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望江兴叹

冬行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原上在2011-12-14 17:09:00的发言:

一、什么是拗句

    1.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出现拗句,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如"红颜弃轩冕",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又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就把下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拗句经过拗救,就算合律。否则,会出现犯孤平、失黏等毛病。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  
    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2.指格律诗中间两联中有不依常格的诗。

二、什么是拗救

    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式。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凉风起天末”、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回看射雕处”,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庾信平生最萧瑟”,都属于这种情况。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 
    ②对句救出句——“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甚至变成“仄仄仄仄仄”,不过这样一来,对句就必须变成“(仄仄)平平平仄平”,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救“不”)、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无”救“万”)即是。 
    ③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④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上面说过,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如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一联中,“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

 

词中也有对偶比兴句,已经注意到了,这就是收获。

目前,学习的初级阶段只求顺口,不讲平仄,所以也不存在拗句和拗救了。偶觉得,不顺口就有拗句了,顺口就不存在有拗句;又何必拗救?搞得全篇艰涩难懂是大不必的,文理通顺总是第一位的,主体和枝尾末节上冲突了,当求主体大节。不能本末倒置,失去精气神。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乡子词谱

 

⊙●●○△
⊙●○○●●△
⊙●⊙○○●●
○△
⊙●○○●●△


⊙●●○△
⊙●○○●●△
⊙●⊙○○●●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5 16:23:08编辑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荒郊外独步
远山淡影连天幕
忧思缕缕终未了
无绪
此地亦非留恋处

寒水起微澜
随风舞芭芒残絮
半壶浊酒将欲醉
且住
归来时早已日暮

 

 

                   2009年12月 宜昌东山

 

词很有气派,较豪放。立意较忧,生动传神。

 

 

照词谱,出律处有几处。

最基本的是韵,本词是压平韵的,步,幕,绪,处,絮,住暮等几个字都是仄声字。需要改平声。澜字没有押韵。

 

其它还有平仄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5 16:37:46编辑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原上在2011-12-15 16:28:00的发言:

荒郊外独步
远山淡影连天幕
忧思缕缕终未了
无绪
此地亦非留恋处

寒水起微澜
随风舞芭芒残絮
半壶浊酒将欲醉
且住
归来时早已日暮

 

 

                   2009年12月 宜昌东山

 

词很有气派,较豪放。立意较忧,生动传神。

 

 

照词谱,出律处有几处。

最基本的是韵,本词是压平韵的,步,幕,绪,处,絮,住暮等几个字都是仄声字。需要改平声。澜字没有押韵。

 

其它还有平仄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5 16:37:46编辑过]

平仄的问题暂且不顾。

假若步,幕,绪,处,絮,住暮等几个字都改成平声,需要怎样改法好呢?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不改,一改意思就木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主题

481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024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小灌那里又普及学习到一点古诗历史知识:

      唐以前的诗歌不太讲求平仄格律 格式押韵即可 称之为“韵诗”通常称为古体诗或旧体诗  各朝风范不同 自《诗经》开始 有汉乐府 建安七子等等 都属于古体诗 李白 杜甫 白居易的很多长诗 也都属于此类 比如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恨歌》 等等
       唐初开始形成新的诗歌体 格式上讲究对仗 平仄 又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标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称之为“格律诗”  简称“律诗”又称近体诗 以示与以往不求对仗平仄的旧体诗区别 并不是唐朝开始素有人都不在写古体诗只写律诗也就是近体诗 只是为了区分而已 不过明显唐以前是没有就标准的律诗出现的 律诗按照句子多少分为绝句和律诗 绝句为四句 律诗至少八句 超出则称为排律 上不封顶 按照每句的字数 可分为五言绝句 五言律诗 和七言 绝句 七言律诗
       此外还有一些半律不旧的 一半对仗 另一半却不讲究 好诗往往对于这些格式的要求不高 比如崔颢的登《黄鹤楼》 前一半是旧体诗 后一半则对仗工整平仄严谨 属律诗

追随你的背影走在路上 有一天我也将成为背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原上在2011-12-15 17:19:00的发言:
最好不改,一改意思就木有了。

草哥,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就是要改撒,不改我等就没实战实学经验了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醉棋横刀在2011-12-15 17:19:00的发言:

刚从小灌那里又普及学习到一点古诗历史知识:

      唐以前的诗歌不太讲求平仄格律 格式押韵即可 称之为“韵诗”通常称为古体诗或旧体诗  各朝风范不同 自《诗经》开始 有汉乐府 建安七子等等 都属于古体诗 李白 杜甫 白居易的很多长诗 也都属于此类 比如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恨歌》 等等
       唐初开始形成新的诗歌体 格式上讲究对仗 平仄 又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标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称之为“格律诗”  简称“律诗”又称近体诗 以示与以往不求对仗平仄的旧体诗区别 并不是唐朝开始素有人都不在写古体诗只写律诗也就是近体诗 只是为了区分而已 不过明显唐以前是没有就标准的律诗出现的 律诗按照句子多少分为绝句和律诗 绝句为四句 律诗至少八句 超出则称为排律 上不封顶 按照每句的字数 可分为五言绝句 五言律诗 和七言 绝句 七言律诗
       此外还有一些半律不旧的 一半对仗 另一半却不讲究 好诗往往对于这些格式的要求不高 比如崔颢的登《黄鹤楼》 前一半是旧体诗 后一半则对仗工整平仄严谨 属律诗

一般这样的叫古风,这样就和律诗(近体诗,格律诗)区分开了。你说那些类型广义上都可以叫古风。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的时候,最好注明一下,这样看的人便会更好领会的。

比如,律诗都是要求压平韵的,绝句的第三句的末字是要求仄声的,

如果是古风,便自由灵活的多,看的人也不会挑剔了。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035

回帖

1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867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上各位上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15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望江兴叹在2011-12-15 21:55:00的发言:

给楼上各位上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期待LZ常发新诗以飨同人。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035

回帖

1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867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三流匠心在2011-12-15 22:27:00的发言:

期待LZ常发新诗以飨同人。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又是一年,再来一个南乡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13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看旧帖,对草哥有关诗词格律的要求渐渐又有了一些新体会,:
想把以前写的所谓旧词中的平仄问题修改一番,又映了“最好不改,一改意思就木有了。”的景况。去年对这句理解不深,现在明朗了一些。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035

回帖

1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867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三流匠心在2012-12-13 13:58:00的发言:
重看旧帖,对草哥有关诗词格律的要求渐渐又有了一些新体会,:
想把以前写的所谓旧词中的平仄问题修改一番,又映了“最好不改,一改意思就木有了。”的景况。去年对这句理解不深,现在明朗了一些。

嗯嗯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易行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5-8 06:18 , Processed in 0.0583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