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8|回复: 4

[转贴]关于装备的一篇老贴,通俗易懂

[复制链接]

234

主题

5478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8341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25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class=title>HikingBeijing装备篇</SPAN><BR><BR>添加时间:2003-05-13 来源: 作者:<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8264.com/users/北黑我谁/">北黑我谁</A> <BR><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8264.com/">中国户外资料网(8264.com)</A> 阅读:<FONT color=red><SPAN id=count></SPAN> </FONT>次 共有驴友评论<FONT color=red>0</FONT>条 <HR><BR><DIV style="PADDING-BOTTOM: 4px; PADDING-TOP: 4px">   </DIV><DIV class=f14black style="BORDER-RIGHT: #cccccc 1px solid;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PADDING-BOTTOM: 15px; BORDER-LEFT: #cccccc 1px solid; LINE-HEIGHT: 150%; PADDING-TOP: 20px; BORDER-BOTTOM: #cccccc 1px solid">&nbsp;季节变换,关心装备的人很多,恰巧此部分还算比较完整,先贴出来以供参考。错漏之处请指出,好修改完善。&nbsp;<BR>其他部分也将很快整理完毕。&nbsp;<BR><BR>本文全部权利已被原作者保留,待整理完善后交绿野网站所有。故不欢迎任何商业性质的转载。&nbsp;<BR><BR>Hiking-Beijing&nbsp;装备篇&nbsp;<BR><BR>装备的作用是在保证安全,并尽可能地提供舒适(基本的舒适度也是安全的一部分)。正是由于每个人对“舒适”的主观愿望以及达到“舒适”所需的客观条件不尽相同,我们所看到的装备也就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山野环境对装备的要求仍然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nbsp;<BR>如无特别注明,以下的介绍侧重于北京周边地区恶劣环境下登山穿越所应得到的基本装备保证。其他地区或气象条件下的装备运用请自行参照。关于装备的评述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为避免误导消费,这里尽量介绍一些一般性的知识,文中涉及到品牌的部分皆为举例。&nbsp;<BR>实际选购时应向熟悉市场信息的人士咨询。&nbsp;<BR><BR>1、衣物(基本装备)&nbsp;<BR>户外衣物的主要用途是保暖及保持干燥。很多性能很好的衣物提供的舒适性却较有限(由于材料的限制),更谈不上美观了。因此挑选此类装备时绝对不可以因为外观而牺牲任何一点性能。&nbsp;<BR>户外衣物主要包括:内衣、保暖层、防风防雨外层、鞋、袜、帽子、手套等。&nbsp;<BR><BR>内衣&nbsp;<BR>内衣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人穿着日常的棉内衣参加活动,很难保证良好的状态。棉制的内衣因为吸水性强,不易干燥,潮湿后成为导温层,加快热量的散发,被称为“高山杀手”。内衣是基本的保暖层,而保暖首重有很好的排汗性能。除非你有把握不出汗,否则排汗内衣应该是春、秋、冬季的首选装备。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在阴凉、有风、高海拔等环境下,汗湿的衣物也会让你感到寒冷难耐。<BR>&nbsp;<BR>排汗内衣常用的材料有CoolMax、Thermastat等,都是杜帮公司的产品。市场品牌比较多,只要是正规渠道的正规品牌,都可放心购买,但性能有所不同。杜帮心逸运动性是比较低档的产品,对付北京周边已经足够了。更恶劣的环境下应该买专业的高山内衣。<BR>&nbsp;<BR>排汗内衣不宜宽松,应靠近皮肤而不紧绷。由于材料的原因,平时穿着时不太舒适。&nbsp;<BR><BR>保暖层&nbsp;<BR>羽绒制品是最良好的保温层,而且易压缩、重量较轻,便于携带。羽绒制品的缺点是吸潮且不容易干燥,故不适合潮湿环境使用。羽绒制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是蓬松度(fill&nbsp;power)及充绒量。充绒量不用说了。蓬松度高就意味着保温性能好,跟含绒比例(**%)或绒的种类(鸭绒、鹅绒)没有关系。当然鉴于市场上多数羽绒产品并不标示蓬松度,我们也只好以后两个指标来参照了。一般而言鹅绒比鸭绒要好,含绒比例当然越高越好,但通常都在70-90之间,更高的含绒声明(95%甚至100%)基本是胡扯,除非你有特别的理由说服我。&nbsp;<BR><BR>选购羽绒服时应适当注意面料和款式,面料以防撕、透气为佳;式样应保证行动方便,过小的款式虽然漂亮,但外穿时保温性太差。最好带一个大的羽绒帽子。&nbsp;<BR><BR>北京周边的深冬气温极低,羽绒服当然是必备装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其他季节或冬季日间行走时),我们需要一种轻便且性能优越的能普遍适用的保温产品。幸运的是,抓绒基本上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抓绒制品潮湿后仍能有一定的保温性能,而且极易干燥,利用体温蒸发即可。&nbsp;<BR><BR>市场上抓绒制品非常多,选购时无所谓品牌。质地紧密、较厚的抓绒也就有较好的性能。&nbsp;<BR>WindStopper抓绒增加了不错的防风性能,而且完全透气,在气温不很低但有风的天气里外穿很舒适。市场上Windstopper抓绒真货较少,应该到有正规进货渠道的商家去购买。&nbsp;<BR><BR>防风防雨外套(冲锋衣)&nbsp;<BR>理想的外套应该具有非隔离性,防风、完全防雨、完全透气。但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衣物能完全符合上述要求。而环境、气候、个人的体型、新陈代谢的速率、活动的强度等等因素,对防水透气的性能要求也不同,应该合理地选购、合理地使用,不应盲目追求品牌、高科技材料等。&nbsp;<BR><BR>良好的防风性能和防雨性能通常是一致的。防雨外套的表层还必须涂上泼水剂,能使雨水形成水珠滚落。尽管防雨功能主要由内层材料或涂料提供,但泼水涂层仍然非常重要,它能避免外套浸湿而成为导温层(想想橡胶雨披贴在你皮肤上的感觉)。GoreTex材料提供了一定的防水透气功能,但如果活动量超过材料的透气能力,汗水一样会在内侧凝结,而且水气一旦凝成水滴,就无法被衣物排出了。GoreTex材料被浸泡(时)一段时间后防雨透气的功能都会丧失。Goretex衣物的保养也非常复杂。&nbsp;<BR><BR>购买GoreTex产品同样应该去有正规进货渠道的商家,不幸的是价格非常昂贵。其他GoreTex产品除非你能证实其进货渠道(商家一般都声称为甩货,其实一批产品能甩出一、两件就很不错了,不可能谁都能弄到),否则一概视为假货,应请专家甄别。其实,一件做工良好的“假货”性价比比真品要高多了。<BR>&nbsp;<BR>一般而言,外套的防风防雨功能应首先被考虑,优越的透气性能可以通过良好的款式设计来保证。北京周边的气候干燥,凉爽季节很少下雨,但山区通常风很大,防风性能是首选。市场上多数的假冲锋衣裤材料的防风防雨性能都没问题,需要注意缝合处应有足够宽的压胶(防止从针脚处漏风、水);腋下、袖口处有拉练,能拉开透气;风帽最好有雨檐、颈部能拉上扣紧;拉练外有能粘合的襟以防水;风帽、腰部有带子能收紧;口袋有防雨设计;拉练能上下拉开;所有的设计能带手套操作等。良好的设计远比材料更重要。<BR>&nbsp;<BR>冲锋衣应够大,最好超过臀部。冲锋裤以耐磨防水为首选(注意压胶),完全不透气也能接受,因为腿部相对于躯干较少出汗。冲锋裤应带完整的侧拉练,方便穿脱。&nbsp;<BR><BR>所有防水不透气的衣物可以通过机洗来破坏防水层(薄膜或涂料),以获得适当的透气性能,但此过程很难逆转。&nbsp;<BR><BR>登山鞋&nbsp;<BR>很多人穿着普通的运动鞋或某些品牌的“户外运动鞋”去长途穿越、登山,这是很危险的,很容易造成小腿紧张、肌肉痉挛,以及膝关节、踝关节的挫伤。一些腿部的慢性伤病也是由于不合适的鞋引起的。对于鞋的选择,我们有清晰的定义:登山鞋。&nbsp;<BR><BR>好的登山鞋应该有耐磨、防滑、坚硬的鞋底,意大利的Vibram鞋底是最合适的选择。只有高帮的鞋才能对踝关节提供足够的保护,同时较高的鞋帮也能较有效地阻止雨雪、沙土等异物灌入鞋内。鞋跟和鞋尖要有加强设计(够硬),利于复杂地形行动,鞋面接缝越少,就越利于防水,但质量欠佳的整皮鞋极易变形,也几乎不透气,但保暖性很好。拼皮(皮+合成材料)的鞋较轻便舒适,透气性很好易干燥,加上GoreTex内衬是很不错的选择,缺点是不耐用,也不很保暖。&nbsp;<BR><BR>市场上几乎没有价格适中,有足够性能的登山鞋可供选择。专业登山品牌的鞋都非常昂贵,选购时应根据使用要求仔细挑选性能不错的产品。一般可买一双整皮鞋冬季使用,买一双拼皮鞋其他季节使用。&nbsp;<BR><BR>帽子&nbsp;<BR>夏季帽子的主要功能是防晒,棒球帽加头巾就是很不错的选择。&nbsp;<BR>在寒冷的冬季,帽子是必不可少的保暖层。冬季使用的帽子一般使用毛料、抓绒等材料,应该有护耳,最好能拉至颈部,只露出口鼻。可以多戴几顶,走路、营地休息时可戴不同的帽子,既轻便又能提供有效的保温。&nbsp;<BR><BR>理想的帽子应该有短小活动的帽檐,或有颈带以防大风。&nbsp;<BR><BR>袜子&nbsp;<BR>袜子的作用是隔离脚和鞋避免摩擦,以及提供保暖。通常应该穿两双袜子,内层是薄的人造纤维,保持脚部干爽,外面是厚重的毛袜、线袜等,保温并吸收潮气,直到有机会脱鞋将其换掉。基于同样的原因,棉制品不在推荐之列。&nbsp;<BR><BR>当然,只要你觉得舒适,穿什么袜子都没问题。但如果进行多天大强度或极端恶劣气候下的活动,强烈推荐穿着专业的登山袜。毕竟在极寒天气下,通常脚是最先被冻伤的部位。&nbsp;<BR>袜子应该有足够的备份,湿透后就立即更换。&nbsp;<BR><BR>手套&nbsp;<BR>双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非常重要。手部功能的丧失将导致非常危险的后果。当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受到威胁时,你就应戴上手套了。&nbsp;<BR><BR>常见的手套有单层、毛料、抓绒、防水防寒(滑雪手套)、羽绒等。几乎每一种手套你都可能会用到。冬季应至少准备一副干活用的薄手套及一副足够保暖的厚手套。&nbsp;<BR>手套应有安全设计(绳子),以防丢失。&nbsp;<BR><BR>雪套&nbsp;<BR>冬季雪地里活动时,雪套是必备的装备,它的作用是隔绝冰雪,防止从裤脚灌入腿部或鞋内,并能有效地提供保温。不要相信登山裤自带的简易雪套,只要你在雪地里活动,就必须配备专业的雪套。&nbsp;<BR><BR>2、背包(基本装备)&nbsp;<BR>我们习惯准备两个背包,一个较小(冲锋包),适用于一天往返的活动;一个较大(背包),适合多日的活动或登山远征。&nbsp;<BR><BR>并不能因为小而降低对冲锋包的选购要求。选购时要注意结构要牢固,背负系统必须完备(因为容积小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重量轻),必须有足够的外挂,以免发现东西太多时捉襟见肘。多日活动由于需要露营装备,背包的容量需够大,一般男55升、女45升是下限(体型特殊除外),冬季活动或登山远征必须更大容量的背包。&nbsp;<BR><BR>背包的合适选择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自不必多说。各款式背包的性能指标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没有一款背包是能适合所有人的。背包的选择首重合身,背包背长的调整范围应该和你的身材吻合。另外应该带一些装备到店里装上,背起来试试,不要匆忙行事。<BR>&nbsp;<BR>背负系统的曲线应和你的背部吻合,扣上腰带后能使重量落在臀部,减轻腰椎的负担。装满物品后头部的活动不应受影响。贴身的部位要有足够的海绵衬垫。头包和侧袋的设计要合理,使得一些常用的小装备能够方便快捷地存取。腰带、胸带的调整范围一定要考虑到夏季和冬季两种情况。必须要有足够且方便的外挂设计。&nbsp;<BR><BR>背包的牢固和耐用性也值得必须单独考虑。&nbsp;<BR><BR>市场上最常见的背包是BigPack,此包的特点是质量稳定没有假货,背负系统可灵活调节(如果经常换人背的话是个很好的设计),背部有透气设计。缺点是价格昂贵,可调的背负系统增加了包的自重。Vaude和Jack&nbsp;WolfSkin都是不错的牌子,但真货很少,需要耐心挑选。&nbsp;<BR>背包要配以足够大的防雨罩,在恶劣天侯下能大派用场。&nbsp;<BR><BR>3、帐篷、睡袋、防潮垫(基本装备)&nbsp;<BR><BR>帐篷&nbsp;<BR>帐篷应该属于集体装备,由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时常有实际使用需要的人士拥有。新人可参加一些活动,有一定的经验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BR>&nbsp;<BR>选购帐篷主要根据用途,考虑其设计、材料、抗风性,然后考虑容量(能睡几个人)、重量等。普通野营帐篷多采用蒙古包式,2-3根碳素纤维帐杆,提供较好的防雨性能及一定的防风性能,透气性也比较好。四季帐或高山帐多为隧道式,3根以上铝合金帐杆,有众多的地钉、防风绳等辅助设计,选材多坚固耐用。但很多高山帐并不防雨,而且通常也很重,不适合于周末户外穿越(冬季极端环境除外)。&nbsp;<BR><BR>北京周边地区的春、夏、秋三季气候条件不太复杂,冬季主要特点是高寒及大风。选购帐篷主要考虑耐用、防风防雨性能等。不错的三季帐有EuroHike系列、Holiday等。EuroHike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防风性不太好(当然也取决于扎营的技巧),Holiday是款很经典的四季帐,但不知何故已停产,现市面上的多为假货。冬季主要使用高山帐,目前市场上品牌众多,鱼龙混杂,标示性能都很出色,但也多为假货。&nbsp;<BR><BR>假货并不一定总意味着质量低下,有时候你还是能够挑到物超所值的产品的,这需要眼光、耐心及运气。&nbsp;<BR><BR>睡袋&nbsp;<BR>睡袋应该轻而保暖,而且易于压缩,方便背负。睡袋的保暖程度受填充材料、数量、睡袋的款式、是否合身等因素影响。睡袋主要的填充材料有羽绒和合成纤维(四孔棉或七孔棉等丝绵),羽绒的保温性能很好,但易受潮而损失性能,且价格昂贵;丝绵睡袋质轻、保暖性很好,是最理想的三季睡袋。睡袋的款式主要有木乃伊时和信封式。木乃伊式保温效果较好,但没有信封式宽敞舒服。好的睡袋对头部的保温应该有合理的设计,也有的睡袋还会在脚部有加厚的设计。&nbsp;<BR><BR>无论在哪个季节,睡袋都是保证露营安全舒适的最基本的装备之一,没有任何替代物(被子、厚衣服等)可以取代睡袋的功能。露营地点的气候条件、使用者的体格差异都直接关系到睡袋的性能需求,每个人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不同的睡袋。每条睡袋都标有极限温度和舒适温度两个指标,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厂商间差异较大,只可作为参照。&nbsp;<BR><BR>北京周边山区夏季的极端低温约为5℃左右,通常最低气温在10℃以上,选用较薄的信封式丝绵睡袋即可,多数无风、低海拔的地区可能还会觉得热。春、秋季的气候受冷气流的影响比较多变,极限温度常为-5℃左右,要做好足够的准备,一般使用中高档的丝绵或较薄(500g-1000g)的羽绒睡袋。北京山区的冬季应该从下第一场雪开始,到来年冰雪基本融化结束,期间气候恶劣,极限温度为-20℃以下(西北部的高海拔地区),对露营装备性能的要求极高,如果打定主意在这时候去登山穿越,则应该买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最好的羽绒睡袋,充绒量1200g以上。&nbsp;<BR><BR>选购睡袋时必须明白在户外露营,稍稍热一点要比寒冷舒服得多,应该为意外的恶劣天气有所准备。选购睡袋的另一条秘诀就是压缩率高(即蓬松度高)的睡袋(无论填充材质)保温性能就会比较好。选购睡袋还必须注意睡袋的加工工艺,不良的缝合工艺会因针脚处过薄导致热量散失,或因填充材料的移动造成厚此薄彼,失去保温性能。&nbsp;<BR><BR>市场上还有一些自加工的<A name=baidusnap1></A><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抓绒睡袋</B>,在你睡袋里加上一层额外的保温层,是个很不错的选择。&nbsp;<BR><BR>防潮垫&nbsp;<BR>野外要想睡得好,关键还要看睡袋下的绝缘层是否良好。其实防潮垫的作用并不是为防潮(大多数泡沫垫根本就不防潮),而是隔绝地面的低温。好的防潮垫应该质地紧密。表面凹凸不平的垫子由于留住了空气而保温效果更佳,实际上羽绒睡袋配合此类垫子使用时才能保证身体下面的保温。&nbsp;<BR><BR>自充气的垫子一般只提供舒适,并不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只适用于休闲类的活动。&nbsp;<BR>市场上的多数杂牌防潮垫材质密度较低,性能有限且不耐用,优点是价格便宜。其实价格贵之2-3倍的名牌产品倒是提供了较佳的性价比。&nbsp;<BR><BR>4、其他必要装备&nbsp;<BR><BR>炉具及餐具&nbsp;<BR>对炉具的要求应该是安全可靠、热效率高、燃料低廉而容易获得。以前很多人常用的液体或固体酒精炉,因安全性太差而发生多起着火事故,燃料刺鼻且效率不高,应该弃置不用了。质量可靠的气炉应为首选装备,现在普通气罐的价格已比较低廉。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可配以专业的高山气罐以获得可靠的热效率。<BR>&nbsp;<BR>炉具、燃料的选购一定要到有正规渠道的商家。来路不明的产品将构成重大的安全隐患。&nbsp;<BR>火种归于炉具之列,别忘了携带。&nbsp;<BR><BR>餐具的使用完全依据个人喜好,但显然应该较轻。冬季应慎用不锈钢制品以免冻伤。&nbsp;<BR><BR>照明装备&nbsp;<BR>无论什么时候此类装备都应被列为必备。为方便使用应该购买头灯。多数情况下,登山穿越应避免在夜间进行,因此头灯的主要用途是为营地活动提供照明,满足此基本的性能即可。经济能力许可的话可以买档次较高的产品,主要的区别是使用时间及光照强度,但对电池的消耗也有所不同,无利于环保,应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购买。&nbsp;<BR><BR>冷光灯能提供很长的使用时间(100小时以上),缺点是亮度一般,价格稍贵,但仍值得推荐。&nbsp;<BR><BR>地席&nbsp;<BR>塑料制品,有些产品带有反射膜能保持热量(效果不确定)。可放在帐篷下或帐篷内防潮。&nbsp;<BR><BR>水壶&nbsp;<BR>可自由选购,应方便携带。冬季需要保温性能好的不锈钢真空壶,容积要足够(1升以上),因为烧水的机会相对较少。&nbsp;<BR><BR>刀具&nbsp;<BR>一把小的军刀足够了。除非确有实际必要(我想不出在何种情况下),不要带大型刀具(丛林刀等),以免引起误会。北京周边已没什么能供你砍的了。&nbsp;<BR><BR>大塑料袋&nbsp;<BR>用途广泛。可以分装食物或怕潮的装备(相机、睡袋等),还可作为紧急状况下的救生袋。当然,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垃圾袋。&nbsp;<BR><BR>细绳&nbsp;<BR>非安全类用途,如做防风绳、捆扎物品等。&nbsp;<BR><BR>联络工具&nbsp;<BR>对讲机、哨子等。根据需要携带和使用,通常简单地貌地区大喊几声即可。&nbsp;<BR><BR>6、其他非必要装备&nbsp;<BR><BR>洗漱用品、太阳镜、防晒品&nbsp;<BR>冬季雪地上活动时必须戴抗紫外线效果好、遮挡完全的墨镜。墨镜应为运动型并有眼睛绳以防遗失。最好留有备份。其他情况下依个人喜好决定。&nbsp;<BR>洗漱用品应满足环保要求。&nbsp;<BR><BR>安全器械(绳索、安全带、岩锥等技术器械)、冰雪装备(冰镐、冰爪、冰锥、雪铲、雪鞋等)等略。&nbsp;<BR><BR>总结:参加典型的周末登山穿越活动的基本个人装备是背包、睡袋(防潮垫)、登山鞋,以及合适的衣物。全队人员还必须携带足够的保证野外生活的必要装备。&nbsp;<BR><BR>让我们的痛苦成为透明的痛苦&nbsp;<BR>让我们的欢乐成为透明的欢乐&nbsp;&nbsp;<BR>&nbsp;<BR>标题&nbsp;&nbsp;个人意见,仅供参考&nbsp;&nbsp;[Re:&nbsp;北黑我谁]&nbsp;<BR>作者&nbsp;背包&nbsp;&nbsp;<BR>&nbsp;<BR>1.&nbsp;应强调夏季衣物的速干性能及两截裤的作用&nbsp;<BR>2.&nbsp;<BR>3.&nbsp;裤子透气性的要求确实比上衣低,但不同意“完全不透气的冲锋裤也能接受”,我有一条完全不透气的Vaude雨裤前年冬天在小五台穿过,深有体会,不信你可以穿上试试&nbsp;:)<BR>4.&nbsp;&nbsp;<BR>3.“背负系统可灵活调节(如果经常换人背的话是个很好的设计)”可能会让人误解为“如果背包不换人背,就不需要可调的背负系统”,其实我觉得即使只是一个人背,夏天穿单衣时与冬天穿羽绒服时还是需要很大调节量的&nbsp;<BR><BR>5.&nbsp;别忘了背包防雨罩&nbsp;<BR><BR>5.“普通野营帐篷多采用蒙古包式,2-3根碳素纤维帐杆”其中“碳素纤维帐杆”应改为“玻璃钢杆或玻璃纤维杆”;我还没见过真正的“碳素纤维帐杆”的帐篷,如果有,也应该是很高档的,绝不会是“普通野营帐篷”,因为“碳素纤维”比铝合金更轻、强度更大,韧性更好,但要贵的多,只可能用在高档帐篷上&nbsp;<BR><BR>6.“自充气的垫子一般只提供舒适,并不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只适用于休闲类的活动”,要是我没记错,最早出现的自充气防潮垫是用于高海拔攀登的,也许后来才发展了一些用于休闲的产品&nbsp;<BR><BR>真是很好的文章!<BR>&nbsp;<BR>标题&nbsp;&nbsp;碳素杆是价格昂贵的高技术产品,但韧性低于铝合金,低温范围也要差些&nbsp;&nbsp;[Re:&nbsp;背包]&nbsp;<BR>&nbsp;<BR>作者&nbsp;eoskiss&nbsp;&nbsp;<BR>&nbsp;<BR>&nbsp;<BR>1、此点遗漏。&nbsp;<BR>2、“完全不透气也能接受”是由于“所有防水不透气的衣物可以通过机洗来破坏防水层(薄膜或涂料),以获得适当的透气性能”,不透气的防雨裤价格很便宜,经处理后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此处解释不清楚&nbsp;<BR><BR>3、Bigpack的可调背负系统确实降低了性价比,因为“腰带、胸带的调整范围一定要考虑到夏季和冬季两种情况”通常好的登山包已经包含此类设计,而仔细选择合适背长的型号就足够了。一己之见。&nbsp;<BR><BR>4、没忘,你再找找。。。<BR>&nbsp;<BR>5、此处笔误。&nbsp;<BR><BR>6、此处没表述清楚。改为:“充气垫保温性能较差。一些结合了泡沫层的自充气垫子保温性、舒适性都很好,但价格昂贵,且由于重量大,不易收放等原因,不适合高强度的登山活动。”&nbsp;高海拔攀登过程中气垫一般都在大本营使用,在高海拔营地间没人敢尝试频繁的收气垫工作。是否已经有了解决此问题的高科技产品也不得而知。&nbsp;<BR>&nbsp;<BR>标题&nbsp;&nbsp;很详尽,我再补充点零碎的&nbsp;&nbsp;[Re:&nbsp;北黑我谁]&nbsp;<BR>作者&nbsp;大刀Q&nbsp;&nbsp;<BR>&nbsp;<BR>1、餐具包括套锅和筷子、勺,太复杂的套锅我认为没有必要,能保证锅能煮两包方便面、锅盖能煮茶的套锅就足够,上山带3、4件组成的套锅就是浪费体力。不带炉具和锅的队员每人要带好一个金属餐具和勺或筷子,混用餐具太不卫生了,不幸的是这种事比比皆是。&nbsp;<BR><BR>2、防雨罩还是非常必要的,能防雨兼防盗,三夫有款便宜的防雨罩30元我试过,中雨情况下里面背包基本不湿,挺好,但缺点也很明显,几乎不能外挂东西,特别是习惯背包顶部挂防潮垫和帐篷的朋友,这款防雨罩小了点。&nbsp;<BR><BR>3、抓绒衣不要套头的,要是拉链的。&nbsp;<BR><BR>4、纸内裤感觉不错,但不要买5元5条的,8元5条的不错。&nbsp;<BR><BR>5、带条小毛巾,就是餐桌上用的那种,挂在背包带前,很有用。&nbsp;<BR><BR>6、艰苦穿越巧克力很管用,至于红牛之类的,我没有试出特别的。&nbsp;<BR><BR>标题&nbsp;&nbsp;关于自充气垫......&nbsp;&nbsp;[Re:&nbsp;北黑我谁]&nbsp;<BR>作者&nbsp;黄金狮子&nbsp;&nbsp;<BR>&nbsp;<BR>防潮垫是密度低的好,因为空气是很好的绝热层。自充气垫是可以自己充气的,隔热效果很好,而且体积小,是高海拔登山必备的。&nbsp;<BR><BR>标题&nbsp;&nbsp;难得现在还有这么讲道理的帖子了&nbsp;&nbsp;[Re:&nbsp;北黑我谁]&nbsp;<BR>作者&nbsp;eoskiss&nbsp;&nbsp;<BR>&nbsp;<BR>&nbsp;<BR>通常都在70-90之间,更高的含声明(95%甚至100%)基本是胡扯,除非你有特别的理由说服我。&nbsp;<BR><BR>---95%活拔绒还是有的,1000以上/公斤,字面理解就是鸭子活着拔毛,够狠的,呵呵。100%除非鸭子身上长的是棉花。&nbsp;<BR><BR>质量欠佳的整皮鞋极易变形,也几乎不透气,但保暖性很好。拼皮(皮+合成材料)的鞋较轻便舒适,透气性很好易干燥,加上GoreTex内衬是很不错的选择,缺点是不耐用,也不很保暖。&nbsp;<BR><BR>---不透气的鞋,走路暖活一些,但热气都在鞋里结水,停下更冷更容易冻伤。原则上透气性和保暖性与全皮/拼皮没有直接关系,皮透气性是很好的,可能有些鞋商为了制造“防水鞋”,用“某些办法”(比如某种廉价防水涂料或防水层)使鞋防水,同时也就不偷气了。当然一般拼皮比较轻薄,接缝匝线磨损厉害时易短。&nbsp;<BR><BR>---不论如何,良好的调节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包要经常甚至每次都调,可能越是好的越这样。<BR>&nbsp;<BR>顺便说一下,在3峡时仔细看了Vaude包,做工和质量感觉确实一般,Jack&nbsp;WolfSkin看来也是仿制。&nbsp;<BR><BR>四季帐或高山帐多为隧道式,3根以上铝合金帐杆,----应该说高山帐一般是4根以上杆,轻型冲顶帐除外。hliday抗风性应付小舞台的冬天还是差了一些,有一定危险。&nbsp;<BR><BR>睡袋都标有极限温度和舒适温度两个指标,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厂商间差异较大,只可作为参照。<BR>&nbsp;<BR>-----原则上还是自己从暖到冷试着用,别一下子照-30去用,冻死了都不知道。&nbsp;<BR><BR>大塑料袋&nbsp;<BR>----能装下睡袋的大塑料袋会比较有用,我一直想找一个,那位帮想想办法。&nbsp;<BR>----------------------------------------------------------&nbsp;<BR>对打算长玩的朋友几个建议(只是偶尔出去一次又不打算大投资就选最便宜的吧,别买中间的):&nbsp;<BR>1、&nbsp;大多数装备打折时买正品,综合成本肯定比半年一年换代要划算,关键是性能也高很多/自己舒服/安全。<BR>&nbsp;<BR>2、有条件从国外网站找合适的邮购,还是可以找到不少便宜的好东西。<BR><BR>3、先选必须的买,但要买好的,只要别当冤大头,其他的漫漫碰。&nbsp;<BR>------------------------------------------------------------&nbsp;<BR>另外觉得前一阵不少贴子不知出于替人作广告,还是不懂乱出主意,会对问讯者产生不少误导。&nbsp;<BR>所以希望作广告的实在点(如实做也是受欢迎的),好心出主意的有分寸些,免得办坏事。&nbsp;&nbsp;<BR>&nbsp;<BR>标题&nbsp;&nbsp;防潮垫的问题&nbsp;&nbsp;[Re:&nbsp;黄金狮子]&nbsp;<BR>作者&nbsp;北黑我谁&nbsp;&nbsp;<BR>&nbsp;<BR>密度低的垫子很容易吸水受潮,也因为太软而不舒服(除非够厚)。最关键的缺点是不耐用,经常参加早期活动的同志谁都有1-2条疯狗咬过似的垫子吧?奥所卡的防潮垫(70元左右)水都泼不进去,前年大家还没有用防潮垫套的习惯,俺可是幸灾乐祸过很多20元防潮垫的,当时是性价比很好的产品了。但现在不如用东进的瓦楞(120左右?)。当然这东西容易丢or坏,随便买一个便宜的也未尝不可,随时可以买新的。&nbsp;<BR><BR>自充气垫因为连续的空间太大,保暖性并不一定好,要保暖空气就不能流动。而且从来都不是“高海拔登山必备的”,不信你到高海拔去收几次气垫试试。一般都放在登山大本营,没人会自己携带上山(商业背夫除外)。我在慕峰大本营时垫了几天3层棉被,对我而言此物也是必备~~~:-)<BR><BR>标题&nbsp;&nbsp;呵呵,黄金狮子和我们对高海拔的概念可能有些不同&nbsp;&nbsp;[Re:&nbsp;北黑我谁]&nbsp;<BR>作者&nbsp;mudplayer&nbsp;&nbsp;<BR><BR>建议用东进的瓦楞,不过我一直没买到,99年就要150,现在120能买到?&nbsp;<BR><BR>另外黄金狮子我查了一下,王勇峰登<A name=baidusnap0></A><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麦金利</B>时用的是油炉。不过他们的装备都是老美赞助的,而老美在国内登山基本上都是用油炉。&nbsp;<BR><BR>标题&nbsp;内裤不穿也罢&nbsp;&nbsp;[Re:&nbsp;大刀Q]&nbsp;<BR>作者&nbsp;mudplayer&nbsp;&nbsp;<BR><BR>普通内裤不易干,还磨腹股沟,在muz时我就干脆没穿,也挺好的。:-P&nbsp;<BR>&nbsp;<BR>标题&nbsp;睡袋和睡垫&nbsp;&nbsp;[Re:&nbsp;北黑我谁]&nbsp;<BR>作者&nbsp;open5&nbsp;&nbsp;<BR><BR>&nbsp;“充气垫保温性能较差”,空气对热隔绝肯定是很良好的,主要是充气过足,反而在背部形成了通风。重量和易损我认为是它重要缺陷。&nbsp;<BR><BR>在选择睡袋的样式和填充材料时不仿关注一下睡袋的缝制方式。睡袋基本有三种缝制方法。&nbsp;<BR>sewthrough、slanttube、overlapingtube。sewthrough(穿透式缝合)&nbsp;简单不复杂,但热能易从缝合线线透散,从做工上看出这种睡袋质量一般。slanttube(斜片内胎缝合)是多数合成纤维填充睡袋和一般羽绒睡袋的缝法。overlapingtube(盖片搭接内胎)是最理想的缝法,在缝线处有面料遮挡,细细摸的话会有感觉的。此种睡袋做工精细,在相当的面料和填充物的情况下要贵许多。&nbsp;<BR><BR>在拉链处内侧应该有盖片,防止热能从拉链透散,作用还是比较大。&nbsp;<BR>做工精细的睡袋不仅在足部有加厚处理,在胸部也有。&nbsp;<BR>这些在挑选是都是可以肉眼观察到的,有一定可操作性。&nbsp;<BR><BR>多数合成纤维睡袋是长纤维,目前有一种短纤维,是2-3层叠合,保暖效果比长纤维要好。合成纤维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受潮后还能保持较好的保温效果。<BR>&nbsp;<BR>对于羽绒睡袋而言,第一当然是绒含量。不过由于鹅品种不同,拔绒时间不同,还是有差别,用一个fillpower(FP)来衡量,越高越好,在750-800以上。简单点,就是90%灰鹅绒应该是精品。&nbsp;<BR><BR>由于人体皮肤的“呼吸”,也会排出大量的水分,降低羽绒蓬松厚度,会用Gore-Tex,GoreTex不是最适合做睡袋,会采用Gore的另一个产品Dryloft,透气性更好。但即使这样,仍认为Dryloft还有待提高,又采用另一种面料PTFE。<BR>&nbsp;<BR>有些温标还会由三个数据组成,一个最低温度:指该睡袋适用的最低极限温度,还有一个舒适温度:指该睡袋使用最舒适的理想温度。&nbsp;最高温度是指温度使用范围的上限。&nbsp;<BR><BR>睡垫基本有两种封闭式发泡和开放式发泡。封闭式最常见,不用多说价廉,耐用(破了也能用)。&nbsp;<BR><BR>开放室发泡是装入一个可以膨胀的nylon封套内,这样可以防水并且保持发泡乾燥、通过阀门可以调整厚度,所以比封闭室的睡垫更具有弹性。而且因为有了一层nylon的关系,比一般的平版空气垫子还温暖。但是不耐用,破了就会漏气。标准的配置还应该有修补工具。&nbsp;<BR><BR>如果有的漏了还能用,那一般是封闭式发泡外面又加了一层开放式发泡,算是第三种吧。&nbsp;<BR><BR>但是有一种“自充气”是用海绵,外套nylon,主要是解决了吸水和破损后漏气,体积会大一点。&nbsp;<BR>在寒冷地区可以用两张普通的封闭式发泡睡垫,效果也不错。&nbsp;</DIV>
享受阳光,享受风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06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25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832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500
发表于 2007-2-25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收藏</FONT></P>
喜欢独自一人在路上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25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收藏用心学习。</FONT></P>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主题

1万

回帖

5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246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28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内容<IMG src="http://www.5zls.com/images/Emotions/28.gif">
快乐的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2-24 07:00 , Processed in 0.0485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