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89|回复: 14

羽毛球知识大全

[复制链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发表于 2005-1-24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知识


1.羽毛球史话

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起源于日本
  相传羽毛球最早出现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这种球由于球托是樱桃核,太重,球飞行速度太快,使得球的羽毛极易损坏,加之球的造价太高,所以是该项运动时兴了一阵子就慢慢消失了。

二、出现在印度
  大约至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与早年日本的羽毛球极相似的游戏,球用直径约6厘米的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类似我国的毽子),板是木质的,玩法是两人相对站着,手执木板来回击球。


三、诞生在英国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我们可以注意到现今的羽毛球场地和网球场地仍非常相似。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

    1873年,英国公爵鲍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戏表演。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dminton”。那时的活动场地是葫芦形,两头宽中间窄,窄处挂网,至1901年才改作长方形。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出现于印度的普那。三年后,英国又指定了更趋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的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的改变。


  1893年,世界上最早的羽毛球协会---英国羽毛球协会成立,并于1899年举办了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1934年,由加拿大、丹麦、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国发起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从此,羽毛球国际比赛日渐增多。


  1934-1947年,丹麦、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选手称雄于国际羽坛。


  在1948-1949年举行的首届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汤姆斯杯”赛中,马来亚队荣获冠军,从而开辟了亚洲人称雄国际羽坛的时代。在1948-1979年间的11届汤姆斯杯赛中,印度尼西亚队夺得7次冠军,马来西亚队夺得4次冠军。60年代前期,中国队后来居上,1963年、1964年度打败世界冠军印尼队,1965年又全胜北欧诸强,被誉为“无冕之王”(因当时我国未加入国际羽联,不能参加世界性锦标赛)。

    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尤伯杯”赛于1956年开始举行,前3届冠军均被美国人夺得。从60年代后期起,优势转移到了亚洲,日本和印尼队包揽了历届比赛的冠亚军。

     70年代以来,男子羽毛球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印尼队和中国队。198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就荣获冠军。中国队的技术受到了世界羽坛的普遍赞扬。70年代后期,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羽毛球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欧洲的丹麦、英国、瑞典等国在发挥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亚洲人的技术和经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至今仍不失为羽坛劲旅。女子方面,可以说是中国、印尼、日本三强鼎立。198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全英锦标赛,即获得了女子单打冠亚军和双打冠军。到了8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队、韩国队有了长足的进步,多次获得国际羽毛球大赛的男子团体冠军、双打冠军。女子方面,中国、印尼继续保持领先,韩国女队迎头赶上,是今年来中国队、印尼队的主要对手。


  1978年2月,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于香港成立。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和世界羽毛球联合会正式合并。


  目前,国际羽联已拥有一百多个会员国。国际羽联管辖的世界性比赛有∶汤姆斯杯赛(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从1948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198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尤伯杯赛(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从1956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198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单项比赛),从1977年开始;全英锦标赛(非正式传统单向比赛),早在18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

[此帖子已被 千年蛇 在 2005-1-24 10:36:09 编辑过]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知识

2.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一、娱乐性

1、自娱性
  羽毛球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与者在球的对击过程中,通过不停的奔跑和身体的变化,努 力地去把球击到对方的场地。每当击球者在击出一个好球或赢得一个球时都能使自己兴奋并达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球的飞翔又有快慢、轻重、高低、远近、狠巧、飘转等变化,使这种运动本身充满了丰富的乐趣。


2、观赏性
  由于羽毛球技术的千变万化,使羽毛球运动有很高的可观赏性。如猛虎下山的上网技术, 蛟龙出水一样的跳起击球,身如满弓的扣杀,犀牛望月似的抢扑救球,进攻时似高屋建瓴、势如破竹,防守时的绵绵细雨、固若金汤。一切都在展示着羽毛球运动的力与美,使观赏者像吟读一首动人诗,如浏览一幅悦目的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往返。

二、锻炼性

1、增强体质
  羽毛球运动可以全面增强人的体质。前场、后场快速移动击球,中后场的大力扣杀球,被 动时的扑救球,双打的换位击球等都需要练习者有较好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灵敏素质、柔韧素质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扣杀需要力量;在双方对拉回合的过程中,为了取得主动需要有较快的速度、耐力和速度耐力;在扑救球时(多半是被动情况)又需要有很好的灵敏和柔韧;双打中又需要极快的反应与判断能力。因此,经常从事该项体育活动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可以提高人们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而且能起到增进健康、抗病防衰、调节精神的作用。


2、培养意志
  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使意志品质在该项运动中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羽毛球比赛经常遇到这类情况,即运动员出现了“极点”∶喘不上来气、 身体无力、眼前发黑、感觉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种现象不是一方出现,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往往是双方先后都会出现,甚至几乎是同时出现(如一个球打了很多回合),这时就看谁能 再坚持一下,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之中。那么靠什么去坚持,就要靠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即使不在比赛中,这项活动也需要较强的意志,否则你将不会很好地完成该项练习,使练习中应该产生的愉悦、趣味及锻炼价值荡然无存。

3、陶冶心理
  羽毛球活动包括对对方战术意图的揣摩,对各种战机的把握,对自己运 用什么战术的选择 等智力因素,因此经常从事该项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同时,由于比赛的紧张、竞争的激烈,使练习者的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的锻炼,在竞争中,强化进取精神,使人的智、勇、技在竞争与对抗中得到升华。经此磨炼,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泰然处之,既增长了智慧又陶冶了心 理,不仅能在羽毛球活动中应付自如,而且能以良好的形态,正确的人生观去面对事业、家庭、荣辱等。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知识

3.基本知识

一、羽毛球场地


  羽毛球场地是一个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场地中央被球网(两边柱子高1.55米,中间网高1.524米)平均分开的长方形场地(请参"比赛规则"中的附图)。

  羽毛球场地横向被中线平分为左右两个半区;纵向被分为前场、中场、后场。前场就是从前发球线到球网之间的一片场地;后场是指从端线到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一片场地;中场是前发球线与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一片场地。

二、站位与击球

  运动员站在羽毛球场上的位置称为站位。站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受限制的站位。如∶发球、接发球时运动员的站位,就必须按要求站在规定的区域内(左半区或右半区);另一种是不受限制的站位,可根据自己或同伴(双打)的需要而选择的站位。

如∶单打的站位一般在离前发球线1米左右的中线附近,双打站位可根据双打两个运动员的具体战术需要而选择前后或左右的站位。

  根据以上对羽毛球场地的划分,又可把不受限制的站位具体分为∶左半区站位、右半区站位、前场站位、中场站位、后场站位。

  击球是指运动员挥拍击球时,拍与球接触的一刹那。运动员站在左半区迎击对方来球叫做左半区击球,在右半区的击球叫做右半区击球,站在前场、中场、后场的击球,则分别叫做前场击球、中场击球、后场击球。除此之外,根据来球高度的不同,我们又可分为上手击球(高于肩的来球,击球点在肩上)和下手击球 (击球点低于肩)。

三、持拍手与非持拍手

  持拍手是指正握着球拍的手。非持拍手是指没有握拍的手。

  在羽毛球运动中,我们经常听说的正手技术、反手技术、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术语。所谓正手技术是指握拍手同侧的技术;反手技术是指握拍手异侧的技术。如∶右手握拍的运动员,在击右侧球时所用的技术就称为正手技术,并由此派生出正手发球技术、正手击球技术等技术名称。

  在羽毛球运动中,非持拍手的功能主要是在发球时用来持球、抛球;在击球过程中用来平衡身体,以便更有效地击球。

四、击球的基本线路

  所谓击球线路是指球被运动员击出后在空中运行的轨迹和场地之间的关系。

  羽毛球运动员击球线路之多是无法胜数的,以下只研究决定羽毛球线路规律的几条基本线路。

  我们仅以运动员(右手持拍)正手击出三条球路来分析一下球的路线的名称。第一条从自己的右方打到对方的左方(线路与边线平行)可称为直线,第二条打到对方的右方(线路与边线有较大的角度)可称为对角线,第三条打到对方的中线球线路与边线有较小的角度)可称为中路。同理,反手后场(中场、前场)的三条(击基本击球线路,亦可这样称呼。在具体称呼时,可与正手、反手结合在一块。如∶正手直线、正手中路、正手对角线、反手对角线等。若在中线击球时,可这样称呼∶打到对方场区的左方为左方斜线,打到对方场区的右方为右方斜线,打到中间为中路球。在对羽毛球线路的称呼上应主义如下问题∶首先要看击球点和球的落点靠近哪里,击球点靠近右边线,而落点靠近中线,都成为正手中路球。其次要根据击球时所用技术名称,如反手搓球,可成为反手搓直线、反手搓中路球等。

  总之,羽毛球的基本线路可分为五条,即∶左方直线、中路直线、右方直线、右方斜线(右方对角线)、左方斜线(左方对角线)。而根据击球运动员站的位置(左、中、右),每个位置又可分别击出直线、中路、斜线,因此又可派生出九条线路来。羽毛球的击球线路之多无法描述,但其基本线路就那么几条,只要我们掌握了其规律,对我们的训练、比赛都是大有益的。

五、拍形角度与拍面方向

  拍形角度是指球拍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拍面方向是指球拍的拍面所朝向的位置。

  拍形角度可分为七种∶拍面向下、拍面稍前倾、拍面前倾、拍面垂直、拍面后仰、拍面稍后仰、拍面向上。

  拍面方向可分为三种∶拍面朝左、拍面朝右、拍面朝前。

  拍形角度和拍面方向控制的好坏对击球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每一次击球中认真调整好拍形、拍面,击出合乎质量要求的球来。

六、击球点

  所谓击球点是运动员击球时球拍与球相接触那一点的时间、空间位置。

  击球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包括拍和球的接触点距地面的高度;第二包括接触点距身体的前后距离;第三包括距身体的左右距离。对击球点选择得是否合适,将决定着击球质量的好坏,它将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击球的力量、速度、弧线、落点,最终将导致影响运动员击球的命中率,造成失分,直至失败。因此选择合适的击球点至关重大。选择合适的击球点应做到如下两点∶第一判断要准,第二步法移动要到位(步法要快)。只要做到了这两点才能保证调整在最合适的位置,击球点才有保障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知识

4.比赛方法


一般采用单淘汰赛和单循环赛两种。有时也可以综合这两种比赛方法的优点,采用阶段赛方法,

即:第一阶段分组循环赛,第二阶段淘汰赛。

一、单循环赛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或队)之间轮流比赛一次,为单循环赛。

循环赛由于参加运动员(或队)之间比赛的机会多,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故能比较正确地赛出名次。但循环赛场数多,比赛时间长,使用场地数量也多,因此循环赛的人数(或队)不宜过多。在人数(或队)过多时,可采用分组循环赛的办法。采用分组循环赛时,一般以4-6人(或队)分为一组比较适宜。

1.轮数和场数

在循环赛中,每一运动员(或队)出场比赛一次,称为"一轮"。当人 数(或队)为偶数时,轮数=人数(或队)-1;人数(或队)为奇数时,轮数=人数(或队)。人数(或队)*[人数(或队)-1]

场数=-------------------------------------2

2.顺序的确定

一组或多组场采用"1号位固定逆时针轮转法"。如果组中有同单位的运动 员(队)者,应首先进行比赛。逆时针轮转方法是1号位置固定不动,其他位 置每轮按逆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即可排出下一轮的比赛顺序。

例:6人(或队)参加比赛的排法:

第一轮 第二轮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1-6 1-5 1-4 1-3 1-2

2-5 6-4 5-3 4-2 3-6

3-4 2-3 6-2 5-6 4-5

当人数(或队)为单数时.用"0"补成双数,然后按逆时针轮转排出各轮 比赛顺序。其中遇到"0"者为轮空。

3.决定名次的方法

3.1按获胜场数定名次。

3.2两名(对)运动员获胜场数相等,则两者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3.3三名(队)或三名(对)以上运动员获胜场数相等,则 按在该组比赛的净胜局数定名次。

3.4计算净胜局数后,如还剩两名(对)运动员净胜局数相等,则两者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3.5计算净胜局数后,还剩三名(对)或三名(对)以上运动员净胜局数相等,则按在该组比赛的净胜分数定名次。

3.6计算净胜分数后,如还剩两名(对)运动员净胜分数相等,则两者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3.7如还有三名(对)或三名(对)以上运动员净胜分数相等,则以抽签定名次。

3.8团体赛按以上办法,依胜次、场数、局数、分数顺序计算成绩。

4.分组循环赛与种子的分布

在参加人数(或队)较多的情况下,为了不过多增加比赛的场数和延长比赛的日期,又能排定各队的名次,常采用分组循环赛的办法。组数确定后,可用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也可采用"蛇形排列方法"进行分组。如以团体赛16个队分成四组为例,则按下表分组:

第一组l、8、9、16

第二组2、7、10、15

第三组3、6、11、14

第四组4、5、12、13

上表中的数字是各队的顺序号,它是按照各队实力强弱列的。也就是说,数字越小,实力越强,数字号码相当于该队的名次。

用抽签方法进行分组时,如仍以上述16个队为例,则须先确定4个或8个种子,把种子顺序排列出来,然后按上述"蛇形排列方法"或"抽签方法"进行分组。最后非种子队用抽签方法抽进各组。

二、单淘汰赛

运动员(或队)按编排的比赛秩序,由相邻的两名运动员(或队)进行比赛,败者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直至淘汰成最后一名胜者(或队)--冠军,比赛即告结束。

淘汰赛由于比赛一轮淘汰1/2的运动员(或队),可使比赛的场数相对减少,所以在时间短、场地少的情况下,采用单淘汰赛能接受较多的运动员(或队)参加比赛,并可使比赛逐步走向高潮,一轮比一轮紧张激烈。按体育竞赛的特点来说,淘汰赛是一种比较好的比赛方法。但由于负一场就被淘汰,所以大部分运动员或队(特别是实力较弱的)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少,所产生的名次也不尽合理。

1.轮数和场数

单淘汰赛的轮数等于或大于最接近运动员人(队)数的2的乘方指数,是2的几次方即为几轮。

场数=人(队)数-1

2.轮空位置的分布

当参加比赛的人(队)数为4、8、16、32、64或较大的2的乘方指数时,他们应按比赛顺序成双相遇地进行比赛。

当参加比赛的人(队)数不是2的乘方指数时,第一轮应有轮空。轮空数等于下一个较大的2的乘方指数减去比赛的人(队)数的差数。轮空数为双数时,应平均分布在比赛图的不同的1/2区,1/4区,1/8区,1/16区(种子位置和轮空位置见附表)。如轮空位置为单数,则上半区应比下半区多一个轮空。

例:9个单位参加比赛,轮空数为16-9=7;3个轮空在下半区,4个轮空在上半区。这样,第一轮只有一场比赛。如下图所示。

5人(队)比赛,1个轮空在下半区,2个轮空在上半区;

6人(队)比赛,l个轮空在上半区,l个轮空在下半区;

7人(队)比赛,l个轮空在上半区;

8人(队)比赛,没有轮空;

9人(队)比赛,3个轮空在下半区,4个轮空在上半区;

10人(队)比赛,3个轮空在上半区,3个轮空在下半区;

11人(队)比赛,2个轮空在下半区,3个轮空在上半区;

12人(队)比赛,2个轮空在上半区,2个轮空在下半区;

13人(队)比赛,1个轮空在下半区,2个轮空在上半区;

14人(队)比赛,l个轮空在上半区,1个轮空在下半区;

15人(队)比赛,l个轮空在上半区。

更多的人(队)数,以此类推。

64人(队)以下时,应把轮空位置平均分配到8个不同的1/8区。65人(队)以上时,应把轮空位置平均分配到16个不同的1/ 16区。

3.抽签办法

3.l种子数

72个(对)或72个(对)以上运动员(队)参加的比赛,最多设16个种子分布在各个1/16区;32个(对)或32个(对)以上运动员(队)参加的比赛,最多设8个种子分布在各个1/8区;16个(对)或16个(对)以上运动员(队)参加的比赛,最多设4个种子分布在各个1/4区;少于16个(对)运动员(队)参加的比赛,最多设 2个种子分布在各个 1/2区。种子采用抽签

办法进位。

3.2种子的抽签

任何公开比赛都要执行"种子"均匀分布的原则。

3.2.1只有两个种子时,第一号在1号位,第二号在最后的号位。

3.2.2 4个种子时,第一号和第二号按上述办法定位,第三号和第四号用抽签办法分别进入第二个1/4区的顶部和第三 1/4区的底部。

3.2.38个种子时,第一、二、三和四号按上述办法定位,其他种子用抽签分别进入还没有抽进种子

的各个1/8区内。抽进上半区的,应在第二、第四个1/8区的顶部;抽进下半区的,应在第五、第七个1/8区的底部。

3. 2. 4同一队的两名种子选手,应抽进不同的1/2区;同一队的三名或四名种子,应抽进不同的

1/4区;同一队的五名至八名种子,应抽进不同的1/8区。

3.3一般运动员的抽签

同属一个队的运动员,应按以下办法抽签进位:

3. 3.l第一、二号选手,分别进入不同的1/2区;

3. 3. 2第三、四号选手,分别进入不同的1/2区中没有同队选手的1/4区;

3. 3. 3第五至八号选手,分别进入不同的1/2区中没有同队选手的1/8区。

任何级别的比赛都要遵照这些规定执行。以17人(对)参加比赛为例:

比赛表中第一轮上半区轮空位置应为1号至8号,下半区轮空位置应为11号至17号。第一、二号种子分别定位在l、17号位,第三、四号种子用抽签分别进入5号和13号位。

以33人(对)参加比赛为例:第一、二号种子分别定位在l、33号位。第三、四号种子用抽签分别进入9号和25号位。第五、六、七、八号种子用抽签分别进

入5号、13号、21号和29号位。

4.附加赛

单淘汰赛只能产生第一、二名,如果比赛需要排出第一、二名以后的若干名次,则需要另外再增加几场比赛,增加的这几场比赛称为附加赛。附加赛的比赛秩序如下图中的"虚线"部分。

5.预选赛

遇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超过64人(对)时,建议竞赛组织者在竞赛委员会或裁判长监督下进行争夺参加正式比赛资格的比赛:

5.1未被直接安排参加正式比赛的运动员,将参加竞赛组织者安排的旨在进入正式比赛规定位置的预选赛。

5.2建议在正式比赛的抽签位置中,每八个位置最多只能安排一个获得进入正式比赛资格的运动员。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知识

5.比赛规则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是在一套相应的规则、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的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这些因素,运动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羽毛球运动的规则是随该项运动的产生而产生,并随这项运动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当今国际上普遍通用及统一实施的羽毛球运动规则,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羽毛球运动本身进行某些"规范"和"限制"的,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即羽毛

球运动规则;二是具体实施和监督这套规章制度的裁判法。

一、挑选场地或发球权

  任何一场正式比赛开始之前,参赛双方首先要做的事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通过由裁判员抛掷挑边器确定首先发球的一方。挑边器决定的胜者具有挑选发球权或场地的优先权。赢方选剩的一项归输方所有。挑边器是一枚类似一个硬钱币的物体,两面由不同图案组成,也可用硬币替代。

二、局数和分数

1.每场正式比赛以三局二胜制决定胜负。

2.女子单打11分为一局,先得11分的一方胜该局。但当比分打成9平或10平时,先获9分60分的一方,可选择"加赛"或"不加赛"。比分为9平时加赛3分,10平则只能加赛2分。男子单打、双打和混合双打均以15分为一局,先得15分的一方胜此局。当双方的比分出现13平或14平时,先得13分或14分的一方,有权选择"加赛"或"不加赛",13平时加赛5分,14平时只能加赛3分。参赛选手无论作出何种选择,这种选择都只能在规定分数第一次出现后,下一次发球开始前作出.

3.一旦选手作出加赛选择,比赛重新开始,加赛分数必须从0比0开始计算,先获得加赛规定分数的一方为该局的胜者.

4.比赛中,如果比分出现13平(女子单打为9平),而先获该分数的一方未选择加赛,当比分第二次出现规定加赛分数14平(女子单打为10平) 的情况时,先获14分(女单10分)的选手仍然拥有"加赛"或"不加赛"的选择权。

三、发球权、得分和交换发球权

1.在比赛中,发球一方获胜为得分,并继续拥有发球权。如果发球一方失误,则交换发球权,此时对方只获得发球权,不能计得分。

2.在双打和混合双打中,每局开始时,首先发球的一方第一轮只有一次发球权,如果发球方输球,则须先交换发球权。此后,双方每轮均有二次发球权,当第一发球员输球后,由同一方的第二发球员行使发球权。如第二发球员再次失误,则必须将发球权交予对方。

3.下一局比赛开始时,均由上一局的胜方先发球。

四、交换场地

1.第一局比赛结束,双方应交换场地进行第二局的比赛.如前二局双方战成1比1时,双方也应交换场地进行决胜局的比赛,即第三局的比赛。在第三局比赛中,当任何一方先得8分(15分为一局)、6分(11分为一局)时,必须再次交换场地后,才能进行余下的比赛。

2.在比赛中,如选手未按规则规定,按时、正确地交换场地,一经发现,应立即交换、已得分数有效,并继续进行比赛.

五、发球和接发球

  有发球权的一方称发球方,对方则称为接发球方。

1.发球时脚不得踩发球区的任何界线。

2.一旦双方选手站好位置,发球员的球拍一开始挥动即为发球开始,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到将球发出。必须注意的是,一旦发球员开始挥动球拍发球,而未击中球,则应视为发球违例。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有非法延误发球的行为。

3.在发球过程中,即从发球员的球拍开始挥动直至球拍的拍面将球击出为止,发球员的双脚均不得离开地面或移动。

4.发球时发球员的球拍必须首先击中球托,另外发球员"在击球的瞬间,球与球拍的接触点及整个球体均要低于发球员的腰部,整个拍框必须明显低于发球员握拍的手部。

5,发球员必须站在本主发球区向位于自己相对应的斜对角一端的发球区发球。球体须经球网的上方飞过,落入对方场地的发球区域内才有效。单打有效发球区域的范围是(以右区为例):前发球线、中线、单打后发球线和单打边线之间。,左区反之。双打(含混双)的有效发球区域为:前发球线、中线、双打后发球线和双打边线之间,左区则反之。

(二)合法的接发球。

1.接发球员必须等对方发球员按相应的规定将球发出后,即球托触及球拍的拍面而飞离球拍后,才能移动两脚,并开始接发球,否则属违例。

2.接发球时,接球员的脚不能踏踩在接发球区域四周的任何线上或线外,否则后违例。

3.在双打和混合双打中,只有合法的接发球员才能去接发球.如果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触及,都属违例,记发球方得一分。

六、发球和按发球的方位和顺序

(一)单打:

1.发球方的分数为零或偶数时,发球方和接发球方均站在右发球区发球和接发球。分数为奇数时,双方都站在左发球区发球和

接发球。

2.当出现加分"再赛"的情况时,如双方比分是9比9(女子单打)和13比13(男子单打)时的加分再赛,比分虽从零比零开始计算,但发球方则必须站在左发球区发球,接球方亦在左区接发球;如比分为10比10女于单打)和14比14(男子单打)再赛时,比分同样从零比零开始计算,发球方和接发球方则应按照原规则规定在右发球区发球和接发球。

(二)双打(含混双):

1.每局首先开始发球的选手(又称第一发球员)和接发球的选手(即第一接发球员),当该局本方分数为零或偶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每方的各自同伴则反之。

2.任何一局比赛开始时,都由获得发球权一方的第一发球员站在右场区开始发球;在比赛中,任何一次获得发球权一方的首次发球都应由站在右发球区的球员从右发球区开始发球,无论此时的分数是偶数还是奇数,这有别于单打。

3.每局比赛中第一个球的发球方位和顺序的轮转为:当首先发球的一方失去发球权后,必须交换发球权,然后由该局首先接发球的球员(第一接发球员)发球(此时该球员又被称

为本方的第一发球员),如得分,该发球员继续发球,如失误,则由自己的同伴(即第二发球员)发球,如得分,则继续发球,直到失去发球权。在交换发球权后,由对方站在右发球区的原接发球员行使发球权直至失分,改由其同伴发球,以此类推。

4.当出现"加赛"情况时,如双方是以"止比加赛",比分虽从零比零起算,但第一发球员和对方的第一接发球员都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发球方得分为奇数时,则在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这与规则第六条中双打部分的第1条规定相反)。

如是14比14以后的"加赛",发球和接发球的方位和顺序的确定与规则第六条中双打部分的第1条相同。

七、重新发球如下列情况发生时应重新发球:

1.除发球以外,球过网后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2.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同时违例。

3.当接球员尚未做好准备之前,发球员即发球。

4.在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即球、完全破损。

5.在比赛中,不可预见或意外的情况发生。

八、比赛的连续性及对不端行为的处罚

(一)一场比赛应从每一次发球开始连续进行直至整场比赛结束。比赛中只有裁判员有权暂停比赛。但有二种情况除外:第一,每场比赛的第二局与第三局之间,允许有间歇五分钟的休息;第二,比赛中遇到运动员无法控制的情况发生时,裁判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暂时停止比赛,双方所得分数有效,比赛恢复时从该分数起算。

(二)下列三种情况发生时,裁判员可给予警告或违例等

处罚:

1.运动员为恢复体力或喘息而使比赛中断;

2.除第二局与第三局之间5分钟的间歇外,比赛进行中,运动员接受场外指导或未经裁判员同意擅自离开场地;

3.运动员在比赛中故意损坏球,以及有其他任何不利于比赛的行为。

九、违例

1.比赛中,球拍未击中球。

2.发球时,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3.比赛中,球从网下或网孔中穿过或不过网。

4.比赛中,球碰房顶及场地四周以外的人或物体。

5.比赛中,球碰到运动员的身体或衣物,

6.比赛中,击球者球拍与球的击球点不在自己球网一方,而是过网击球。

7.比赛中,选手的球拍、身体或衣物碰网或网柱;选手的脚或球拍由网下侵入对方场区。

8.击球时,球夹在或停滞在球拍上,紧接着又被拖带。

9.一名球员两次挥拍,连续两次击中球,或是同一方的两名选手连续各击中球一次。

10.球触及球员的球拍后继续飞行并落在界外。

11.阻碍对方紧靠球网的合法击球。

12.比赛时选手故意扰乱、影响对方进行正常比赛的任何举动。

 

羽毛球竞赛的场地与器材设备

一、竞赛场地

为避免风和阳光等客观因素对羽毛球竞赛的影响,比赛场地必须安排在室内。理想的环境大致是:墙壁为暗色,窗子都应配上窗帘;白炽灯或荧光灯置于与场地边线平行的上方,光亮充足;地面要求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本质地板构成,目前在国际比赛中常常在地板上再铺放一层化学合成材料,构成塑胶活动场地。标准的羽毛球场地呈长方形,用宽4厘米的白色线画出(也可用

1厘米的粘胶带直接粘贴)。球场边线长1340厘米(其中向外的二条边线为双打边线,靠里的二条边线为单打边线),单扛场地端线宽为518厘米,双打场地端线宽为610厘米。与球网相距198厘米并与之相平行的两条线为前发球线。距端线76厘米处并与端线相平行的两条线为双打后发球线。前发球线中点与端线中点连接起来的一条线为中线,将场地分为左、右发球区。球场上空高9米以上,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根据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最新章程规定,作为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苏迪曼杯赛、汤姆斯杯赛和尤伯杯赛决赛阶段的比赛场地,其整个场地上空的最低高度应是12米。测试球速区域:用标记在距端线外沿530毫米至570毫米和950毫米至990毫米处标出。

二、器材设备

(一)羽毛球

羽毛球虽然彼称之为"球",但事实上,它是一个近似锥形体的"球",由球托和羽毛两部分组成。球托用一层薄羊皮包裹在一块直径为2.5至2.8厘米的软木上,球托底部为圆形;羽毛部分由16根长度为6.2至7厘米的鹅毛或鸭毛用线和胶水编排粘合组成,羽毛的根部围盾在球托上,羽毛的另一端呈喇叭口状向外自然延伸,顶端呈圆形,其直径为6.4厘米,整个球的高度是8.7厘米。球重在4,74至5.5克之间。

羽毛球除用天然材料制作外,也可用其他人造材料制造。但其形状、大小、重量及性能均必须符合以上各项规定(误差不允许超过百分之十)。

(二)羽毛球拍

羽毛球拍多用铝合金或碳素纤维制成。球拍长度下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0厘米,拍框长度在28厘米以内,宽在23厘米以内。球拍面用特制的球弦编织而成,呈椭圆形。

(三)羽毛球网

羽毛球网全长610厘米,宽76厘米,球网的最上端以7.5厘米的白布对折缝合,用细钢丝绳从中穿过并悬挂在两端的网柱上(球

网中心距离地面高度为1.524米,在网往上的两端距离地面高度为1.55米)。球网一般用深绿色或深褐色的优质绳子、以之厘米左右的小方孔编织而成。

(四)羽毛球网柱

羽毛球网柱高1. 55米,用铁质材料制成。标准的网柱由柱杆及柱底盘两部分组成:靠近柱杆中部设有一滑轮装置,用于扣紧拉挂球网的绳索。柱底盘由有一定分量的钦块构成,同住杆下端连接在一起,以保持网柱重心的平衡。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知识

6.比赛项目

一、团体赛:

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混合团体。

团体比赛常用的两种方式:

1.三场制

1.1每队2-4人参加比赛。两名单打、一对双打(可由单打运动员兼),共进行三场比赛。

1.2比赛场序为:单、双、单(或单、单、双)。

1.3采用三场两胜制,亦可赛完三场后以获胜场数多者为胜队。

2.五场制

2.l每队4-9人参加比赛。三名单打、两对双打(可由单打运动员兼),混合团体赛为两名单打、三对双打(可由单打运动员

兼),共进行五场比赛。

2.2比赛场序为:单、单、双、双、单,单、单、单、双、双或单、双、单、双、单。

2.3混合团体比赛场序为: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

2.4裁判长根据运动员兼项情况可调整场序。

2.5采用五场三胜制,亦可赛完五场后以获胜场数多者为胜队。

确定"种子"的原则

"种子"是根据技术水平确定的。技术水平主要是看运动员在各级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如世界锦标赛、洲际比赛或大型国际比赛的成绩,以及全国比赛的成绩和其他比赛的成绩等。考虑比赛成绩时,要以最近的比赛和所参加的高级大型比赛的成绩为主,远的服从近的,低的服从高的。在双打比赛中确定"种子"时,除依据上述原则外,还可参考单打比赛或其中一人的双打成绩

。举办比赛的有关委员会可对确定"种子"的原则作补充规定。报名顺序各单位应根据技术水平排列运动员的报名顺序,以便抽签编排。必要时,竞委会有权更改报名顺序。运动员的替补竞委会或裁判长,不应允许对所公布的各项抽签结果进行更改。但若是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因伤、病或其他意外的原因,可同意进行替补,这一替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在本次比赛第一场开始以前。

2.替补运动员(或一对运动员)实力水平比原运动员(或一对运动员)低。

3.运动员被替换后不得再参加比赛。

4.任何一对双打都不应由于他们的搭配而影响其他对双打。如两对双打各只剩下一名运动员,则剩下的两名运动员可搭配成一对。

5.如原配对双打抽签位置是轮空,则替补的新配对仍可占该位置,否则应用抽签定位。

6.一名运动员在同一项比赛中只能占用一个位置号。

7.有预选赛的比赛,应事先挑出替补正式比赛运动员的顺序。凡正式比赛中有运动员不能参加比赛时,即可依次替补。但预选赛一旦开始,就不能替补。

比赛日程安排

1.羽毛球比赛运动量较大,在条件许可时,每天的比赛最好安排两节,即在上午和晚上进行。

2.若比赛既有团体赛,又有单项赛,则团体赛应在单项比赛开始之前结束。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比赛日程中应安排一天休息。最好安排在团体赛和单项赛之间,或安排在第一阶段比赛和第二阶段比赛之间。

4.在单项比赛中,每名运动员一天内不应安排超过6场比赛,而且同一个项目的比赛不应超过3场;在一节比赛中,不应安排超过3场,同一个项目的比赛不应超过2场。

5.在团体赛中,每个队一天内不应安排超过2次五场制的团体赛;一节中不应安排超过1次五场制的团体赛。

6.若遇特殊情况,经竞赛主办单位同意,可不受此限制。

7.在国际羽联批准的比赛中,不论国际羽联有无任命代表到场,都不允许要求运动员在上一场比赛结束后30分钟内开始另一场比赛。当比赛在天气比较热、湿度比较高的条件下进行时,可以允许适当延长间歇时间。

场地规定:

1.对于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决赛阶段的比赛,整个比赛场地净空的最低高度应是12米(39英尺)。

2.在球场区域上空的这一高度内,不应有横梁或其他障碍物。

3.对于所有其他国际比赛,这一高度最好是12米(39英尺),如达不到这一高度,也应达到9米(30英尺)高度。

4.球场所有界线外,最少应有2米(6.5英尺)的空地。并列的两个球场之间最少也应有2米的距离。球场周围的背景应当是深色的。

5.对球网上的广告问题,应执行国际羽联竞赛章程13.6的规定。

6.凡与国际羽联重大的比赛有关的组织都必须执行上述规定。

7.在特殊环境中,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变更上述规定。

比赛用球:

1.由竞赛组织者确定一个牌号的比赛用球。

2.至少应准备三种速度的比赛用球,由竞赛组织者遵照规则2指定。

3.每节比赛使用哪一种速度的球由裁判长决定,运动员不得选择球的速度。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知识

7.技术与战术的发展


  羽毛球运动从开创至今,技术与战术的发展从简单到全面,从全面到快速灵活,从快速灵活到多变,产生了几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在开创时期,这一时期英国选手垄断整个世界羽坛,虽然他们的技术比较单一,打法陈旧,几乎没有战术变化。但他们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羽毛球运动传播到全世界立下了头功。直到1939年,丹麦、加拿大等国选手以良好的 体力和进攻型战术向英国选手发起了挑战,这才打破了英国选手称霸羽坛的局面,在第36届全英锦标赛上,英国选手仅获一枚

混双金牌;第37、38届全英锦标赛冠军全给丹麦选手囊括而去。

  第二次飞跃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这是羽毛球的技术与战术全面发展的时期,男子技术优势从欧洲全面转向亚洲,形成了亚洲人在世界羽坛上称雄的局面。 50年代,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代表,他们主要以拉、吊来控制球的落点,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来西亚的王炳顺、庄友明。他们使马来西亚接连三次获得汤姆斯杯赛冠军,包揽了1950-1957年八届全英

羽毛球锦标赛单打冠军和1951-1954年四届双打冠军。从1958年开始,羽毛球技术开始向快速、灵活的方向发展,以印尼的陈友福为代表,以较快的速度运用下压抢网和加强扣杀上网的技术打败了以技术性为代表的打法,从此开创了印尼控制世界羽坛的局面。从1958年至1979年,印度尼西亚共七次荣获汤姆斯杯。

  在这一时期,中国虽然没有参加正式世界比赛,但技术与战术水平提高很快,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以汤仙虎,侯加昌为代表的中国选手体现了快攻打法特点。快攻打法除了脚步移动快,还表现在后场跳起扣杀后快速上网高点击球、两边起跳突击、发球抢攻等方面,特别是他们"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印尼队和欧洲队,为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发

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中国的快攻技术开始被国际羽坛所接受。到60年代未70年代初,在研究中国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世界羽坛注重了速度和进攻,发展了新技术;出现了以印尼梁海量为代表的劈杀技术,以林水镜为代表的双脚起跳扣球技术,使世界羽毛球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次飞跃是80年代,世界羽坛技术与战术向快速进攻、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以中国、印尼、印度、丹麦、马来西亚、韩国为代表的各国选手打法更全面,变化更多,速度更快,特长突出,攻守兼备而备领风骚,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进入了世界羽毛球运动史上的巅峰期。

  8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林水镜、韩健、来劲、苏吉亚托、普拉卡什、费罗斯特、米土木、陈昌杰等。最为突出的典型是林水镜,他速度快、进攻凶狠,而费罗斯特、韩健则以控制对方后场的进攻、加强防守、创造条件抢攻而闻名。

  8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有杨阳、赵剑华、熊国宝、罗天宁、阿迪、魏仁芳、拉·西德克、朴柱奉、霍那、拉尔森等。杨阳、赵剑华将快、狠、准的打法发展成拉吊进攻和变速突击的打法;阿迪、魏仁芳发展了技术全面、快速、准确的打法。

  到了90年代,者将们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新的技术又开始形成。印度尼西亚年轻集团军和韩国的凶狠拼拾作风、马来西亚西德克兄弟的拉吊技术以及中国吴文凯、刘军为代表的快攻型打法在世界羽坛上各领风骚。

  世界女子羽毛球运动起步较晚,它的技术也是随着男子的技术提高而提高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丹麦女子选手的技术领先一步,她们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七项单打冠军、五次双打冠军,到了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女选手吸收了男子快攻、打吊等羽毛球打法,竞技实力显著增强,从1954年至1967年14届全英锦标赛,她们获得了13次女单冠军,并

获3届尤伯杯赛冠军。60年代末期,日本女队在进攻的基础上加强了防守,以严密的防守,寻找进攻机会,从而显示了相当的优势。她们从1965-1981年接连5次获得尤伯杯冠军,6次获全英锦标赛女单、女双冠军。

  中国女子羽毛球从50年代起步,60年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时以陈王娘、梁小牧、梁秋霞为代表的中国女选手,学习男子技术动作,以快攻、灵巧的技术在各种场合击败过世界冠军。到了80年代,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和男子队一样,全面走向世界,以张爱玲、韩爱萍、李玲蔚等为代表的中国女队,技术全面、打法多变。主动积极、快速突击性强,开创了世界女子羽毛球

技术与战术的全盛时期。

  90年代出现了中国的唐九红。黄华、叶钊颖和印尼的王莲香、韩国的方珠贤等为代表的世界级优秀选手,表明女子技术动作更接近男子,比赛更加紧张激烈。

  综观世界羽坛,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与战术发展总趋势正在向"快速、全面、进攻和多拍"方向发展,快速反映在出手动作、步法移动和判断反应以及战术变化等方面的速度加快;全面是指技术全面,攻守兼备,控球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攻是凭技术特长,采用先发制人,积极主动,以抢攻为主;多拍是在战术变化中,从若干次攻守回合中,提高控球能力,减少失误,力争主动,控制比赛局面。

  从90年代世界羽坛发展趋势来看,实力优势仍在亚洲,男子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中国四驾马车为主,印度尼西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除此以外,欧洲的丹麦、瑞典也在奋起直追,有望再展雄风。女于以中国、印尼、韩国三国鼎立于世界女子羽坛,继续保持绝对优势,但欧洲的瑞典、丹麦、英格兰选手也正在悄悄崛起。

  显然,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格局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欧亚对抗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世界羽坛的全盛时期有望早日到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技术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是该项运动的主体.

严格说来,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主要由上肢的基本手法和下肢的基本步法两大部分组成。

上肢的基本手法又由握拍、发球和击球三个技术部分组成,下肢的步法则由基本站位、前场上网、中场左右和后场后退步法组成。在羽毛球运动中,上下肢的基本技术既相互独立,各成一体,又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只有具备了上肢的基本技术和下肢的基本步法最佳结合的球员才能称之为优秀的球员。在羽毛球比赛中,观众常常能看到一名优秀选手一会儿在前场上网搓球,一会儿又跃到后场起跳扣杀,但却不一定知道,这名选手之所以能在自己的前场和后场作出这些漂亮的技术动作,除了具有良好的手上功夫外,还具有出色的脚下功夫,其双脚能够及时、准确地移动到规定的击球位置,抢到最佳的击球点。

羽毛球场地全长13.4米,宽6.01米,就单打场地来说,由后场至前场的直线距离就达6米多,由左边线至右边线的距离为5米多,一个选手实际控制的区域为30多平方米。也就是说,一名选手必须在这块3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首先靠双脚不停地移动和奔跑抢到最好的位置,然后迎击对手以不同力量、不同角度所击出的球。可以说,任何一个漂亮的击球都是建立在步法到位基

础之上的。然而,如果手上功夫不到家,步法再好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任何一名选手都必须将功夫和时间用于正确、系统、熟练地掌握上肢的基本技术和下肢的基本步法两个方面。

我们将系统介绍羽毛球运动的握拍、发球和基本站位以及其后场、中场和前场的各项基本击球技术和相应的基本步法。

握拍技术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羽毛球的球拍是选手手臂的延伸。”正确的握拍可使其与人的手有机地融为一体,选手可用这只“延长的手”随心所欲地迎击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来球达到手与球拍之间完美的结合。羽毛球的握拍分为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但对于一名高水平的选手来说,握拍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战中为了更好地控制球的落点,应视具体情况,因时、因地细微地调整握拍,但所有这些调整都是建立在正、反手两种基本握拍技术的基础上的。

一、正手握拍技术(以下介绍的所有基本技术均以右手握拍者为例,左手持拍者则反之〕

  一切在身体右侧的正手正拍面击球及头顶后场击球都月正手握拍法,正手握拍技术动作要领是:

1.先用左手握住球拍的中杠,使拍框与地面垂直。

2.张开右手,使虎口对准拍柄斜棱上的第二条棱线,此时眼睛从左至右可同时看见四条棱线,然后用近似握手的方法握住拍柄,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两侧的宽面上,其余的三指自然握住拍柄。

3.拍柄与掌心不要握紧,应留有空隙。握拍的位置可视各人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以球拍柄端靠近手掌的小鱼际为益。

4.握拍力度适宜,恰似握着一个鸡蛋,重则破损,轻则滑落。

二、反手握拍技术

  一切在身体左侧的反手反拍面击球都用反手握拍法,反手握拍技术的动作要领是:

1.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球拍柄稍向外旋,拇指顶贴在拍柄第一斜棱旁的宽面上,也可将大拇指放在第一、二斜棱之间的小窄面上,食指稍向下靠。

2.击球时,靠食指以后的三指紧握拍柄,同时拇指前顶发力击球。

3.为了便于发力,掌心与拍柄间要留有充分的空隙。

三、初学者常见的握拍错误

1.虎口对在第一、第三或第四条斜棱上或者拍柄宽面上。

2.如同握拳头一样地将拍柄紧紧攥住。

3.食指按在拍柄宽面的上部,而仅用其余四指攥住球拍。

四、练习步骤

1.让握拍手自由转动拍柄后,按照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用肉眼观察由握拍手独立调整完成呈正手握拍动作或反手握拍动作。

2.通过反复练习,逐渐过渡到不用肉眼观察,全凭手上的感觉便可完成正确握拍。

3.在实战中,视来球的各种不同角度和方向,握拍手可自如地选择正手或反手握拍法击球,握拍力度应适宜。

发球技术

  在羽毛球比赛中,任何一个球的竞技都始于发球,发球质量高,可有效地陷对手于被动,为得分创造条件,甚至可直接得分。就发球的姿势而言,有正手发球、反手发球之分。人们可视自己的习惯或战术的需要来选用正手或反手发球毛一般情况下,单打中多采用正手发球,而在双打、混合双打中常用反手发球。就球飞行的角度和距离而言,可将其分为后场高远球、后场

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四种。

  无论用何种方式发球,在把握好发球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发球动作的隐蔽性、突变性、落点多样性等待点。

一、正手发球技术

  正手发球是在身体的右侧采用正拍面击球的一种发球方式,在实战中被广泛采用。正手发球可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发出不同的球,如后场高远球、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等不同弧度的球。

一)正手发后场高远球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将球击得又高又远,球飞行到对方的端线上空后突然改变其方向,呈垂直了落至端线(底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球处于对方端线,可有效地调动对方并削弱其进攻的威力。在单打中这种发球被普遍采用。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 发球站位视各人的习惯选择在场地中场附近。两脚自然分开,左脚在前,脚尖对网,右脚在后,脚尖稍向右侧,

重心放在右脚上;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住羽毛球中部,自然抬举干胸前方;右手正手握拍自然屈时举至身体的右后侧,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2.击球动作持球手松开,使球自然下落;右手持拍臂自下而上沿半弧形做回环引拍动作,同时开始转体,当拍挥至身体右侧前下方击球点上的瞬间,前曾迅速内旋带动手腕闪动展腕发力,用正拍面将球击出,身体重心随转体动作逐渐由右脚移至左脚上。

3.击球后的动作身体重心完全移至左脚上,持拍手随击球动作完成后的自然惯性向左上方挥动。在发球的过程中,双脚均不能离开地面或移动。

(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发后场高远球低的一种发球。球飞行的高度以对方跳起无法拦截为佳。由于球飞行弧度不高,速度相对就快,是单打战术中具有一定进攻性的发球。双打中若与发网前小球配合使用,则可以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另1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相同。

2.击球时以小臂带动手腕发力为主,拍面与地面的夹角小于45度,向前推进击球。

(三)正手发后场平射球

  正手发后场平射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正手发后场平高球还要低的一种发球。球的飞行弧度几乎是擦网而过,直射对方后场。由于速度极快,故突击性很强,是单、双打中发球抢攻战术常用的一种发球。在比赛中,在发球方有 准备而接发球方无准备的情况下,这种发球以它的快速、突变,立即陷接发球方于被动。正手发后场平射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及击球后的动作均同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引拍动作较发后场高远球要小一些。

2.击球时,拍面仰角较小,前臂内旋带动手腕快速闪动向前击球。击球点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争取略高一些。

(四)正手发网前小球

  正手发网前小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前发球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它的飞行弧度低,距离短,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方直接进行强有力的进攻,是单、双打中较常见的一种发球。在双打中,由于双方场上的移动范围较单打相对要小,对发网前小球的质量要求更高,如球过网稍高,对方可通过扑、推而直接进行接发球抢攻。所以双打中发网前小球时的站位可适当接近前发球线,引拍动作摆幅小,击球时拍面击球的磨擦力及击球的角度要控制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击球点,尽量使球贴网而过,以削弱对方接发球的威力。

正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发球后的动作与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相似。

2.击球时握拍保持放松,靠手指控制力量:手腕收腕发力,用斜拍面往前推送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人对方前发球区。

二、反手发球技术

  反手发球技术是在身体的左前方用反拍面击球的一种发球方式。同正手发球技术一样,用反手同样能发出各种不同弧度的球;与正手发球所不同的是,反手发球时动作的力臂距离相对要小,发球时对球的控制力更强,加之反手发球动作更具一致性、隐蔽性和突然性,因此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双打比赛中被广泛采用。在实战中,发球方根据双打战术的特点和需要,常以发

反手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为主。

(一〕反手发后场平高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高球。

反手发后场平高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站位靠近前发球线,右脚在前,左脚尖侧后点地,重心放在右脚上;左手拇、中、食指握住球的羽毛处,置于腹前

;右手弯时稍向上提起,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将球拍自然置于腹前侍球手的后面,两眼正视前方,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2.击球动作左手放球的同时,持拍手前臂内旋,带动手腕展腕由后向前作回环半弧形挥动,击球时屈指收腕发力,闹反拍面向

前上方将球击出。

3.击球后的动作以制动动作结束发力,并注意将握拍姿势迅速调整为正手握拍。

(二)反手发后场平射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发出与正手发后场平射球同样飞行弧度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射球。

反手发后场平射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与反手发后场平高球动作相同,击球时,尽可能地提高击球点,利用拇指的顶力,拍面与地面呈近似于90度角迅速向前推进击

球。

(三)反手发网前小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与正手发网前小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网前小球。

反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反手发后场平高球相同。

2.击球时靠手腕和手指控制发球的力量,以斜拍面向前轻轻推送切击球托,使球尽可能低的沿网上方飞过并落人对方前发球线

内。

三、发球技术动作的常见错误

1.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时,击球点在右肩下方,以肘为轴,前臂提拉屈腕发力击球。

2.掌握不好球与拍之间的时空关系,造成击球不准 。

3.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没有随身体的转动而从右脚逐步移至左脚上,或是身体在击球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转动,或是击球后球

拍挥至右上方,动作不协调,影响击球发力。

4.发球过程中双脚出现任何形式的脚步移动。

四、练习步骤

1.首先学习正手发后场高远球。依照先分解后连贯、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按照技术动作的要领做挥拍练习,直至熟练。

2.用绳拴住球,选择适当的高度将球固定吊好,反复做发球挥拍击球动作练习,体会球与拍之间的距离感觉及前臂内旋带动手

腕由伸腕到展肮的发力过程。

3.持拍面对墙壁做发球练习,在做该项练习时,既要照顾到击球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兼顾到击球动作的正确性。

4,在场地上练习发球,重点注意发球的落点。

5.按照以上的练习步骤,进一步作其他各种发球的练习,注意各种发球动作的一致性和落点的多样性。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术打法

1.单打特点

 单打的打法是根据比赛者的个人技术特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条件而形成的技术打法,常见的大约有以下五种∶

1、控制后场,高球压底

从发球开始就运用高远球或进攻性的平高球压对方后场底线,迫使对方后退,当对方回球不够后时,以扣杀球制胜;或当对方疏于前场防守时,就可以以轻吊、搓球等技术在网前吊球轻取。轻吊必须在若干次高远球大力压住后场,对方又不能及时回到前场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打法主要是力量和后场的高、吊、杀技术的较量。对初学者,这是一种必须首

先学习的基础打法。

2、打四角球,高短结合


  在后场,以高远球、平高球和吊球,在前场则以放网前球、推球和挑球准确地攻击对方场区前后左右四个角落,调动对方前后左右奔跑,顾此失彼,待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回球质量差时,向其空档部位发动进攻制胜。这种打法要求进攻队员具有较强的控制球落点的能力和灵活快速的步法,有速度,否则难占上风。

3、下压为主,控制网前


  主要通过后场的高远球、扣杀、劈杀、吊球等技术,先发制人,然后快速上网以搓、推、扑、钩等技术,高点控制网前,导致对方直接失误,或被动击球过网,被进攻队员一举击败的一种打法。通常也称“杀上网”的打法。这种打法是进攻型的打法,能够快速上网高点控制网前,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也要求较高。这种打法,体力消耗较大,如果碰上防守技术好的对手,体力就往往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

4、快拉快吊,前后结合


  以平高球快压对方后场两底角,配合快吊网前两角(或运用劈杀)引对方上网,当对方被动回击网前球时,即迅速上网控制网前,以网前搓、钩球结合推后场底线两角,迫使对方疲于应付,为前场扑杀和中、后场大力扣杀创造机会。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打法。这种打法,要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好,特别是速度耐力要好,技术全面熟练,而且还具备突击进攻的特长技术。

5、守中反攻,攻守兼备
  以平高球和快吊球击向对方前后左右四个角落,以调动对方。让对方先进攻,针对进攻方打的高远球、四方球、吊球等,加强防守,以快速灵活的步法、多变的球路和刁钻准确的落点,诱使对方在进攻中匆忙移动,勉强扣杀,造成击球失误,或当对方回球质量较差时,抓住有利战机,突击进攻。这种打法要求队员具有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控球和反控球能力,不仅应具备优良的速度耐力、灵活的步法、准确快速的反应和判断应变能力,更应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逆境和被动橘中保持沉着冷静,并奋起反击。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术打法

2.单打战术

 
A、发球战术


  发球不受对方干扰,只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球者可以随心所欲地以任何方式发到对方接球区的任何一点。采用变化多端的发球战术,常常能起到先发制人、取得主动的作用。因此,发球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采用发球战术时,眼睛不要只看自己的球和球拍,应用余光注视对方的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发各种球的准备姿势和动作要注意一致性,给对方的判断带来困难,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发球后应立即把球拍举至胸前,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位置,两脚开立,身体重心居中,但一定注意重心不要站死。眼睛紧盯对方,观察对方的任何变化,积极准备还击。

  (1)发后场高远球

  这是单打中常用的发球,要求把球发到对方端线处,迫使对方后退还击,给对方进攻制造难度。发高远球虽然弧线高,飞行时间长,但由于离网距离远,球从高处垂直下落,后场进攻技术差的对手较难下压进攻。把球发到对方左、右发球区的底线外角处,能调动对方至底线边角,便于下一拍打对方对角网前,拉开对方的站位。特别是左场区的底线外角位是对方反手区,更是主要攻击的目标。但发右场区的底线外角时要提防对方以直线平高球攻击自己的后场反手区。如把球发到对方接发球区底线的左、右半区的内角位,能避免对方以快速的直线攻击自己的两边。

  (2)发平高球

  发平高球,球的飞行弧线较低,但对方仍然必须退到后场才能还击。由于球的飞行速度快,对方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对策,回球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球队飞行弧线的控制,应看对方站位的前后和人的高矮及弹跳能力而定,以恰好不给对方半途拦截机会为宜。落点的选择基本与发高远球相同。

  (3)发平快球

  发平快球(或者平高球)和网前球配合,争取创造第三拍的主动进攻机会,著称了发球抢攻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发球,球速很快,著称了发球抢攻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性发球,球速很快,作为突袭手段如运用得当,往往能取得主动。但当接球方有所准备时,也能半途拦截,以快制快,发球方反会处于被动。发平快球时球的落点一般应在对方反手区,或直接对

准接发球的身体,使对手措手不及。

  (4)发网前球

  发网前球能减少对方把球往下压的机会,发球后立即进入互相抢攻的橘。把球发到前发球内角,球飞行的路线较短,容易封住对方攻击自己后场的角度。发球到前发球线外角位能起到调离对方中心为止的作用。特别是在右场区发前发球线外角位,能使对方反手区出现大片空档。但对方也能以直线推平球攻击发球者的后场反手。如果预先提防,可用头顶球还击。发网前球也可以发对方的追身球,造成对方被动。最好发网前球时配合发底线球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B、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虽然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但由于发球时受到规则诸多的限制,使发球不能给接发球者带来太大的威胁。发球者发球只能发到对角线的接发球区内,而接发球者只需防守半个不到区域,却可还击到对方整个场区。所以,接发球者若能处理

好这一拍,也可取得主动。

  (1)接发高远球、平高球

  一般可用平高球、吊球或杀球还击。但如对方发球后站位适中,进攻时要注意落点的准确性。若用杀球、吊球还击,自己的速度要跟上;如果对方发球质量很好就不要盲目重杀,可用高远球、平高球还击,伺机再攻,或者用点杀、劈杀、劈吊下压先抑制对方。

  (2)接发网前球

  可用平推球、放网前或挑高球还击。当对方发球过网较高时,要抢先上网扑杀。接发网前球的击球点应尽量抢高。

  (3)接发平快球

  要观察对方的发球意图,随时要做好准备。借用对方的发球力量快杀空档或追身都能奏效,也可借助反弹力拦吊对角网前

C、逼反手

  就所有的运动员而言,后场的反手击球总是或多或少地弱于正手击球,相对进攻性不强,球路也较简单(由于生理解剖结构的限制),有的运动员还不能在后场用反手把球打到对方端线,所以对于对方的反手要毫不放松地加以攻击。

  (1)调开对方位置

  使对方反手区露出空档,然后把球打到反手区,迫使对方使用反拍击球。

  (2)对反手较差的对手

  后场反手较差的人,经常使用头顶击球、侧身击球、侧身弓击球来弥补反手的不足。由于头顶、侧身击反手区时,身体重心、身体位置要偏向左场区的边线,因而可以重复攻击对方的反手区,使其身体为止远离中心。这样本来是对方优点的正手区就出现大片的空档,成了被攻击的目标。当对方打来半场高球的时,扣杀落点的选择应是∶如对方移动慢,扣杀落点应在他刚离开的为止。因为在快速移动中要马上停住再回转身来接杀球是很困难的。迫使对方在后场用反拍击球时,要主动向前移动位置,封住网前,当对方在后场用反手吊直线或对角网前球时,就可以很快上前扑杀或搓、勾,为下一拍创造主动的机会。

D、平高球压底线

  用快速、准确的平高球打到对方后场两角,在对方不能拦截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球的飞行弧线,把对方紧压在底线,当对方回击半场高球时,就可以扣杀进攻。使用平高球压底线时,如配合劈吊和劈杀可增加平高球的战术效果。一般情况下,平高球的落点和杀、吊的落点拉得越开效果越好。

E、拉、吊结合杀球

  此战术是把球准确地打到对方场区的四个角上,使对方每次击球都要在场上来回奔跑。使用这种战术时,对不同特点的对手要采用不同的拉、吊方法。对后退步法慢的可以多打前、后场;对盲目跑动满场飞的可使用重复球和假动作;对灵活性差的应多打对角线,尽量使对方多转身;对后场反手差的仍通过拉开后攻反手;对体力不好的可用多拍拉、吊来消耗其体力,然后战胜之。

  如能熟练地使用平高球、劈吊和网前搓、推、勾技术,快速拉开对方,伺机突击扣杀,则这一战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F、吊、杀上网

  先在后场以轻杀、点杀、劈杀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要选择在场地两边,使对方被动回球。对方还击网前球时,迅速上网以贴网的搓球,或勾对角,或快速平推创造半场扣杀机会;若对方在网前挑高球,可在其向后退的过程中把球直接杀向他的身上。

G、过渡球

  首先要明确过渡球是为了摆脱被动,为下一拍的反攻积极创造条件。怎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是比赛中的重要一环。被动时要做到∶首先争取时间调整好自己的为止和控制住身体的重心。从网前或后场底线击出高远球是被动时常用的手段。当处于不停地跑动追球的状态时,或身体重心失去控制时,都可以打出高远球,以赢得时间,恢复身体重心,调整自己的处境。其次,利用球路变化打乱对方的进攻步骤。在接杀球或接吊球时要把球还击到远离对方的地方,以破坏对方吊、杀上网的连续快速进攻。如果对方吊、杀球后盲目上网,而自己的为止较好时,则可把球还击到对方底线。

H、防守反攻

  这一战术是对付那种盲目进攻而体力又差的对手。比赛开始,先以高球诱使对方进攻,在对方只顾进攻而疏于了自己的防守时,即可突击进攻。或者在对方体力下降、速度减慢时再发动进攻。这种开始固守、乘虚而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术有时效果也较好。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术打法

2.双打特点

 
双打打法是根据双方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伙伴的配合特点,经过长期训练而成的。常见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前后站位打法


  此打法基本上是本方处于发球时所采用。发球的队员站位较前。当发球员发球后立即举拍封堵前场区,另一名球员则负责中场或后场的各种来球。前后站位法可充分运用快攻压网前搓、吊、推、扑技术,寻找空隙,一举打乱对方站位;或通过后攻

前扑,后场连续大力扣杀,前场积极封堵,当回球在网附近时,一举给以致命打击。

2、左右站位打法

  本打法基本上为本方处于接发球状态和受到下压进攻时所采用。对方发球或打来的平高球处于后场,接球方可从原来的前后站位立刻转换为左右站位,两人各负责左右半场区的防守,以平抽、平打压住对方后场底线两角,在对方扣杀球时也能以平抽反击或挑高远球至两底角,造成对方回球无力,一举扣杀或吊球成功。

3、轮转站位打法

  在比赛中,攻守双方总是根据比赛的情况而不断地在前后站位和左右站位间相互变换。

对于站位的变换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1)、发球或接发球时前后站位。当对方回击高球至后场偏一侧进攻时,位于前面的队员要直线后退,后方的队员看情况

向侧移动,改换成左右站位。

  (2)、发球或接发球时处于左右平行站位。在发球后或在对击球过程中,一旦有机会进行下压进攻时,一名球员便快速上网封堵,另一人则快速移动到后场进行大力扣、吊、杀球,导致对方处于被动地位。

战术打法

2.双打战术


  双打比单打每方增加一名队员,而场地宽度仅增加92厘米,接发球区还比单打缩短了76厘米。因此双打从发球开始就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由于进攻和防守都加强了,这就更加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能攻善守,反应灵敏。特别是对发球、接发球、平抽、挡、封网、扑、连续扣杀、接杀挑高球及防守反击等诸多技术,要求更高。两名队员配合默契,相互信任,打法上攻守衔接及站位轮转协调一致,是打好双打的关键。

1、发球

  由于双打的后发球线比单打短,在双打中若发高远球,接发球方可以大力扣杀,直接争取主动,同时又较少有后顾之忧。因此站位往往压在靠近前发球线处,对发球者造成很大的心理上和技术上的威胁。所以,发球质量、路线的配合、弧线的制造、落点的变化对整个双打比赛的胜负意义极其重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比赛的双方若水平差不多则胜负取决于发球质量。

  (1)发球站位

  发球的站位不同,对发球的飞行路线、弧线、落点和第三拍的击球都有关系。

  A、发球者紧靠前发球线和中线

    这种站位始于反手发网前内角,球过网后球托向下,不易被对方扑击。由于站位靠前,也便于第三拍封网。但站位靠前不利于发平快球,一般是发往前内角位球配合发双打后发球线的外交位平高球。

  B、发球者站位离前发球线半米,靠中线

    这种站位发球的选择面较广,正、反手都可发网前球、平快球、平高球,并且各种路线都可以发。缺点是球的飞行时间长,对方有较多时间判断处理,发球后如果抢网较慢也容易失去网前主动权。

  C、发球者站在离中线较远处

    这种站位主要用于在右场区以正手和左场区以反手发平快球攻对方双打后发球线的内角位,配合发网前外角。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发球只能作为一种变换手段。因为这种发球只对反应慢、攻击力差的对手有一定威胁,但对方有了准备时作用就不大了,而且还会使自己陷入被动。

  (2)发球路线

  发球路线和落点的选择需注意如下几点∶

  A、调动对方站位,破坏对方打法

    如对方甲、乙两名队员站成甲在后、乙在前的进攻队形,在发球给乙时可以后场为主结合网前,而发球给甲时却要以发网前为主结合后场,这样,从发球起就阻挠了对方调整站位。

  B、避实就虚,抓住对方弱点发球抢攻

    首先要看接发球者的站位,如果他紧压网前站在网前内角位,可用发网前与后场动作的一致性发球到对方后场外角位;如对方离中线较远,则可发平快球突袭后场内角位;对接发球路线呆板、变化少的,可针对这种情况发球后抢封角度突击。

  C、发球要有变化

    发球时,网前要和后场配合,网前的内角、外角,底线的内角、外交位的配合,使对方首尾难于兼顾,多点设防,疲于应付;在发球的弧线上也要有变化。这样,接球方就难以摸到发球方的规律了。

  (3)发球时间的变化

    接发球方在准备接发球时,思想虽然高度集中,但因受到发球方的牵制,他要等球发出后才能判断、启动、还击。所以,发球动作的快、慢也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变化,不要给接球方掌握规律。

  (4)发球时心理的影响

  在双打比赛中,有时会出现发球失常。其原因,一个是发球技术不过硬;另一个原因则是受接发球者的影响。由于接球者站位逼前,扑、杀凶狠且命中率较高,加之比分正出于关键时,心情紧张,造成手软从而影响了发球质量。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沉住气,观察接发球者的动向,心理意图,接发球的路线和规律,提高发球质量,增强还击第三板的信心。另外,发球的路线要善变且无规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样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顾虑,发球质量也会稳定下来。

2、接发球

  接发球虽然受发球方的牵制,属于被动等待,但由于规则对发球作了击球点不能过腰、球拍上沿须明显低于手、动作必须连续向前挥动(不许做假动作)、不能迟迟不发等等的诸多限制,所以使发球者发出的球不能具有太大的威胁。接发球方如果判断准确,启动快、还击及时,就能在对方发球质量稍差时杀、扑得手或取得主动;反之,也会接发球失误或还击不利使自己陷入被动。

  (1)接发内角位网前球

  以扑或轻压对方两边中场及发球者身体为主要攻击点,配合网前搓、勾等其他线路。

  (2)接发外角位网前球

  除了以上打的点外,还可以平推对方底线两角以调动对方一名队员至边角,扩大对方另一队员的防守范围。

  (3)接发内角、外角位后场球

  应以发球者为攻击点,力争扣杀追身球。如启动慢了,可用平高球打到对方底线两角。一般发球者在后场球发出后,后退准备接杀的情况居多,这时可用拦截吊球,落点可选择在发球者的对角。

3、攻人

  这是双打中常用的一种战术,就是以人为攻击目标。对付两名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的对手时,一般都采用这种战术。对付两名队员实力相当也可采用这一战术。它几种攻势于对方一名队员,常能起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作用;在另一队员过来协助时,又会暴露出空档,可在其仓促接应、立足不稳时偷袭他。

4、攻中路

  (1)守方左右站位时把球打在俩人的中间

  这种战术可以造成守方两人抢接一球或同时让球,彼此难于协调;限制对手在接杀球时挑大角度高球调动攻方;有利于攻方的封网,由于打对方中路,对方回球的角度也小,网前队员封网的难度就小了。

(2)守方前后站位时把球下压或轻推在边线半场处

  这种战术多半是在接发网前球和守中反攻抢网时运用。这种球守方前场队员拦截不到,后场队员又只能以下手击球放网或挑高球,后场两角便会露出很大空档,因而有隙可乘,攻击他的空档或身体位。

5、攻后场

  这种战术常用来对付后场扣杀能力较差的对手,把对方弱者调动到后场后也可以使用。此战术多采用平高球、平推球、挑底线把对方一人紧逼在底线,使其在底线两角移动击球,在其还击出半场高球或网前高球时即可大力扣杀,取得该球的胜利或主动。如在逼底线两角时对方同伴要后退支援,则可攻击网前空档或打后退者的追身球。

6、后攻前封

  后场队员积极大力扣杀创造机会,在对方接杀放网、挑高球或企图反击抽球时,前场队员以扑、搓、勾、推控制网前,或拦截吊、点封住前半场,使整个进攻连贯而又有节奏变化,使对方防不胜防。

7、防守

  (1)调整站位

  为了摆脱被动,伺机转入反攻,首先要调整好防守时的站位。如果是网前挑高球,那么击球者应该直线后退,切忌对角后退。直线后退路线短、站位快、对角后退路线长,也容易被对方打追身球。另一名队员应根据同伴移动后的情况补到空档位。双打防守时的站位调整,都是一名队员在跑动击球时,另一名队员根据同伴的移动情况填补空档。

  (2)防守球路

  A、攻方杀球者和封网队员在半边场前后一条直线上,接杀球应打到另半边前场或后场。

  B、攻方杀球者和封网者在前后对角位上,接杀球可还击到杀球者的网前或封网者的后场。

  C、攻方杀球者杀对角后,另一名队员想要退到后场去助攻时,接杀球时可以还击到网前中路或直线网前。

  D、把攻方杀来的直线球挑对角,杀来的对角球挑直线以调动杀球者。

  关于防守的方法还有许多,但目的都是为了破坏攻方的进攻节奏和进攻的势头,在攻方进攻势头一减时即可平抽或蹲挡,若攻方站位混乱出现空档时,守方即可抓住战机转守为攻取得主动。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4

主题

3396

回帖

2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7910
发表于 2005-1-24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6781

回帖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8
发表于 2005-1-24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视频演示下就更易懂了

将汉口羽毛球进行到底..........

┢┦aΡpy


[marquee][color=#d900d9]∮oo~~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oo[color=#d900d9][/marqu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2

回帖

70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的

到bt2.btchina.net搜索下,可以搜出一堆来

 

职业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19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245
发表于 2005-1-25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3 10:41 , Processed in 0.1052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