤和白堤之上修建电影院吗?我想是绝对不会的,也只有武汉人才会有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壮举”。 
再继续往前行,我们又经过了湖光阁和有二十三孔的雁归桥,在走上了到磨山的最后一段路时,是亲水平台。我们走上了这段大约有七百米长的亲水平台,因为和路上行驶的车辆在中间有花坛隔离。在此时,我们才感到又找回了那种悠悠漫步的感觉。这一段我们走得特别的悠闲特别的缓慢,还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了一段时间,并且还品着茶,吃了所随身所带的零食,好不悠闲自在。此刻,让我们暂时忘却了让人烦恼的事,陶醉在这眼前的湖光山色之中。 
在前面的湖边并排停靠着大约十多艘木船,船主在不时地向路过的游人招徕着生意,我们此时也非常轻松地与他们搭讪着。他们大多是在做着用船将游客运进磨山景区内。帮助他们逃票的生意。我们问着乘船到其它各个地方的价格,感觉还不算很贵。心想我们下次再来东湖徒步时,可以考虑将从东湖渔场到磨山这一段路,改为从水路上坐船走。 
走完了这段亲水平台,我们就到了磨山脚下。从东湖渔场到磨山的这段路,我们边走边停也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经在电子地图上测量,这段路程有4.08公里。 到了磨山脚下,我们顺着山脚的一条路,沿湖往右行,这一段路是东湖东路。前行了大约500米左右,在磨山的二号门旁有一片宽阔的草坪,这是在磨山景区唯一的游人不用买门票就可享用的草坪。这时,已经时近正午,草坪上有许多人在那里晒着太阳野餐还有的在打着羽毛球,而从大门进去的游人却是寥寥无已。我们也就在这片草地上,找个地方坐下,开始享用我们的虽不丰盛但也不赖的野餐 还在用餐之时,我们看着别人在旁边打着羽毛球时,不禁也有些痒痒,心想我们也应该带一副羽毛球来。本想派我们的帅哥吟风出去公关一下,找个MM借一副羽毛球来。可是,就在这时,有一位大嫂抱着一把羽毛球拍走上前来,问我们是否要租副羽毛球来打。一问价格,一副拍子带一个球,才五元钱,还不限时间,确实也不算贵。于是,我们就租了一副羽毛球,放在一边。 等我们吃饱喝足以后,大家都有了精神。于是大家抡起拍子,一阵猛抽,直打得每个人都满头大汗后才罢手。就这样,我们这块不花钱的草坪上吃吃喝喝,打着羽毛球,还晒着太阳闭目养神了一会,一共舒服地享受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才想起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马鞍山森林公园。于是,我们大家起程继续前行。

由于在前面的路程大家一直都是在悠然漫步,虽然徒步行走了近三个小时,但是大家并不感到累。加上刚才又休息了好一会儿,并且背包里吃的东西都减了负。所以,大家都显得格外的轻松和有精神,以后的步伐也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加快。
我们继续沿着东湖东路往前走了在约五百米的样子,过了磨山植物园,就到了东湖梅园。在植物园和梅园之间的是一条笔直宽阔的鲁磨路。原先这一段路是一条碎石路,虽然路不好走,但是道路是在树林中和茶园穿行,二旁的风景确实不错。而现在拓宽修成了了这条的水泥路面的鲁磨路,路是好走了。但是,原先二旁的树林和茶园都变成了现在的矗立的各式房子,原先的风景再也不存在了,让人又有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沿着这一条路大约走了不到五公里的样子,过了俞家湖的堤坝,我们就到了马鞍山森林公园的后门。以后我们就进了公园,游览公园的各处景点,然后出公园正门,搭乘702路公汽回到青山。
就此,我们结束了一天的从青山——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的徒步旅行。 后记:我有一个梦想(删去一千八百字) [此帖子已被 大何 在 2005-1-14 10:56:0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大何 在 2005-1-14 11:46:4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大何 在 2005-1-14 12:20:1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大何 在 2005-1-17 10:19:3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