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楼外楼 于 2013-11-15 23:00 编辑
游客登江南黄鹤楼,据说只有在国庆黄金周,一口流利背诵崔颢的《黄鹤楼》就能规则免票,可惜我没去尝试。
稍记忆三次“黄鹤”的顺序,“…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抑扬顿挫、深情吟诵,仿佛有与朋友喝靠杯酒的快感,还有捂汗面窝热干面久负盛名的骄傲,余音绕耳,美哉美哉。
平时宅居,孤陋寡闻,才听说汉阳有棵500多年的银杏树,号称传说中的汉阳树,闻讯惦记数日,缘由才去洛阳镇钱冲探望千年银杏树群,余兴未尽。
乘黄金甲未落,多方打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活化石,还有点骑马找马的滑稽感,早知汉阳有杏何必随州求银。
武昌公汽经一桥到钟家村下车,往汉阳江边方向走一程路,遇红灯路口右转小街,五医院侧门进去,院子里打个转转,绕道医院大门方向,在挤出来的空间,远远看熟悉的银杏树轮廓,啊,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被确认的汉阳树。
近看老树8丈高,冠幅6丈,枝繁叶茂,三人够环抱。树干下端久经抚摸,包浆明显,只有树干中部臃肿的疙瘩皮看出它的岁月沧桑。看大理石铭,树龄530年。
猜想当年凤凰巷市井繁华,感觉现建桥街乱象,共鸣“大隐隐于市”的欣喜,挂牌、墙碑,还有那用唐朝“黄鹤楼”来烘托我们“汉阳树”的元素,虚虚实实,多见不怪。
仔细用纸笔换算,崔颢卒公元754年,今是公元2013年,也就是说《黄鹤楼》是1357年前撰写,树龄530年的话,起码827年(猜想不会是绝笔日)后“汉阳树”才破土发芽,呵呵呵。
惜别老银杏树,快走到汉阳长江边,重返去年汛期漂流长江的下水岸边。百舸争流,上溯在建的鹦鹉洲大桥工地,遥望雄伟的长江大桥、对岸耸立的黄鹤楼;顺走汉阳晴川江滩南岸嘴,仰望晴川阁、漫步成荫樱树丛,还有那棵晴川大院内的百年小银杏树,一声叹息,靓丽都是人工造景,与千年前崔颢宦海浮沉,终不得志触景生情,有感抒发功底墨文,终流芳千年佳句的场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汉阳树已成品牌,如今在路上抢注者肯定是位睿智达人。道听途说有耳聪目明的帅哥因抢注滞后,一气之下,枉称昏鸦老树,如雷灌耳也成美谈。
鄙人一月之内,拙笔“从海拔3000米的贝母侃到北纬30度的银杏果”、“遐思寂静银杏谷”,今调侃汉阳杏,也算收齐自娱。
{:soso_e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