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3|回复: 3

[转贴]关于冲锋衣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4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32
发表于 2006-5-27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连绵起伏的雪岭上,一队跋涉者在没膝的积雪中艰难的前进着。狂风夹杂着大粒的雪碴呼啸着卷起道道白色的旋风横扫过整支队伍。每个人嘴中呼出的热气在冰冷的世界中瞬间凝成一团团白色的雾气……<BR>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户外<A class=ReplaceKeyword href="http://889.hot.t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b83dc>运动</FONT></A>爱好者还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专业户外服装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使用替代品以及用个人的坚强的意志对抗着大自然中恶劣、残酷的环境。</FONT></P><P><FONT size=4>1994年户外运动和户外生活方式开始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户外”似乎在那个年代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一种时尚。随着时间的推移,凡是加入到户外运动行列中的伙伴开始关注支持他们完成户外生活的物质资源,背包、冲锋衣、鞋、帐篷、睡袋、炊具构成了户外运动伙伴的基本装备。</FONT></P><P><FONT size=4>现在的户外装备世界中可谓琳琅满目,但是伙伴们可知道,国内的户外用品市场在上个世纪末期最后成熟展现在户外运动爱好者面前的户外必要装备,非“冲锋衣”莫属。</FONT></P><P><FONT size=4>先驱者的时代<BR>在法国与意大利边界沙木尼市观光的游客能看到一座铜像,他们是现代登山运动的奠基人巴尔玛和巴卡罗。如果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1786年登山先驱者的着装与今天,有着天壤之别。两百多年过去了,现代的登山服装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BR>在现代登山运动初期的阿尔卑斯时代,登山者的服装没有较大的变化,通常是呢绒和毛皮制品的服装,系带的爱尔特长大衣、天鹅绒领长大衣,毛皮大衣、咔叽布外套、羊毛料外套、诺福克马裤、法兰绒衬衫、斜纹布衬衫、咔叽帽、毡帽、绑腿等等构成那个时期登山服装的主要组成部分。<BR>当登山者大规模来到喜玛拉雅山区时,登山装备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改观,但相对现代仍然简陋很多。1924年远征珠峰的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携带的服装是:镶嵌有毛皮的帽子、厚实的皮毛大衣、粗壮厚底的靴子。这套行头比起一个世纪前阿尔卑斯山脉的攀登者的马裤和绑腿来说,已经先进多了。</FONT></P><P><FONT size=4>科技成就梦想时代<BR>二战后迎来了登山运动的快速发展时代,以尼龙为代表的多种合成纤维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登山服装又前进了一大截。1950年到1964年前后14年间,登山者的足迹已相继留在了喜玛拉雅山脉及其周边的喀刺昆仑山脉上的14座8000米高峰上,这与攀登者采用了更高效更轻便的服装不无关系。<BR>1950年5月,法国登山队攀登安娜普尔纳峰时装备了由他们首创的双层羽绒服,面料采用了聚酯纤维,它能抵抗零下30度左右的严寒。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科技发展迅速,特别是特殊材料的运用促成了登山运动的技术革命。<BR>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带,零下30——40度的严寒,10级以上的高空风和暴风雪……特殊的环境对登山服装提出了特殊要求。登山用品厂家在生产服装时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艺,给登山队提供自己的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检验证明再继续改进。现在户外运动中流行的着装分层(Layering)概念就是无数登山运动员在高山攀登中摸索出的经验。早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人们开始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对策。因此,到上世纪70年代逐步形成了基本排汗层(Base Layer)、绝缘保温层(Insulation Layer)和外部保护层(Outer Layer)构成的三层着装概念。<BR>早期的登山活动服装都是使用天然材料,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登山服装都采用先进的人造材料,只有象羽绒这样极少数的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能的自然材料被保存了下来。登山运动服装对材料的苛刻要求使得只有极少数的高科技先进材料被用于现代登山运动服装。<BR>由于当时很多科技成果最先为军事领域应用,早在80年代初期,美军就已经将GORE-TEX制品列为山地步兵、极地特种部队单兵作战后勤必须装备。并且将装备的使用列入作战条令之中。那个时候境外的中文军事杂志将GORE-TEX直接音译为“高尔泰克斯”。</FONT></P><P><FONT size=4>普及的时代<BR>上世纪的最后20年是登山运动装备发展速度最快的年代。专利技术更加成熟、面料辅料日益完美,相应装备的标准出台等等一系列明利条件促进登山服装进入大发展阶段,以Gore-Tex面料为例,从第一代Gore-Tex,发展到今天的Gore-Tex PacLite和Gore-Tex XCR,其技术相当成熟,全球约有100个以上的服装品牌使用Gore-Tex面料。<BR>截止到2000年,全球已有超过1500项与登山服装相关的专利,新型纤维、混纺纤维、涂层和胶合层压等功能性织物层出不穷,科技进步使得新世纪的登山服装提前进入“功能”时代。有资料显示,功能性服装代表了国际纺织和服装产业最强的分类之一。在欧盟,包括服装和器械装备在内的运动市场的价值总额超过370亿欧元,在美国由大约为460亿美元。<BR>近年新研发的专业高性能产品很快打进大众化市场,有资料显示,过去的20年中,高科技面料由推出到进入大众化市场平均需要8-12年时间。Gore-Tex面料从问世到商业化用了约27年时间,现在所需的时间已大大缩短,新产品的普及速度大大提高。<BR>10年前尚属高科技的面料,如防水透气的面料和保暖的人造纤维等,现已成为市场主流。消费者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除希望服装能在恶劣天气下提供更佳的保护功能外,也要求服装更加轻盈。香港特区生产力促进局的一份资料显示,除了潮流、颜色、款式外,户外服装还要注重保温、防风、防水及排汗等功能,并讲究服装的舒适性及价格,而现代科技正逐渐满足人们的这些要求。<BR>登山者对运动服装和户外服装在技术和功能上要求更高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舒适和设计是最一般的要求,进一步而言,他们更热衷于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帮助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功能性,包括吸湿性控制、温度调节、抗拉伸性、防风防雨性以及抗摩擦性等。</FONT></P><P><FONT size=4>智能人性化的时代<BR>与这种对服装功能性需求的增长相对应,功能性纤维的生产商把他们的注意力从批量市场的追求数量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转变,例如能根据穿着者需求相应改变其特性的“智能”型纺织品。预计在下一个二十年里,大量的数字化服装将会进入登山运动装市场。<BR>专门从事户外服装生产的美国The North Face 公司已推出一种名为MET5的高科技外套。这种外套特殊的衣料纤维纺织法使衣料具备良好的保暖效果。另外,该外套还附有加热装置,以充电式小型锂<A class=ReplaceKeyword href="http://1545.hot.t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b83dc>电池</FONT></A>为能源,衣服的温度可用调节器进行调节。The North Face公司将这种高科技外套的目标客户定位为登山族,但军方对这类高科技衣料产品表现出更加浑厚的兴趣。<BR>对纺织业和服饰业而言,“智能衣料”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商机。美国杜邦公司已宣布将其衣料部门独立成为新公司,新公司总裁表示,过去相当的一段时期杜邦衣料业务几乎是零增长,因此该公司急需“智能衣料”等新品来开拓市场。开发新品“智能衣料”将成为业务重点。杜邦公司预期,未来几年内,“智能衣料”市场价格值将达到数十亿美元。</FONT></P><P><FONT size=4>小贴士:<BR>早期我国进口的登山服装数量较少,只有冲顶的主力队员才能穿。冲顶队员在冲顶时的战术被称为冲锋,所以冲顶队员所穿着的服装也就被叫做“冲锋服”,冲锋衣的称谓也就从那个时期保留下来了。</FONT></P><P><BR><FONT size=4>冲锋衣的效能与系统构成<BR>冲锋衣的效能<BR>冲锋衣着通常包含三层,由内而外分别为排汗层、保暖层、防雨雪层(最近的概念分层穿着为四层),因应天候变化随时加以调整。化学异型纤维材料制作的排汗内衣比棉制品更安全有效。而保暖层一般可选择目前市场流行的人造纤维织物和羽绒制品组成来增加保暖空气层厚度,至于最外层则用Gore-Tex材料或类似产品构成,避免由外而内的湿身。<BR>任何产品都不是万能的,就目前流行的防水透气面料制品来说,挡风和透气是相对的,防水跟透气更是对立的。假如是在北方雪地和干燥环境,它绝对重要,因为汗排得出来,水气却进不去。但若在南方高湿热条件下,尤其是相对湿度常常高到80%到100%,其透湿性基本不会有明显的使用效果。<BR>但是作为必备装备,登山还是一定要有这类装备的支援的。尤其在高海拔的地区,降水的过程,首先是温度下降的过程,风寒效应致死的案例很多,万一天气骤变,衣服不足以保暖或身体湿了却没衣服换,是最危险的事。户外运动衣着必须考虑季节、地区及环境形态等等,来作必要的调整。<BR>注:所谓「风寒效应」,是指在山区,因强风不断将人体表面的体温带走,使人倍感寒冷。同理,「水寒效应」则指身体湿了,体温用以蒸发散水分而备觉寒冷的现象。若不留意,二者都可能导致失温,甚至死亡。<BR>建立有效的冲锋衣系统<BR>冲锋衣是伴随勇闯天涯的忠实伙伴,在你整个活动的历程中服装为你提供了最重要的 2个支持。首先,冲锋衣使你免受风、雨、雪侵袭。 第二,衣服会整个活动期间使你保持干爽和良好的舒适状态,所以你要有一个分层穿着的服装系统概念。<BR>所以或许下面应该是你应该去做的。<BR>只要是在户外活动,作为服装系统一定要有基本排汗层、绝缘保温层和外部保护层构成。<BR>做为内衣层应该尽可能的让衣物紧贴在自己的身体上,这样可以最大面积的接触皮肤以便排除汗水,那种日常内衣宽松的穿着方式实在是不正确的。因为做为排汗系统必须是要有一个特定的功能效应环境。假如宽松的穿着方式固然符合日常生活习惯,但是在户外运动的环境下,这个习惯直接影响系统的功效。常听有人说排汗内衣效果不好,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产品本身确实有问题,二是穿着方法有不妥之处。另外,目前排汗内衣有很多种类,我们可以根据环境和温度选择不同的产品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BR>有了排汗系统之后,我们应该考虑是绝缘系统,温暖是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目前材料的发展使这个绝缘层的重量不断降低,资料显示目前一些产品使用的中空异型纤维填充物可以抵御-40度以下的低温侵袭。<BR>最后优良的外部保护层在其他系统的支持下最终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这类外层服装的面料使用同样十分注重科学性。防风、防水、透气成了行业内外不争的衡量标准。<BR>就冲锋衣穿着来说,我们应该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我们将这个概念剥离开后,系统之间相对独立的使用也是可以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只能就单个产品的技术参数衡量服装的品质,显然这么做是十分的不科学的。因为我们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只穿冲锋衣而放弃系统概念的人可以在户外恶劣的环境中幸存下来。<BR>最后一点,就服装来说(设计除外)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出问题的是选择服装的使用者。</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冲锋衣实用功能设计<BR>撰稿/高诚<BR>服装的实用功能设计<BR>不论你选择的冲锋衣透气与否,适用才是最重要的,当你考虑选择任何一种冲锋衣的时候,必须注意一件好的冲锋衣应有下列之特点:<BR>1、 尺寸要和环境和使用者相匹配,以免绝缘保温层衣物受到挤压而影响空气绝缘层之厚度,或使行动受到束缚。<BR>2、 兜帽部份必须具有帽缘、领缘和松紧拉绳的设计,才能防止雨水滴入避免使脸部和颈部潮湿。兜帽也必须够大足以容纳一顶帽子或头盔;但不可影响眼晴左右余光的视线。<BR>3、 车缝处需做防水处理,最好能在所有车缝处热合防水胶带。<BR>4、 若使用拉链则齿要大及防水耐用,并具有保持拉链干燥的盖布。盖布应具有扣子或快速粘扣能将拉链密封。当然现在很多服装开始大量使用防水拉链了,这小小的变革,使服装的在外型上的设计更为前卫以及更具功能化。<BR>5、 口袋必须有口袋盖以防止雨水渗入,并能方便在手戴手套及背负背包时取物。<BR>6、 衣摆长度须足以覆盖臀部,在腰部应有松紧拉绳才能使衣服配合内部的穿著调整到合身的程度;衣摆亦应有松紧拉绳才能使衣摆密封防止风雨由下方灌入。<BR>7、 袖口应设计有<A class=ReplaceKeyword href="http://1127.hot.t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b83dc>袖扣</FONT></A>或松紧带或快速粘扣,使其能固定在手腕的部位。<BR>8、 在肩部及肘部最好能有耐磨补强。服装的设计还要考虑通风性,也就是在衣服前面、腰部、腋窝、两侧和袖口都有可以调整大小的开口,可以打开通风或关闭保暖。其实在简单即耐用的原则下那些没有拉链的套头式冲锋衣虽然穿脱不方便但没有漏水、拉链故障的困扰,也是可以列入考虑。</FONT></P><P><FONT size=4>服装的实际功能设计特点,应具备的几个条件:<BR>1、 结构上符合登山的要求,登山往往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开展各种活动,包括负重行走、技术攀登等,冲锋衣的结构要能满足这些活动的要求。<BR>2、 材料上符合登山的要求,由于登山运动所处的特殊环境及登山运动的需要,冲锋衣的材料必须能实现防风、防水、透气等要求。<BR>3、 在肩膀,手肘和袖口等地方加上补强布料以增强其耐磨性能。<BR>4、 弹性内袋,提供较大的容量,拉链设计可妥善保管重要物品。<BR>5、 以三至八块布片所剪载而成的手袖以配合手臂的生理弯曲,使之活动更为舒适。<BR>6、 防风裙,可有效防止风从底部灌入,保持体温。<BR>7、 防水设计,可迅速将水份排走,胸前拉链有门襟,防止渗水。<BR>8、 内置拉链袋于前胸拉链外,使用这个口袋时不需要拉开前胸拉链,适合存放一些常用的物品<BR>9、 防水腋下拉链,使透气性更佳。<BR>调节用尼龙搭扣。</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冲锋衣的设计测试<BR>撰稿/高诚<BR>在国内伙伴们所熟悉的很多世界知名品牌,十分注重产品的专业性,尤其在产品设计前期十分注重周密的产品设计调查环节,任何系列的冲锋衣的推出都有着及其复杂的设计、测试背景,这个过程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3个月的时间。首先最重要的是这些品牌都有着一支专业设计师和测试队伍,这些团队成员都是户外运动的追随者和户外运动高手,同时还有着来自不同行业的爱好者。<BR>首先由公司不同部门人员组成的产品开发小组将产品开发的过程列出了详细的计划。在产品研发初期,团队被分割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两人一组分别去拜访户外装备的使用者,其实就是顾客。在见到受访者后小组成员会向这些被访问人提出一些问题,但是问题完全是开放性的。小组成员此时做的就是成为专心的聆听者,在整个过程中完全就是在聆听这些被拜访者在户外运动亲身的经历和故事。同时小组的成员完全记录下来所听到的一切事件。不加过滤,不做猜测。<BR>所有的小组在完成这项基本工作后都将汇聚在一起,他们将所听到的、记录下的所有一切变成数百个即时贴便条贴在背板上,再将这些问题中逐步筛选归类、排列顺序分出主次并将这些问题最终变成几十个排序问题。之后团队成员完全进入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伙伴们根据这些筛选的问题放开思路提出各种解决设计思路,比如在服装内部增加可以放置个人急救物品的储藏袋,方便使用者在意外环境下可以有一个基本的物品保障等等想法。所有这些筛选的出的问题最终会浓缩成为二十个左右的设计亮点。这样反复讨论,新产品的原形基本呈现,包含了许多设计者们起初完全没有想到的产品特征。之后就是进行测试了。<BR>在测试活动开始之前,团队成员会将市场上相关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全部采购回来根据测试人员分配,工作具体到号码的细节等等。最后在预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开始测试工作,参加测试的伙伴每人都会携带几套服装,同时团队成员会跟随一个服务人员,其实服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记录大家所谈到感受,而且工作人员对这些问题不加干涉,谦和的态度会让人以为他也是参加测试的成员之一。参加测试的人员每隔一个固定时间将会和自己穿号码相同的伙伴互换产品,继续测试,直到测试完所有产品为止。<BR>最后这些所有的记录和分析将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报告和产品样品,随之就是进入市场的关键过程。在产品上市时的目录介绍中,公司通过测试期间的照片来说明种种问题,在推广产品时也可以宣传整个测试过程,以获得顾客的信赖。可以说这些经过实际环境检测的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完全展现在使用者面前的就是他们想要的绝好产品。换句话说就是产品的成功、市场的成功、品牌的成功!<BR>产品测试过程中方法有很多,但是只有在最自然的环境和实际使用测试下才可以得到真正专业化的产品。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国内的户外品牌根本上还是空白,首先国内厂商不善于对新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组织和实施有机的管理;同时缺乏有效的产品计划,这样新产品与同类产品差别不大。当然国内更多的厂商选择的是Copy和“拼版”的成衣生产方法,这样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符合中国户外运动市场的专业产品产生。单凭出厂成衣的一些面料技术参数和穿着舒适度测试的结果来说明产品的专业化的设计是很片面,严格的讲那只是产品说明而已。</FONT></P>
--山在那里 是对登山者永远的召唤--
装备是基本的 自虐是手段的 腐败是根本的 徒步是方式的
留影是纪念的 旅行是借口的 篝火是煽情的 艳遇是期待的

···只要有时间 我就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999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106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5-27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谢谢!<IMG src="http://www.5zls.org/bbs/images/Emotions/16.gif"><IMG src="http://www.5zls.org/bbs/images/Emotions/16.gif">
go with wi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114
发表于 2006-5-27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www.5zls.org/bbs/images/Emotions/72.gif">
八~风~不~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回帖

210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05
发表于 2006-5-28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www.5zls.org/bbs/images/Emotions/33.gif">
我喜欢自在地游来游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2-23 18:52 , Processed in 0.0560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