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跟着玫瑰纵龙王尖
玫瑰果然魅力无限,一声呼唤,49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龙王尖进发。
去的路途,道路是相当地难走,颠簸不平的小路,还要时时和迎面而来的大货车会车。但是全车同学在这极度摇晃的车厢中,在舞红的组织下,却兴致勃勃地一路破冰。舞红的破冰很有创意,说一说今年去过的最美的地方,以及下一步最想去的地方。这一话题点燃了全车人的热情,大家一个接一个拿着话筒就开始滔滔不绝描绘所到之处的灿烂景致,憧憬心目中下一个景点的无限美好。听着大家精彩的、真诚的、深情的、激情的发言,一种久违了的感受涌上心头——在路上真好!抛开一切,尽情地投进自然的怀抱,享受无数熟悉或者陌生的朋友们一路同行的幸福。
由于路途不熟,我们走了好长时间才来到纵山的路口。但是,也正因如此,我们今天的纵山有了意外的收获。我们在还未开通的高铁铁轨上徒步了好长时间,这可以难得的机会。特别是第一个山洞,又黑又长,大家放开嗓门,或高歌一曲,或大喊一声,然后听那悠远而长久的回声,其乐也无穷。
龙王尖海拔385.6米,为大别山余脉。北枕旷山,南瞻武汉,东眺木兰山。也是武汉的后花园一景。过去龙王尖顶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山北坡突发大火,古庙被毁,仅留下现存的一堆山石。
纵山途中,最喜欢在齐腰身的金灿灿的草海中行进,猛一抬头,一帅哥端坐在一断垣残桓上,让人一是恍惚,似乎历史与现实在霎那间交汇。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存留半墙以上的石板屋似乎在向我们默默讲述:
龙王尖城堡建成后,围城的石寨周长约12.5千米,圈地约1.5平方公里。石寨倚山踞岭,气势磅礴,耸立在云缠雾绕的群峰之上。寨墙由块石、条石、片石大小间压,缝隙填塞碎石土渣干砌而成。寨墙平均高3.5米,全寨共有四大寨门,以南寨门为最大、最牢固、最壮观。石寨按九曲八卦阵建造,,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发座”、“烽火台”等。内墙半腰有1.1至1.4米宽的巡道(也称走道)。哨口、箭窗一般1.8至2米一个,主要用于瞭望、发射铳弹和飞箭。烽火台有多座,其中一座置龙王庙峰巅,一座置西寨门。这座山寨,易守难攻,如遭围攻,寨内有粮有水,便于坚守待援,三两月可不下山寨。
咸丰九年(1859年),湖广总督官文曾为建设中的龙王尖石寨题写了“固若金汤”的匾牌一块,以示褒奖。在明清两百多年间,石寨成为周边民众“避匪”的难民集中营。难民最多时达数万之众。咸丰末年,寨内修建了一条包括客栈、医药店、杂货店、米铺、铁匠铺、裁缝铺、木匠铺、磨坊、酒坊、染行、赌场的街道,称作天街或生意街。
一八六八年,龙王尖城堡式石寨建成后,由于太平军的失败和东西捻军的覆灭,这个“御匪安民”、“防长毛”、“防捻军”的封建地主武装城堡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到光绪三年(1877年)后,已成为一个无从居住、茅草丛生的空荒城堡。现存山上的石寨遗址成为人们旅游参观和追忆历史的一大景观。
今天参加纵山的同学是:
1白云,2心雨 3云儿, 4周游,5曲曲,6郭老师,7三里屯,8晨曦,9天行,10移道,11 陌路,12一片云,13浪子风,14生生,15雪梅,16老虎,17TOM,
18原上,19萧萧,20花瓣雨,21船长,22芭比娃娃,23淡无味,24丫旦儿,25子木,26玫瑰,27同舟共济,28老苏,29俗家弟子,30笨笨牛,31野行者,32点儿,33裙子,
34洁子,35rose,36舞红, 37济公,38青山红叶 ,39 木林子, 40逛逛,41江海拾贝,42静雪,43一召,4崔南涛,45大理石,46活活,47千千,48CAO123, 49青果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大车的司机,听说他的车保险杠都被石头碰断了,但一路上他没有一句怨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