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现代济公

追寻沔阳三蒸(恳请各位有兴趣的TX补充资料-谢谢)

[复制链接]

30

主题

2530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261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19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公,等你寻访回来了教我们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62

回帖

1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24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饭店里面只做早点了,我很失望地吃了二笼蒸饺,也算是一蒸吧。店里的服务员对我讲他们早就不做沔阳三蒸了,没人吃,但师傅还在,还说他们的米粉很地道,别人是做不到的,遗憾!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62

回帖

1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24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我美丽家乡——湖北仙桃
2009-05-05 21:40

我的家乡——湖北仙桃(中国的体操之乡),它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市。

仙桃的由来

沔阳,古称复州。其建制上溯可至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堪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治沔城,曾为郡、道、府、州、县所在地,故尔古迹斑斓、文化底蕴丰厚,乃荆楚大地一座历史名城。现改为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之长江、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上。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48万。据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夏、商、周为荆州域;春秋、战国属楚;粱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始置沔阳郡设沔阳县,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建治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沔阳素称“歌艺之乡”,民间艺术比较繁荣,民俗剪纸更为醒目。1986年撤县设市。

       仙桃这个地名,很有传奇色彩。它的由来有六种说话:
  
       一、唐代贞观年间,回纥使臣缅伯高,奉国王命令,携一只仙鹅到唐朝进贡,途径沔阳境内,不料仙鹅展翅逃遁。仓促间,缅伯高只抓住一片鹅毛。无奈,他只好硬着头皮将鹅毛进贡唐太宗,并奏曰:“仙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鹅逃遁,倒地哭嚎啕。上奏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来,人们把仙鹅逃走的地方取名叫”仙鹅逃“,又称”仙逃”。久之,就由“仙逃”变成了“仙桃”。

       二、明代时,因仙桃地处汉江和锦瑞河之间,地势呈桃形,故取名“仙桃”。

       三、古时,仙桃名“尖刀咀”。后人嫌“尖刀咀”不雅,取“尖刀”诣音为“仙桃”。

       四、清代,有一老者装了一船桃子来此地出售,因质次价高,买者甚少,老者一气之下,将桃子掀入河中,此地帮名“掀桃”,后改为“仙桃”。

       五、传说孙悟空大闹蟠桃会时,将王母娘娘那五百年开花、五百年结果的仙桃饱食一顿后,还带了一些下凡,不慎失落一个在仙桃境内,这里就长出了一片桃林,结的桃子又红、又大、又香、又甜,人们吃了可以廷年益寿。“仙桃”由此而得名。

       六、有一仙女路过沔阳一个小镇,只见这里景色秀丽,人杰地灵,就想试试这里的人心如何,于是挑了一担桃子在此叫卖。买者甚多。她问:“你们买桃子给谁吃?”青年人说:“孝敬老人的。”老年人说:“是给小孩的。”仙女一听,连声称赞这里的人都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上桃子,便将没有卖完的桃子往地上一掀,顿时这里就长出了十里桃林,随之开花、结桃。人们见了都高兴地说:“这是仙人仙法长仙树,仙桃仙花结仙桃。”大家除把树上的桃子摘下来分给每家每户外,还赠送给过往行人。从此,这个地方就取名叫“仙桃”了

沔阳是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历史上包括今洪湖市,近年改制为仙桃市。这一带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三蒸即三样蒸菜,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鸡,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丸子,有的说指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曾专门赴仙桃考察沔阳三蒸现状的中国烹饪大师孙昌弼表示,“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鱼、蒸肉、蒸蔬菜。目前,在当地人家仍非常流行。  
       珍珠丸子是用肥瘦均匀的猪肉和鱼肉做主料,剁成茸拌上鸡蛋清,配胡椒粉、姜末等六七种佐料与湿淀粉调匀,用手挤成直径五分钱大小的肉丸,放入筛内滚粘糯米后装进小笼屉,在沸水锅上用旺火蒸。蒸出的丸子色泽晶莹洁白,米粒竖起似珍珠透明,肉丸软糯松泡,味道鲜美。
蒸白丸,以瘦猪腿肉和鱼作主料,更注重火功,其色泽乳黄,丸质软嫩,油润松软。

历史典故

       “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筒蒿为上品。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勤的妻子潘氏(一说为罗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
      据介绍,早在清代,武汉三镇就有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的招牌,后来还把店开到了北京等其他城市,成为全国叫得响的“湖北三蒸”。 “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就曾广为传诵。后来沔阳三蒸制作越来越精细、高档,诞生了蒸珍珠丸、蒸白丸等名贵蒸菜,进入全国各地大小餐馆。反倒是其传统做法逐渐消失,除了仙桃及周边小部分地区农家还保留外,餐馆几乎不做,而专门的“沔阳三蒸馆”早在上世纪末就几近绝迹。  


沔阳三蒸传统做法
       将五花肉和青鱼切成长5厘米见方的厚片,用布搌干水分,加精盐、酱油、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一起拌匀,腌渍十分钟。再将蔬菜(可选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茼蒿、藕)等洗净切段或切块,和鱼、肉一起拌上粗米粉,与米饭入一竹甑蒸,米饭放在最下面,蔬菜均匀铺在其上,鱼块、肉片又次第放于蔬菜上。盖紧甑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
做法(一)


原料:五花肉,草鱼,粳米,青菜(根据季节不同,口味不同,自由调配),盐、酱、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桂皮、丁香、八角各适量。
步骤:(1)粳米洗净控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三分钟,微黄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出锅,磨成鱼子大小的粉粒。
(2)将五花肉和草鱼切成长5厘米见方的厚片,用布搌干水分,加精盐、酱油、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一起拌匀,腌渍十分钟。
(3)将青菜(可选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同蒿、藕)等洗净切段,或切块,和鱼、肉一起拌上五香米粉,与米饭入一甑蒸,蒸具是杉木小桶。
(4)米饭放在最下面,蔬菜均匀铺在其上,鱼块、肉片又次第放于蔬菜上。盖紧甑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
      

做法(二)


原料:精选猪五花带皮肉(最好是五花三层),先将肉皮烧除猪毛后清洗干净备用。精选鲩鱼起肉备用。白萝卜切丝备用。
步骤:(1)将洗净后的五花带皮肉改刀成10公分长,0.5公分的厚片,用流水冲漂2小时以上,沥干备用。
         (2)将生姜末,红腐乳卤,味粉,蚝油,料酒,胡椒粉,甜面酱,美极鲜酱油拌匀备用。
         (3)将调好的蒸肉米粉用少许热水泡发后与备用的五花肉充分拌匀,上笼蒸约90分钟,扣盘即成,上面撒少许葱花。(蒸肉因为所需时间长,可以提前蒸好备用。)
         (4)鲩鱼则可以出品时拌匀调好的米粉蒸好一同出品。
         (5)萝卜丝要用白米粉调味拌匀,出品时蒸熟连同蒸肉和蒸鱼一同出品。


             欢迎朋友们来我们美丽的家乡——仙桃 来做客!!                                                          ♡碧水之玉 ♡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网友评论: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2009-7-16 17:13:16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62

回帖

1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24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62

回帖

1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24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饭店

饮食老店。位于青山工人村。创建于1931年,原址在汉口民生路口。后因建设武钢,迁至青山工人村营业。主营天(门)沔(阳)风味菜肴,以善制蒸菜而闻名。所制粉蒸肉、粉蒸鲭鱼、珍珠圆子被誉为“沔阳三蒸”,驰名全国。该店技术力量雄厚,不仅擅长蒸菜,对炒、糟、熘等烹饪技术也十分在行,所制糟熘鱼片、锅贴鸡、翻散鱼、雪里藏珠等菜肴独具风味。

现在已不是那回事了!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62

回帖

1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24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三蒸

                                        古清生

沔阳改名为仙桃,真是令人感到可惜,沔阳建县有1400年历史,一夕改成仙桃市,人们只有在品味沔阳三蒸的时候,复忆起沔阳,那个守候于长江、汉水中间的蒸菜和花鼓戏之都。沔阳,平原上的水乡,水网密布,草长鹤立,柳绿拂风,那辽阔而青葱的风景,曾令我无限向往。心里以为这样的地方,宜于画一幅夕阳、白鹤、水牛和牧童横吹短笛的水彩画,水边的草地,绿茵茵的无边无际。

沔阳的水草地胜似绿毯,儿童少年在此游戏耍闹,追逐和翻空心跟斗,因此出了四个世界体操冠军,最有名者为李大双和李小双。然而,我去沔阳的时候,沔阳已经改名为仙桃了,所以要去一趟沔城,去过沔城,也就算到过沔阳了。

在外地吃沔阳三蒸,常见有咸鱼、腊肉和腊鸭合蒸,若将此视为沔阳三蒸,那是一个可爱的错误。此三的表意,乃为无限,在沔阳实在是没有什么食物不能蒸。我初到沔阳(仙桃),发现饭店的沔阳三蒸与我在北京吃的沔阳三蒸大有不同。故问,方知举凡食物,皆可以蒸之。

沔阳显然是一个奇特的蒸食地带,据地方人士介绍,沔阳蒸食约有600年历史,我估计这是附会沔阳三蒸为“大汉”皇帝陈友谅夫人首创的编年史,我在河南偃师的商都博物馆见识了3600年的蒸罐,蒸食的历史,恐怕仅短于烧烤。烧烤的历史,可追溯至神农炎帝之“燔谷而食”。不问历史,但求现实,如今流行于天下的蒸食,还是要数沔阳三蒸为首。

在沔阳(仙桃)也一样,饭店的沔阳三蒸只能对付那些讲体面而味觉稍迟钝的名士高客,好的沔阳三蒸,仍然散布于沔阳(仙桃)街巷及乡下的无名小店。而且,好味道亦非鱼肉,乃一切飞禽走兽,沔阳三蒸至高境界乃其素食。我以为,蒸茼蒿为沔阳三蒸之极品,其次是蒸萝卜和蒸藕。蒸茼蒿,大约在江汉平原皆有流行,在中国地理的长江中上游平原,创造了水乡菜系的平民主义。平民化的蒸茼蒿,将青嫩的茼蒿剁碎,拌之米粉,如若菜糊,以小型的竹蒸笼蒸之,绵柔青绿,淡淡的茼蒿清苦味道和着米香味,那就是表达水乡人生的悠悠清苦味道。

蒸萝卜以及蒸藕,也一律拌以米粉。我以为粉蒸之法,可能因其粉浆包容了菜味,又因它的包容,使之菜的氧化过程阻缓,即沸蒸时保持了菜的青鲜。如蒸茼蒿,它所以能在熟后保护着青葱的绿意,粉蒸就是秘诀。蒸萝卜之绵甜,蒸藕的粉糯,皆为沔阳三蒸之美妙。恰好,茼蒿也是水乡的道地产物,那广阔的江汉平原,蒿类植物与水相连,拂天承日。萝卜、藕也是沔阳名物,流布于沔阳民间的沔阳三宝就有:沙湖盐蛋、红庙萝卜、沔城藕。那就说明,沔阳三蒸,萝卜必须生于红庙,藕则必须长在沔城。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906
发表于 2009-7-19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蛮喜欢吃蒸菜。。。。呵呵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278

回帖

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3822
发表于 2009-7-19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在天门吃了蒸豆角,还不错。那里的泡蒸鳝鱼很不错。
我停不下脚步---只因我和天边的那朵花有个约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

回帖

12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59
发表于 2009-7-19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济公对沔阳三蒸 情有独钟呀。原来我公公就蛮会做蒸菜的,他是汉阳人,最拿手的粉蒸鳝鱼。每次吃一盘不解馋的,现在他老家不在了,怀念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560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94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19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徒步运动与美食文化相结合,好
心灵健康,因为向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653

回帖

1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4655
发表于 2009-7-20 0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PF,P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4688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448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0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筹划好了,一起克撒,顺江而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293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0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3682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0343
发表于 2009-7-20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三蒸和汉川三蒸是不同的概念.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始终以宽容,大气,内心坚定善良,傲然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1万

回帖

5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804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0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味道不错
在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在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618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9-7-20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271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648
发表于 2009-7-20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62

回帖

1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24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沔阳三蒸”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帖子已被 现代济公 在 2009-7-20 13:09:20 编辑过]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5 04:31 , Processed in 0.0600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