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52|回复: 150

[原创]环游鹦鹉洲,春赏晴川阁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8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环游鹦鹉洲,春赏晴川阁

 

我们探路者群里年轻人多,号称或被冠以强驴的人员占十之六七。每当谈起户外名山大川、精典自虐线路那是如数家珍的热火沸腾。群内聊天框里美伦美奂的图片作实精采漂亮,户外佚事、所见所闻那是如行云流水般夸夸其谈,一套一套的。仿佛言谈举止不涉及各类胜景就不足以炫耀自已的见闻广博,也对不住辛苦劳累的一双驴蹄。  

 

偶然一天我恶作剧地问到有谁知道武汉三大名山是那三座山呀?沉默半天,随后有人竟答出九峰山、九真山、大花青龙等等不一而足。却没一人说出龟山、蛇山、珞珈山这三座耳熟能详的山来。莫非深刻在我江城人心目的圣山在驴友心中早已忘却?我们儿时爬山登高不是从爬龟山开始的吗?我们好忘本哪!

 

很多人去过或知道归元寺,多半是听说过大年夜上香求财的缘故。如果你要问去过古德寺吗去过长春观吗?也许群里年轻人半数知半数不知了。再问苏军记念碑在那?鲲鹏球在那个地方?知道鲲鹏球旁有条直穿清水桥和落雁岛的盛夏避暑线路吗?群里一定鸦雀无声,没去过呗。偶是爱热闹的人,随后上传了一张近期东湖的pp。“嗯,不错!”“这是那阿?”。我回答,这是东湖的‘老鼠尾巴’。一时群内七嘴八舌,疑问丛丛:东湖有这么漂亮吗?我无语。。。他们知道市面上有“行呤阁”啤酒,却并不知道“行呤阁”座落何处。很多人去过磨山,却没走穿过听涛景区,没有走过水云阁的线路,多半就没有去过东湖宾馆下的‘老鼠尾巴’了;当然就更不知道“先月楼”和“苍松园”等等景点了,更别说开发东湖的先哲周苍松老先生及其东湖掌故了。

 

由此我得出结论:那怕我们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对自已的家乡、对东湖的了解知之甚少,关心太少;枉为江城驴友阿,宪全身在宝山不识宝呢;我们有很便利的条件能常常面对她,能理所当然的淌详其间。岂不知有多少外地客千里迢迢而来只为看一眼巍峨的长江大桥,正如我等层伏夜赶、屁癫屁癫的去外地景区。

 

其实,东湖是很美的!我们的家乡-武汉是很美的!江城的美,主要在水,有大江大河,美在星罗棋布的湖泊;美在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历史传说。只说一下龟蛇二山就有几十处重要名胜,比如有:禹王宫、鄂王庙、关王庙、桃花夫人庙、桃花夫人洞、太平兴国寺、罗汉寺、鲁肃墓、刘琦墓、楚波亭、朝宗亭、关羽遗迹洗马洞、磨刀石、磨崖石刻等等。这都是了不得的名胜啊!其中大禹、岳飞、关羽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中华民族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可惜,江城同胞们对此毫不在意,我们的文化部门的老爷们,你们是否也有责任呢?杭州一个小小西湖,多少人慕名而往,我江城诺大而又美丽的东湖却长久以来藉藉无名?我为之深切悲哀。。。

 

我纳闷了,为什么很多人对自已家乡的美景知之甚少和视而不见呢?是外地的月亮比家乡的圆吗,这是缺少自信和好高骛远的误区。是距离产生美的误区而对家乡跟前的美景熟视无睹吗?是城市宣传、景区宣传的高下有别而对跟前的景区视觉麻木吗?或是平生重视山而轻视水的一味追求登高看远?是重征服而轻领略的盲区原因?又或是偏重自然景观而轻视人文景观?谁知道呢,也许兼而有之吧。

让我来做一个家乡景观的宣传员吧!我不想面对外地驴友来访却讪讪说武汉没啥好玩的地方,那会让自已心里很过意不去的。我要为江城为家乡作出力所能及的义务。

 

dsc0542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8 14:26:16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废话说了不少,言归正传。

 

春寒料峭的阴雨季节,柳枝儿迟迟不肯吐出嫩黄的新芽。3月5日短暂的多云天气,偶趁兴乘559路巴士一车直到鹦鹉州、晴川阁游玩了一天。

 

线路:晴川桥-鹦鹉州-大唐公园-晴川阁-莲花湖。

 

本来计划中重点是上龟山的,因晴川阁耗时过多而弃之。巴士驶上晴川桥就到了龟山脚下的铁门关,传说此街原叫做洗马街,现在叫做南岸嘴街。偶对此觉得颇有些微言:洗马街是历史名称,必然有厚重地历史来源;政府那帮分管地名的老爷们有什么理由更改呢?不重视历史文化阿。传说真武大帝龟蛇二将溶化在长江两岸,一个凛重的叫做龟山一个灵动的叫做蛇山。凛重的龟山尚武,灵动的蛇山则重文。一座黄鹤楼,多少名篇佳作,脍炙人口!龟山虽历代也有吟咏,但没有名篇,论文采风流它略输蛇山,但若论英雄气概,蛇山无法望其项背。两山隔江相望,一文一武,别有情趣。

 

龟山上的名胜古迹主要包括关王庙、藏马洞、磨刀石、太平兴国寺、桂月亭状元石、禹王宫、月树亭、桃花洞罗汉寺、龙祥寺、鲁肃墓、向警予烈士陵园和红色战士公墓等等。尚武的龟山脚下这条街上曾经走过多少跨马而行的纠纠武夫阿,饮马长江边呀,这条街当然应该叫做洗马街了。

 

从洗马街可直穿进鹦鹉州公园,远远就见天上一弯彩虹分跨汉江口两头,这是晴川桥。是武汉市建造的第四座城区汉江公路桥,又称江汉三桥。因红色桥拱,亦称"彩虹桥"。位于汉口集家嘴与汉阳南岸嘴之间,紧邻汉江入长江口处。桥长989.75米,主跨302.93米,为跨径为280米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一跨过江。两端通过四条匝道与汉口沿河大道和汉阳汉南路相接。它以一条弧形曲线跨越汉江,犹如一到天空的彩虹,成为江城武汉一道新景观。它是国内同型桥中跨度最大、结构最新、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

dsc05286.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崔颢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历来为人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李白临黄鹤楼,因有崔颢诗在前而道不得,此诗能引发人丰富的想象力而将偶引入远古。在自然景色和仰慕古人遗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种种情思而反复交融在一起。面对滔滔大江不由人不心潮澎湃感发万千,柱着双拐,沐身阴云密布濛濛灰败的城市时空时不由人不感到凄婉苍凉。

dsc0529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8 12:14:20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虹桥"又似一张弯弓,只是这射日的神话英雄后羿在那呢?

由后羿想到他的妻子嫦娥。。。让后人一阵唏嘘。

 

dsc05297.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鹦鹉洲,现今泛指汉阳区长江、汉水夹角地带,现今的汉阳南岸嘴。位于鹦鹉洲上游二里长江边,与长江大桥比邻。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因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
儿时曾多次踏足鹦鹉洲,07年为了拍晴川桥也曾环游过一次;只是一直没进去过晴川阁:因为不想掏钱购票。在当年,常认为龟山好混票,晴川
阁院墙那是不好翻的。

 

那个年代鹦鹉洲园内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头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晴天里,滩头长有七八架风筝在江空上飞曳,汉水上游总有胆大的泳者漂流而来,直冲入集家咀宽阔的大江中而顺流至滨江码头起水上岸。

dsc05301.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词云:“龟蛇锁大江。”形象之壮观可以想见。汉江那边与汉口江滩相对,林立的西洋建筑成为它的借景。最妙的是汉江从它的一侧包抄过来,就在龟山的脚下,与长江会合,形成一个三角地,名为南岸嘴。风景极为壮观,誉为武汉城市建设画龙点睛之睛。武汉市政府早就有意开发此地,征集了许多方案,至今都难以定夺,生怕弄不好,弄坏了。

 

南岸嘴公园内貌似没有一座祢衡雕像,偶认为是园区管理者一大败笔呀!雕琢一个击鼓骂曹的祢衡,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的雕像,再塑刻崔颢老先生的《黄鹤楼》千古佳作必为鹦鹉洲增色不少。这样的一身正气、这样的不朽诗篇定会广为流传吊足多少旅行者的胃口阿

 

唉,没办法:东湖是人文景观太少,而南岸嘴公园有宝藏却不会合理有效的运用。这里本应该成为鹦鹉洲主题公园嘛。

dsc05303.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军戈铁马,多少英雄豪气让人缅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描绘的就是我们的家乡阿!这会让多少外地游客羡慕死了,我等又何必妄自菲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史上咱楚国儿郎才会这等雄姿英发,正应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友人见我游历归来,曾留言:等候你新词佳作。 唉,不提也罢,难为情!偶闲来无事而学写词,先前是无知者无畏,可以毫不故忌的大放厥词。可越是深入学习越是自惭于浅薄无知。何况在唐宋诗词宗师伟岸身影之下?

偶还是夹起尾巴做人吧。

 

汽笛一声划过江面,抬头一条巨龙飞跨南北。长江大桥就在不远处,晴川阁就要到了。

 

dsc0531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川阁掩映在一片林木中。好一片丛林!

 

dsc05316.jpg

(以下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晴川阁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晴川阁在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公矾上,与黄鹤楼隔岸相对,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名冠四方的楼阁隔江相望,在万里长江上唯此一处。禹公矾,位于龟山南簏晴川阁主楼之下,突兀入大江之中,危石壁立。相传,大禹治水时,疏江导汉,驯服了洪水,使长江、汉水在此交汇,潮宗大海,大功告成。后人为了记念大禹的丰功伟绩,此矶则尊为禹功矶。

《晴川阁修复记》

  大江发源青海高原,会纳百川,成巨渎。及入巴蜀,流益湍疾。白涌碧翻,激浪高起。于是排千岩,穿三峡,乘其奔腾之势,一泻千里。然后水面加阔,平流东进,以达于海。全程6 300公里,所历大都小邑以百数。沿江景色如画,各有攸胜。若论风光之明媚,形势之雄奇,盖未有过于武汉者。以有黄鹤楼、晴川阁夹江而峙,可收上下四方之壮观于眼底也。汉阳龟山,旧名大别。其东麓有禹功矶,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处,后世为禹王祠祀之。明嘉靖间,汉阳太守范子箴始建阁于矶上,取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诗意名之,目“晴川阁”。与屹立武昌蛇山之黄鹤楼南北相望,无殊大江锁钥,故昔人重之。武汉水陆四达,为历代用兵必争之地。楼与阁迭毁于兵燹,既毁而复修之屡矣。1935年夏,暴风成灾,阁竟荡焉无存。履其地者,惟徘徊太息而已。方今国家励精图治,政通人和,百废俱举。武汉市人民政府新建黄鹤楼将成.乃谋重修晴川阁。于是鸠工庀材,补治败垣,缮葺旧祠,芟夷芜秽,伐除毫朽。然后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祠宇一新,垣堞皆复。乃重建阁于矶上.复立数亭于江滨,以附于阁。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时而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偶坐阁上,仰望晴空无际,俯听川流有声,风帆沙鸟交映左右,几疑泛舟江湖之上,忘其身犹在龟山东麓也。每值休暇之日,士女如云,遨游至此,喧阗杂沓,亭阁皆满。俄而管弦声起,或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老者弱者,相与习拳、对弈于绿荫深处,至暮忘归。夏之晨,秋之夕,迎风望月,游人尤多。春以观花,冬以赏雪。盖四时之中曾无一日之寂寥焉。或谓黄鹤楼耸立百仞,以瑰伟绝特取胜,期阁得地幽密,以简朴清旷见重,各效厥美,相得愈彰。昔明末文豪袁宏道亟称斯阁为楚四名楼之一。清初名儒刘献廷南游过汉,登斯阁而大惊异,谓实远胜黄鹤楼,载其说于《广阳杂记》。前人赞叹咨嗟非偶然也。余久居武昌,讲学著书之暇,常登临斯楼斯阁,以揽江山之胜,观鱼跃鸢飞,悠然意远,盘桓移时不忍去,而重有感焉。《学记》曰:“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修者,谓藏身本业之内,修其职事,不敢怠情也;息游者,谓休息于工作之余,出游于外,以舒其疲惫也。昔人之论劳逸,重视二者之结合,至于如此,意固有在矣。况人旦夕蛰伏斗室,接于目而虑于心者,惟父母妻孥与米盐琐屑耳。偶有抵牾,易生忿懑,抑郁日久,因以沮其壮志,挫其盛气,以致早败者,何可胜数。必常置身高明之域,然后心与目不蔽于浅近,有以发吾胸中闳阔俊迈之趣。所居弥峻,所涵弥远,由是变化气质,开展胸怀,大有益于成事立业,此人之所以贵登临也。岂第流览景物、征逐戏乐而已哉!

  武汉居全国之中,固海内一大都会也。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辐辏,益以居民数百万之众,休息游观之所旧苦其少。天惟善休息者,始能善成其工作。然则名胜古迹之修复,实关今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之大,而国之盛衰强弱系焉。登斯阁者,倘皆能明乎藏修息游之旨,于勤劳工作之余,善爱养其精神,俾益奋厉不懈,竞展其才以效力于国,则为利之溥,岂有涯,斯阁之建为不虚矣。阁之重修,经始于1983年之冬,落成于1986年之秋。三年之内,修旧补废,治垣造亭,诸役费工与时视建阁为尤多。云既蒇事,属余为文记之,因兼抒所感于此,以为来游者劝焉。 (1986年8月6日张舜徽撰并书)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川阁门楼。

《晴川阁序》

  七里晴川染蔚蓝

  洗马长街望君还

  古筑城楼当敌寇

  汉江中游挂满帆

  林荫伫立拦江路

  风吹江畔柳叶

  莲花湖水一池碧

  微波粼粼夕阳残

 

dsc05327.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楚胜境。

 

dsc05325.jpg


晴川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其名取自唐代诗人崔颢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有"楚四名楼"之誉。因与对岸黄鹤楼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境"。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川阁整个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31 057.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8 13:36:36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晴川阁门楼进入晴川阁。07年那次来,因要购票没有进去过的,偶这次是有备而来的,这证那证带了好几本。

那知道从08年春季就对外免费开放了,游入只需签个名就能昂然而入了。

早知这样利国利民,偶也不存那逃票的差念了。

31 063.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川阁主楼,又称晴川楼。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阁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其规制略有扩大,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其底层面阔五间,通长20.8米;进深四间,通宽16米。台明从檐柱中心外扩0.7米,台地面积为386.28平方米。晴川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并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对联匾额,字字贴金。总体上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在门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属部件。

 

dsc05342.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川阁按原样重建,规制略有扩大,高台砌筑,二层石木传统结构,重檐歇山,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对联匾额,字字贴金。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禹稷行宫(禹王宫)按"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

 

dsc05347.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缮一新的禹稷行宫,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四柱三楼三门)面墙,其他三面为青砖半砌风墙。大殿为硬山顶式厅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装饰并承托出檐,正脊两端升山较大,但屋面无折水。天井两厢如廊式,均为单坡屋面。行宫屋面盖青小瓦,檐头屋脊装饰沟头、滴水、脊吻、坐兽等。脊吻也叫大吻,即殿宇顶上正脊两端的吻兽,一般是龙头形,张大口衔住脊端,故又称吞脊兽。目前我国最大的吞脊兽,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

 

dsc05351.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禹稷行宫(禹王宫),本名大禹庙,是武汉地区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由司农少卿张体仁于南宋绍兴年间创建,后成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修,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改大禹庙为“禹稷行宫”,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修建,1984年按“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

 

31 084.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缮一新的禹稷行宫占地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四柱三楼三门)面墙,其他三面为青砖半砌风墙。大殿为硬山顶式厅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装饰并承托出檐,正脊两端升山较大,但屋面无折水。天井两厢如廊式,均为单坡屋面。行宫屋面盖青小瓦,檐头屋脊装饰沟头、滴水、脊吻、坐兽等。

 

31 089.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万

回帖

5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0302
发表于 2012-3-8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要多宣传一下武汉本土的景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6 04:12 , Processed in 0.14072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