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而不读《新世界》,这样的人恐怕不多。但是这个话题不便展开。几十年神游其中,可谈的怕有千言万语。然而又忍不住不说几点最难受的感受。 一听开头的那段柔板,使我有如置身于茫茫荒原。浩茫而深沉的景与情。似乎从时空上遥感到了最初踏上新大陆的移民心情。不过,后来看了德莱塞德《嘉丽妹妹》,其中写道女主人公只身来到大城的遭遇。不知怎的,听这一段引子时又仿佛莫测德人海,竟可互喻互证了!那么,当德沃夏克远渡重洋来到异土的彼时也是感慨万千吧? 新世界”中醉人的警句举不胜举。还有那些隐身在内声部和低音中的支声复调,赛如满天星斗,哪里数的清!有人说,谁要是将其中曲调都听清楚,算得上一个用心的听众了。奉劝人们备一本袖珍总谱,先预读,再细听,听后在再发掘那些未听明白在细节。这样去细嚼细咽,才能获得更大享受。不然,又怎对得起大师的呕心沥血? 第一乐章里有个重要的主题,不但曲调美,神似一支黑人民谣《马车从天而降》,而且陪器手法绝。它在长笛低音区中吹出,怯生生地,且有苍白感。简直就是一幅受欺凌无处可诉的黑女奴声口! 小调那一段,长笛、双簧管举哀号恸。小提琴与黑管吞声饮泣。中提琴和大提琴上的弱奏振音,则是参加葬礼者的一片唏嘘之声,为死者也为自己的不幸。同时我们也感到,作曲家如果不动情,又哪能谱出这感人至深的乐章?与其说是文生情,其实还是情生文! [此帖子已被 又见炊烟 在 2005-1-20 9:44:5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