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56|回复: 4

马口鱼的特征及习性

[复制链接]
回帖奖励 2 金钱 回复本帖可获得 金钱奖励! 每人限 次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712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5-7-17 12: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俗名花杈鱼,桃花鱼,山鳡,坑爬,宽口,大口扒,扯口婆,红车公。产于南盘江、元江、沧江等水域。
$ n; P# g- }+ ^$ z% v是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淡水鱼。/ l3 a5 [1 s* e+ S' X  D% w4 y

: V7 ~# i4 T/ V9 ^- l1 `中文名称:马口鱼
  m; A- @. W1 L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4 a/ [/ Q6 b+ ?% b# e分布区域:中国各水系均有分布
  t& R+ o8 P. i) F. l* C- i8 l. b亚    目:鲤亚目
1 b8 Y. ^7 i" d! M别    称:Chinese hooksnout carp/花杈鱼, n: i4 z! c) ~6 `% n
门:脊索动物门
% d2 D3 U4 a$ _气候带:寒温带
$ C2 J( q/ e$ M  w, Q% D界:动物界- A1 R& ~; {; y5 c' r( t/ v3 ]$ n) ]
% O/ }, v$ C& _* x9 E# u0 ?2 V; P
目:鲤形目
3 R% p$ u+ u1 B0 J科:鲤科& N1 I6 `/ i% h& P3 z- C
拉丁学名:Opsariicjthys bidens0 @. \$ x& F0 Z" N, q' e
纲:硬骨鱼纲
: x2 D. `# E% C  \亚    科: O% ~1 a$ w9 H5 {3 h% A- F" B
(鱼丹)亚科:亚    纲+ G6 F. [5 l, S! a" {
辐鳍亚纲:属
& v5 V3 d' i4 ~$ W 2126427jj0sjq0biw7337x.jpg & R- K+ ]1 @! x: r! y. W4 h
雌鱼
1 W. V( G4 p$ v7 N9 }- E t0121e94c2a9e3f8d64.jpg
* P0 s* z4 m$ x# g7 L雄鱼
6 @1 |/ L) }' u来自群组: 难民营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712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称:(南方)马口鱼
5 S$ f' i" a) @2 d5 b
类别:鲤形目鲤科 马口鱼属
+ p9 h$ w7 A/ ]& C3 c4 b别名:午仔鱼、山涟仔、桃花鱼、山鳡、坑爬、宽口、大口扒、扯口婆、红车公6 k1 L6 E4 N6 y& ~3 x" Z$ M6 x  w- {
濒危等级:易危2 q6 Y5 D% j7 q# K/ l& Y# y. z8 e
原产国家:中国
% m8 z( U& ]+ M3 b
& E7 ?7 A- T2 Q& N1 o( ~1 [ 2012102213412821.jpg , e2 W8 y9 \6 k+ X# p. d* @
生物特征:$ i6 E/ f8 G) n5 q0 [
一种生活的溪流中的小型鱼类。5 i6 m1 |( `  D0 G5 {2 z
体延长,侧扁,银灰带红色,具蓝色横纹。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雄鱼臀鳍鳍条延长,生殖季节色泽鲜艳。头后隆起,尾柄较细,腹部圆。头大且圆。吻短,稍宽,端部略尖。口裂宽大,端位,向下倾斜,上颌骨向后延伸超过眼中部垂直线下方,下颌前端有1不显著的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吻合。
- F+ k8 Q9 G+ j  q
) q& Q3 u) P3 W6 s上颔两侧边缘各有一个缺口,正好为下颔的突出物所嵌,形似马口,故名“马口鱼”。& a9 a+ x+ i5 ~6 ~: A+ I5 }
1557124q1zrvu8v41g1uzr.jpg 3 Z, J* _! `& K7 s
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为肉食性鱼类。
" d; Y! X8 o! s' x$ L+ i( H; @: f  a; j4 z- E! r, e1 Q$ H
马口鱼通常集群活动,以小鱼为食。马口鱼多生活于山涧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较急的浅滩,口角具1对短须。眼较小。鳞细密,侧线在胸鳍上方显著下弯,沿体侧下部向后延伸,于臀鳍之后逐渐回升到尾柄中部。背鳍短小,起点位于体中央稍后,且后于腹鳍起点;胸鳍长;腹鳍短小;臀鳍发达,可伸达尾鳍基;尾鳍深叉。背部灰褐色,腹部灰白,体中轴有蓝黑色纵纹,生殖期雄鱼头下侧、胸腹鳍及腹部均呈橙红色。: r% s! X: i0 Z% ?# m

$ w6 H" C7 c" D; h, ]1 g% `雄鱼的头部,胸鳍及臀鳍上均具有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体色较为鲜艳。% D" H1 w$ [2 b& F! z

* g* I6 L1 d# T+ r7 g6 {( [栖居于河川较上游的河段,喜生活在水流清澈、水温较低水体中。即使在同一条河川中,甚少有与其相近的鱲属鱼类。游动敏捷,善跳跃,性贪食,甚至可由此改变体型而极度肥胖。为小型杂食性鱼类。$ P# Z, Z, Z3 S9 `9 n7 j. S* `  n

- [0 L* P4 w) V' M3 F2 w马口鱼体重一般约50克,100-150克重的不常见,为小型鱼类,成鱼体长仅100~200毫米。体延长,侧扁,口大,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两侧凹陷,恰与上颌相吻合;性成熟的雄性个体臀鳍条显著延长,吻部、胸鳍和臀鳍上具有发达的追星,分布于从黑龙江到珠江的亚洲东部诸流域。多生活在山溪流水之中。性凶猛、以昆虫、小鱼等为食,幼鱼嗜食浮游生物。( t  Y& t1 C- |+ @/ M. P; }0 c
- e7 R5 S$ v& V6 o4 d
在华东,性成熟早,1冬龄即可成熟。3~6月间繁殖,此时雄鱼的头部、胸鳍及臀鳍上出现白色珠星,体色也更加鲜艳。6 S5 ], ]) b2 s3 }2 N) F

' j" g: x! ^! P3 z: m; M在某些山区种群数量较大,有一定经济价值。
1 w9 e2 S5 g  _% N; [" V( M/ Y( K0 E! N  B$ ~5 |4 C
2 U. n2 w, f# r! R7 L. a2 S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712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2: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习性:* ^4 [& F% n' O) [0 x% W/ W
/ ^7 H$ u5 k3 o' p" N# n3 a& h* N: g
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为肉食性鱼类。马口鱼通常集群活动,常同鱲鱼一起游泳、生活。9 V( y, t! f' W; [

0 o( k$ h, L3 Z8 E! |性凶猛,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马口鱼多生活于山涧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较急的浅滩,底质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在静水湖泊及江河深水处皆少见。它们通常集群活动,常同鱲鱼一起游泳、生活。
, n# w2 T6 j$ {
5 J- x; p1 o3 y0 l% ~最大个体可达20厘米左右。第一年生长较迅速,可达7-11厘米。: [( d$ o0 }4 w+ D% W7 @
1龄鱼即有繁殖能力。, G/ o7 _6 f$ h5 \" A* G
生殖期多集中在6-8月,在较急的水流中产卵。) L8 e/ p$ j* [" K
" c8 s( }$ o' C' A. {: {
马口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从黑龙江至海南岛、元江的东部各河流干、支流。此鱼不大,体重一般约50克,100-150克重的不常见,属小型鱼类。但其繁殖力强,生长快,产量较高,为普遍食用杂鱼之一。
7 Q) D" _1 n7 p0 |5 o" r* G" F) R* m1 b; M
在丘陵、山区是主要经济鱼类。
" J5 s$ {$ a, s- A 012502ctp3p9u7pk83bx9x.jpg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712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2: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口鱼是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中的东亚特有的鲤科鱼类。
+ ?' ^3 Z* u" A! Z/ O4 t马口鱼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及山涧溪流等清洁的流水水体中,它的存在预示水环境的清洁。
) Q5 }0 z: e5 U9 f9 ~  h9 f4 P' D 155843m030553n5i55igf5.jpg , e1 ^$ z+ }; c3 m. F
马口鱼广泛分布在中国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中小型鱼类。对于这样一种广泛分布的鱼类,从16个采集地点收集到的55个样品中发现了38种单倍型。利用通用引物L14724和H15915对样品DNA的Cytb区段进行PCR特异性扩增,从而得到马口鱼mtDNA中Cyt b区段1092bp的基因片断。+ _$ y) s7 V+ v; W6 R# z3 {( A

* Q) S& A' r8 M6 {' s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1140bp序列中,38种单倍型的差异表现在24个位点上,通过分析这22种不同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发现,最小值为0.1%,最大值仅为0.7%,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881±0.042,而衡量群体核苷酸多态的值却仅为0.00198±0.000 26,从而掌握马口鱼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真实情况。与同类野生鱼类相关数据比较得知,马口鱼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程度比较丰富,而单倍型之间序列上的差异很小。推测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u% x3 a% K! y8 ^! b. t
U8161P841DT20120831100759.jpg
3 Q/ d: y3 K) \; X! `! t4 f* q% u1)马口鱼具有生长快、繁殖力高的分布广泛的特点。$ R" P1 ^5 l/ Y! S( v
快速的生长和繁殖,提高了马口鱼种群对基因池中新突变的保持能力。如某一处出现新的突变,这种新突变的基因相对比较容易在群体中扩散和积累,使新突变在种群基因库中得以保存,进一步丰富了基因类型的多样性。
- [5 ?% _: C) C, x4 J/ n5 D
+ N3 O: g! E+ g, ~8 Q6 J( J+ }& h4 j2)马口鱼分布范围宽广,南至珠江,北至黑龙江都有分布。0 v+ P5 _, X' E
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中国的主要水系,如长江、黄河和珠江曾经通过人工运河相联系。水系的连通可能为分布于各水系的马口鱼提供基因交流的条件,而广泛的基因交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之间的差异。
8 ~& a  A/ ?! @1 w9 N2 o3 h" |
0 q+ e! Y1 W) u- Z9 D5 H: B) B3)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3 ?7 L/ b2 N3 t, s1 g
由于马口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人们能在引种家鱼时,会附带上马口鱼,这也会增加各地马口鱼之间基因交流的机会。
5 i9 C- E9 _5 S9 `
9 Z& i" U6 p2 ^( T. p# w6 I
' }2 X5 q$ p+ A/ @* y8 E2 t/ V( p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712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2: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钓法:6 q; [& H! M: X' f) i$ @
# ?' {( s7 k+ [& R$ x
一、选好适用的竿、线、钩
( l; R9 S% |  f8 Y/ i钓竿,长度在5.4~7米的手竿为好。因为钓这种鱼不能用支架,只能手举着钓。因此,钓竿又轻又软的好用。渔线,用细线好,直径0.1~0.15毫米的线。线要齐竿或更长,钩要小。. I3 v% v! D" P

( K/ v3 a0 ?2 V) p6 j二、选用既轻又爱吃的钓饵* d+ V( n6 m1 B/ d- D0 D& u/ }
岔口鱼喜欢在水上层活动捕食,所以在垂钓时,要用轻便的荤饵效果最好,如苍蝇、蜘蛛、小蚂昨、青虫等,苍蝇最好用,因苍蝇既轻又有翅膀能浮在水面不下沉,目标明显,拉动渔线时,钓饵像小飞虫一样在水上游动,鱼见后就吞,此时提竿十拿八稳。为了上钩快、集中,可以在钓位撒些麸皮诱饵,这样收获更大。- x7 e5 {6 {) b# t9 S) Q

6 |' G, D0 Q0 E- G三、借用风力和流水钓) d- z$ l9 i" T% e0 B1 c6 f9 P7 n) k
由于线钩都很轻,不易抛到钓位,所以要借用风力和流水,钓时最好选择2~4级风、晴天,有风鱼活跃,人站在上风头,举起竿子渔线借风力自然把钓饵送入水中,这样钓来得心应手。另外,此种鱼也喜欢在流水中活动,如没有风,就借流水把钓饵冲到钓点,拉拉松松,效果也不错。9 i) i0 r  k1 {* o5 d% `

' T2 f3 `( Q+ M% Z. F0 E3 g四、钓时要隐蔽) @' K6 k" K% D( X0 J' k5 h
因为它生活在水上层,很容易发现目标,一旦看见人和其它动静,就逃之夭夭,钓时一定要隐蔽,要找崖头,有掩身的地方,或者蹲着钓。也可以把渔线放长一点,减少目标。
. s8 Y2 Z7 P5 i5 K7 b) q( e7 s* x8 k0 i+ `4 E) B% @' ~0 X$ Y
五、不钓死点钓活点3 I- R. }0 w& c0 n+ z6 ~; V
钓水上层鱼不能和底层鱼一样一天钓一两个窝,钓的时间长了,一部分钓上来,一部分惊跑了,死钓一个点收获不大,因此,要流动着多点钓,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切不可守株待兔。  ]# N* J: g6 j0 w! ~( V

+ _" j" y& x. A$ ?% I( w9 a. U% t, s六、水库池塘等静止水域中! Q9 b) h) h$ d: s) f
可以用虾笼就地补一些小河虾做饵,鱼钩宜选8-10号大钩,从虾头钩入,尾部留一点钩尖露出,水位根据钓场马口活性选择中层和浅层,马口吞饵即黑漂。$ a! F) \$ l( a4 |4 _* g" X& _

" u# E8 {8 t" F6 Y7 i& O七、路亚钓马口
+ p# i' Y1 a6 R/ u5 H0 K" `5 \7 E用2.5-5克勺型亮片,长度2CM左右为佳,可以将3本钩换成3号小单钩,如果加一些羽毛改装成类似飞蝇钩更佳。鱼皮串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鱼密度大有时会满钩。7 e. ?  f; O2 a  }2 x4 `
% O  U: e* @! U. j) d

( ^& d7 c3 r8 X/ Y9 t, ?7 L2 Z  C6 P; y9 t) T7 A+ M

3 r; ?, o  P$ t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2 18:27 , Processed in 0.07902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