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顶山勾起的记忆
看到汉口风40驴友互帮互助、精诚团结、勇敢问鼎---大顶山的帖子,那路线,那场面真是太熟悉了。曾经的我,两次攀登大顶山,那情景现在想起来都心潮澎湃。 第一次,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学校流行春游,每年的春天老师都会带领我们去大自然走走,我们周围的山峰就是我们最好的春游场所。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了春游,记得那时我们班可是最小的一个班级(后来都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春游的)可能当时我们班同学个头都比较大吧,老师们也就大胆的带领我们出去了。每年春游,都是我们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候,所以头天晚上都会叫爸爸妈妈给我们准备点吃的,那时带得最多的就是白面馒头了,也有菜粑粑(好多年没吃了,很是想念),家里做的,我一直觉得我妈妈的手艺很好,做的都比其他小孩子妈妈做的好吃。第二天,准备两个馒头,一壶水我们就可以出发了。老师带领我们在山间穿梭,我们就如幸福的小鸟唱着儿歌,任歌声在山谷中回响,那感觉真的太好了。我们都生在农村,走山路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走走歇歇,三四个钟头可以绕过好几个山头,可以说那时的我们一点也不亚于大人们。午饭当然是带的馒头和水了,我们会交换吃的,每家的味道不一样嘛。午饭过后,差不多就得往回走了,一上午走了那么远,回去可想而之,也得花不少时间。当然我们是绝对不会走回头路的,从这山进从那山回。出发时是从学校集体出门,回来时就慢慢分散了,走过一个村子就会有不少同学从队伍里走出,他们这是到家了,疲惫的我们经常埋怨,我家怎么不是在这里啊,不然此刻我也可以回家了。整个行程下来,尽管我们都很疲惫了,可却没有一个掉队的,没有一个孩子哭哭闹闹,那时的我们可都是勇敢的小孩。 我记得登大顶山时我读三年级,那时候上山的路很多,山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树和草,有点光秃秃的感觉。山很高,对于只有十岁的我们来说,可是头一次,那是相当有挑战的(现在想想,老师的胆子真大,父母的胆子也大,尽敢放心让我们爬那高的山),有一处很险,那一幕现在还记忆犹心,我们要爬上一块大石头绕过石头才能到山顶,而那大石头比我们个头还高,更可怕的是大石头位于悬崖之上,旁边就是峭壁,我站在那脚都发抖,害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那肯定没命了。我犹豫了好久不敢动,下面一个老师,上面一个老师都急了,我也着急啊,后面还有好多同学等着了,最后我爬上去了,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克服胆怯爬过去的,反正每每回想这一幕都还心有余悸。所以我的印象中大顶山是艰险的。 因为我喜欢登山,每年都会找一些儿时好友一起去爬爬山,但都只限于大顶山周围的小山。慢慢的,上山的人少,很多路也被疯长的草滕封了,上山变得也越来越困难。高中时,又一次心血来潮,叫上好友去爬山,还带了一帮弟弟妹妹,本来只打算随便爬爬山过个瘾就行了,可走着走着就越走越远了,本来以为离大顶山不远,翻过那个山头就到了,没指望过了一个又来一个,就这样把我们带到了大顶山脚下。这次完全是无准备之战,不过既然如此,就徒手登顶吧。上山的路都不知道,我们就凭感觉找了。当然结果就是走到了一个无路的境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可把我们急坏了,可我们不能轻易后退啊,最后只能从荆棘中穿过,沿着基本上快90度的石缝向上,我们拉着石缝中长出来的草滕,一点点的往上爬,那不过五六米的高度,却让我们爬了好半天,登顶的那一刻,我们欢呼,兴奋至极。在山顶,我们找着各自的村子,看着我的家乡,真美。下山的途中,我们逮着了一只小灰兔子,那兔子很小,可能被我们吓着了,一动都不敢动,我们抱着玩了下,决定还是放生,小兔子自由的那一刻,好象还在恐惧之中,都不敢跑,我们走远了,小兔子才慢慢爬走,可怜的小兔子啊。 那次之后,到现在又过了快十年了,估计现在上大顶山的路是越发的难走了。不过越难越有挑战,爬家乡的山比爬黄山,武当山过瘾多了,好想念家乡的山啊! [此帖子已被 漂浮的云 在 2009-12-11 23:22:2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