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独上西楼

[图游] 晋城皇城相府榆次常家大院大同悬空寺偏关老牛湾靖边波浪谷碛口李家山太原晋祠陕县地坑院环线游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2 11:57:00的发言: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记载,当时有一位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年)终于石室"。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今第三窟外的阁楼)。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

  清代,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6-2 21:42:31编辑过]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3 8:24:00的发言:

       

     位于山西省的偏关县境内长城和黄河相交的地方叫老牛湾。老牛湾这里在明朝时是一座屯兵的城堡,为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所建。
  在老牛湾堡紧临黄河的山崖上,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很好的砖砌空心敌楼。老牛湾此楼雄踞崖上,俯视黄河,是偏关著名的风景地之一。
  长城到老牛湾之后,虽抵黄河岸边了,但并未跨黄河西去,而是顺黄河的东岸南下,经万家寨、关河口至河曲县,然后才越黄河进入陕西省府谷县境内逶迤西去的。
  老牛湾,因长城与黄河在这里第一次握手而闻名天下。老牛湾的步伐也象老牛一样慢,这里的人似乎依然脸朝黄土背朝天,过着古老的、让大城市人“羡慕”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shx在2016-6-3 8:57:00的发言:

 

 

  乾坤湾位于山西省永和县打石腰乡河会里村和陕西省延川县城南部53公里接壤处。乾坤湾是一幅天然太极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也是山西永和最亮丽最壮观的一个风景点。2005年,成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流经山西省永和县河会里村、后山里村和陕西延川县土岗乡大程、小程村和伏义河村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xhs在2016-6-3 18:54:00的发言:

 

    香炉寺,位于佳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香炉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山峰上的正殿是圣母祠,左右有配殿,南边有山门、石碑坊等。"香炉晚照"是佳县的八景之一。因为每当夕阳西下时,太阳的余辉将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黄河水流中,如诗如画,当地人呼之为"小蓬莱",誉为仙境。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4 17:58:00的发言:

 

  靖边龙洲乡丹霞地貌是目前陕西规模最大的一个丹霞地貌景地,当地人称“波浪谷”、“红石峁”,也叫靖边红沙岩峡谷。共有四个景区。这里的红色砂岩在风雨剥蚀下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姿态和色彩,不同角度、时间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色。在雨后天晴时,红砂岩的色泽会更加鲜艳,同时也会在阳光下形成特殊的光影,景色壮观奇特。目前景区尚未被开发,不要门票。龙州乡住宿客栈可一条龙吃住游服务。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6 6:51:00的发言:

 

 

  西楼出行挑选队员标准:认可户外访古探幽基础上的费用AA约伴出行;自购安全保险自担个人安全职责服从安全管理;严格攻略意识跟着约伴人的思维和节奏走;遇到问题以多数人的利益为取舍标准;性格温和待人融洽收敛个性(以个人为中心好自我表现附加值创收将被淘汰);吃住行不挑剔无怪癖吃亏不抱怨;全程公益服务大家在先享受在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以服务团队为荣为乐;全程跟随团队不特立独行不能多次拖团队后腿;遵守户外纪律不单独行动;轻度腐败适当享受美食住宿尽量干净卫生舒适(最好百元左右的商务宾馆);适当美购美秀。

 ——访古探幽群群号72095425,以上高大上挑选标准,欢迎精英入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6-6 6:52:25编辑过]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6 17:23:00的发言:

 

  碛口是吕梁山中黄河边上一座古镇,山西临县的一个古渡口。古时候,黄河下游凶险,上游来往的船只,往往在碛口停泊转旱路。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的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湾城堡,距离碛口不远,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和黄土高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碛口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临县城南48公里处,南临著名的孟门古镇,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
  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享有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碛口的繁荣缘于大同碛的惊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  

  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店肆300多家。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shx在2016-6-6 17:4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765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湾村距离碛口镇一公里左右,临河而建,村中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
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闻名于世,这处完整的居民建筑群,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300年历史逐步修建而成的,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依山面水、背风向阳,随势而上,如波涌浪卷,层次感极强,村内有两横五纵七条小巷均匀地把各处院落串联起来,现保存完好的有四十多处院落,院院相通、户户相连,楼房院墙不拘一格,样式多变,不同地势随行程序、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防盗、防火、排水、泄洪的各种设施配置十分精妙,这里的一砖一石一木都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各种雕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西湾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6-6 17:41:19编辑过]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剩水残山在2016-6-8 14:08:00的发言:
早上布谷鸟的叫声把我从梦中唤起,躺在坑上的我,才知道山区的清晨是多么的奇妙。窑坑,共浴间,户外公厕(早厕)四合院的各种声音传到了我的耳中,一切都是新鲜的体验,总有人说第一春,第一回,第一次,这回在山西碛口李家山寨是我真切切的第一次过上与我从未体验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几十年已习惯了那固定的起居环境和模式,方便的卫生间,柔软的被子,舒适的床,温暖的热水,和自由的空间。冲击对自己感觉上的冲击不可说不大,但这种不适应随有开门而见的山景,寨子独特的自然美丽的廓括,还有山里的纯朴,和店老板李银兰的微笑而冲淡。上帝给人打开一扇窗,也会关上一扇门,站在门外打完这一行字,你也醒了吗?你觉得这次人生体验深刻不?值!给多彩人生又添了一笔浓浓的丹青。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远方心在2016-6-8 15:24: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0160525_060110_hdr.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9 19:5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555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558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9 21:33:00的发言:

 

 

    刘胡兰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原名云周西村)村南。

    文(水)祁(县)公路从纪念馆北墙通过,东接大运公路,西连307国道,该馆与山西中部的晋祠、卦山、玄中寺、武则天纪念馆、杏花村汾酒厂、晋商宅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等)、平遥古城等景点一起,形成了一条旅游热线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兰花草0722在2016-6-10 7:12:00的发言:
刘胡兰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igp4684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12 6:06:00的发言:

 

  "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热忱地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由于苏三故事曲折动人,当年的"苏三供堂"、"苏三监狱"由此闻名,长时期内被人们保存维修。"苏三供堂"即洪洞县衙大堂,为明洪武二年知县杨茂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坍塌,后又重建。光绪四年知县艾绍濂又全修大堂。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幸毁于1977年。据传,苏三在此供堂,含冤入监,三次受审。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君子听我言。因话本和戏剧而闻名的苏三,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王景隆是苏三的同乡这个情节,就是从苏三的供词里发现的。

  2014年末,苏三监狱将进行扩建,即将恢复的明代古县衙位于苏三监狱的东北角,总建筑面积约3550平方米,主要建筑单体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两侧分别为赋役房、生、死门、兵刑工房、史户礼房、耳房、师爷房等,主要展示古县衙的案件审理情景及苏三冤案件审判场景等。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83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5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8-24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独上西楼在2016-6-12 7:18:00的发言:

 

  河南省陕县的陕塬上,星罗棋布的村庄散落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窑院。地坑窑院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建筑类型,居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壮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它记录着更多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信息,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1、地坑院的历史渊源
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窑洞。书中刊载了4幅从空中拍摄的窑洞村落的照片,并称这种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照片表现的就是在学术上被称之为“下沉式窑洞”的地坑窑院,拍摄地点就在现在的三门峡市。
地坑院作为民居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穴居 , 是穴居发展晚期在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独特的、成熟的民居样式之一。豫西黄土塬地区是我国人类文明早期发祥地区之一,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在其境内,远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原始耕作业,是我国古代农业中心之一。在豫西黄土塬地区近二千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马克恩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1963年在陕西兰田县陈家窝发现约在65万年前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在兰田以东的沿河两岸,如陕西潼关、河南三门峡、山西垣曲等地,先后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多处。这些发现说明在数十万年以前,豫西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早期人类靠稍加敲击的石块之类极为粗糙简单的工具,刮削兽皮、切割兽肉,砍砸兽骨和坚硬的果实,割断树枝,挖掘根块,对自然界展开艰苦的斗争,过着守猎而兼采集的原始生活。此时的人类居无定所,以住天然形成的洞穴为主,这是早期人类居住的窑洞。
人类自觉营造观念的产生,大约起源于氏族社会之初、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长江流域水网地区已经建起“干栏式”住所。与此同时,黄河流域筑穴而居所建的“窟室”,则是建筑发生的渊源之一。《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营居窟,夏则居桧巢。”。《墨子·节用篇》:“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丘堀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堀穴,曰冬可以避风寒。”《辞过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孟子?腾文公》亦云:“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诸多史籍让人们揣测:我们的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此说“固无疑义”,应该没有错。
随着人类进化,发展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早期,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从动物的驯养、繁殖发展为畜牧业,从植物的种植发展为农业。有了这两项生产事业,就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比较可靠的食物来源,也就有了相对稳定的居穴。已经发现最早的房子遗迹,主要是窟室建筑。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掘出一座直径3米的圆形带阶梯门道的坑穴房基,河南密县莪沟发现的六座房基中,圆形的五座,方形的一座,均为半地穴式。这些古老的窟室,距今已有八千年左右的历史了,这应是早期地坑院的邹形,是先民早期居穴。
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豫西地区的人类居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仰韶文化是1921年在豫西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而命名的,它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的第一页。豫西地区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存还有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陕塬上的小南塬、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仰韶文化遗址也有许多处。
仰韶文化的特征,一是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二是房屋建筑,早期均为圆形或方形的地穴,半地穴式窝棚,中晚期则渐渐出现浅地穴和地面起建的圆形或方形房子。因此,根椐丰实多样的仰韶文化房屋资料,有人探讨了营造技术的发展,并提出了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建筑由穴居——半穴居——地面单间建筑——地面多间建筑的发展序列。豫西地区属黄河中游,符合这一发展规律。
仰韶文化时期,由于农业的发展,人们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农业村落普遍建立并有所发展。仰韶文化遗址中的“灰坑”数量很多,大部分用作窖穴,少数可能是居穴,窖穴中还有一种是口小底大的所谓“袋形穴”,有的有台阶供上下,有的台阶沿周壁盘旋而筑,这可能是居穴,也可能是储藏窖,说明当时地坑式建筑使用较普遍。供人栖息的“居穴”一般较大,如华县泉护村的一处古代“居穴”遗址,呈椭圆形,东西6米,南北3.5米,深2.9米,东端有斜坡入口,有五级台阶沿北壁盘旋而下,穴底中央有烧灶。人居痕迹明显。
豫西地区著名的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二座方形圆角半地穴式居址是豫西仰韶文化中最常见的住屋形式,而在遗址中出土的用于翻土,挖土的打制石锄、石铲,特别是有一类磨制的大型舌形或心形的石铲,为这种地穴式建筑的挖凿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工具。
另外,在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种新的挖土工具——双齿木叉形木耒,在庙底沟遗址的灰坑壁上就留有这种工具的痕迹。由于仰韶文化时期,人类经营原始农业,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斧、锄、铲之类,在平坦的塬面上,人们没有冲沟、崖地可借利用,而木材资源又非常匮乏,人类在长期农耕过程中逐步了解在黄土地上挖地凿洞相对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创造了最原始最具特点的潜掩地下的建筑,这就是仰韶文化时期地坑居穴、灰坑、窖穴、陶窑、墓穴等地坑式建筑居多的原因。由此可见,窑洞式建筑主要形成、发展于仰韶文化时期。
目前,豫西地区地坑院较早年代有据可查的当属陕塬上的陕县宜村乡窑头村。据宜村乡窑头村曹氏族谱记载:“洪武年间避大元之乱,由山西省洪桐县曹家川迁移至陕县南塬窑头村”。证明窑头村的地坑院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2、地坑院的成因
(1)地质原因。地坑院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特别在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尤为集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存在的地域逐渐缩小,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地坑院主要集中在豫西地区的陕县塬上一带。地坑院之所以能在豫西地区仍具备一定的生命力,与豫西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是分不开的。陕县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米左右。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最久的天井窑院已达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建筑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气候原因。豫西地区的气候条件总的说来是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陕县的三大塬区均自山体向下自然延伸,坡势平缓,区域广大。最大塬区,有两个乡镇,30多个村庄,其余两个塬区各有1个乡镇。这里十年九旱,降雨量偏少,很少有大暴雨,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塬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天井院落。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3)社会经济原因。马克思说,“研究任何问题都离不开经济”,窑院建筑存在数千年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经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和经济重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大范围黄土台塬上的先民却一直相当贫困。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力于农闲之时挥镢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史书中记载着黄土高原曾经榛莽绵延、森林茂密,但自汉代以后,人们开始大量采伐森林开荒种地,到了北宋黄土高原已变得“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苏轼)。缺木少材,是窑洞得以普遍存在并留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地坑院发展最快,建造最多的时期,应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于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迅速,那时农村家庭子女一般都在5个左右,居所需求很大,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高,农民手中实有的货币量极少,整个社会的贫富差别也不大,因此很少有人能建起砖木结构的房屋,除了村级集体组织盖一些学校、舞台等建筑外,私人基本无人建造房屋。而挖凿地坑院,除了人工,几乎不需货币,这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另外,当地农民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作物,而小麦、玉米的收打晾晒需要占用面积较大的场地,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很受欢迎,可谓他们的最佳选择。
3、地坑院的构造
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l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一l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孤行甬道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门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锁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旧时妇女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门内、二门外。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这种以地坑院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可成排、成行或呈散点式布置。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走进村庄,方看到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黄土高原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
地坑院一般为独门洞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就是一个门洞与二至三个地坑院相连。地坑院就形状而言,只有正方形或长方形两种,按其八卦方位来分,则可分为动宅和静宅两大类:动宅又称东四宅,它包括以东为上的震宅,以南为主的离宅,以北为主的坎宅和以东南为主的巽宅。这类天井院多为长方形,长14--18米,宽10一12米,8一l2孔窑洞。静宅院又称西四宅,它包括以西为主的兑宅,以西北为主的乾宅,以西南为主的坤宅和以东北为主的艮宅,此类天井窑多为正方形,边长约12--16米,深7米左右,开10孔窑。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 厘米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拦马墙内侧有的还种些酸枣等灌木,在通往坑底的门洞四周同样也做有这样的栏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做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建筑装饰需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
居住在地坑院内,排水和防渗是最要紧的事情。地坑院的基本附属设施几乎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也是居民每逢婚庆大事要加以“摆治”(加固修理)的主要部位。窑脸(窑洞正立面)除开有窗户外,均以泥抹壁,基座一般以青砖加固。院内地面四周砌一圈青砖。地坑院院心是在比院子边长窄2米左右的基础上再向下挖30公分左右,并在其偏角(一般东南角居多)挖一眼4—6米,直径1米左右的水坑(井),坑(井)底下垫炉渣,上面用青石板盖上,主要用来积蓄雨水及污水排渗之用,有些地方,这些雨水沉淀后还要供人畜饮用。
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主窑三窗一门,最高,其它窑二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无窗无门(因门洞窑的大门和二门做在洞内在外边看不到)。地坑院窑门多为一门双扇,以槐木、椿木为主,油漆多用黑漆带红线的色彩,在门的一侧留有锅腔和土炕的烟火道。窗户是方格状,裱糊白纸或安装玻璃,节庆时贴窗花。窑洞大小,一般主窑为九五窑,宽九尺,高九尺五寸,其它窑为八五窑,宽八尺,高八尺五寸。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
  传统的地坑院,窑洞内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一般另有单独的窑洞做厨房、粮仓及鸡舍、牛棚。院内可以圈养牛、羊、鸡、狗等,人畜共居。窑洞内还可以再挖小窑洞称之为拐窑,用于储藏杂物或用于窑洞与窑洞之间相连的通道。院顶地面用于打场、晒粮,院内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称作“马眼”。收获季节可将晒干的粮食直接从马眼流入屋内放置的粮囤中,粮囤是用苇子编成的,在囤下铺一层约20公分厚的麦糠,粮食装满后顶上再盖一层麦糠,最后用泥将囤顶封严,可储存粮食三年五载,不生虫,不腐烂变质。茅厕顶部也开有一个“马眼”,一方面可以通气,另一方面可以把晒干垫厕的黄土直接灌入窑内。
地坑院中间地面通常还栽植1-2棵梨树、榆树、桐树或石榴树,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进入村庄,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畜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4、地坑院的现状
地坑院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特别在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尤为集中。地坑院因地制宜、造价低廉且经久耐用,窑洞还是天然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所以,现在仍有一部分人喜爱居住。但是地坑院是在社会经济不够发达、人的生活条件低下、自给自足封闭性生产时期人类居住的产物。它的弊病主要是采光不足、出入不便,特别是车辆出入、物品搬运极为不便,排水不畅,卫生条件差。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从地下走向地上,一座座地坑院被垫平,一片片地坑院村落正在被千篇一律的砖瓦房所代替……地坑院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居住从地下走向地上也是大势所趋,加之地坑院占地面积大,一座院占地一般为1--1.5 亩土地,相当于现在农户宅基地的3-5 倍。因而自改革开放以后,就极少再有人建造地坑院。现在村子里最晚的院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造的,之后村民们多是在新批宅基地上造房或是在地坑院窑顶造房,没有人再挖造地坑院,年轻人更是认为地坑院象征着贫穷和落后,纷纷盖房起楼,“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90年代中期,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这一民俗建筑遭到极大破坏。
目前保存最为集中、较为完好的地坑窑院唯有豫西的三门峡地区,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许多出生在塬上的三门峡人,脑海中都有这样的场景:村落掩映在树木林荫之中,鸡犬之声相闻却不见人之影踪……现在,地坑窑院主要集中的西张村镇、张汴乡、东凡乡等三个乡镇共有地坑院村庄近百个,地坑窑院近万座。据一些老人讲,现在一些人家好几辈都住的是地坑窑院, 现存最早、目前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

我徒步,我健康,我快乐! ----- 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5-21 18:22 , Processed in 0.0626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