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红安参观完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后,我们乘车来到了红安、黄陂、新洲三地交界处——太平桥乡高峰山村庙岔:熊家小坳。这里可真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全村十户人家,全都在外生活、学习和工作,不要说村里看不到1个年轻人和孩子,连老人都看不到1个。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已经将飞檐翘角、石头垒起的旧房改造成了红砖瓦、防盗门的新房,但家家户户大门紧锁,大门上写着的“谢辞”的黑色大字,在寂静无人的村庄里,在人声、狗声都没有,只有坟墓的漆黑深夜,叫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早上被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原来是清明节回来给老人扫墓的人。这个村平时根本看不到什么人,只有清明节才有一点人气。城市化进程就这样一步步渗透到农村。
我们从红安大路边坐车到太平桥乡高峰山村庙岔的路途中,开始的一段村村通公路还好,可深入到里面后,高低不平、磕磕巴巴的沙石路、泥浆路,颠簸得你五脏六肺都要摇出来。快到村子时,才看到一段由熊总在珠海兴业工程幕墙有限公司工作的哥哥出资建的平坦水泥路。这里的土地一点也不肥沃,土壤里尽是一些黄色的沙石,而看不到一点黑色的肥料。村里的土地大都荒废着,田里零零星星种着一些油菜、小麦和茶树。一些农田被挖成了鱼塘,可是也没有人承包鱼塘来养鱼养虾,养猪场也空着没人管。10多年前规划的养鸡场1万元租地费可使用30年(这里的地真便宜),现在新洲区仓埠高陈20万只蛋鸡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区的20栋鸡舍正在修建。武汉城区的一个人也在这里承包了农田,准备种植果树,无论是公家还是私人,都看到了这里土地便宜的商机,他们都是有经济头脑、经商的料。等这里发展了,一些人醒了,再想在这里投资,就再也不能低价买地和租地了。熊总他们村里十户人家虽然不在村里住,但还是将房子修得很好很结实,一是因为这里是他们的老宅,是他们生于斯的地方,但也是为了房子不垮,等待着这个地方发展、发达起来以后的商机。
红安大路边太平桥乡高峰山村庙岔熊家小坳里的十户人家没有人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无人村,但黄陂甘棠熊家大坳里的一百户人家却人气很旺,家家户户都有人住,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红安十户人家里的人更能奔。最有意思的是,在黄陂、新洲打电话和手机算市内话费,在红安打电话和手机却算市外话费,因此一些红安人将黄陂、新洲的电话线接到自己家里打电话,打手机也到一步之遥的黄陂、新洲境内去打。
我们在红安大路边、黄陂甘棠、新洲方杨三地交界处修建20万只蛋鸡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区的地方,看到了一块三角形的石头,石头的三面上分别刻有红安、黄陂、新洲的地名,地名下面写着国务院三个大字,落款时间是1997年,我们在这个写有3个地名的石头上摆各种pose照相,一脚踏三地。我们在田间地头的傍晚,看黄灿灿的油菜花上一轮火红的夕阳,在月明星稀的深夜,观满天的星斗,看在城市里难得一见的青青麦苗,轻盈蒲公英,可爱的白蘑菇、咖啡色蘑菇打着小伞,母牛和惹人怜爱的小牛添犊情深,采摘不知名的紫色小花,听鸟鸣闻花香,感受和平时不一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