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7|回复: 2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复制链接]

16

主题

61

回帖

559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597
发表于 2013-4-21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译文:

黄帝生来十分聪颖而有灵性,三岁即善于言辞,十岁时知识广博,长大之后敦朴敏达,及至成年则登上天子之位。

(黄帝)问天师岐伯: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却不显得衰老;可现在的人,年龄刚到半百动作便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变迁所造成的原因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违背养生规律所造成的呢?

岐伯答: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加以保养,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所常规,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因而能够使形体和精神协调统一,活到应该活到的寿数,超逾百岁才离开人世。当今的人却不同了,把烈酒当琼浆一样纵饮无度,违背生活的常规,酗酒后纵淫行房,为了纵欲过度而耗竭精气,为了满足嗜好而使得真元败敌,不懂得谨慎地保持精气的饱满,不善于调养自已的精神,只知道贪图一时的快意。由于悻过了真正的人生之乐,起居作息毫无节制,因此到半百时便衰老了。上古的对圣人经常教导民众,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及时避开夻,同时心态要清净安颐,排除杂念妄想,以使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守持于内,这样怎么会受到疾病的侵袭呢?因此,人们就可以心情安闲,寡少欲望,心境安定无忧惧,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之疲惫,真气因而得到调顺,各人皆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已的愿望,不管吃任何食物都觉得甘美,任意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惬意,所处环境为安乐,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羡慕嫉妒,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朴实。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淫夻(音hua,义 大口)乱邪论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有才能的还是能力差的,都不会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烦心焦虑,因此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从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和伤害的缘故。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檐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欢迎大家

    加入“黄岐川水”(133069880),这个群的宗旨是 修身养性、纵情山水!

群号记忆

    一家三口去登山。13岁的女儿小名叫姗姗,妈妈要(1)姗姗(33)拎肉酒(069),我不拎,爸爸拎(8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61

回帖

559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59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黄帝问:人到年老时不能生育子女,是因为精力衰竭,还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呢?

岐伯答:女子到七岁,肾气便开始充盛,更换乳齿,头发生长茂盛;到十四岁时,天癸分泌,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而至,具备了生子育女的能力;到二下一岁时,肾气充满,智齿长出,生长发育期结束;到二十八岁时,身体最健旺,筋肉骨骼强健坚固,头发生长达到最盛的阶段;到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庞开始憔悴,头发亦开始堕脱;到四十二岁时,上部的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庞槁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到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亏虚,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微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因此形体变得衰老,失去了生子育女的能力。男子到八岁,肾气便开始充盛,头发开始茂盛,更换乳齿;到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若与女子交合,便能生子育女;到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肉骨骼强劲,智齿长出,生长发育期结束;到三十二岁时,筋骨粗壮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到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到四十八岁时,人体上部的阳气逐渐衰竭,而容枯憔少华,发鬓开始变得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脉博活动不便;到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肾为身体内主水的脏器,能贮藏五脏六腑的精气,因此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排泄精气。现在年老,五脏功能皆衰退,筋骨懈怠而无力,天癸已然枯竭,所以发鬓变得斑白,体态沉重,步态不再稳健,也不能够再生子育女了。

黄帝问:有些人年纪已经衰老,却仍然能够生子育女,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答:因为他们先天的禀赋超过普通常人,气血经脉能够保持畅通,而且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能较长时间保持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便竭尽了。

黄帝问:谙于养生之道者年纪超过百岁,还能否有生育能力?

岐伯答:谙于修养者,能够延缓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能够生子育女。

 

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译文:

黄帝道:我听说上古时代有被称为真人的人,能把握天地阴阳消长的要领,吐故纳新,保养精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内守,使筋骨肌肉与整个形体达到高度协调,所以能与天地同寿,永无终结,这是契合养生之道,因而能够长生。中古的时候有被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完整地掌握养生的方法,能应和于阴阳四时的变化,远离世俗生活的纷扰,聚蓄精气,集汇精神,悠游于天地之间,让视觉和听觉所及远达八荒之外,这是一类延益寿命和强健身息的方法,也可以归属到真人之列。其次有被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的和气之中,顺合于八风的变化,使自已的嗜欲和喜好同世俗相适应,毫无恼怒怨念之情,行为并不脱离世俗,而举止又不受世俗所牵制,穿着装饰普通纹彩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不让思绪有所负荷,以求安静逸悦,以求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其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数亦可达到百岁。其次有被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变化的法则,依照日月昼夜盈亏的运行,辩别星辰的位置,以顺应阳阳升降消长,根据四时寒暑变迁来调养,冀求符合上古真人的养生之道,也能够增益寿数,却有一定的极限。

 

原文: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夻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夻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以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欢迎大家

    加入“黄岐川水”(133069880),这个群的宗旨是 修身养性、纵情山水!

群号记忆

    一家三口去登山。13岁的女儿小名叫姗姗,妈妈要(1)姗姗(33)拎肉酒(069),我不拎,爸爸拎(8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3 9:34:5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3-4-22 15:24:00

 

抗灾能力是在抗灾中增强的

—— 浅谈日本灾后应急机制

作者:俞天任

唐山大地震的当时笔者在农村插队,当时上面发下来了不少材料告诉人们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办,笔者学了之后还向老乡们宣传,俨然很知道如何应付地震。

后来笔者到了日本,到日本不久就遇上了死亡人数6500人,伤者上万的19957.3级的阪神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笔者抱着四岁的儿子带着老婆赶紧跑出来,还有一位住在隔壁的国内来的交流学者也跑了出来,过了一会儿才有日本人跑来问你们蹲在马路上干吗?因为住的房子没有垮掉,所以人家不理解我们的行动,这才知道其实我们当时的反应是错误的,是国内那种不伦不类的地震教育的结果。

这几天听广播,电台里还是有各种挂着很吓人头衔的专家跑出来教人遇上了地震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应该往哪儿躲什么的。一听就知道那些所谓的专家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地震,实际上小的地震就是晃那么一下,大的地震也就只有十来秒时间,人根本就来不及反应,等反应过来,地震也已经结束了。只有一位参加过汶川地震救灾工作的地质学教授说的话内行,他说人们在发生地震的那一瞬间能做到的就只是用手护着头,其余的什么“安全三角区”都是一些可遇不可求的玩意。

实际上在真正遇上了地震的那一刹那,人就只能被动地承受了。能做的是事先的防灾减灾工作和事后的救灾重建工作。

当然这一次的芦山地震比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在规模和范围上要小得多,但是和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时相比,还是可以知道中国在对应地震救灾方面已经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整个救灾过程无论是从救灾人员的动员还是救灾物资的调配方面看来已经是有条不紊多了。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在应付地震方面很有一套经验,但实际上从这次来看两国的差距已经很小了,起码不是像五年前那么大了。现在的道路交通体系比五年前更加发达,更加畅通了,救援部队的装备也更加精良了,像直升飞机的保有数量就已经是五年前所不能比拟的,这样在把握灾情,像急需的地方运送人员物资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权。

信息通讯系统和五年前也大不同了,手机互联网系统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在前年日本3·11地震时就充分体现了出来,这几年来智能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普及,更是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畅通的信道。

五年前,笔者曾在博客上设想武警部队成立一两个师的专门救灾部队,虽然没有成为现实,但这次看来,部队和消防力量所拥有的救援装备和使用这些装备的能力比五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接受了上次地震救灾的经验教训,除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之外,一般人的行动也逐渐规范了起来,像这次在一开始就有相当多人主动倡导呼吁无关的人们不要一窝蜂去往灾区,以免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还会给救灾工作添乱。对于爱心捐助工作也不像上次那样到后来成了一场单纯互相比金额的表演,而是更注意实际。

但是对比一下中日两国之间的地震救援工作,还是能够看出中国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地方主要都体现在软件上。

(图注:日本小学生在地震应急演习中头戴防火头罩钻入桌底;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在发生大地震之后和中国的主要流程实际上差不多。实际上世界各国都一样,救灾都是军队唱主角,这是因为只有军队才能在人员,组织,开销以及体能方面能够满足救灾工作所必需具备的苛刻的条件。

但日本的准备工作要做得更好一些。

日本平时对于各处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就准备好了很可行的预案,比如就物流来说,救灾物资的运送由物流公司运到灾区之外的指定地点,能够进入灾区的只有自卫队“救灾出动”的车辆,这样整个物流通路就显得很干练。只要路在通着就不至于会发生大规模堵塞或者进了灾区以后找不着卸货点或者加油站的事故。这一套方法在3·11地震时一开始被没有执政经验的民主党内阁给取消了,他们认为救灾物资在灾区外重新装卸一次是在浪费时间,结果反而造成了极大混乱,后来不得不恢复原来的做法。

从公布出来的信息上可以看出,虽然到处都口口声声是“启动了应急预案”,但这些“应急预案”的内容有待于改进的地方似乎还很多。比如从公布的信息来看,灾区缺少很多物资,但其中有不少像急救药品和粮食这样的物资在平时就应该储备起来,准备在灾情袭来的时候使用,这一点就应该向日本学习。日本各地政府都有自己能够使用几天的灾害储备,定期点检更换,这样就是在受到灾害,道路完全断绝的情况也还能对付一点时间。


 欢迎大家

    加入“黄岐川水”群(133069880),这个群的宗旨是 修身养性、纵情山水!

群号记忆

    一家三口去登山。13岁的女儿小名叫姗姗,妈妈要(1)姗姗(33)拎肉酒(069),我不拎,爸爸拎(880)!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0 21:16 , Processed in 0.0590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