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死亡的意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信仰甚至政治立场的人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一个人的死在不同人的眼里有可能轻如鸿毛也可能重于泰山,此诚本文所不能言者。然而近年来媒体时常嚼拌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初闻不以为意,再听茅厕顿开,特此撰文,芸芸共享之。 忆少年所读课本,依稀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句子,此诚国人几千年愚昧不止的根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昌明,今天,人的生命才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人才知道了一个地球人都耳熟能详的道理: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 却有一惑,想那生命至上的理念当是以舶来品的形式隆重包装的,但是原产地却一直鼓励着《拯救大兵瑞恩》式的“傻子赔本买卖”。好在国人已经有了“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的正确理念才不致再上岐途。80年代大学生张华跳粪坑救老农结果溺毙的事件就曾引起过剧烈的反响,不少有真知灼见的人士在那个愚昧的年代就已经指出了张华“SB”的本质。 但是,纵观中国历史,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傻气横生的国度。说田横,你跟自己的命较个什么劲呢?好死不如赖活着,若降给汉高祖将来乐不思蜀都未可知。其它五百人又跟着起个什么哄呢?不就是喽罗身份嘛,扑扑通通地跳了海简直不把生命当盘菜。 再说樊于期,荆轲跟他商量借自己的脑袋骗杀秦王,一句:“好,你拿去吧!”就抹脖子自杀了,这,这不整个一二百五吗?这种文化弄得后代的天才汉奸汪精卫少年时竟然也中了毒,学着样刺杀什么摄政王,学着吟啸“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若不是后期幡然悔悟,简直是丢净了汉奸的脸。 可见落后的文化危害是多么深重,连汉奸都不能幸免,前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封建格言,后有朱自清宁死不食美国粮的自虐。呜呼,此何人哉,此何人哉,一个每一页历史都渗透了鲜血的民族还没有学乖吗?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民族再笨也该有所世故了吧? 鄙人今日立言于此,倘不能根除此恶习不但贻害子孙且将流毒世界。裴多菲中毒泄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苏格拉底中招后智商迅速下降以至死亡;Patrick Henry则传出了“不自由,勿宁死”的千古笑谈……种种情行,其罪在我,同胞宁不羞耶? 然而,然而,说着说着,俺这厢倒真有点困惑了,作为一个自私感很成熟且成功淡化了所谓社会责任感的成年人,被一句口号就骗去献身的可能性终于不大了,但是如果把俺流放到一个没有和善的目光、没有爱的世界;一个消灭了英勇、刚强诸等品质的世界;一个痛苦和罪恶湮没了欢乐和美好的世界,如果恰又不会享受这种罪恶和痛苦的话。卖糕的,生非无条件,还是让俺去死吧。 最长的曲子不见得动听,拉长的笔划也不见得是书法,每个生命一定有他最合适下车的一站,当困难的抉择出现时,生命中一定有一种非死不可的理由。 [此帖子已被 醉棋横刀 在 2007-11-9 23:02:4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