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楚君2008在2011-5-4 17:29:00的发言:
黄龙山地区人文历史景观一撇
黄龙山不仅山川秀美,景色奇特,而且历史渊远,文化厚重。相传大禹治水就曾登此山,并勒石铃铭,山上多存历代道痕佛迹,至于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赋联,更是不可胜数,仅黄庭坚的石刻手迹就有十多处,如“黄龙山”、“法窟”、“三关”等,古代遗迹如观音井、三塔嘴、灵源桥、僧浴池、上天梯等也有很多,此外,山南天岳关作为抗日时期天岳关特别区政治局所在地,有国民党修建的抗日无名英雄纪念碑,上有蒋中正手迹“气壮山河”,山北清代所建的苦竹岭石卡,其侧巨石上蜀人杨汉域率兵破倭的记事仍历历在目。当然,最有影响的,还是信徒遍天下、跻身禅宗七宗之一的黄龙宗了。
自唐乾宁年间(758—759)年超慧创建黄龙寺,降伏吕洞宾为侍客童子,黄龙寺就名声大振,只是其经宗经超慧、海传、至愿三代即绝,五代战乱更是废为民居,虽然唐、宋曾三次敕封,但黄龙寺空有“三敕崇恩禅院”之名,直到宋英宗治平二年,洪州太守程公孟敦清临济名僧慧南入主黄龙,创立黄龙宗,黄龙寺才名至实归、丛林侧目。
慧南,俗姓章,江西玉山县人,11岁出家,先拜靖安县宝峰寺云门宗怀澄为师,后学衡山福严寺临济宗匠石霜慈园,得印可后先后住持永修同安寺、庐山归宗寺,晚年住持黄龙至园寂。慧南在黄龙,“传石霜之印,行临济三命”,创“三关”说教,开说话禅先河,赢得“三关陷虎,生断十方”之美名,自成一宗,名动天下,声振丛林,被奉为一代宗主、黄龙祖师。慧南之后,黄龙更是高僧辈出,弟子及再传弟子则“横被天下”。据说慧南得法弟子83人,俱为名山大寺的住持,而且这些高僧与朝庭权贵如宰相王安石、张商英、张浚、周必大和权臣徐俯、韩驹、李邴、张九成、郭功甫、张鎡及名儒三苏父子,黄庭坚、杨时、吕本中等相交厚,其中黄庭坚、苏轼、张商英更是黄龙的大居士、方外大弟子,可见当时黄龙寺的影响之盛,黄龙也正是在他们的扶持与倡导下风行全国。
在黄龙宗风的巨大影响下,高丽国师坦然欣然奉佛,皈依在黄龙五世育王介谌门下,坦然嗣王位后黄龙宗在朝鲜传播日广;而日本僧人明庵荣西,则拜黄龙第八世虚庵怀敝为师,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学成回国,即被升为僧正,更是在日本大倡黄龙学术,使黄龙后裔遍布日本全国,至今还有黄龙宗支派15个。黄龙宗通过日、韩传至东南亚,又从东南亚远播欧洲、美洲等地,使黄龙宗成为信徒遍布全球、影响遍及世界的大宗派,在佛教界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