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路上,斑斑点点。除了沙沙的脚步声,村落里显得格外安静,一只四眼狗瞟了我们一眼,又继续睡下,他可懒得去琢磨这支队伍是在走向战场还是凯旋归来,但是他知道这一拨人正“在路上…” 明确了集合的时间、地点就随了大部队,管目的在哪儿,在路上就好。这不,今年还没有出门呢,屁屁早已长了青苔,若再不出去晒一下,怕跟现时流行“晒”的社会脱了节哩,别人“晒工资”,我就晒下身体吧。 铁寨的“铁”,大多来自于风化山石的结构和色调。 那些铁烙般的纹路和沧桑感极强的赭石色,我都归纳为铁寨的“火焰”,当然这火焰的内核还是由居住在此的人们成就的。不用复杂的考量,看到田地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就晓得这生活的韧性使得这火焰更加醒目。 铁寨水库毫无疑问是铁寨“海水”概念里最有力的单元,说句老套的俗话“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有些怨恨自己,怨恨自己老是忘不掉当年老师教我们写作文时套用的那些词句,什么“啊,飞来石,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什么“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铁寨,我会永远记得这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在“海水”里游荡,清凉无边,水波将光线切割成粼粼的,心也就飘呼呼的,那个被称为尤物的女人也被这柔柔的水波PK掉了! 前些时,一位老哥给我讲了出门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到什么地方玩,是玩民居还是戈壁,是玩草原还是大海都是游者自由的选择。 第二种境界是和什么人去玩。这样,玩的那个地方便不是那么重要了,是老公也好,是同学也罢,抑或相好的也行,一起去的那个人是最重要。 第三种境界是到那儿干什么,这时,到哪儿去,和什么人去都不重要了,去的目的则是首位的,或许是去考察,或许是去看书,或着干脆去了就定了居不再回到原来居住的位置,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已经不是旅游者,而是旅行者了。 第四种境界是到什么地方、和谁去、去干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路上!这时的这个人已经不受任何约束,不被任何牵挂。那个地方、那个人、那个事都不能留住他,心在哪里,家也就在哪里! 临离开水库时,同学们都一齐谢谢了召集者“浩如烟海”。 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铁寨,我会永远记得这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这个钟点空气中总是充满了浓睡的氛围,事物全都处在一种即心惊胆战又充满安全的状态。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在长大,我认识到有一样东西很重要,这就是缘份,以前我觉得这是一个挺俗气的字眼。 不知道“小黑”是不是这样想? 
小青和小薇 
“牛角石”,嘿嘿,我起的名字。 
平常的日子,既没有可庆贺的,也没有可悼念的,在伟人层出不穷的今天,有这么一个清闲的日子还很难得呢。 
人在大千世界中多么微不足道,个人灭了,茫茫宇宙照样进行,金顶还是那个金顶! 
山高远阻,你我之间思想交流,精神默契未尝有丝毫间隔。 
梗在心里的东西随着眼泪悄悄流走了,真凉! 
浣衣阿姨和属猴的小导游。 
精神和物质——这个问题貌似高深,实际上再浅显不过,比如你到铁寨去玩,风景极好,民风及其强悍,走,还是玩下去,这就是精神和物质谁战胜谁的问题。 
铁寨处在黄陂这边的地名:陈冲,当地有很多小花。 
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铁寨,我会永远记得这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此帖子已被 豆米 在 2007-5-20 21:20:5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