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香——青山十里江堤徒步漫记
序
一年半载以前,我对青山的感觉也许和时下大多数武汉人一样:一个与武汉城市主流生活和文化不甚合拍的地方。我只能说是感觉,因为之前的一切都只是道听途说,所以我不敢说有什么印象,印象是要自己去亲身体验的。我一直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从没动过到青山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我更是奇怪同样作为武汉七块城区中的一块,她为何总要被人淡漠和遗忘?是因为缘于她是大众有口皆碑的“郊区”、“乡下”之地,还是她自己过于清高而远离了都市灯红酒绿的繁华,不愿“从俗”而只能落得孤芳自赏、顾影自怜?也许是吧,人皆不能免俗,对城市的向往和依赖总是绊住了人们的手脚。这也是玩户外一族不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原因所在。但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即便是对于喜爱户外运动的我辈中人,为何大家对远处的山水那般的执着和迷醉,却一再的忽视了自己身边的风景?
我很遗憾过往自己的懒惰和狭隘、愚蠢和偏激,竟相信了身边人的“鬼话”,从而错过了身边这道值得留存的亮丽风景。但遗憾只是临死之人的心灵遗嘱,且生之人却要放开手脚去努力实践了。去青山聆听心灵的呼唤:这里你应该来,作为“驴友”,作为武汉人。
漫步十里香
2005年1月23日,天阴风急。是不是这又可以成为一个与青山错过的理由,大何一星期前在网上发帖子建议各路驴友青山聚首畅游十里江堤。但直到约定的9:00临近,还只是来了好心情和Yilin两位,其他之前表示关注和有意向的几位都没来。些许遗憾,却没有任何沮丧和抱怨,我们四位准时出发了。
按预定路线,横穿过武科大还算不错的校园,我们登上了建一江堤——本次徒步之旅的始发地。一上江堤,扑面而来的是江风送来的一阵清新,让人顿感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堤上三四个四五十岁光景的男子正专注的放着风筝,更为江野堤外平添了一份活跃的人气。我们叫住了其中的一位,给这次徒步来了个“首映式”。Yilin带的柯达相机倒不错,一路上都只见她兴奋的这里那里拍个不停,还不断的变换着角度和格式给我们“三剑客”拍特写。没有任何人为的调动,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也许这要拜江景风韵所赐。天空虽然阴霾,但只能说正是如此天气造就了一种特有的暮霭朦胧之美;草木虽然枯黄,但正是如此景色透露出了自然的冬意萧杀之气。恼人的寒风此时似乎都不再让人那么讨厌和不解心情,万物尽在其劲吹强刮下展现出催人振奋的昂扬和妩媚,似乎是在低语调情,又似乎是在苦意争春。我想,阳光下的春意无限固然让人向往和陶醉,但彩虹之前的风雨同样让人记忆常新、不容置疑。大家走的很闲散,一如在午后的阳光中漫步,思维也随之发生了错觉。
从建一慢悠悠荡到建四,我们就到达了十里长堤的一段人工景区——临江公园。虽是公园,但凡是去游玩过的人都知道,身临其间你仍然能强烈的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种感觉绝不同于汉口的江滩公园那般让人觉得虽美不胜收、大气凌人,却美中遗憾,雕凿味太重,丝毫找不到江滩的影子。这里人有欢声、树有密影、路有幽径、江有清流,冬季枯水期更是裸露出一大片石卧绵沙的蔚蔚大观。江水或缓或急的亲近着江滩,撞击在石砾上溅出一道道水花,浪声和着风声,让你如同置身于班德瑞制造的美妙氛围中,沉醉其中的你会由衷的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江滩啊!
滩上公园的绿化建设极为不错,道路井井有条,一些儿童娱乐设施和成人体育运动设施陈缀其间,虽然破旧却依然在节假日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给大人孩子们送去了欢声笑语。最绝的是,即使是人声鼎沸,你仍然能找出几处幽静的地方。或许这与公园的面积较大有关系吧。穿梭其中,你总能瞥眼撞见成双入对的情侣在草地或丛林间亲热无彼。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提及的特色之处——卡拉OK歌厅。个店规模虽不大却很成气候。老板们个个热情的站在自家门前招呼你进去。内部硬件设施还算不错,收费也不贵,15元一个小时,玩的高兴、谈得投缘,还可以和老板降到10元价。这里不分昼夜24小时营业,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夜间更是热闹。我一直很奇怪的是这种喧闹的繁华居然能和周围宁静的环境长期共处,却不曾让人生出一丝半毫的厌恶之情。也许两者不仅是统一的,而且能各自独立吧。这种独立就如同你刚从一个世界出来,一下子便又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难道又能归于园子大的缘故吗?
依依不舍的离开临江公园,一路经过青山(武钢)船运码头,天兴洲渡口,直到天兴洲大桥建设工地。我们一行在工地前稍事停留了片刻,兴致勃勃的观察起这个即将成为武汉长江五桥、即将与选址青山的武汉火车站一起给这个偏静的中南工业重镇带来发展和希望的百年大计工程。大桥据说是公铁两用桥,总耗资将达110亿元,建成后将会是中国的又一创纪录经典工程。想到这些,心底油然升起一股大武汉的豪迈之情。其实何止是青山,整个武汉多少年来在中国都显得过于沉寂了,昔日的繁华如东逝江水让人徒生伤感,幸而“九头鸟”是不甘落后和落为笑柄的,身后繁忙的建设热潮催人前进,让我们共同祝福和期待武汉明天更美好!
走不多远,远远的影影绰绰便能看到一座绿意环绕的山峰,峰顶矗立着一座式样别致、颜色鲜艳的古亭。我们的心一下子又兴奋了起来。想不到素来低调的长江之滨居然也会有如此张扬之作。熟悉地情的大何告诉大家那就是小有名气的矶头山,又名鸡鸣山。莫非此山曾开过鸡场,因日夜鸡鸣而名乎?呵呵,无从考量了。身后远远的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渐行渐近,定睛一看,这不是咱们最可爱的大兵GG嘛。只见他一路单骑狂奔,骑到近前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Yilin不失时机的掏出相机来了张“兵临山前”。
队伍壮大了些,一行人继续沿堤前行。约莫不到十分钟,我们就到了见证多党合作友谊的协商林。林子面积不大,树木也就大拇指粗细。林子中间不知为何修了块非常棒的人工广场。广场上一对情侣正相拥站立,真个是风景那边独好!
又往前十分钟的路程,便到了百年老闸——武丰闸。桥头立有一石碑,上书武丰闸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说这是那个吓得被人从床底下拉出来闹起了辛亥革命,后来还当过一段时间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黎公黎元洪亲笔书写。物是人非,桥闸墨迹为证吧。
过了武丰闸就到了鸡鸣山脚下,这里也是曾被誉为江南四大古镇的青山镇所在地了。只是穿越古镇上山,满眼的找不见古镇哪怕一丝半毫的影子,只好带着遗憾郁闷的登上了鸡鸣山。说是山,不过也就数百米海拔吧。但山上养护的还算不错,一路走的也别有情趣。我们更想看的是古亭,却不想亭子参观时间是早八点午11:30,我们也正好踩着关门的点到,看门的老头死活不放我们上去。大家只好笑脸相求,最后还是开了门上去了。亭子看来新建不久,上下共三层。上到顶层,整个青山便一览无余。当时我就想,崔颢当年登临黄鹤楼写下千古绝句,但现在黄鹤楼周边再不见“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自然美景了,他应该转道鸡鸣山,再作绝唱,首句就是“鸡鸣一去不复返”。
下过鸡鸣山,我们就近找了家小饭馆点了几样小菜,喝了点小酒。一番酒足饭饱FB后,我们又重新踏上了征程。中间经过了青山石化、青山船厂直至武钢工业港,一条因枯水干涸的河港宣告了我们此次徒步的终点。当时大何和大兵还商量着以后找机会越过河港继续向前走走。我们绕道到青山船厂特别的观光了一番。中间路过时有意没有经过现场,就是想着结束前再来次高潮。结果证明这样想是多么的具有远见卓识啊!
世界航运业迎来了航运周期的循环,同时也宣告了青山船厂春天的到来。整个长江青山一岸绵延近两公里,都是一派现代造船业繁忙的壮观景象。近10艘造型各异的庞然大物泊在江边,据说都是给国外制造的船舶。可惜大兵说的“挪威船”没亲眼目睹,也许早已造好驶入了太平洋吧。
高潮过后,曲终人散。我们的青山长堤之旅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坐上往返的中巴,笑容依然或深或浅的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没有疲惫,没有失望,惟有一路的风香,一路的回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