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9|回复: 26

生存与健康!(爷爷的寿命为什么比奶奶短?)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7432

回帖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42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4-2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粮食危机不存在

  最使人宽心的是关于粮食危机的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第二年战事基本平息,当时最紧迫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那时候的人口是五亿三千万,估计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吃不饱肚子。许多农民参军就是因为参军能够吃饱饭。当然也只是很勉强的吃饱,拿粮食品种来看,大米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才有机会尝一点。平时的主粮是高粱或小米。共产党就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那时候全国还实行供给制,个别单位开始试行工资制,工资用多少斤小米来计量,可见粮食有多重要。其实这并不奇怪。自古以来粮食就代表财富,史书上描写西汉文景之治国家的富有,就是粮库里堆满了粮食,多年吃不完都烂掉了。说一个人穷,用‘家无隔宿之粮’来形容。所以说,粮食代表着财富。

  那时候最让人们担心的就是如何喂饱这五亿多人口。如果有人说我们将来要喂饱十三亿人口,而且吃得更饱、更好,不但要吃粮食,还要吃水果,吃肉,吃海鲜,人们一定以为你是白日说梦话。可是半个世纪以后,还是这块土地(其实耕地还减少了几亿亩),还是中国人,居然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现在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愁没有粮食吃,而是吃得太多,需要减肥了。而且中国从1999到2003连续五年因为粮食吃不完,放在仓库里要变陈化粮(已经变了不少),不得不赔钱出口。为什么要赔钱?因为世界市场上粮食也是太多,价钱比国内还低。全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粮食危机。

  有市场就不缺粮

  这样的事实未见得就能够说服人。坚持认为有粮食危机的人还会说,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挨饿,难道这不是事实吗?的确,营养不良,挨饿,这都是事实。但是原因根本不是粮食生产不出来,而是他们没有钱,或者虽然有钱但是拿钱买不着粮,和我们三年灾荒时一样。饿死的几千万人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粮食市场,有钱也白搭。现在的朝鲜犯了同样的毛病。没有了市场,不但没有粮食,电力、通讯、医药等等,一切供应都可能中断,到那时候人们才领会到市场的重要性。主张搞计划经济的人就是因为不懂得市场的重要性,没有搞清楚三年灾荒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市场,不是没有粮食。如果有市场,全世界一点也不缺粮,买一点进来,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至今国家从来没有公布过那时候国库里的储粮数字,如果粮库按照商业原则运作,粮库老板会借此机会抬高粮价,发一笔大财,饿死的人也会少得多了。如果粮库老板人数很多,彼此竞争,粮价也高不到哪儿去。的确,是市场救了人类,给了人类以发展的机会。可是它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对穷人极不公道。市场上样样都要钱,而穷人就是没有钱,搞得他们寸步难行。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没有市场,否则的话,穷人富人一块儿完蛋。我们只能想办法扶贫,克服市场的缺点。这就是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这几年的核心任务。

  粮食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人类历史上确实长时期因为缺粮而挨饿,人口增长非常缓慢,人的寿命很短,都因为吃不饱,但是近一百多年情况逐渐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粮食太多卖不出去,而石油却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所以有大片农田准备或已经改种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或者将粮食转换为燃料酒精。不过大部分人的想法还没有习惯新情况,还是老眼光,前面提到的布朗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人由于上了他的当,不适当地增加粮食生产,造成供过于求,先是过分的化肥、劳动、土地的投入,以后又不得不赔钱出口,几年来损失至少上千亿元。

  如果粮食危机不存在,土地问题也就没有了,因为土地的担心主要是耕地不足。既然粮食没问题,对耕地的担心也就多余。顺便说一句,由于对耕地的过度保护,耽误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房价飞涨,也与此有关。损失有多大还没有人计算过,我估计也不少于几千亿元。

  有替代就无危机

  下面说说水危机和能源危机。水和能源的性质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稀缺资源。但凡是有用而必须花钱买的东西都是稀缺的,只不过有的更稀缺一些,有的不那么厉害。稀缺的程度用价格来定量地表示,水和石油稀缺的程度在上升,价格在上涨,这用不着着急。如果稀缺而不涨价,这才要着急。我们的问题正在于此。既稀缺又不想让它涨价,结果肯定是供不应求,市场上买不着,当然出现危机。

  如果自由涨价,就会有替代办法出现。比如用风能发电,用电作动力开汽车,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块石油。现在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石油价格还不够高,替代不合算。事实上替代的办法多不胜数,我们可以用酒精开汽车,也可以种菜子油转变成柴油来开汽车,用注入高压高温蒸气的办法提高油田的采收率(现在的采收率一般只有35%左右),还可以用注入二氧化碳、注入氮气等等办法,总之有几千种办法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只要石油价格涨得够高,这些办法都能够起作用。所谓节约,实际上也是替代。通过保温节约能源,其实就是用更好更多的保温材料替代能源。减轻汽车重量以节能,就是用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材料替代能源。

  至于节水办法就更多了。以色列水比我们更少,但是他们还能够出口农产品,因为他们找到了更有效的替代方法。经济学就是研究替代的学问,它不同于物理化学。化学中说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这个比例丝毫也不能改变,但是在经济学里不存在任何固定比例。炼一吨钢要用多少电,不一定,可高可低,就看价格。人们总是用低价的东西替代高价格的东西。没有替代就没有经济学,有了替代永远不会发生危机。为何专家大谈危机?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危机统统都是子虚乌有,都能够通过替代解决问题呢?并不是。首先,因为天灾人祸,石油短时间的供应中断是很可能的。国际能源协会要求各国储备90天石油进口量,以防万一。我国只知道修粮库而不懂得修油库,现在明白过来了,正在开始修建。但是真正能够用得上,还得两三年以后。更现实的危机是金融危机,现在看来已经很难避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最需要研究的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用什么方法减轻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既然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水危机、土地危机统统都不存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专家都说危机确实存在呢?原因有二。首先因为各方面的专家未必都懂经济学,真正懂得经济学的人不会被这些危机吓唬住。其次这和职业利益有关,粮食专家强调粮食有危机,自己可以得到重用,至少那位布朗先生确实是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确确实实风光了一阵子

  

[此帖子已被 偶啤酒肚 在 2008-4-2 22:24:59 编辑过]

人已活到快50了,土以埋到肚脐眼了,打多点八十岁。人生苦短,一晃就消失了,几亿年难变一个你,所以把握你今天,珍惜今天,在路上晃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7

主题

7432

回帖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42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奶奶的寿命  为什么比老爷爷长?

    我想问一问,是老虎、豹子的寿命长,还是龟、蛇的寿命长?回答当然是龟、蛇寿命长。这就启发我们动养和静养一定要合理安排,不能偏颇。

    有的人以为拼命运动身体自然会好,其实不然,运动过度的人寿命并不会长。

    老奶奶的寿命为什么比老爷爷的长呢?

    老奶奶的寿命长,除了生理特点以外,还在于老奶奶善于静养。所谓静养,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总之,一切都优哉游哉,她们运动少,吃得少,所谓少吃少动,没事多睡觉,一句话,活得很舒服。特点是和龟、蛇一样,善于节能,善于静养,于是阳气耗散得少,阴津保护得好,所以生命的烛光能常亮不灭。

    而老爷爷则相反,喜欢动养,就是节奏快,包括呼吸快、心跳快、吃饭快、动作快,好喝酒、侃大山、玩牌、好运动、睡得少,所谓多吃多动,精力倒是好,但不一定能
长寿;有的也能长寿,但活得很累。特别是像虎、豹一样,大量耗能,于是阳气耗散得多,阳气、阴津保护得差,所以生命的烛光熄灭得早。

    相对而言,静养比动养更能长寿,但动养精力好。

    动养的人,什么都可以吃,瘦肉、肥肉,蛋都能多吃,因为口福好,所以活得也很潇洒。但静养的人,就要常用丹参片、山楂等以促进活血化瘀。

    东方养生的最大奥秘 ——动静交替

    只静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亦动亦静,缺一不可。

    东方养生在动养和静养方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足够我们汲取。

    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动则生阳,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静则生阴,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

    总的来说,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没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动养为辅;反之,腹围大、血脂高、胆固醇高,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就应以动养为主、静养为辅。
 

[此帖子已被 偶啤酒肚 在 2008-4-2 22:25:55 编辑过]

人已活到快50了,土以埋到肚脐眼了,打多点八十岁。人生苦短,一晃就消失了,几亿年难变一个你,所以把握你今天,珍惜今天,在路上晃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786

回帖

1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5282
发表于 2008-4-2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养为主、静养为辅。健康   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7

主题

7432

回帖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42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一想,你减肥方法合理吗? 

  现在的减肥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健身器械、仰卧起坐、节食、减肥药、跑步等等层出不穷。人们总是希望通过短时间、高消耗来达到减肥的目标。但很多人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虽然大部分脂肪下的肌肉变得结实了,可是围度却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明显增加。出现这种现象时,你就应该好好想一想,你的减肥方法是否正确。
    1.一般来讲,作运动20分钟以上,身体才开始动用脂肪,也就是说每次运动时间至少不能低于25分钟;

    2.锻炼时身体所消耗的热量比平时要多,所以锻炼结束后会出现饭量大增的现象,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体重不但不会减,反而有增加的可能;

    3.有些人由于工作紧张,锻炼起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效果可以说很小,甚至没有。对于不能保证每天抽出25分钟以上的时间用来锻炼的人,可以将时间分为3个不连续的10分钟进行锻炼,做到持之以恒,同样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4.一些减肥者喜欢在饭后进行锻炼,岂不知饭后锻炼,会促使新陈代谢处于亢奋状态,从而使过剩的热量转化成脂肪,因此饭后锻炼是不利于减肥的;

    5.一部分减肥者喜欢做剧烈运动,应该注意的是,剧烈运动后应该让肌肉及时得到恢复。最好用隔日重复同一锻炼的方法,交替进行锻炼,达到减肥的目的;

    6.最有效的减肥方式是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代谢耐力项目。如:慢跑、游泳、健美操等等,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同时还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人已活到快50了,土以埋到肚脐眼了,打多点八十岁。人生苦短,一晃就消失了,几亿年难变一个你,所以把握你今天,珍惜今天,在路上晃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2116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28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4-2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肚肚不徒步又开始在研究这些了呀。
本论坛ID荷花仙子1 荷花仙子2 ......100....均不是我的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115
发表于 2008-4-2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啊,仅仅就是因为女性的生理机能在出生时就比男性要好一些。
在路上,我们一直在一起!
在路上,我们永远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荷花仙子:
肚肚不徒步又开始在研究这些了呀。

肚肚只能在纸上谈一下,不会有实际行动的!

联系电话;18986282079 地址;关山一路和雄楚大街滴交叉路口
QQ;3955136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560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94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4-2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阅读了

肚子随莫斯都晓得,我太崇拜了

心灵健康,因为向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7

主题

7432

回帖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42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抗义!严重抗义!纵观偶以前的老贴到如今的新贴,那个叫谁谁谁?哦、叫"宁跛畏步"滴淫,不管偶发么贴总是急急先锋狗急跳墙滴跳出来反对偶,发表一些对偶人格有严重打击滴盐论,书不知对我的身心健康帶来极度影响!你是不是要把偶整成神精你心里就痛快了?

                   抗義!严重抗義!

 

 

[此帖子已被 偶啤酒肚 在 2008-4-2 22:29:21 编辑过]

人已活到快50了,土以埋到肚脐眼了,打多点八十岁。人生苦短,一晃就消失了,几亿年难变一个你,所以把握你今天,珍惜今天,在路上晃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658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421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4-2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没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
由生命造就到丰盛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95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009
发表于 2008-4-2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雪:
动养为主、静养为辅。健康   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369

回帖

1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2565
发表于 2008-4-3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啤酒肚:
  老奶奶的寿命  为什么比老爷爷长?

    我想问一问,是老虎、豹子的寿命长,还是龟、蛇的寿命长?回答当然是龟、蛇寿命长。这就启发我们动养和静养一定要合理安排,不能偏颇。

    有的人以为拼命运动身体自然会好,其实不然,运动过度的人寿命并不会长。

    老奶奶的寿命为什么比老爷爷的长呢?

    老奶奶的寿命长,除了生理特点以外,还在于老奶奶善于静养。所谓静养,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总之,一切都优哉游哉,她们运动少,吃得少,所谓少吃少动,没事多睡觉,一句话,活得很舒服。特点是和龟、蛇一样,善于节能,善于静养,于是阳气耗散得少,阴津保护得好,所以生命的烛光能常亮不灭。

    而老爷爷则相反,喜欢动养,就是节奏快,包括呼吸快、心跳快、吃饭快、动作快,好喝酒、侃大山、玩牌、好运动、睡得少,所谓多吃多动,精力倒是好,但不一定能
长寿;有的也能长寿,但活得很累。特别是像虎、豹一样,大量耗能,于是阳气耗散得多,阳气、阴津保护得差,所以生命的烛光熄灭得早。

    相对而言,静养比动养更能长寿,但动养精力好。

    动养的人,什么都可以吃,瘦肉、肥肉,蛋都能多吃,因为口福好,所以活得也很潇洒。但静养的人,就要常用丹参片、山楂等以促进活血化瘀。

    东方养生的最大奥秘 ——动静交替

    只静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亦动亦静,缺一不可。

    东方养生在动养和静养方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足够我们汲取。

    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动则生阳,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静则生阴,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

    总的来说,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没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动养为辅;反之,腹围大、血脂高、胆固醇高,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就应以动养为主、静养为辅。
 

[此帖子已被 偶啤酒肚 在 2008-4-2 22:25:55 编辑过]

恩 有道理!

肚肚是不是经常在家静养,所以肚肚月来月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3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37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1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4-3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2116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28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4-3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啤酒肚:

抗义!严重抗义!纵观偶以前的老贴到如今的新贴,那个叫谁谁谁?哦、叫"宁跛畏步"滴淫,不管偶发么贴总是急急先锋狗急跳墙滴跳出来反对偶,发表一些对偶人格有严重打击滴盐论,书不知对我的身心健康帶来极度影响!你是不是要把偶整成神精你心里就痛快了?

                   抗義!严重抗義!

 

 

[此帖子已被 偶啤酒肚 在 2008-4-2 22:29:21 编辑过]

肚肚莫生气哟,你心理素质好,相信你不会成神经病的。

本论坛ID荷花仙子1 荷花仙子2 ......100....均不是我的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3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争取每天来温习一遍,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增加我的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100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692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4-3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养为主、静养为辅。
快乐徒步,自由飞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

回帖

18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14
发表于 2008-4-3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养为主、静养为辅。健康   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7 03:31 , Processed in 0.0818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