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沉湖湿地在调蓄防洪、调节气候、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质、维持碳循环、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沉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4万亩,其中核心区8. 8万亩、缓冲区1.9万亩、实验区6.7万亩,是江汉平原上最大的一片典型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也是国内目前珍稀水禽越冬种群较多的湿地之一,在长江北岸极具典型性。 2000年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4年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工程2005-2010年规划》。2006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沉湖湿地由市级升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武汉市目前唯一的一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标准示范站”三个试点单位之一(沿海的上海东滩湿地、高原的青海湖湿地、内陆的沉湖湿地)。
沉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据统计,保护区有湿地维管束植物315种,有浮游植物65种,浮游动物92种,底栖动物73种,鱼类55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28种,鸟类153种,兽类 26种。其中,鸟类资源是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6种、省级保护鸟类有41种,特别是湿地珍稀水鸟的种数多及其种群数量大的特点在长江中下游比较罕见。据此,国际鸟盟将沉湖湿地列入了中国五大鸟类分布区之一(升金湖、菜子湖、鄱阳湖、洞庭湖、沉湖);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水鸟调查报告显示,沉湖湿地有6种珍稀濒危水禽的种类和数量都已超过国际《湿地公约》1%的标准,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30 18:05: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