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19|回复: 114

青岛纪行---探寻百年老建筑感悟历史沧桑 饱览海滨绝佳色绽放心怀激荡

[复制链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发表于 2008-7-6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旅顺--渤海,宁波、普陀--东海,厦门、三亚--南海,都走到了,就期待着能到剩下的黄海去看看,不仅是为了完成我领略中国四大海风光的宿愿,更是因为一直向往着黄海边上那座 “蓝天、碧海、红房、绿树”的海滨之城____青岛。

说起对青岛的概念,最开始的印象是座著名的旅游避暑海滨城市,后来知道了那里还有中国许多著名的企业:海尔、青岛啤酒、双星、海信、奥柯玛(碰巧的这次青岛之行竟然有幸光顾了前三家)。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产生强烈愿望想去亲自走走看看的,是一部有关青岛老建筑的文艺纪录片。这部片子介绍到青岛的历史其实并不长,但她之所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除了因为有着宜人的滨海气候外,更是因为她留有保存基本完好,而且规模比较庞大的近代欧式建筑群,这在世界范围内除了欧洲本土之外,甚至是在北美、澳洲等欧洲移民人数较多的地区都是极为罕见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研究价值。青岛老城区属小丘陵地貌,这些依山而建,点缀于绿树之中的红顶老楼有如碧涛之中的点点红帆,上下起伏,摇曳远航,构成了一副美涣绝伦的异域风光画。

清晨,海边的小山上,绿树葱郁,蓝色尖顶黄色石墙的教堂里传出了悠扬空灵的钟声,惊飞起一群栖息在钟楼里的小白鸽,它们像是约定好了方向排练好了队形,绕着教堂不断的盘旋着……,就是我梦中的青岛。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8:32:20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晚春的中午,终于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探访青岛主要的老建筑,成了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绝大多数老楼座落于青岛西南面和南面临海的老城区范围里,面积大,分布散,有的还十分隐蔽。一份最新的青岛地图和一份介绍青岛老楼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加上之前研究过网上驴子们的有关攻略,我觉得心里有数了,于是背上相机,揣着资料,开始了我的探楼之旅。从哪里看起呢?老火车站吧,从这里开始有着不一般的意义,虽然它是很多外地人坐火车到青岛的终点站,但也是走进这座城市,了解这座城市的第一站。

天气不太好,有些雾气我去的时候, 始建于1900老火车站正在为了迎接奥运会而进行改扩建,围得严严实实,看不到真面目。从火车站广场沿泰安路北走,到湖北路时右拐,经过一条小巷,就是称为“赃官巷”宁阳路,因以前住过几个贪官得名。前行不多远的青岛市公安局,主体建筑是建于1904年的青岛警察署旧址。整个建筑不等层,正立面前后错落。虽然是威严的警察署,建筑却以花岗石和红砖交替,形式很活泼。中部有高30的钟楼,是青岛市五大钟楼之一。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7:44:2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方向走过火车站广场, 看见一座带有塔楼和外走廊的两层楼房,这就是车站旅馆旧址。旅馆外墙有装饰性山花,拐角处有高耸得八角型塔楼,车站旅馆是百年老街兰山路上惟一保存至今得老楼,其塔楼也基本完好,只是将塔顶的铁片风向仪换成了红五星。近百年来,直到2001年维修之前,这里一直是铁路职工宿舍。

车站旅馆的东面不远处,紧挨着太平路,是建于1902年德国人开办的礼和洋行,马路对面的海滨就是青岛著名的栈桥景区。19世纪末西方国家在中国开办了一批进出口贸易企业,中国人一般统称之为洋行,这些洋行,除由西方人任经理外,一般还雇用一名中国人为买办。

 

 

沿着海边的太平路往东前行到中山路口,左转中山路一号,为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最初为会员制俱乐部,为外国侨民和中国上层社会人士聚会交际的场所。继续前行, 太平路31,是青岛市第一座欧式商务型大型旅馆,建于1899年。1914年日本侵略青岛后成为青岛大饭店,是闻名全国的商住旅馆,目前为栈桥王子饭店。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7:48:0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路青岛路口有一座十分抢眼的老建筑,这就是原德华银行。它的造型以文艺复兴风格为基调,参照了德意志公用建筑的威严浑厚。四周有宽敞凉台前卫穹形廊。建筑材料除采用青岛特产花岗岩以外,屋顶采用了黑色铜皮这种罕见的材料。

 

前行到江苏路口是德国侵略青岛时组织工人开采煤矿,而成立的山东矿务公司。这是一座2层楼房,没有用白色的花岗岩,而用杂色石料砌筑,二楼阳台表现着浪漫的欧陆风情。

 

太平路12号,一座金碧辉煌的中国古典民族式建筑为初建于1467年的天后宫,也是青岛市区现存历史最早的庙宇。目前为青岛民俗博物馆。别以为这里说的 天后是指王母娘娘,而是指一个叫林默娘的福建莆田妇女,相传她死后每逢海上有难,她总会显身相救,因而被明朝封为 天妃,清代时晋封为 天后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7:52:0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前行到常州路口,常州路23号为欧洲人监狱旧址。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欧洲古堡式监狱建筑。这座监狱有一个圆锥形塔顶,整体造型如中世纪古堡,透出一种威严和阴森。墙体为红色的砖墙,窗户很小,装有铁栅。目前已被改造成了监狱博物馆和青少年法律教育基地

正在欧人监狱的大院子里拍照时,一个小伙子打着电话出来了,看见我是个背包客于是递上一张名片,我这才发现,原来旁边竟然是座公寓式小酒店-- 海滨古堡酒店,而这个小伙子就是这里的经理。受邀走进了他的酒店,一进门的左手边就长长的走廊,玻璃钢的屋顶显得整个长廊很透亮,大珠绿色植物,藤椅茶几,吊灯灯笼,透着温馨和静逸。感觉很不错,也是因为仅靠着海边,离青岛主要的景点都非常的近,交通也十分便利,还算是实惠的价钱,真的吸引了我放下了背包决定改变主意不住先前预定的宾馆而改住他这了。酒店经理姓李,一个很热心的青岛年轻人,和他短短的几天交往感觉非常有缘,这里先不展开,后面有文字交代,继续我的探楼之行。

由常州路走到广西路左转,经过北海舰队某部驻地。向西而行,广西路5号,为德国神甫姬宝路住宅旧址。行至青岛路1号,一座带有塔顶的欧陆式建筑是原德国驻青岛领事馆,后由孔子第75代孙,孔祥熙的族弟孔祥勉购买作为私宅命名为南。解放后这里被使用为现在的“南园孔子纪念馆”。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7:57:0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西行到安徽路口。安徽路5号为青岛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楼房三层,楼顶有三座塔顶,塔顶颜色为邮局传统的绿色,解放后在老楼之北修建了青岛市邮电局大楼,这座老楼就只保留了电报业务。

 

邮局对面的广西路33号,是建于1905年的医药商店旧址,3层高18,已达到当时城市规划的极限。屋顶正中的图案是一条蛇缠绕在圆杖上,这是药店的象征。改革开放后这里开了一家餐厅叫 红房子,再加上这座大楼外墙本来就是红色,所以青岛人就叫它为 红房子了。

 

红房子西面广西路37,紧挨着的是现在的公安局市南分局,它的前身是侯爵庭院饭店,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这里一直就是警务机关。对面为马克西姆大楼。

 

从广西路走到中山路,沿中山路向北走,中山路17号是建于1908年的胶州旅馆旧址。1945年日本在青岛建碉堡时在这座楼里建了一座暗堡。近年来楼上开了一家私人旅馆,真是历史偶合。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8:03:0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中山路的湖北路口右转不远处,是水兵俱乐部旧址。1901-1902年建成了这座为了丰富当时驻青德军业余生活的俱乐部。主楼有两层,西南角有高高的塔楼,三角形塔顶。房屋造型起伏变化,大斜坡屋顶,老虎窗,南有宽敞走廊,浑厚的木檐、木柱、木廊,显示作为俱乐部的活泼明快风格。日本占领青岛时,这里是日本黑社会性质组织 黑龙会的的老巢,解放后曾做过青岛市团委机关办公楼。

 

沿湖北路向东走,到浙江路右转,浙江路9号既是袁世凯称帝期间妄图通过武力复辟的 辫帅张勋的住宅旧址。张勋死后作为基督教青年会青岛分会的办公地址。我去的时候这座老楼正在翻修,不知又要作为什么用途了。

 

沿浙江路北走,浙江路26号为刘子山住宅旧址。刘子山是在旧时青岛 四大家族之首,被称为“青岛首富”。楼顶建有俄罗斯式洋葱型塔楼。

 

刘宅旁边,矗立的巨大建筑就是著名的圣弥爱尔大教堂。俗称“天主教堂”。1932年兴建,设计为双塔楼,各高56米,是当时罕有的高度,又由于坐落于观海山麓,因而来往青岛的船只驶进青岛第一眼看见的建筑就是这座大教堂。教堂的中心大堂高18米,顶端有4.5米高的十字架,是名副其实的大教堂。窗户玻璃是以《圣经》中的故事为背景绘制的彩色玻璃,北侧祭台的穹顶有圣像壁画。教堂内曾有亚洲最大的一架管风琴,有2400多个音调,相当于一支乐队。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8:09:1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沿着天主教堂西侧的肥城路下坡,会经过青岛特有的石块路。

 

到达中山路,中山路往北的这一段就是被称为青岛早期的“华尔街”,分布有实业银行、大陆银行、上海银行、中国银行、金城银行、青岛银行同业公会等旧址。一栋巨大的四层建筑,是大陆银行和上海银行的旧址。整体为白色花岗岩外墙,大门周围为黑色大理石砌筑。上海银行和其他银行不同,其他银行大门都设计得或威严或华丽,独独上海银行得门是一个小门,有如一般住宅,据说是为了打破平头百姓对大银行的距离感,在储蓄上上海银行也主要以中低收入者为主。

    上海银行沿着中山路往北走不远就是旧时的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是旧时在青岛的中国人的银行建筑中最宏伟的,比日本的正金银行和朝鲜银行也有过之。正立面是罗马建筑,台阶之上是一排高大的圆形柱廊,左右两个铁铸枝型灯,下铸银行图案,一楼是营业大厅,地下室是金库。解放后,老交通银行大楼作为中国建行的营业场所了。如果沿中山路北行,在这段繁华的商业街,可以经过多个老字号商店如春和楼、盛锡福、谦祥益、宏仁堂等。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8:13:4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堂邑路就到了馆陶路建筑群,建筑外形多取自当时国际流行的拜占庭式、三角形山花,立柱和贴壁立柱有科林斯、多立安和罗马等式样。而欧美的建筑就更简洁实用一些,建筑体量也不大。堂邑路11号三井物业株式会社旧址、馆陶路1号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店旧址、3号三菱洋行旧址、5号汇丰银行旧址、7号麦加利银行旧址、12号朝鲜银行青岛支行旧址、13号齐燕会馆旧址、22号青岛取引所旧址、24号,25号欧式住宅旧址、28号宝隆洋行旧址、3739号大连汽船株式会社青岛分店旧址。由于当时相机出了故障,在这个金融建筑群行走时没有留下照片,不过回来后从网上收集了这些银行旧址照片,由于未和版权人取得联系,这里表示歉意,我想都是为了介绍青岛老建筑,他应该不会介意吧。

   汇丰银行 

   三菱洋行 

  三井物业 

  取引所 

  齐燕会所 

  大连轮船株式会社

   朝鲜银行 

  宝隆洋行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8:20:21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沿德县路向东行,经过天主教堂的后面,23号为一栋欧式别墅旧址。前行,市人民医院为福柏医院旧址,内有部分德式建筑。德县路4号为路德公寓旧址,初建于1907年,是一座舒适,美观的公寓式旅店。粗壮的木柱、木廊、木栏,给人以舒心的感觉。现在是青岛国税局车辆购置税征管办公室。

  

德县路2号为胶澳法院旧址。它的建筑并没有用对称式严肃造型,而采用不对称风格,但大面墙扔给人威严的感觉。解放后这里曾经是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在为市南区人民法院。

 

胶澳法院的南边,湖南路16号为乔治酒店旧址。

 

    沿湖南路东行,沂水路14号为英国领事馆旧址。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8:46:1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4428

回帖

2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714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7-6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好帖!沙发是我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胶澳法院旁即是著名的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胶澳总督是德国政府驻青岛的最高军政长官,目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督府始建于1902年,于19061月完成,是德国在青岛诸建筑中体积最大,造价最高的一处房屋。大楼属欧洲公共建筑风格,石砖钢木混合结构。建筑平面呈“凹”型,立面为横三纵五段对称处理,蒙莎式红瓦楼顶,整座大楼主墙体全部用巨大的花岗岩石块砌成。石料均采自青岛出产的优质花岗岩,牢固坚实。整座建筑威严、大气。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占领青岛期间这里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在青岛的最高军政办公地址,国民党时期和解放初期同时也是青岛市政府所在地,目前是青岛市人大和政协的办公场所。

 

 

原路返回到总督府旧址东侧是沂水路,这条路的行道树是法国梧桐,绿荫遍地,石墙上挂满了爬山虎,漫步道上如身处欧洲小城。沂水路9号为欧式住宅旧址,7号为斯提克否太宅邸,5号为欧式住宅,3号为亲王别墅旧址,1号为美国领事馆旧址。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来往密切,这里也就成为最繁忙的外国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变成了人民银行的机关幼儿园,真是搞笑啊,呵呵。

 

                

                          沂水路林荫道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8:52:1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8:56:11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1万

回帖

3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53795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7-6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让我回了一趟老家
有爱的日子阳光灿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丝丝小雨:
谢谢你,让我回了一趟老家

真羡慕你的家乡这么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5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沂水路尽头便是江苏路口。沿着江苏路南行,江苏路9号是青岛市实验小学,原址为建于1902年的总督府小学。

 

 

湖南路4(湖南路与江苏路交汇处),是汇丰银行经理旧宅,汇丰银行是英商的主要企业,汇丰银行经理是英国在青侨民中的重要人物,在青岛经济界也举足轻重。

 

 

江苏路13号,是英商住宅。马路对面,湖南路6号是建于1899年的学务委员会楼,也是青岛最早的建筑之一。它不是以后的欧陆红瓦黄墙的主格调,而是沿用中国风格用黑砖,且是清水墙,但有欧式建筑风格的塔顶,可惜已经拆除了。

 

 

江苏路8号,为古西那辽瓦住宅。10号,为伯尔根美利住宅。12号,为德侨潘宅旧址,也被称为“二提督楼”。胶澳市政长官被青岛百姓称作二提督,其官邸就是二提督楼,解放初,这里曾是青岛市检察院,目前是青岛市交委的一个部门单位。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7-6 19:01:2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 08:10 , Processed in 0.0650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