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号 7点不到同学们准时上车,赶早游上清溪。上清溪深藏于群山幽谷之间,融汇桂林漓江的水、张家界的景、九寨沟的色彩、三峡的险峻于一峡。弯多、滩急、千回百转,山重水复,千峰排戟,万仞壁立。宽处平坦,不过 10 余米,窄处宛若小巷,不足 2 米,天留一线,有的仅容一筏通过,我们乘一叶形式古朴的竹筏翩然而下,只见奇峰突兀、峭壁林立,十分清幽寂静,峡内两旁植物茂密,生机盎然,真可谓,阳映岚光轻锁翠,阴收黛色冷含青;物美景多难暇顾,竹筏又过两仞山。我们蜿蜒在山峦叠嶂的赤石翠峰之间,恍若处身世外,如同进入了人间仙境,让你飘然欲仙,超凡脱俗;千回百转间,畅快体验千古原生态的漂游的乐趣。
状元岩位于上清溪下码头,入口很不起眼,几间平房旁边,一条石板小路伸向林荫的深处,因没有其它游客,显得分外寂静,几百米后正当大家感到有点乏味时,忽见一裂缝迎面而来,顿时欢快的笑语弥漫在山涧,穿行于峡谷,时而天光一脉,时而豁然开朗;时而丹崖扑面,时而曲径通幽;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边走、边看、边上,这里山涧幽谷,天风松韵,丹霞红艳,古木披荫,山藏千古丹崖,岩蕴旷世奇杰,道出了状元岩的神韵。登临峰顶,极目群山腾浪,满眼众峰苍翠,蓝天祥云,祥云蓝天,一切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豪气顿生。如果说昨天因没睡好,玩的有点疲惫的话,那么今天得到了极尽弥补。你看集体照,小组照,个人秀,挥舞纱巾的,扭动腰肢的,笑声,喊叫声…..真真把个不大的山顶观景台闹的沸腾起来。只是我的笔杵,倾尽文墨难以书诉大家欢快之情。 下午,我们的最后一站—尚书第。尚书第为明代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它以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而闻名遐迩。尚书第的街头不停转动的大型水车,街道旁,一色的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配以立有铜铸牌坊和许多人物群塑像,塑像展示的是泰宁崇尚文化知识,刻苦读书,考取功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塑像工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细细品味,慢慢游览,观赏下来,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8号 7点30分车准点离开酒店,开始了回乡之程。本来文到此处可划一句号,但来的路上,归的途中有些感人的小事,还是略一小述,一表寸心。我们包的车,因天热,加上跑长途,坐在最后一排时间稍长就如坐在电热毯上,去时小花好月圆就因坐长了,火重,使身上长了疥,归时不能再这样了,本想硬性安排互换,在与胖子和悠悠商量时,都认为还是的大家自觉换好些,按他们的意见在车上一提,即可得到大家的响应,且气氛非常活跃;也许是玩的尽兴,也许是昨夜休息的好,一路上轻松和愉快一直弥漫在车厢,伴着我们回到武汉。是啊,当秋叶说我年纪大但身体好要坐后面时,当鸷玉说我年青应该坐后面时,当大森林在山上见同学们拍 片片,忙前忙后要大家注意安全时,还有几位组长在吃,住,行上尽力为大家服务时,我不禁想,这是多么好的群体啊,衷心地希望我们的群、快乐与愉快常在、健康与美丽常驻、互助与关怀常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2 16:28:5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