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第一部分 山门 山门南向,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横排盲窗,上砌雉碟。城台上起庑殿,前后设廊,廊内置槛窗,两侧封实壁,面阔五楹,进深二间,单檐琉璃瓦顶,边沿施绿琉璃瓦,中供护法神,从左至右依次为四面护法神,章古鲁蓬护法神,大黑天玛哈戛拉护法神。山门前置石狮一对,再南为五孔石桥,山门两侧设腰门,有围墙相连。 山门北为碑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重檐黄琉璃歇山顶,砖拱结构,封实壁,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亭内立石碑三座: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背景及经过;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为乾隆亲笔。碑亭以北为五塔门,三拱门白台形制,实壁盲窗,上砌女儿墙,白台上立五塔,从东往西分别为黑、白、黄、绿、红五色,每色代表一个体教教派。清代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五塔门前置石象一对,为大乘派象征。五塔门北为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意观音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 [此帖子已被 珊娅子 在 2009-12-31 22:27:0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