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岗山位于湖北省位于蕲春、
武穴交界处。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最高峰815米,素有鄂东屏嶂之称,横岗山茂林修竹,郁郁葱葱,隋唐开山,寺庙林立,景点多而集中,横岗山耸翠为古十景之一,1988年经省民宗局批准,正式开放佛寺活动。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成立“横岗山森林公园”,成为毗邻省、县(市)宗教活动和旅游观光 的名山胜地。年游客20万人次。
横岗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西长6.4千米,南北宽1.5千米,纵观全园,酷似一条巨龙,头东尾西,横跨武(穴)蕲(春)两市县,武穴境内地属余川镇、
梅川镇、森林公园等三处管辖,东有太平乡近年修扩的盘山公路18千米直达山顶,西南有三条便道,多为石砌梯道,约23千米人行步道通达各主要景点,近有800罗汉石窟建筑成功正待开光,与庐山可比美,可称“吴有匡庐,楚有横岗”。
初步调查统计,横岗山森林植物共有166科,551种,仅木本植物就有63科、134属,216种;陆生脊椎动物4纲17目143种。山上佛寺道观盛极一时,曾有庙7座,殿厢塔室70余间,僧众200余人。既是真武祖师道场,又是地茂菩萨教化物,全山大小寺庙计有20余座,殿寺阁室100余间。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名诗佳作,据说现小学课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系李白作于此,尉迟恭笔墨尚存。
横岗山以它壮丽的森林整体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其悠久的宗教源渊、人文胜迹,壮观的寺庙建筑,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造就了它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恭有游山碑文尚存。寺庙景观有真武殿、圣母殿、祖爷殿、玉皇殿、云盖寺。横岗山寺庙始建于隋初,禅宗上祖道信幼年曾在此出家,卓锡七年。当年修炼时在石壁上留下的指印以及石凳、石椅、石屋至今仍在。唐宋时佛道合一,山上佛寺道观盛极一时,有“庙宇七座,殿厢塔室七十余间”。景区内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故公园性制裁为旅游、避暑、疗养、科研(普),生产经营兼具有多功能森林公园。
横岗山景点介绍 龟驮经书: 横岗山风景独特,景点繁多,许多景观都有美丽的传说,并留下了佛教的印迹。“龟驮经书”石就恰似一只神龟背驮一箱经书。相传它从遥远的西域送经而来,路上历经磨难,到横岗便涅磐成石。
龙头石雕:横岗山一景,融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于一体。巨石位于山顶,状于龙头奋起 ,其阴阳两面均有名人石刻。阴面为巨幅阳刻,“云”字清晰异常,阳面为阴刻诗文,阴阳互补,浑如天成。
舍身崖:地势高峻,陡于刀削,身居其上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相传禅宗四祖道信在横岗山卓锡期间,常在此参禅修炼,悟出舍身向佛之道。所以,后人称之为“舍身崖”。
太阳神庙:横岗山寺庙繁多,尤其在唐宋时期由于佛道合一,寺庙道观更是盛极一时,有“庙宇七座,殿厢塔室七十余间”。
龙松:卧横岗山为国家森林公园,植被丰富,林木茂密,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卧龙松生于峭壁之上,形似卧龙出山,蔚为壮观。
云界寺:因地处山顶,常为云雾履盖而得名。始建于隋朝初年,禅宗四祖道信幼年在此出家,卓锡七年,原寺已毁,这是1990年重建的新寺,为
蕲春县开放寺庙之一,常年游人不断,香火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