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
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
并且窝冬期间积蓄的能量遇到温升厚积薄发,营养丰富,所以更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品质尚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较差。
三月,正是采摘明前茶的时期,茶来到了一处叫做曾家坪的茶园。。。
别不信茬和采茶妇谈茶文化,有图为证!
老太太还是我们曾家人呢!难怪见面就叫茬去她家喝茶。。。
问她每天能采多少斤,她说每天可以釆百把块钱的!
茬说不会是您自己拿下山去卖吧?!
她说是给儿媳妇帮拿去茶场!
茬问卖了钱儿媳妇她给您吗?
老人家表示肯定!
茬来到老妇家,老太太特地从山坡上走下来倒茶给茬喝,人家请喝茶,看来不是假装客气。。。
茶的品相看起来不是很好,老妇的爹爹说是去年的陈茶,今年的茶还没有炒制。
这一点茬能够理解。她们留给自己享用的都是最边角余料的,好的都要换成现金做更重要的用途。。。
老妇已经76岁了,和病重的家父差不多年纪。茬不便深思她老人家是习惯了劳作还是不得不坚持干点农活。
因为她的爹爹右手50岁时,放炮导致残疾,目前仍在病中。。。
看看颜色,淡绿的刚长出牙来,墨绿的一边刚釆过!
不是所有的山民都淳朴,有些是迫于无奈!在当今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让谁都心里不踏实。
年轻的村妇采着绿嫩的树牙,她们看我走进细看,明显地动作躲闪。
因为茬感觉她们双手同时采茶,把大叶子一起摘了下来,这样更压秤!
不过收茶的也不傻,他们会根据叶子大小分级!
看似一户柴垛码放整齐的农户,其实已是一座茶厂。
茶生意的产业链还涉及炒茶的劈柴!码放整齐的劈柴是更深的山里的村民送下来的,炒茶厂老板除了收茶也收购劈柴!
好的牙收购价可达到40到50元一斤,最差的也要十几元一斤!
劈柴的收购价是1毛7分5。可怜的深山老林的山民,获取现金流的难度更高。。。
山下,渔关镇口的毛坯房,居然卖到三千多一个平方了。
看着墙上的报价,茬真心感觉自己囊中多么羞涩。
虽然一直感觉自己不缺钱花,但是,如果想干点大事,比如涉及车,房什么的,就真心缺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