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三叶草9

[原创] 重温历史 展望未来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188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588
发表于 2011-10-23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10403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188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588
发表于 2011-10-23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10403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9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495
发表于 2011-10-24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一路上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646
发表于 2011-10-24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历史     展望未来

      对疲于奔波,处快节奏发展的现代都市人来说,缓步追忆,重温革命发展史,激发爱国敬业情,共创和谐美好未来,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10.月22日,快乐古田群的同学沿着一条红色爱国游览线,缅怀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处处留下了串串足迹。

     早上8:30分,起义门集合,开始游览辛亥革命遗址。100年前,在自家门口演绎的一场历史悠长、惊心动魄、翻天覆地的“辛亥革命”,身为武汉人尤为自豪。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 辛亥英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

起义门原名“中和门”,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南路,是武汉市重要的辛亥革命遗址之一,也是武汉仅存的古城门。100年前10月10日,就在这里,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起义队伍占领武昌城,取得首义胜利,“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现存的起义门依原貌修复,由城门和城楼组成,“起义门”三字为叶剑英所提,195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在朱柱青瓦,斗拱飞檐的城楼流连忘返、在楼内的山石花丛,石雕亭台边静思怀念。


     10:20分我们徒步抵达红楼,它位于武昌蛇山南麓,首义广场北端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组红墙红瓦的百年建筑,武汉人称作红楼,亦即辛亥革命著名胜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今天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就设在这里。广场上巨大的孙中山铜像背后是红楼大院朝南的正门,大门上有铁栅栏两侧各斜挂一面旗帜。方形红色旗正中是一黑色九角星,九星尖的顶部和底部各有一黄星,称九角十八星旗,代表当时18省的炎黄子孙。我们抵达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缩短了游览进程:广场上人流如织,参观的人群排起了长龙,一不留神,同伴就会失散,领队当即决定,只在门口迅速拍照,日后再访。离开途中,我们既有遗憾又感欣慰。百年辛亥史,热情未减,英烈功勋,永世铭记,代代传承。


     10:40分,登上蛇山,我们选择以弘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民俗景区抱冰堂游览,它是蛇山三大景区之一。“抱冰堂”建于1909年,为清末两湖总督张之洞的生祠,也是辛亥革命百年重要建筑,现为张之洞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南腰,首义公园内,湖北省图书馆东边。堂内造型精美,结构精巧,为少有的单层正檐歇山式穿斗镂花建筑。四周花木扶疏,缀以假山湖石,逸趣盎然,景色宜人。历史进程中,张之洞策划和亲自指导下, 湖北地区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五倍学堂农务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也是诞生于当时。 张之洞晚年号“抱冰老人”,一生清廉自许、自持,虽经手银两千万,但死后却靠致赠的奠仪安葬。联想当今治庸反腐,不禁为老人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11:40分,到达昙华林。现在的昙华林主要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戈甲营、马道门、太平试馆、三义村以及花园山禾螃蟹岬两山在内的狭长地带,全长1.2公里。历史上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城墙比邻而居,现存的历史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或散布于三山(凤凰山、花园山、螃蟹岬)之间,营造了自然宜人的氛围。其中的中国近代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形成了昙华林的整体建筑风貌,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使中西文化交流在建筑上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武昌早期先进革命团体“日知会”在此建立;陈独秀、李大钊于此讲学;董必武、陈潭秋于此创立了武汉第一个中共组织。大部分名人故居、公馆依山而建,民居错落,互为参差,分布各建筑密集地带,当时各阶层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反映了历史街巷的结构形态和基本骨架,形成了昙华林颇具特色的古韵街巷建筑文化.。昙华林命名,一曰:巷内有花园,多为昙花且成林,“花”“华”相通,故而得名。二曰:巷内多住养花人,一坛一花,蔚然成林,“坛”讹为“昙”。昙花林特有的古风古韵吸引着同学们久久不肯离去,站在街巷尽头仍回首凝望。

 

     步出昙华林,同学们穿街过巷,转辗到达“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提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许多共产、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恽代英、澎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毕业典礼,多数学生被委任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97年农讲所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去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远处就是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这里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师革命好的时携夫人杨开慧机儿子岸英、岸青、岸龙居住的地方,也是1927年5月前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所在地,8月毛泽东离开武汉,发动领导秋收起义。当年在这里先后居住过的有蔡和森、澎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潭、罗哲等人。2011年与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府堤20号是陈潭秋烈士纪念馆。1922年至1927年陈潭秋和夫人徐全直以教书为掩护,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和居住过。当时,这里成了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湖北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荆楚大地艰辛开拓,创建发展党组织,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震古灼今的光辉一页。


     回味百年沧桑史,历史凝重。我们的民族从不断沉沦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从风雨飘摇、濒临灭亡边缘到繁荣富强;人民从穷苦不堪到总体上实现小康,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追新求异,注重品质修养,陶冶性情,享受生活,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85年定名的湖北美术学院形成了中国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新格局,开启了当代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崛起的新篇章。是华中地区唯一一所专门高等美术学府,全国八所美术学院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同学们路过美院,感受了浓烈的艺术气息,参观了一群有着“码头文化”身影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理想的幻影,个体的记忆、玩偶的自怜、琐碎的光阴、物化的童贞、绵延的虚华、精神的隐喻、荒诞的现实、日常的幻象等折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纠结形态为特质的心理诉求,成为有宏大叙事的“自我”挥洒。同学们真是大开眼界呀,纷纷把这无声的叙述留作永久的记忆。

 

     13:30分来到户部巷享受特色美食,岂能错过。户部巷,经政府按明清古朴形制修缮,在全街设立了一幅19米长、3米高的汉味早点文化墙,化古老于新韵、楚凤蔚然、特色溢彰、声名远播,每天人头攒动,终年生意兴隆。现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具有汉味小吃特色的知名品牌。

 

     14:30分同学们还要赶往市内的聚集地,再往城郊的府河进发。在那里,在今天,有一场武汉高品质人群的盛会、一场席卷大武汉的户外娱乐旋风——金穗卡城市边沿音乐帐篷节在府河举行。由于路途遥远、旅途颠簸和多方原因,我们快天黑才抵达目的地。窗外,泥土和杂草的芬芳迎面扑来,放眼远望,无边的野草映入眼帘,朦胧中犹如来到了大草原,只是草色显黄。远处已是灯火阑珊,那是无法进入主现场的车辆灯光和野炊的篝火。天色渐暗,泊车太难,走近细看,一片灯的海洋,一片车的海洋,一片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天黑无法辨色)的帐篷看不到边。“乐玩越野主题音乐派对”的现场,人山人海,有近郊的居民,有户外爱好者,他们有的站在板凳上、有的站在摩托车上,还有的爬上客车居高观看演出,看不到的就在各自帐篷里欣赏现场音乐。有来的,有走的,一波一波的人流涌入,无限高涨的热情兴致如此浓烈,此番情景令人震撼,同学们惊叹于场地的辽阔和壮观,更体会到了现代都市人释放自我,享受休闲,提高生活品质,追求幸福指数的美好愿望。

 

      今天的舒心生活是无数革命志士为国家、为民族的未来“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的伟大成果。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人们未来的生活将锦上添花!    本次活动要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特感要谢众群管的精心组织和策划,尤其是昆仑,前期进行了实地探路。在路上开展纯红色游实属难得。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有:平安是福  青青河边草  海涛  晓星  康桥  塔索 轻舞飞扬  杨柳  恋  昆仑  漫天菲  太阳雨  踏雪寻梅  暖兮  米酒闻  春之声  三叶草  嫣然  风竹  燕归来  心月  莉莉  绿茶  5楼的哥哥  海棠依旧  冬雪  老茶  一分一秒                                  这么同学都再次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689
发表于 2011-10-24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古田群又一次快乐之行。
港口大点 再漂亮点 还怕没有船靠岸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188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588
发表于 2011-10-24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硚口一群QQ:140358405 快乐硚口二群QQ:164253948 徒步、健身、身心健康、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1万

回帖

4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64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0-24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活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188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588
发表于 2011-10-24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硚口一群QQ:140358405 快乐硚口二群QQ:164253948 徒步、健身、身心健康、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188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588
发表于 2011-10-24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硚口一群QQ:140358405 快乐硚口二群QQ:164253948 徒步、健身、身心健康、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6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63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6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65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66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68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69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69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333
发表于 2011-10-24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p27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5 01:28 , Processed in 0.12522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