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2|回复: 1

情思“红军壁画”---木克红色之旅

[复制链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3-3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情思“红军壁画”---木克红色之旅

 

昆明禄劝九龙乡木克村的红军壁画,因深藏在普渡河大峡谷中,无人能识。

19年前,我随昆登协首次户外野营活动,去的就是位于寻甸柯渡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那次户外活动,扎营丹桂的腰包箐,我不幸被开水烫伤脚脖,留下鸡蛋大一块伤疤,成为了我户外生涯永不磨灭的印记。

69年前,中央红军路过柯渡,毛主席曾在柯渡的丹桂村住过几晚,丹桂附近的回辉村至今仍保留着红军当年在村中墙壁留下的标语。


关于红色旅游,我去得最多也是去得最早的还是寻甸柯渡的丹桂,最难忘的是
2002年禄劝金沙江的皎平渡沿江之行,还有2007年声援“我们的长征”,与几位省外的朋友翻越了四川的夹金山,到达小金县达维懋功的会师桥;最伤“熊掌”的是2010年“七·一”,我带着近30名大学生,从昆明市嵩明县的西村,翻越梁王山到白子村,上寻甸的七甲山,瞻仰红军烈士墓碑,然后经可郎到柯渡的丹桂,其中有27公里全是公路,双脚走得发烫塌皮;最艰险的“红色之旅”,还有2010年参加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共攀长征之巅”的的大型公益户外活动,翻越了云南迪庆州的雅哈雪山,四川巴塘的藏巴拉雪山,最后“会师”甘孜,真可谓是艰苦卓绝,不堪回首!


3
1日周六,我们驾长车踏坡石牛山缺,九曲回肠,辗转到深藏于普渡河大峡谷半山腰的木克村。

木克村,位于禄劝九龙乡西部、普渡河大峡谷的东岸,海拔1670米,该村过去因用水困难,水口上用木头刻上度数来分水,故名。木克村位处普渡河大峡谷半山腰缓坡,为散列式聚居村落,共47户人家,有汉族137户,彝族57户,壮族1人,耕地145亩,其中田60亩。

193551日,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从寻甸前出到鸡街以北地区,前锋部队深入到禄劝翠华乡的红德地区。


红德原名含潮,彝语,意为“大象走过的地方”。
1971年改为“红德“,意为”心红德高“之意,这似乎与红军当年路经此地不无关系。红德的对岸,就是木克村,当年,红三军团的先头部队侦察到此,在地主张有功家的墙壁上画了《工农暴动起来,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消灭地主阶级,反对富农剥削》两幅革命宣传画,画宽7.8米、高1.9米,另有标语5条,壁画复制品现存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

红军在木克村小住一夜后,次日立刻北上前往金沙江侦寻渡口。据说,红军走后,地主命令长工将墙壁上红军留下的标语、宣传画刮掉重新粉刷,这些长工连夜采来仙人掌,用仙人掌汁将其涂抹起来再行粉刷,这些标语和宣传画至今栩栩如生,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


3
1日下午149分,我们一行4人,头戴红军帽,手拄登山杖,身背冲锋包,进入了木克村(大木克)。几经询问,终于找到了“木克乡红军壁画”纪念馆。纪念馆是一幢四合院式的民国老宅,我们绕院落外围巡视一圈,纪念馆的大门被铁锁锁住,门右边的墙壁上镶嵌着两块石碑,宣示这里已被列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为昆明市人民政府于198712月公布,199310月立碑嵌壁。

几经征询,终于找到管钥匙的村长张中云(手机:13888804516),张村长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家中下到纪念馆为我们开门。四合院明显已被修葺一新,所有房屋均空无一物,壁画在二楼的一间长屋,开锁进门后,见墙面用三块暗红色大绒布象窗帘帷幕一样蒙住,以防止阳光照射后墙皮脱落。这幢四合院于1949年解放后,乡政府用作学校,随着时间的演变,墙壁的壁画逐渐凸显清晰起来,后来才把学校迁出,修缮为纪念馆。

壁画貌似是用毛笔蘸墨信手在墙壁上的“涂鸦”之作,看来,红三军团的前卫部队中,还是有文化人啊!好奇心驱使我在网络中仔细查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壁画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黄镇将军,当时他是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团长,后又任中央军委直属队政治部宣传科长。长征经过云南时,黄镇才26岁,作为红十三团团长的他,在木克村用破笔和锅灰做的墨作宣传画,在地主张有功家二楼的墙壁上留了这幅他长征时留下的作品,后被收录在《长征画集》他编的画册中。


黄镇是安徽桐城人,
16岁就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又考进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深造,是刘海粟、潘天寿的学生,毕业后回乡任教,后到冯玉祥的部队当兵,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任第五军团政治部文化娱乐科科长;抗战时期,他是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建国后一直从事外交工作,有着“将军大使“的美称,是一位集外交家、军事家、艺术家为一身的共和国开国元勋。黄镇有“三绝”:诗、书、画,陈毅元帅曾为黄镇赋诗一首:“黄镇有三绝,就是诗书画。如能常写作,定为天下知。”


在木克村的这幢四合院老宅,我凝视着墙上这几幅黄镇将军信手挥就的作品,沉思着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革命时代,一位手拿画笔的书生画家是怎样丢开画笔投笔从戎,投身到冯玉祥旗下孙连仲部当一个小小的炮兵少尉、中尉参谋,随后又是怎样“宁都易帜”加入红军?从此南征北战,戎马生涯……长征时辗转来到云南,小憩木克村。
19355月的普渡河大峡谷,气候干热,军情紧迫,但繁星似点,皓月当空,黄团长画兴大发,令部下找来破笔和锅灰做的墨,信手在白色的墙壁上,画就了如今这两幅保存近70年的壁画。

时年26岁的画家兼红军团长,并不知道中共的红色革命究竟能走多远?但他真是位多才多艺的军人,画宣传画,演话剧扮演蒋介石,还能写长征歌曲、抗日歌曲,又能征善战,是一位优秀的能文能武不可多得的红军将才。然而,木克村的村民已然失语,村中乃至乡上、县里,鲜有人能说出木克红军壁画的由来,更无人能说出这样一位红军将领的名字和他传奇的人生。


1950
年,黄镇四十一岁被任命为驻匈牙利大使兼管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事务;1954年,他四十五岁被派去当印度尼西亚大使;1964年,他五十五岁,中国和法国建交,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要他当首任驻法大使,在法国一干就是十年;1973年,六十四岁的他,被任命为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扮演比大使更像大使的工作;1977,六十八岁的黄镇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1982,七十三岁的黄镇退休,任中顾委常委;19891219日,黄镇逝世于北京,享年80岁。

1909年至1989年,“将军大使”走完了他如诗如画、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一生,可曾记得他继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团长雄姿英发的长征时期,四渡赤水、转战云贵、斥堠红德、暂歇木克、巧渡金沙的那段云崖水迫的经历?

 

2010年我带西南林大的长征团“重走长征路”,也曾想过带队沿普渡河大峡谷溯河北上,探索达基,瞻仰木克,但最终还是选定了从嵩明翻越梁王山,沿可郎一线步行到柯渡丹桂的“稳妥线路”,本想后来约伴再来实施初衷,却已时过情迁,迟滞于2014马年初的31日,终偿宿愿。

20116月,昆明驴友“夕霞人”(或“秋摩客”)一骑绝尘九龙乡,单骑翻越石牛山,成为昆明驴界首次骑机动车探访木克的驴友第一人,面对壁画,他感慨道:“我对当年那几位在墙上留下墨迹的红军男(或)女怀有发自肺腑的敬意!在那个血雨腥风、不知还能否见到天亮的夜晚,他(她)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们是具有极高人格价值的人!”

接着,这位摩骑山水的摩友愤世嫉俗地又叹道:“通过观摩壁画可以知道其中的一点,当年红军宣扬的理论他们自己坚定的相信并且身体力行。而现在台上道貌岸然者宣扬的理论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他们不过是希望别人身体力行罢了!”

该驴友还即兴赋打油诗一首:“当年红军墙涂鸦,怎知日后画天下?今朝堂皇大言者,几人为民为国家?”

忆古思今,难免不心有戚戚焉!豪情干练的小妖说:当年的红军,如果知道他们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如今却是这样一个纸醉金迷贪腐横行的世道,不知他们会做何感想呢?


大木克村的普渡河对岸,就是翠华乡红德办事处的达基村,这里因有地热资源,目前已初级开发为翠华乡“峡谷温泉”,不知
69年前红三军团的指战员们,戎马倥偬之际,有没有偷得闲暇在此热汤一洗征尘呢?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我带西南林大的长征团“重走长征路”,也曾想过带队沿普渡河大峡谷溯河北上,探索达基,瞻仰木克,但最终还是选定了从嵩明翻越梁王山,沿可郎一线步行到柯渡丹桂的“稳妥线路”,本想后来约伴再来实施初衷,却已时过情迁,迟滞于2014马年初的31日,终偿宿愿。

20116月,昆明驴友“夕霞人”(或“秋摩客”)一骑绝尘九龙乡,单骑翻越石牛山,成为昆明驴界首次骑机动车探访木克的驴友第一人,面对壁画,他感慨道:“我对当年那几位在墙上留下墨迹的红军男(或)女怀有发自肺腑的敬意!在那个血雨腥风、不知还能否见到天亮的夜晚,他(她)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们是具有极高人格价值的人!”

接着,这位摩骑山水的摩友愤世嫉俗地又叹道:“通过观摩壁画可以知道其中的一点,当年红军宣扬的理论他们自己坚定的相信并且身体力行。而现在台上道貌岸然者宣扬的理论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他们不过是希望别人身体力行罢了!”

该驴友还即兴赋打油诗一首:“当年红军墙涂鸦,怎知日后画天下?今朝堂皇大言者,几人为民为国家?”

忆古思今,难免不心有戚戚焉!豪情干练的小妖说:当年的红军,如果知道他们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如今却是这样一个纸醉金迷贪腐横行的世道,不知他们会做何感想呢?


大木克村的普渡河对岸,就是翠华乡红德办事处的达基村,这里因有地热资源,目前已初级开发为翠华乡“峡谷温泉”,不知
69年前红三军团的指战员们,戎马倥偬之际,有没有偷得闲暇在此热汤一洗征尘呢?


2
22日下午,一个“龙抬头”的日子,我和好友高道长驱车来到下达基“峡谷温泉”过周末。夜色下的河岸边,满是红男绿女在温汤中沉浮“星泡”,烧烤架支于汤池之中,啤酒烤肉,蒜泥葱姜,环肥燕瘦,这不正是当年衣裳褴褛的红军们奋斗追求的幸福生活吗?然而,当下这些沉浸在温柔乡的汤客们,美酒佳肴丽人相伴之下,不知还有几人今夜酒醒无梦,还能想得起红军战士们血染的红领章和红五星呢?


那天下午
3点,在返回的途中,我和小妖等一行驴友在车中,流连着大峡谷的雄浑风光,情感交集,不约而同地哼起了同一首歌——《十送红军》(尽管这首歌并非那时的原创),但回旋曲式手法谱写出的抒情哀婉的旋律,真挚地道出我们彼此心中对红军先烈们深情的缅怀之情……


“一送、二送、三送……十送”,就让这首凄婉的红歌,表达我们心里对红军先烈由衷的一份敬意吧……

 
“千言万语嘱付、红军啊!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黑风老妖——孔云峰   2014-3-3 1932  昆明骏舍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2-24 04:16 , Processed in 0.0446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