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灯光老师:
前几日有个路友跟我说:“我怎么感觉那个灯光看不懂别人说的话儿?”
▲还有很多人(甚至是所谓的某拍砖高手)看不懂妞兄的话呢。明明妞兄是在夸张、嬉笑式地讽刺别人的显摆,一些人却以为他是在显摆自己。怎么某些人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请君入瓮”也不懂呀?搞得我很无语。我对一些人的回复,也属于这样的反讽,装傻式的正话反说罢了。
当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在很多人眼里,灯光应该是很智慧的女人,很多他们都能一眼看穿的东西怎么灯光老师却看不懂呢?!
▲有什么不好回答的,你就说:灯光她就是个大傻。我保证不会怪你。别人觉得我怎样,对我来说,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怎么看我自己。
别人觉得我很智慧?我可从不敢说自己很智慧,虽然我的确说过我比某些人智慧。
老实说,我心里认为:你确实很多简易的现象或本质没有看懂。
当然,这些并不有损你的“智慧形象”,因为你只沉迷在“你自我单轨的思维体系”里,你看不见“远方”。
▲呵呵,也许你是对的,我的确一向看不清远方,所以我不喜欢看远方,只喜欢看眼前。我博客的自我介绍就是:“在时空无涯的荒野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能跟随着自己心灵的召唤往前走吧,走到哪里就是哪里,遭遇什么就是什么,我认了。”所以我给自己定下的修炼目标是:自以为灯。
“在茫茫的尘世、在行行色色之中,我们能够依靠什么呢?一切有形的都会消逝,只有一种东西属于你自己并且超越了有形无形,那就是你自己的心灵。所以,释迦牟尼的临终遗言是:自以为灯,自以为靠。
曾经有首流行歌曲唱道: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个家。其实心灵的家园永远不可能在外部世界找到,她就在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要学会自以为灯,自以为靠。
自以为灯其实就是在人生一次又一次遭受黑暗时,调整好心态,把握好自己。点亮自己的心灯,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之光驱散浓重的黑暗,照亮脚下的人生路。”
我做事也总是没计划,没远大目标,比较随性。说得好听点,我是逍遥者,洒脱不俗,没功利心。说得难听点,我是没上进心。
你说我“看戏水平,真差。”呵呵,我同意你的判定。
我的视力不好,所以我都是用"心"在看一切的。
▲论坛看戏,不是用视力,也不是用心,而应该用大脑。
这样的戏,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戏,有什么“好看的”呢?!
▲虽然没什么好看的,但你其实还是看了并发表评论了呀。就我来说,我对论坛的吵架并不排斥。其实,即使是吵架,也并非所有的吵架都毫无意义。吵架的时候,往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最容易看清很多事物的本质,让人快速成长、成熟。
我说到妞,我说到芬,其实我的意思很明白:到了那个见识和境界,玩正玩邪,都不好玩了。到了那个见识和境界,“正确”和“错误”还有必要去确实一下吗?
如果每次的大型争辩,都需要以他们二位的隆重出场来压台,那么
“你们”怎么成长呢?
▲妞兄的出台倒不是在压制“新人”成长,而属于友情出演。你以为妞兄愿意来这里玩吗?你难道看不出他偶尔来一下,也只为一份义气,为报答一份知遇之恩罢了(虽然我认为,其实我欠他的恩更多)。顺便说一句,我才发觉他的ID被锁定了,忽然就觉得这个论坛一下子好陌生,一些管理者实在让我无语。
评审团缺席,评审奖金缺乏,评审标准没有统一,
请问不停重复这样的“争论”有可能实现什么结果呢?
你想象的“真理普及”自然是落实不了的,最多的现实是:谁的熟人多,谁取胜?如果你不服,那么这个“混乱的吵嚷”会永无止境!
▲这段话倒让我心有戚戚焉。
“混乱的吵嚷”状态适合什么人?适合那些勇于探索没日没夜在琢磨“先有鸡蛋”还是“先有小鸡”的人们。
▲是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你明白吗?你每次的“挺身而出”,某种程度上"升级了"这些争吵的火焰,某种程度上伤害了最靠近你的朋友们。
为什么要多年来一层不变地陷入这样的程序里面?
--- 挺身而出发出你的真理的声音,争辩吵闹,受伤,离开,再介入,再受伤,沉寂。
然后再来一遍,又一遍。
▲ 先节选两段文字你看看,再回复你的质疑。
人为什么要登山?这是个古老的近乎愚蠢的问题,这和人为什么要活着那样既简单又复杂。若干年前在珠峰大本营的时候我就叩问我自己,北大山鹰社折翅希夏邦马的时候我在叩问自己,在德钦的梅里往事酒吧我叩问我自己,在怀柔登山训练基地面对那座由主锁和冰镐组成的山魂纪念碑我也叩问我自己……因为,山在那里。九十年前乔治·马洛里在攀登珠峰时遇难,代表着登山古典英雄主义的终结。他只留下这句被后世攀登者奉为经典的回答。于是,更多的攀登者吟唱着这句话走向了那个空气稀薄的世界,其中有的人永远融入了那片他们深爱的蔚蓝。
这些年来也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登山?登山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认为登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说有意义那也只是对喜欢登山的人而言有意义。登山必须是一项听从内心召唤的运动,任何关于登山运动如何美妙的说辞都只是对言说者个人而言,只是言说者的个人感受,和他人无关。但是对一个热爱攀登的人而言,攀登确实是一件充满诗意的事,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和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创造一段神奇的经历。 ”
现在回复你:首先,论坛就是展现自我、发出自我声音的地方。论坛也是社会的一部分,而非世外桃源。而我既然来了论坛,一方面要发出我个人的声音,另一方面要针对论坛的各种现象发出我自己的声音,不然何必来论坛?其次,因为,真性情在那里,良知在那里,所以无法不“挺身而出”。没办法,我认了。
我认为你是一个"文字人",所以我愿意有时候站出来卫护你。
▲谢谢!你真的看错我了。我只不过是一个喜欢以文字为工具来表述自己、与他人交流的凡人,而不属于光荣伟大的“文字人”。顺便请教一下书生,到底什么是“文字人”?真有这样一类人存在吗?
其实我在论坛早就独立、单飞了,所以不愿意再被任何人卫护,也不会再与任何人结盟。妞兄这次出现时,我与别人的辩论早已结束。所以他回来并非简单地卫护我(这次他的部分发言甚至是在拍打我、提醒我的一些思维误区呢),而是很有责任意识地免费进行“思维启蒙”以及“常识辅导”呢。我喜欢品味他文字中的那份睿智,的确经常让人醍醐灌顶。
但是在"文字人"这个层面,你比较让我失望。因为一旦提及你的文字要求,你便会说"我只是与路友们交流谈心。"对于文字本身,你并没有热忱和野心。
因而我开始接受一个事实:
你向往这样的"混乱状态"。
▲让你失望,我很抱歉。没办法,我不向往任何状态,所以的确没有成为光荣伟大的“文字人”的热忱和野心。随性的我往往是:走一步,是一步。或,该怎样,就怎样。我不刻意求什么,也不刻意躲什么。
如果这个向往,是你,或是你的潜意识里渴望的,那么你成功了。
▲我很看不起别人在论坛说什么输赢、成败。在一个虚拟空间都这么虚荣,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还不知有多虚荣呢!所以拜托任何人都别拿自己那个什么心度我那个什么腹。
抱歉,我的话儿说得太重了,因为我担忧:
▲不必抱歉。你愿意对一个人说直话,愿意与一个人认真交流,哪怕是严厉的批评,起码也证明你是在拿这个人当个人看待。
如若你不能看见远方,如若你不能消化你的文章里肆意渲染的美丽的概念想法,你的"受伤的痛苦"将是"宿命性的"。
▲呵呵,书生,请问什么是人生的本质?弘一大师(李叔同)圆寂前的领悟是:悲欣交集。说白点,就是:痛并快乐着。
我的文章里肆意渲染的美丽的概念想法?我有过肆意渲染吗?其实都是白描罢了。而且那些也不属于抽象概念,往往是很具体的目标。我不虚伪,也不装,或者说我装的程度,早就深到不装的地步了。所以,我可以坦然地“知行合一”,即: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努力去怎么做(不一定都可以做到,只是去为之努力),如果做的时候受伤,我认了。所谓“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吧(厚颜自夸一下,呵呵)。
我在此说破这些,茬子老师肯定不爽。其实他早已明鉴这些小道理,只是一旦大多数人都意识到这个"常识",茬子老师会感觉不好玩了。呵呵!
灯光老师,我们是朋友,
所以,我在这里。
▲真心感谢!很温暖。
所以,我说出来了。
我提醒你一句话:
千万的在路上的朋友们,喜欢灯光的文章,不是喜欢灯光的辩术!
▲唉,书生,你怎么这么久了还不懂得我呀?!我不为别人活,我为自己活。对我来说,自尊比别人的尊重更重要!
如果我们内心里确实厌恶那种混乱,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憋屈自己呢?
我们可以沉默。我们可以不参与吧?
▲我是想沉默,可我的良知不答应。我是想不参与,可我的真性情不愿意受憋屈。
没人逼着我们参与进去。我们自己的参与,某个程度上,加重了那种混乱。
▲没人可以逼自己,自己逼自己罢了。
我们如果不渴望那样的混乱,我们就不要参与。
我们如果向往那样的混乱,我们就继续燃烧和痛苦吧。
▲没什么刻意的不渴望,也没什么刻意的向往,只不过是该发生什么就发生什么罢了。在论坛这个相对自由之地,让自己的心灵也相对自由一点吧。
随手打字,不到之处,见谅!
▲别客气。衷心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 13:41: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