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于青龙山、大花山之间铺展开来,宛如一首舒缓的小夜曲。”19日上午,穿行青龙、大花之间,“户外达人”胡正红边走边叹。武汉首条休闲健身步道江夏“大青龙”甫一露面,即引来赞誉无数。无论本土居民、周边驴友抑或远方来客,无不称道:最美步道名不虚传。
记者邹谨
天公作美
客似云来
从武昌街道口出发,驱车20分钟,即可走进群山怀抱,漫步绿海。江夏纸坊环山路东段生态环山绿道尚未正式推出,就因为独特的地缘优势,在江城徒步圈里“高热不退”。
为什么不办一场大规模的群众徒步活动?“大青龙”推出在即,江夏区文化局与武汉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长江日报户外联盟一拍即合,徒步大会应运而生。
群众热情高涨,报名上限一破再破。比赛前晚,8家大会指定酒店被省内外参赛者挤爆。江夏区文化局局长邓怀生感叹:没想到一场户外活动,居然能吸引这么多的外地来客!
各方齐心协力,筹备顺利推进。惟一的难题是天气,赛前连日阴雨让人揪心。主办方临时购买了2000件雨衣,放进为正式报名者准备的“大礼包”。“只要不碰上恶劣天气,活动照常进行”。
18日夜,豪雨如注;19日晨,应时而停。山风徐徐,2000多位参赛者开始了山林穿越之旅。获得团队赛冠军的天津户外队队员林潇赛后表示:这就是最适合比赛的天气。
19日14时许,颁奖仪式一结束,停歇了几个小时的雨又下了起来。大伙儿不禁感叹:徒步大会真是结了天缘!
小夜曲需
慢慢欣赏
在武汉徒步圈子里,最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大花青龙,风景最美。
前日漫步“大青龙”,山峦起伏之间,林木葱茏,鸟雀啼鸣。时而浓林蔽日,时而豁然开朗。最美步道,果然名不虚传。
69岁的熊裕安,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山~青~水~秀~。身旁友人打趣:这里一步一景,他是一步一诗。
这位黄石长跑协会的秘书长,带着80多人的大队伍来汉参加徒步大会。“这个赛道太美了,太好了,太漂亮了。赏心悦目且空气清新。”他用了三个“太”,不吝溢美之词,“我跟队友们讲,别那么快,慢一点儿,好好享受一下这个过程。太快结束了那多可惜”。
由于工作繁忙,45岁的武钢宣传干部胡正红未能正式报名,以编外身份加入徒步大会。身为“户外达人”,“大青龙”步道此前他已经多次走过。“这条路很平和,风景又美,很适合开展户外活动。宛如一首舒缓的小夜曲,沁人心脾。”他说。
山道之间,一位推着婴儿车的老先生分外抢眼。“呵呵,我可不是参赛者,我家就住在山下”。
对于这位章先生来说,推着自己一岁多的小孙子章煜晨上山遛弯,是每天的必修课,上午下午各一个多小时,“到了那个时间不出门,小家伙就会闹腾”。他称赞,环山路的修建,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最美步道
更需珍惜
记者随着徒步人群漫步绿道时发现,沿途虽然设有不少垃圾箱,但仍有少数人将饮料瓶、纸屑等随意抛在路边,令人感觉大煞风景。
经常参与武汉徒步活动的“老哥”对此感到十分痛惜,他认为,这肯定是刚接触户外活动的“新驴”所为。“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人都知道如何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确,在国外,户外运动人几乎100%都是环保主义者和志愿者。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户外运动箴言:“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相片,什么也不要带走!”这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应该恪守的一条基本准则。
据江夏文化局的王春英介绍,这条绿道修好后,很快吸引了大量人群前来徒步,如何保持良好的环境也是管理者一直考虑的问题。“我们每周都会安排专人来沿途清理垃圾。但今后来这里徒步休闲的人会越来越多,仅靠少量工作人员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大家都希望能拥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这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据介绍,大青龙健身步道还在完善中,今后将合理设置一些指示牌和服务点。不过,为了最大限度保持环境的原生态,步道不会建设太多人工设施。所以,大家以后到这里来休闲健身,最好能随身携带垃圾袋和必要的饮食物品,“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
花絮
乌干达
布熊洋洋
“乌干达布熊洋洋”——怎么样,这个名字够潮的吧!来自乌干达的黑人小伙儿布莱恩,与自己的3位华师同窗组建了一支队伍,参加团队竞技赛。成绩不咋样,队名很醒目。
若问名字怎么来,看看其他三人的姓名就晓得了——熊超、陈洋洋、李洋。
自带伴奏
团队竞技取前30名,获得第23名的临界徒步队也上台领了回奖。捧着获奖证书,来自武汉的席凤霞笑开了花。
下得台来,她迈着小正步,哼着运动员进行曲,“滴滴答答”自带伴奏地走向三位队友。“我运动,所以我快乐。”她得意地说,“当然能拿名次更爽。”
这支队伍是赛前临时通过Q群组建,有两名队员年龄刚刚符合报名标准,因而以“临界”为名。20岁出头的体院学生杨博说:“比赛之前才见到队友,发现居然还有59岁的,心里一凉,没成想还挤进了前三十。”
户外联盟的
“女汉子”
在个人达标赛的终点处,来自武汉体院众行社的韦鹏飞、黄婧、汪莉,忙碌得像小蜜蜂。
这几位都是首批加入的长江日报户外联盟资深会员。谈起去年10月参与的首项户外联盟活动,来自孝感的大一女生黄婧立马羞红了脸。那是一场“浑水摸鱼”比赛,她热裤、布鞋,是参与下水捞鱼的惟一一位女生,被戏称为“女汉子”。
半年过去,黄婧已经从一名“菜鸟”成长为众行社宣传部部长,不过依旧是那副风风火火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