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首篇
春天到了。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路上的人们一到休假日,就忙着往这座山走,那座山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吐故纳新,纵山问水,忘却工作上的繁劳,收获健康,收获快乐。
这不,今天一大早在黄浦路161医院的门口,就聚集了好几个群的朋友。我们快乐古田群的二十二位TX也登上了去黄陂大余湾的巴士。
大余湾在黄陂的研子岗镇,距武汉市区大约40公里。这或许是离武汉最近的一个古镇了,确切的说它只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或者说以前是一个并不出名的普普通通的一个古老的村落,后被驴友们发掘出来而名声鹊起。经专家鉴识为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因而定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它建在木兰山脉西峰山下,从半山上俯瞰全貌。大余湾依山傍水,宁静如画,典型的婺源民居风貌。
据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余姓大户从江西北部婺源、德兴迁居今天的木兰川。
又据村谱记载,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历史辉煌。这里的民间雕匠、画匠、石匠、木匠远近闻名,特别是窑匠居多,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
到底那种说法是,一时还无法确认。
大余湾老宅虽已陈旧,仍可看出昔年的气势。古宅均用大块大块裁打得方方正正的条石砌成,石面上琢有细致入微的滴水线。硬山顶、翘檐、檐额彩绘、天井、承水池、木雕隔屏、清式架子床、清式扶手椅,一切都古色古香。连先祖余秀兰的墓和余氏族谱都保存下来。
进村后沿着青石板路款款而行,在一折一转之间一幢幢古老的连环而建的房屋映入眼帘。一律的青条石墙,黑瓦飞檐,形成院落交错的小巷,石磨、古井、油漆斑驳的木亭散布其间,偶见残缺的木石雕刻、画梁牌匾,依稀可以想见旧时的精美。
厚重的石墙,每一块都是用糯米和石灰粘结,虽然过去了三四百年,依然坚固如初。
湾中的古木亭,没有用一根铁钉
大余湾人砌筑的宅院,在形式和格局、用材与技术上,体现出极为完整的安居构想: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
我去年来过一次大余湾,今天又来,发现它改变了很多。
首先是新建了三星级的厕所,进去里面非常整洁,设备完好,正恭迎着你我的到来,但愿它不是“新建的茅屋三天香”。
也新建了一些与时俱进的人造景物,比如说:小土造林、石磨盘、石砧米等,公路旁建了隔沟景观带,几个保存较好的有意义的房屋,门上树了中英文的说明板,村后也新建了木亭走榔、围栏,……,所有的这一切告诉我们快来参加吧,我们马上要建成景区,要收票了。
村里静静的,只见几个正在建景物的工人在忙着。大家进村,直呼:好!好!参观的参观,拍照的拍照,忙呼起来。待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6 21:05:5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