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天,你走了吗?-----毅行群徒步东湖之夜环马鞍山第691走
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这一晃,都参加毅行群一年又四个月了。一年多的时间,人来又人往,森林公园的面孔感觉换了一茬又一茬,群里的人也是来的来,走的走,或有其他的打算,或有不同的理由。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例行徒步的日子,永远不变的还是那飘扬着的毅行旗帜和毅行人快乐的脚步。况且,总有那么几个“惯看春花秋月”的老毅友,一直作为毅行的定海神针,坚守在每次的毅行签到处。所以,尽管老大即将远赴他乡任职,但我相信,简单、快乐、阳光、健康的毅行群将会一如既往的行走在湖畔、山间。
因为,毅行,不仅仅是一个群,更是一个健康的理念。有科学依据的哦,不信请看看下面的科普: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由于人体2/3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所以60多岁的人可以有年轻人七成的握力和臂力,但下半身力量却只剩下约四成。 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最近,包括以色列、美国在内的科学家们发现,温和地健步行走,具有神奇的抗衰老功效。
比慢跑安全
最近在美国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一书中,作者史塔曼博士指出,“行走健身要求迈大步,速度较快,双臂摆动,抬头挺胸。”
史塔曼博士说,“之所以推荐大家行走而不是慢跑,是因为行走比慢跑更安全。”对于很少运动以及30岁以上的人来说,贸然跑步锻炼,膝关节、肌腱等部位很容易受伤;心、肾、肝等脏器或新陈代谢系统有问题的人会出现明显的血氧供应不足的状况。最初提倡慢跑运动的詹姆士·费克斯,就是因为身患脑动脉血管硬化,却勉强慢跑健身而猝死的。去年台北市一位41岁的警察为减肥而选择慢跑,结果一时血氧需求量激增,身体不适应,竟引发脑出血而亡。
德国体育运动学专家克劳思·柏斯也指出,普通人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倍,仅为慢跑的1/3左右,冲击不大,健身效果却很好。
各个部位都练到
别以为健步行走就是一个简单的下肢运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的健走可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
头脑。它可以促使脑部释放内啡肽,使心情愉悦。
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烟者对抽烟的渴望。
背部。能加强背肌力量,并且对背部伤害较小。
腿脚。健走相当于对骨骼进行力量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行走能治病
现代运动科学的新发现给健走锻炼方式提供了更多吸引人的亮点。
以色列科学家阿力克斯·奥辛斯基博士经过18个月的研究指出,“坚持行走,男性就用不着伟哥”。他发现,男人下肢运动神经与掌管性功能的勃起神经密不可分,每天4公里,1周3次的行走锻炼可以对男性性功能障碍(ED)有67%的疗效。
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最新报道,一周步行3小时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自然》杂志的最新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对2型糖尿病有50%的疗效。
生命在于运动。各位毅行群友,上面这些科普介绍对你有吸引力吗?今天,你走了吗?
参加691走群友名单(共34人):
钢琴达人+1、海洋蓝月+1、娃娃、大龙、好开心、快乐阿牛、余味、土大象、清清木子、清心、吖花、粗粮+1、能屈能伸、剑客、菲菲、望欣、武昌蓝天、虎仔、徜徉云端、王舍、宇迪、俊马、夏夏、飘6、天地悠悠、小毛、南柯一梦、兵马俑、快乐龙、逗号、抓猫的人。
(另外,今天徒步完后,在森林公园门口,遗失红色雨伞一把,若有拾到者,请告知楼主。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