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大何在2010-7-25 23:18:00的发言: 看了老佛的转贴《汛期漂游 两冬泳队员魂断长江》(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87&id=140274&page=&star=3),通过网上看了这起事故的相关报道,有感而发,写了以下文字: 对于冬泳爱好者而言,长江之险,不在于水,而在于人类强加于长江之上各种船只。要想安全地体验到中流击水的豪情,就要学会避开江上船只,下水和起水时要注意避开岸边停泊的趸船,在江中漂游时,要注意避开行驶的船只。和马路相比,长江要比马路宽阔的多,江上的船只比路上的车辆要少得多,并且速度要缓慢得多。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冬泳爱好者是不会自己单独去渡江漂流的,而是选择跟一个团队结伴渡江,因为总觉得和团队在一起更安全。但是这个安全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团队所选择的游泳路线、下水起点和起水地点都是以能力最弱的那个人为标准。如果不是以能力最弱的那个人为标准的渡江漂流活动,虽然大多数时候也没有出什么事,那只是运气好,而幸运可能不是每次都有。 根据对媒体披露的情况分析来看:昨天清晨月亮湾冬泳队在下水漂游1公里后,虽然大多数队员向江心奋力游过下游的趸船,“江边停放着几艘大船,水流湍急游得十分吃力,大家争先恐后游过险段!”。但是,蔡珍珠却无力游过去,赵国全虽然曾是位体育老师,水性极好,但为照顾表妹蔡珍珠游在后面,最后二人都被卷入趸船之下而不幸遇难。 以往的渡江漂流活动,能力较弱的人掉队遇险的情况就时有发生,只是幸运的是并没有酿成事故。例如:楚天都市报2008年的一篇报道(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080914/ctdsb484775.html)。
在此提醒一下:对于活动组织者,渡江漂流活动务必要以能力最弱的那个人为标准来进行策划和组织。对于活动的参加者,首先要量力而行,其次对你所加入的团队要有清醒的认识。
愿昨天的悲剧永远都不要重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6 18:47:08编辑过]
打S的都是会拳的,
淹S的都是会水的,
生命如此脆弱,
珍惜每天给与的86400秒吧!
-------------------------
在此提醒一下:对于活动组织者,渡江漂流活动务必要以能力最弱的那个人为标准来进行策划和组织。
木桶理论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啊,
勇士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0 2:02: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